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破了規則,其實也就是完成軌道躍遷。”
“從軌道變成軌道,如果其無法完成軌道到軌道的繼續躍遷,那其就會留在軌道所在的世界。”
“冥雷,我有些好奇,那你說,有沒有這樣一種可能,比如地球,實際季節是夏季,而有一艘飛船,卻是來到了地球冬季軌道所在的區域,如果等上幾個月,那飛船有沒有可能與公轉當中的星球相遇?”
“本尊,恒星的自轉軌道相對就是衛星的公轉軌道,普通的行星相對恒星來說,其就是恒星的衛星。”
“普通行星的公轉,有著固定的軌道,其速度是固定的。”
“而飛船相對與星球肯定要小的多,不過其依然會伴隨軌道運轉,只是快慢而已,高軌道相較低軌道轉的更慢。”
“如果這艘飛船在高軌道的話,那相遇是可能的,不過并不是幾個月,而是很多年。”
“如果是在同步軌道的話,那就不可能相遇。”
“如果是在低軌道的話,那這艘飛船很可能追上星球,但需要的時間絕對不是一年,高軌道也是如此。”
“如果軌道再低的話,其就可能向內躍遷,其就不在這顆星球的軌道了,甚至被行星軌道直接捕捉。”
“在星際航行當中,一些相對能量比較匱乏的世界,其利用的基本上都是利用行星的公轉軌道進行星軌之間階梯性躍遷,當兩個軌道靠近了,立刻加速實現軌道躍遷。”
“簡單的說就是宏觀環境帶動微觀環境躍遷,雖然會有偏差,但這個偏差非常的小。”
“就像我們的蓋亞元素包裹我們自身,就可以直接變成能量體,繼而實現能量化的快速躍遷,因為我們可以補足躍遷所需要的能量,甚至在這個過程當中,我們還在虛空當中大量的捕獲能量。”
“對于微觀世界而言,其事物變化時刻都在發生,微觀世界更是組成宏觀世界的根基,雖然很多情況人類無法看清,但這并不代表其不存在。”
“可是只有宏觀世界的參照,怎么才能知道微觀世界法則到底是怎么運轉的呢?”
“本尊,就比如剛才我們做的那個比喻,一艘飛船停留在星空當中,其周圍都是電磁場,而一艘飛船被包裹在其中。”
“相對而言,這飛船依然屬于微觀范疇,恒星所釋放的強大電磁場,其是宏觀范疇。”
“所以這艘飛船如果沒有星系躍遷所必須使用的能量,其依靠的就是軌道之間的相互運轉,繼而就是等待。”
“如果其能量非常少,不足以讓其離開恒星同步軌道,那就會導致其一直停留在那里,圍繞著恒星旋轉。”
“陽面磁場提供光,陰面磁場提供電子。”
“兩者相交內部產生自由電子,自由電子加速實現空間躍遷,這是星際航行當中的常態技術。”
“一般而言陽面與陰面的提供,都是特定設備提供,其能量龐大。”
“當其定向釋放的時候,就會與恒星所釋放出的自由電子發生碰撞,繼而產生強大的排斥力,將自身推離當前軌道。”
“傳統的發動機技術表面上看是氣動布局,其實在微觀層次來看,其實也逃脫不了電子躍遷,電子碰撞。”
“而大數量的電子碰撞,所釋放出的熱量,是非常恐怖的,就像核彈爆炸。”
“在一些星際堡壘的運轉的過程當中,其引擎所釋放的能量,其實就是定向核爆炸,而且是持續型的,可以調整頻率的,每次爆炸,提供多大的推動力。”
