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封府,瓊林宮。
已經有一陣子不理朝政的趙佶,在五月初四后忽然變得勤政起來了。不僅每天堅持早起,舉行常起居朝會,還會老老實實呆在崇政殿內和兩府重臣們議政。
不過變得勤政的趙佶,面對眼前亂麻一團的局面,還是有一種束手無策的感覺。
一直以來都堅定擁護大宋官家的開封府,突然變成了一座隨時會大爆發的火山。城內到處都是變得相當暴躁的老汴梁,這些年的高房價、高物價和低收入,再加上開封禁軍的不斷裁撤,都把他們榨干了!
而城外,被認為最可靠的開封新軍的兵源又大多來自開封府本地,和憤怒的老汴梁們就是同鄉。大宋朝廷可以依靠開封新軍去對付北方的周國和金國,但是卻沒有辦法依靠開封新軍去鎮壓開封的窮人。
同時,由大宋朝廷努力扶植起來的新四學也變得有點危險。特別是那些將要成為新軍帶兵官的武學生們,還沒有下部隊,就已經很不馴服了。居然敢和其他三學生一起上書乞誅國賊!
那幾個國賊可都是高貴的文官,而且還是奉旨賣國的……
武學生靠不住,開封新軍靠不住,而開封的老禁軍同樣靠不住!五月初四之變時,他們差點燒了半個開封府!
趙佶和蔡京、鄧洵武、童貫等一干重臣議來議去,都覺得不能再將朝廷的安危系與開封人民了。
所以他們決定調外兵入衛開封府!
“宣正郎,昭義軍前軍兵馬總管,臣岳和拜見皇帝陛下,吾皇萬歲,萬萬歲!
現在正在瓊林宮崇政殿內參拜天子的,正是剛剛入京的外兵大將。率領兩將昭義兵入京的岳和。
現在的昭義兵有前后左右中五軍,每軍都有四個營,每營都是800人,再加上軍司直轄的兵力,一軍大約就是4000人。
在商定了調外兵入京后,開封府的君臣們第一個想到的,就是調集距離開封府最近,而且戰斗力也相當可靠的昭義兵入京。
也不敢多調,就調了一個軍4000人。同時,朝廷還把駐牟馱崗的一將新軍月4500人調往了真定府,以替代一軍昭義兵。
不過調入開封府的昭義兵并沒有駐扎牟馱崗,而是入城駐扎在萬勝門附近,也就是被當成衛戍天子的親兵使用了。
4000昭義兵在內,城外則有兩萬多人的開封新軍。內外相制,應該可以確保開封府暫時的安全。
“岳卿抬起頭來,讓朕看看。”趙佶早就聽說過韓肖胄麾下有一員猛將名叫岳和。在遼宋戰爭和之后的河東拉鋸戰(大宋和遼國議和,但是昭義軍、府麟軍仍然支持河東豪強反遼,雙方在多山的河東長期拉鋸)中表現不俗,身歷數十戰,每每身先士卒,但是從無勝績……
常敗將軍!想來是非?煽康模
岳和聞言,連忙挺起身姿,立在殿上。趙佶看著輕輕點頭,果然是一條好漢!膀大腰圓,面目忠厚,還留著幾縷長髯,看上去還非常年輕。
“岳卿,年歲幾何?”趙佶溫言問。
“臣今年剛滿三十歲。”
“三十歲就當上了一軍之將,不錯,不錯!壁w佶又問,“可有子嗣?”
“有二子。”岳和道,“長子名飛,次子名翻,都在相州讀書!
“可蔭官否?”
岳和臉頰一紅,“臣從軍多年,卻無寸功,所以不得封妻蔭子!
封妻蔭子得有功勞啊,岳和總打敗仗,上哪兒立功去?
“授岳飛為承信吧!壁w佶道,“明年便讓他入武學讀書,將來也做個和你一樣的大將(常敗大將軍)!
承信就是承信郎,是最小的武官(有官身)。宋朝在政和二年時改易了武階官的官名,三班借職被改成了承信郎。
現在岳飛早了十一年就入仕做官,而且還是個將門子,還有老爸拉扯起來的4000部署,起點可高了不止一截,也不知道以后會不會當一個和他爸爸一樣的常敗將軍?
給岳飛賞了個官后,趙佶還給岳和賜了宅邸、錢物,才讓他告退。
有個忠厚老實的常敗將軍保護自己,趙佶的心情頓時好了不少。笑著對殿中的重臣道:“有4000昭義兵在京,總是能安穩一些了,F在可以處置武好文了吧?張克公,他在御史臺獄中如何?沒有受苦吧?”
“回稟陛下,”御史中丞張克公出班道,“武好文在獄中和在家中并無太大分別,現在一切都好!
沒有分別?趙佶心說:難道張克公還安排花魁去陪武二郎睡覺了?也不知道安排誰去了?
“那么該給他定個什么罪?”趙佶皺著眉頭問。
定罪?
這可不好辦!罪小了,說不定那幫四學士子又要鬧事。罪大了,說不定周國要借口開釁。
&nbs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