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關外有鐵路比較迅捷,山海關到北京的四百里路也不是太遠,使臣很快便把那封承載著麟興殷切希望的血書送回了京城。得知北滿州對于肅順之死未致一詞,奕欣和兩宮都大為心安,樂得又有太平日子過了。但是使臣拿出了血書之后,叔嫂三人可就樂不出來了,他們的*煩來了,當然這個麻煩也是個天大的機遇。
麟興詳盡的向朝廷介紹了他能了解到的一切,包括北滿州的政治、經濟、軍事、交通、工業等等,算是給朝廷指明了正確的改革方向。同時他也指出了北滿州如今爆發出的危機,在麟興的眼中,北滿州已經站在了分崩離析的邊緣,只要在朝廷在邊上推一下,北滿州帝國必然會崩潰。這個機會可謂是千載難逢,朝廷若是把握住了,便可以一舉統一國家,并且借用北滿州的力量來恢復朝廷的基業。但若是錯過了,怕是再難有這樣的機會了,北滿州的自我修復能力極強,若是朝廷此時不發力介入,北滿州用不了多久便能解決掉自己的麻煩。
“麟興也是難得的忠義孤臣,蘇武牧羊也不過如此了!”奕欣拿著奏折淚痕點點,他非常的自責,麟興這樣的忠臣沒有得到保護,奕欣心中有愧啊!
“的確是難為他了,此事了結了之后,一定要賜予他的夫人封號,好好的獎賞他們夫婦!”慈安也是頗為感概,朝廷已經忘了有麟興這么個人了,麟興卻一直都還在為朝廷奮斗。
“六爺,麟興奏折中所言是否屬實!”慈禧更關心麟興的奏折,能不能搞掉她的好弟弟,慈禧并不在意,但是北滿州這份產業可是太誘人了。慈禧如今終于拿到了自己夢寐以求的權利,她現在最關心的便是如何守住自己的權利,若是能拿下北滿州這份偌大的家業,如此功業足以保她權位不失了。
“從麟興的奏報中看,多年來果興阿倦怠政務,北滿州的政務一直是由皮潤民和鄒德歸二人掌握,果興阿早已被架空多年。近來皮潤民和鄒德歸之間爆發了很大的沖突,兩人爭斗甚為激烈,各自的黨羽也都參與其中,北滿州各地政要全都參與其中,各地政府幾陷于癱瘓狀態!”奕欣給文化水平一般的兩宮太后解讀了一下麟興的奏折,順帶解釋了其中的深意。麟興的奏折,字用的是館閣體,句用的是四六駢句,語義藏的有點深。
“如此說,北滿州境內豈不是已經天下大亂了!”慈禧非常的興奮,她仿佛看到了清軍開出山海關的場景。
“高層黨爭,并未牽涉到基層吏員,只是政令停滯而已!還遠遠沒到天下大亂的地步!即便有一二地方出了變亂,北滿州的軍隊也可以很迅速的接管地方,還沒鬧到了四處變亂的地步!”奕欣對于慈禧的興奮有些無奈。
“如此說來,關外也只是稍有紛擾,并未動搖根本呀!”慈安本就是寧靜的性子,心里還多少念著咸豐駕崩前果興阿的好處,所以對于收復滿洲,并不是十分的來勁。
“麟興的奏折所說的并不是一點,而是多個點,北滿州如今爆發出了許多的問題,這皮、鄒之爭,不過是其中之一而已!”奕欣見慈禧不停的揉捏著手里的手絹,就知道這位嫂子心里非常的不甘,而且兩宮太后都沒真的看明白麟興的奏折。
“六爺,我們姐妹見識有限,你給我們好好說說!”慈禧最善于放低身段,這次也不例外。
“北滿州能有今日割據一方,傲視列強的根本在于果云閑,說是果云閑一手創立下了北滿州的基業也不為過。果云閑對于北滿州而言,是非常的重要,可是如今的果云閑出了問題。麟興雖然是揣測,但也有八九分的道理,果云閑因為不明原因忽然開始倦怠政務,而且已經到了徹底不理朝政的地步,把一切政務都委托給了皮潤民和鄒德歸。”奕欣和慈禧交流起來比較舒暢,但是慈安也得照顧一下,所以奕欣得把事給說細了。
“對,對,對!文博川之前出訪長春回來也說過,果興阿是被他手下的那幫文臣們給架空!”慈安也想起來了,文祥之前出訪長春,也有個類似的說法。
“架空到不至于,只是云閑疏懶,無心于治政,以至于權柄下移!不過如今看來,云閑恐怕已經無力控制皮潤民和鄒德歸了。此次北滿州高層內訌,云閑嘗出面制止,但是卻根本控制不了皮潤民和鄒德歸二人,可見此二人已經羽翼豐滿,足以對抗云閑了。”奕欣不喜歡靠傳言做決定,他靠的是分析。