“當這一切都由機器來完成時,其可以完成爆炸疊加,其實這與恒星的運轉是類似的。”
“人類要實現跨星系旅行,就必然要尋求更龐大的能量,并找到釋放這種能量的載體。”
“恒星的運轉,更是將核聚變發揮到淋漓盡致,也正是因為如此,每一個星際要塞當中都有一顆人造太陽。”
“當電波與光波發生接觸后,其就會產生能量躍遷,而這個躍遷,卻是被人類定向控制的,繼而實現推進。”
“如果開啟粒子加速器,這能量就會由磁場不斷加速,繼而釋放出去,繼而引爆大量周圍空間當中的電子,或者自由電子。”
“太空堡壘的飛行,等于時刻都在創造人造太陽,只是這些太陽由于本源的關系,其能維系的時間都很短。”
“由于能量又不足以突破空間,繼而其會產生加速,隨之快速湮滅。”
“對于人類來說,這其中蘊含的道理,也是可以用于人體當中的,其對身體來說,躍遷就是能量的傳輸。”
“當然人體當中的法則環境與宇宙當中的躍遷環境有些不同,其依靠的是磁場推動質能運動。”
“天地人當中的人,也有獨立的內部循環磁場,雖然受到外部環境影響,但相對來說,人類依然和一顆衛星是沒有什么區別的。”
“只是其墜落的方式不同,不過最終還是會被大地分解,這也代表著身軀的消失。”
“在太空當中,磁場物質很多,大多數被恒星吸收,繼而釋放能量給行星,而在星系之上還有大星系,大星系就是提供這部分能量給恒星的,這是一環套一環的關系。”
“大星系就是宏觀,小星系就是微觀,相對小星系而言,大星系隨便釋放點能量,就足夠運轉億萬年。”
“全部的能量,都會被恒星吸收嗎?”肖毅有些疑惑的問道。
“能夠躍遷到恒星內部的能量會被優先吸收,躍遷不到恒星內部的能量,會呈現碎星帶狀態,漂浮在恒星的周圍,這個過程往往會有幾百億年,當其被太陽光逐步補充能量,繼而衰變之后,其就化作最基本的粒子,被恒星所釋放出的光帶到宇宙的邊緣,繼而形成法則限界,可以說每個恒星系,都在進化成為超行星的過程當中,只是能成功的是少數,更多的根本不可能成功而已。”
“冥雷,進化成超行星最大依賴是什么?”肖毅有些好奇的問道。
“當然是能量啊,沒有能量根本不可能有物質的增長,沒有物質的增長,恒星就不可能有能量蓄積。”
“要知道超行星,第一步是超行星,下一步就可能是超紅巨星。”
“所以一顆適宜生命居住的超行星的形成,必然是地核缺少能量,或者維持在平衡狀態的。”
“否則就會發生偶爾的地動山搖,直至有一天,發生連鎖反映,比如核聚變。”
“比起來喪尸化的末日危機,我感覺這樣的紅巨星變化,才是最恐怖的吧。”肖毅皺眉說道。
“是的本尊,所以在一些世界人類扮演的就是穩定星球的內循環和外循環系統,到了后期甚至要維持一個恒星系的內循環和外循環系統。”
“到了我們的這個層次,就需要維持一個宇宙的內循環和外循環系統。”
“以保證自身的世界不發生毀滅,始終維持在恒定的軌道之上。”
“天地人,可以說人就是宇宙的補充,防止宇宙潰滅的納米清道夫。”
“人無形中的求生,似乎直接映襯了宇宙清道夫的角色啊。”肖毅感嘆著說道。
“冥雷,那是不是說人體當中,也有這樣的清道夫?”
