楊戩是一邊咒罵著武好古,一邊日夜兼程趕路的。他的咒罵當然也是有道理的,本來他挺好一個入內nei侍省都知,相當于大內總管的肥缺,躺著收錢的好差遣。就因為武好古不能體察圣意,被趙佶打發去河北監軍了。
好吧,監軍就監軍吧!沒準能混出童貫的前程。可是誰也沒想到,他人才到大名府,就接到了趙佶讓進奏院的快馬加急送來的旨意。
趙佶免去了武好古的河北路宣撫使一職,改任為海路市舶制置使,燕山路都部署,兼知界州事。這下楊戩的差遣也變了,不再是監河北路軍務,而是經制燕山路兵馬。
經制兵馬比監軍的權力更大,理論上是和武好古的燕山路都部署在管轄范圍上相互重疊的差遣。可是這個職位給童貫、譚稹這樣的軍事宦官也就罷了,他們真的能帶兵出陣。給楊戩有啥用?他要帶兵出陣不是去立功,而是去送人頭的。所以趙佶的這個任命,唯一的作用就是給武好古添堵,提醒武好古他的兵權是隨時可以被剝奪的!
可是楊戩卻成了這場君臣博弈的犧牲品,從河北監軍變成了河北宣撫司下的一路兵馬經制,而且還是個空頭經制,雖然有監軍的權力,但是卻沒有監軍躺著立功的好處。讓他怎么不恨得牙根直癢癢?
不過恨歸恨,真的見到武好古的時候,楊戩還是不敢有半點造次,宣了圣旨后,依舊客客氣氣的給武好古道喜武好古的差遣小了,可是本官卻升到了節度使,而且還是聽上去很牛逼的幽州節度使!
這可比某某軍的節度使聽著大多了!說是節度使之首也不為過。
而且武好古現在還是燕山路都部署,也就是負責指揮燕山路各軍作戰的最高將領,又加上一幽州節度使的銜,可真是太有想象空間了。
在不明白真相的人們看來,趙佶似乎是想讓武好古成為幽州鎮的實職節度使啊!
所以楊戩給武好古道個喜,也不算挖苦人。
“節帥,”楊戩接著便尊稱武好古為“節帥”,他說,“官家還有話要咱家相傳。”
接著他又看了看武好古的左右。武好古明白他的意思,忙摒退了親隨幕僚,諾大的內廳里面,就只有武好古和楊戩二人。
楊戩笑道:“官家的意思是,如果節帥您不能運糧入開封,那么為了開封府的一百多萬生民所慮,就該同遼人和談了……哪怕賠上百萬歲幣,也總好過開封府餓死人吧?”
“官家的意思是吃飯最要緊?”武好古笑著。
“對對對,”楊戩點頭,“官家就是這個意思,民以食為天。”
“明白,”武好古道,“明年春天結束前我能運200萬石面粉入開封府,保管餓不死人。”
“什么?200萬石面粉?”楊戩一愣,“節帥,你上哪兒去弄那么多糧食?”
“遼東道啊。”武好古回答。
“哦,”楊戩明白了,“節帥是要和遼人議和?”
“不議和。”武好古搖頭。
“不議和怎么從遼東道買糧食?”楊戩看著武好古,“節帥莫不是以為錢能通神?現在可是戰時,遼主不會連遼東道的官員都管不住吧?”
“不給錢,”武好古笑道,“不給錢的……”
“不給錢?”楊戩問,“不給錢怎么通路子?”
“不通路子,”武好古道,“也不給錢!”
“那你……怎么弄到那么多糧食?”楊戩看著武好古,一臉的懵逼。
“去搶啊!”武好古一本正經地說。
“搶!?”楊戩驚得半晌說不出話,“搶契丹人的糧食!?”
“是啊。”
“那可是契丹人!”
武好古認真地說:“當今官家可是成吉思汗啊!”
“……”
楊戩當然不知道歷史上真正的成吉思汗又多牛逼了,都搶到歐羅巴去了,搶個把契丹人算什么呀?
“都知放心好了,”武好古笑道,“二百萬石面粉不過三百多萬石麥子,能夠搶來的……本官麾下有天下第一強的戰船隊,遼東海岸何處去不得?”
當海盜啊!
“節帥,”楊戩搖搖頭,“我朝是禮儀之邦!”
“但是民以食為天啊!”武好古說,“官家的意思不是吃飯最要緊嗎?”
“那也不能去搶啊……”
“怎么不能搶?”武好古哼了一聲,“他耶律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