“如今他們也不鬧了,我們還有什么機會!而且就算他們持續爭斗下去,以北滿州的軍力,朝廷若是想削藩怕是也不容易!”慈禧把手絹疊成了老鼠的樣子,然后又用力的拉開,反復折騰了幾次,還是沒有想出對抗滿洲強軍的辦法。
“機會還是有的!云閑無力壓制二人后,并沒有以刀兵息止禍端,而是推出了選舉之意!這怕是果云閑生平第一大昏招,非但不能長期震懾皮潤民、鄒德歸二人,而且還造成了北滿州民間的割裂。因為這選舉一事,北滿州的民心已經亂了,他們割裂成了數派相互敵對,已經鬧得是人心惶惶。果云閑事事都要中西合璧,這次卻完全照抄了西方,搞出了這么一個昏招處理啊。民心便是一切的根本,民心一亂,軍心自然也就跟著亂了,北滿州的根本已然動搖!”奕欣最看重的就是這一點,北滿州的門閥、貴族、富商、士紳,如今正在相互對罵,民間已經被割裂,果興阿這次可是刨了自己的墻角了。
“這人心變動,需要潛移默化,絕非一朝一夕可以改變!只怕朝廷很難等到時機成熟的一天!只要北滿州的強軍仍在,朝廷想收復關外,便絕非易是。”慈禧又有了點希望,但是她還是放心不下果興阿部隊,有這支部隊在,朝廷的一切部署怕都是徒勞。
“滿洲軍雖強,卻也有些不足道了,其原因有二。一則仍是果興阿倦怠政務,云閑所厭煩者非止政務而已,軍務也是一樣的懶惰。云閑一出關,便將政務盡數交給了皮潤民和鄒德歸,軍務也在對俄戰事之后,交給了譚紹光等人。所以說滿洲軍名義上是云閑為主帥,但是實際的指揮權并不盡數在他的手里。一旦果興阿有何變故的話,滿洲軍各部必然陷入混亂,能快速聽從果興阿名利的部隊會非常有限!”奕欣敢拿腦袋擔保,果興阿最信任的譚紹光,絕對和果興阿不是一條心。
“而且北滿州眼下的疆域實在太大了,滿洲軍號稱七十萬,卻要分散在南洋、蒙東、日本以及北方重點防線等位置上。一則是遠水難解近渴,二來滿洲腹地也極為空虛,等到滿洲大軍回援的時候,怕是朝廷已經和果云閑有了一個說法了。”奕欣這些年也沒閑著,他一直在想對付果興阿的想法。
“只怕果興阿并不好抓,滿洲軍中的一些愚忠于果興阿的將領,也會不待命令擅自動手,聽聞消息之后,馬上變回師勤王救援果興阿!到時候朝廷可就麻煩了!一旦開戰的話,我們不僅無法抵御滿洲軍的進攻,各地的戰事和援建項目也會受影響,甚至朝廷也會因此解體!”慈安和不想打仗,同時她也深信,朝廷無論如何是打不過果興阿的。
“此事,慈安太后所慮極是!不過也并非沒有轉圜之余地。果興阿素來是尊重朝廷的,他時時刻刻都在凸顯咱們。無論是在蘭芳共和國、越南、緬甸、甚至是日本,果興阿都是一致在力捧朝廷,一副要以朝廷馬首是瞻的勁頭。即便時至今日,滿洲人也認為他們的滿洲不過是大清的一部分!滿洲人若是人人皆懷此心,朝廷若與北滿州發生沖突,青年人們必然會極為迷茫,只要他們遲疑,朝廷變大有機會!”奕欣覺得還是可以試試的,麟興的血書不能白寫。
“他們的選舉若是成了呢?”慈安還是想安穩一點比較好。
“太后高見,我們確可等北滿州的選舉完了再說!這選舉若是不成,果云閑和滿洲內閣的沖突肯定會更為激烈,若是成了,則他們的議會和內閣、地方政府必然徹底割裂,到時候滿洲的政爭只怕會更加的激烈!”慈安哪里有什么高見,這不過是奕欣順著她的思路想出來的而已,國會成立之后,北滿州的內部矛盾必然會更加的激烈。
“云閑今年從剛剛二十五吧!正是雄心萬丈的年紀,他怎么就突然變得如此倦怠軍政事務了呢?”慈禧越想越覺得有問題。
“許是他心中仍懷忠義和朝廷,但是情勢所迫他又不得不與朝廷對立,反復糾結之中,他才會無心政事,只想縱情享樂!”奕欣當年錯失皇位之后,也有過一段什么都不想干的日子。這種反復糾結之后的懶惰,他深有體會。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