“這是當然的,不過到了人這一能量區間,其實變化已經相當復雜,就算有清道夫,也會有與清道夫做對的生命了,比如細菌病毒微生物之類,其就會干預人類對一些物質或能量的清理,甚至產生對人體的破壞作用。”
“為什么會這樣”肖毅有些疑惑。
“本尊,原因很簡單,人對于他們而言就是食物,只是要吃掉這么大一個食物需要很長很長的時間。”
“生命的誕生,都是在毀滅之后誕生出來的,這其中也包括人,只是人經歷了一次一次的毀滅,卻是存留了下來,其才有了保護自身保護自己所生存環境的想法。”
“而微生物都非常的小,其要進化,才會有意識,只有本能的它們,只想著如何讓自己產生融合,繼而向高智能進化,只是當一個世界已經有了一種高智能生命后,高智能生命就知道了如何保護自己,所以也就沒有了其他生命進化的空間。”
“能夠保護自己的,都是強大的生命,保護自身,保護他人,保護世界,這是一個強者的根本所在。”
“而強者需要守護的,其實就是質能的平衡,質量與能量的平衡,凡是破壞天地人平衡的都要調整。”
“天在做,地在做,人也在做,看似是智能,其實這是本能,只要達到相應位階,必然的要做的事情。”
“冥雷,你說的這個位階,似乎與躍遷有關啊?”肖毅有些驚訝的說道。
“是的本尊,要想管天地的事,首先自身要立于不敗之地。”
“所以是天地人,而非個人,這個人代表所有與人有類似想法的生命。”
“這么說來個人還真是渺小啊。”肖毅感嘆的說道。
“是的本尊,大意識的角度來說,就是天地人三者的統一,三者都穩定存在,其中人的求生決定了世界是否能否永遠存在。”
“可以說人決定了世界的命運。”
聽到這里,肖毅卻是有些疑惑。
“冥雷,不是還有一些沒有人類的世界嗎?”
“是的,本尊,星空當中不是有無數碎星帶嗎?一旦遭遇危機那些碎星帶就是其結果啊。”
“這……”肖毅無語。
“是行星相互撞擊嗎?”肖毅有些疑惑的問道。
“本尊,這就要說到一個概念,那就是失速行星,這失速行星就像一個自由電子,其處于加速狀態,當其速度夠快,其就會脫離原有的恒星軌道,繼而飛出恒星系,穿插到其他恒星系當中去。”
“這時就可能發生行星碰撞,一旦發生碰撞也就是毀滅性的后果。”
“就像很多末日故事當中所說的那樣,小行星撞擊地球。”
“那豈不是人類就毀滅了?”肖毅有些疑惑的說道。
“是的本尊,但人類的發展周期,只要文明傳承可繼,幾千年的時間就可以達到躍遷到太空當中的程度,這時就可以利用太空當中的資源,繼而對內觀察,對外觀察,當發現問題時,可以釋放擁有人造恒星的飛船進行降落,建造行星發動機進行軌道牽引,或者直接爆破,讓其化為碎星。”
“建造行星發動機,豈不是就可以扭轉軌道了?”
“是的,本尊,除了扭轉軌道,還可以進行行星減速,或者加速,還可以將其開發成要塞星,開發成超大型遠航太空船。”
“不過要做到這一切,首先就是能做到對內的監視,對外的監視,否則末日來了,人類都不知道,那這樣的文明發展注定是失敗的。”
“冥雷,那太陽系當中的碎星帶,難道也是這么來的,但怎么會成為星環呢?”
“本尊,處于太陽的照射當中,物質會逐步分解,自然碎片就會遍布整個星環公轉軌道了,而且在歲月的積淀下,還會有大量隕石參與到其中,否則星球再大,那體積也不可能占滿一條星系軌道,這軌道太大了。”
“冥雷,那人體的能量躍遷與星系的能量躍遷有什么不同?”肖毅有些疑惑的問道。
“人類的能量躍遷,主要在一條條能量通道當中完成,其實就有些類似這碎星帶的運轉機制,其間的質能運轉受到行星軌道的束縛,其只會以一個環狀運轉。”
“在這個運轉的過程當中,其就會存在,大中小三類能量,對應起人類來說,就是元神的精,心靈的氣,意識的神。”
“神貫穿在精與氣之間,神就是火,神就是能量。”
“神是光與電的綜合體,可以說就是躍遷過程當中電子,其有分幾種形態。”
“躍遷成功反復躍遷的,躍遷失敗能量卻是失去光的,正在躍遷當中的,躍遷成功后失去光的。”
“在這個過程當中,意識的神扮演的就是精氣的管理員角色。”
“通過調動意識的神,對精氣進行利用,繼而調整心靈空間和元神空間平衡,使身體更加長久的運轉,這是本能。”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