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色漸漸的亮了起來。
天青云淡,冷暖適宜,正是用兵打仗的好時節。
昌平縣城中,也漸漸有了市聲發出。咕嚕嚕在街上滾過的車輪聲音,挑著擔子叫賣的市聲,還有早早響起的兵士訓練時發出的吶喊之聲,混雜在一處,隱隱飄進了米友仁的兵馬都部署的都堂當中。
冷冷的晨風吹進來,讓米友仁和楊戩都只覺得精神一振。
武好古“近乎兒戲”一般的給他們倆派了帶兵打仗的差。米友仁是北路兵馬都部署,楊戩則是燕山北路安撫使。而且也沒給他們什么轉寰的余地,在和米友仁一塊兒見了生女真的“敢達”之后,馬上命令米友仁和楊戩出陣。
和他們二位一塊出發的,還有武好古的長子武義勇,生女真完顏部的使者完顏宗翰,完顏部的留學生完顏宗弼、完顏希尹,以及十幾個和武義勇玩在一起的同學少年,都是騎士小學的小學生。
順便提一下,跟著武義勇的小學生中,還有一個是米友仁本家的兄弟叫米友達。有趙鐘哥的一個兒子,名叫趙翼的少年。還有在幽州軍中擔任正將的吳扆的長子吳玠。還有幾個武家、西門家、慕容家的少年。都是一群天津市的紈绔子弟,十幾歲的半大小子,就這樣跟著米友仁上了戰場。也不知道能不能安全回來?
因為有武好古的兒子在場,米友仁和楊戩也不大好遷延推脫,只能麻利的上路,一路上也不怎么停留,真的和行軍打仗一樣,風餐露宿,很快就入了燕山北路都部署司所在的昌平縣城。
到了昌平,米友仁和楊戩二位才發現武好古任命他們兩個外行帶兵北上,原來是進過深思熟慮的。
米友仁和楊戩雖然都是外行,但他們倆都有錢啊!而且都在天津銀行里面存了一筆巨款。米友仁繼承了米芾的巨額遺產,是共和行的大股東,天津市的三十三家發起人股東之一,自然是家財千萬貫。
楊戩雖然沒有投資共和行,也不是天津市的發起人股東。可是他是趙佶的“大內總管”,入內nei侍省都知,貪了那么多年,怎么可能沒有錢?因為帶頭“勸進”武好古當幽州節度使,所以他心里有鬼,上次回開封府就變賣了家產套現,通過京東銀行轉了幾百萬到天津銀行的賬上。
有錢和帶兵打仗有關系嗎?
在某種情況下,還真是有關系的。因為有錢就可以放債,而在如今的燕地,正好又有那么幾個債臺高筑的軍閥。
這兵荒馬亂的,有些個軍閥家里也沒余糧啊!
什么?軍閥也有窮的?
真有!而且還很不少。
剛剛被武好古點了將的易州曹家的曹勇義,薊州左家的左企弓,武州虞家的虞仲文三個,全都是窮得叮當響的窮光蛋軍閥。
因為他們三家差不多是空有名目,而沒有真正的地盤。比如曹勇義希望得到的易州,現在還在契丹人手中。沒有地盤,自然就沒有收入了。
而薊州左家雖然是燕地世家(他家祖上是后唐的刺史,投降契丹人后長期鎮守薊州),但是卻在爭奪薊州統治權的斗爭中輸給了棣州柴家的遠親,掌握著一營精銳遼國漢軍羽林軍的柴宜,只保留了在薊州的私田和私城,也沒多少財產。
至于武州虞家根本就是個外來戶,他們本是武州寧遠鎮(靠近宋朝的府麟路)的豪強,算是西京道的世選之家。因為虞家一個名叫虞仲武的武官率領部隊從西京道入援南京道,所以才趕上投降的。投降是投降了,可是地盤卻沒有得到一寸,全軍都成了寄居乞食的客軍。
沒有地盤,或是地盤不夠刮的軍閥,當然就是窮光蛋軍閥了。
武好古在燕地實行的是“分封制”,各州觀察使自己刮地皮養活自己的軍隊官員,至于要怎么養,幽州鎮共和府是管不著的。
共和府只管這些封了地的軍閥能提供多少騎士,又分封了多少府兵戶——軍閥麾下的騎士戶和府兵戶,也是擁有選舉權的幽州鎮公民!另外,提供兵力為幽州鎮作戰,也是各個自治州郡和商市的義務,也都是有具體規定的!
至于沒有地盤或者地盤太少的軍閥,共和府只會給予極少量的補貼,保證他們不餓死而已。
想要大富大貴,自己去打地盤吧!
如果不服,呵呵,幽州鎮“共和軍”是最會以理服人的!
所以曹義勇,左企弓,虞仲武三個以及麾下的宗族、家臣、門客、死士、部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