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一聽要打仗,好似干柴遇上烈火,都心里熱乎的,臉上冒喜氣兒。一雙雙的笑眼盯住榮桓“政委!當真?”
羅榮桓光笑未答。
“政委!打吧!俺都準備好了!陳士榘生怕羅政委的決心滑了扣,就著人們的話尾兒也來了這么一句。當他這句話的時候,還曾想用個手勢加重一下語氣,表示出自己的決心,可又覺著自己做為一個軍區參謀長,在同主力軍首長話時出現那種動作不夠鄭重,于是,把那只剛想抬起的手臂又收回去了。
羅榮桓向前跨了一步,將手搭在陳士榘的肩上,一邊上上下下地打量著他,一邊笑盈盈地問他:“參謀長,你們準備好了?”
陳士榘晃晃身子,神氣十足地:“老羅同志,只管檢查嘛!”
羅榮桓笑瞇著眼,將在場的山東黨委所有領導同志看一遍。他發現,黨委同志不光衣帽板板正正,衣扣一個也不缺地扣著,就連他腰里的武裝帶,也扎得緊繃繃的。又見,他們匣槍柄上那火紅的穗兒,從腰間飄垂下來,個個英俊的面子襯得更加英俊了。
羅榮桓看了多時,心中一陣高興。接著,又問:“士榘,你這仗該怎么打?”
“這個,俺還沒細想它!”
“這么大的事你沒細想,怎能準備好了!”
“反下這不關俺們的這些不主管軍事人的事,指揮打仗是他們的事!”陳士榘自知理由站不住腳,臉紅了。
肖華從旁插嘴道:“羅政委!我們陳司令員連收條都叫準備好了!”
“收條”肖華見羅政委不解其意,便猛地將手插進一秘書的衣袋,抓出一把紙條兒,遞給羅榮桓:“政委,你瞧!”
羅榮桓伸展開其上一張折皺了的紙條,一瞅,只見上面寫著這樣一段話:
日軍指揮官閣下:你送來的俘虜XX,槍支XX,其他軍用物資XX,我們毫不客氣地如數收下了。謝謝!為了使你便于向你的上司交賬,持發此條。
八路軍山東軍區
榮桓看罷,笑道:“好!……”
話音未落,老六團偵察參謀方曉闖進來。他往羅榮桓的面前一站,身板兒挺得筆直,右手舉在眉棱,“報告首長!敵人出了臨沂、蒙陰、沂水,正向這里前進!
“好!”榮桓一揮手,“繼續監視他們的行動!”
“是!”
偵察參謀方曉跑步而去。
羅榮桓一側身向繼柳:“你去告訴劉曼生……”
“到!”榮桓話未落點,答“到”聲就接上了!暗健边未盡,劉曼生從角門后頭閃出身來;這伙子打扮得頭齊腰緊,精精神神地站在羅榮桓的對面。他那對插向鬢角的劍眉一聳一聳地跳動著。
羅榮桓笑逐顏開地朝曼生望了一眼,道:“嗬!你來得好急時呀!”
“知道你準得叫我!”曼生,“我早就來門口等著了!”
“真是聰明能干的家伙!”榮桓,“你去通知,你們五十七軍駐守的官兵,叫他們有個準備!”
“是!”
“不要用電話通知,要悄悄地回去向常恩多和萬毅轉告!快!”
“明白!”
“首長,那我就同曼生一起過去了?”宋繼柳跟著問。
“好吧!你們這對老搭檔,又要搭上了。真是一對令壞人懼怕的哼哈二將呀!快去吧!”
“是!”二人同時敬禮,轉身出去。
勝敗,在羅榮桓看來,從某個角度講,每次在戰斗之前就基確定了的。因此,戰前的準備,戰前的計劃,都是極為重要的,這可打不得半點馬虎眼。一人心里主意少,眾人一湊計千條。做為一個指揮員的任務:首先是能夠充分集中大家的智慧。
羅榮桓基于這種一貫的指導思想,在曼生和繼柳走后,又將一一五師和山東軍區召集到他的身邊,:“咱民主民主,看這一次怎么的個轉法和打法?”
因為在一一五師有這樣的習慣,所以羅榮桓只了這么一句開場白,一場熱烈的討論便開始了。頭一個發言的,當然還是李竹如。他:“叫我看,該在歡墩埠上打埋伏——這有三個好處:第一……”
李竹如的對頭陳士榘把大手一擺:“你先別一呀二的好不好?不怕把嘴唇磨薄了?”
李竹如仍是一副嚴肅的神態:“我需要講講自己建議的根據嘛!”
陳士榘還是著急地:“用不上那些零碎兒!你打個題頭就行了!”
接著,旁人又另提出了主意——
肖華:“在棗樹林里打伏擊最好!”
陳光:“那個林子樹太,樹既稀又……”
黎玉:“政委,你們轉移吧,撥給我幾個營——”
陳士榘:“敵人五萬多,撥給你幾個營好干什么?”
符竹庭幫腔道:“這個主意是危險的!”
曾國華反擊他:“危險和勝利是鄰居!不包含危險的勝利是不存在的!”
羅華生話了:“黎玉副政委是請示首長的,你們亂插什么嘴?”
朱瑞耐不住了:“爭論固然好?墒牵者@么個爭法,爭到猴年馬月也爭不出名堂來!千錘打鑼,一錘定音——政委,就決了吧!”
“這,還是看看再吧!”羅榮桓猶豫地。
在這個不拘形式的討論會上,各種各樣的法,沖擊著羅榮桓的耳鼓。
可是,盡管人們好象銅盆撞上鐵掃帚,誰也不肯讓誰,有時直爭得臉紅脖子粗,羅榮桓卻是穩坐靜聽,一言不發。
不過,他那一雙豁豁亮亮的大眼睛,一直在閃射著智慧的光芒。他這副眼光,時而在這個人的臉上打個轉兒,時而又那個人的視線碰個頭兒,時而又把帽子往后推一推,低下頭去,變成一副沉思的神態瞅開了地皮。叫人猛乍一看,就他對這討論會毫無興趣,目下正在研究腳底下那根草棍兒似的。
其實呢?并不然!凡是了解羅榮桓的人,心里都很清楚——現在他正在仔細地傾聽著人們的發言,咂摸著發言中的每一個字眼。而且,對大家正在討論的問題,他的心里也已經有個譜了。
“燈不撥不亮,理不辯不明。”這句話,是*的。幾年來,榮桓始終把這句話記在心里。另外,他還從老毛那里學來這么個習慣——每當自己想出一個什么方案之后,總是自己再想出各種各樣的理由來推翻它,當他自己實在無法把它推翻時,他就召集一些人來,讓人們無拘無束而又認真細致地議論一番。
好讓自滿者受益,不自滿者博聞。羅榮桓所以習慣于用別人的看法和想法來校正自己的主意,不光是因為他具有謙虛謹慎、嚴肅認真的作風和品德。而且,還是出于他那種發自內心的對革命事業的強烈責任感。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