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員外昂著頭,斜著一對三角眼,問伍大山道:“老弟,你這孩子,是從哪里偷來的?”
伍大山見對方看起來明明比自己要年輕得多,卻叫自己“老弟”,也不介意,因為這是有錢人用來抬高自己身價最常用的方式,他沒叫自己“孫子”就已經很不錯了。rg
伍大山立刻就想到,自己也已經到了能叫別人“孫子”的時候了。
伍大山陪笑道:“員外的哪里話?這是我堂兄的孩兒,只因連遭不幸,致使家道窘迫,無力撫養,便領來找個好人家賣了。一來得以養活家中老父,盡做兒女的孝道;二來家中缺糧少米,時間一久,孩子也免不了餓死。賣給他人,倒能給孩子一個好前程。如此,只得忍痛割舍。”
孟員外道:“既然如此,那你堂兄為什么不親自來?”
伍大山擠了擠那雙布滿血絲的紅眼,裝出一副傷心模樣,嘆息一聲,道:“哎!老話得好:‘夏蟲不可言冰,蟪蛄不知春秋。’各人冷暖各人知,畢竟是親生骨血,父子情深,不忍離別,所以才托我帶出來,尋個好人家。我為叔父,只得勉強主張這事。員外如果買了,便是員外的人,我可以保證,再不會有人來上門認親。”
話音剛落,只聽一個稚嫩的聲音大聲道:“不是!他在謊,他不是我的叔父,也不是我的親人,我不認識他。”這話的正是那關在狗籠中的孩子王流。
伍大山正準備來制止王流話,孟員外夫人卻來問王流道:“孩子,那你是誰?是從哪里來的?”
王流雖然年僅五歲,卻已知道了很多,他甚至知道自己的身世是不能隨便和人的,只是低聲:“我是從很遠的地方來的。”
員外夫人又問道:“那你從家里到這里來干什么的呢?”
王流想了想,道:“我們那里有很多人在打架。”
員外夫人道:“那你爹娘呢?”
王流的眼淚掉下來,滾過那張滿是塵泥卻透露著粉嫩的臉,噘起嘴,低聲道:“我不知道我爹和我娘在哪里。”
孟員外兩口子一聽,立刻就知道這孩子是拐來的,但是聽了王流的這幾句話,反倒放下一百個心來,尋思道:“如果是近處人家的孩子,被這個人拐來,我又買了,日后被人發現,也難得和人吃官司。如今親口聽到這孩子自己是從很遠的地方來的,那就不怕有人能找上門來要人了。想必是因戰爭逃難過來的,父母都在途中失散了,或者被戰馬踐踏而亡了,或被強人殺害,或被野獸吞吃,都不定。只要過個兩三年,孩子長大,變了模樣,再沒有人能認出來。”一想到這里,他的心里立刻就樂開了花。
員外夫人便問伍大山道:“這個孩子,你想要多少錢?”
伍大山見這一對夫妻看了喜歡,便哈了哈腰,想話,又怕王流揭破,便招手請員外夫妻二人靠近,悄悄道:“實不瞞員外,這孩子是我在虔州龍南境內的贛水邊撿到的。當時飄在河中,是我救了他,養也養了大半年了,你看白白胖胖的,就像個招財童子。”完便瞧了瞧王流身上那滿是污垢的衣服,又看了看自己身上的干凈衣裳,自覺不過去,便又道:“只可惜我是個打漁人家,成天在泥水里打滾,把個孩子帶在身邊,這孩子又生性活潑好動,極其貪玩,一刻也不得安寧,才弄得身上這樣灰頭土臉。”
那孟員外哪里耐煩聽人廢話,看這孩子都關在籠子里,明明是剛剛拐騙來的,便道:“老弟,莊稼荒不得,謊話不得,你不必瞞我,這些我都知道。我只問你,你要多少典身錢?”
伍大山聽了,伸出三個手指頭,道:“三百兩銀子。”
員外道:“三百兩倒也不多。孩子是個好孩子,只是年紀略大,看起來有五六歲了,已經到了能記事的年紀。如果一兩歲就最好了。這樣吧!我給你二百兩銀子,你看如何?”
這倒正合了伍大山心意,心里又記掛著船上那兩個女子,只待快快了事,早些回去,免生意外,便道:“既然員外開了金口,那就二百兩吧。只是一件,我不認識字,不須立契。”
員外同意,當下一手交人,一手交錢。
不孟員外兩口子喜滋滋抱了王流進去洗嗽,只伍大山回到船上時,已是中午。他倒記得在自己吃過午飯后,還從城內的湯記米線店帶了兩份肉絲炒米線,又買了四個饅頭。這兩份米線是給劉二娃和畢四的,四個饅頭就是給石蘿依和杜麗英的午飯。
石蘿依和杜麗英兩人被五花大綁,正坐在靠墻的位置。
伍大山便將包子取出,先塞一個在杜麗英嘴邊,這杜麗英也不回話,用嘴咬住,將膝蓋抬起,頂著那饅頭吃了。
石蘿依卻哪里肯吃,圓睜著杏眼,恨不得一口咬死這伍大山,強忍著怒火,問伍大山道:“你這老賊,把我的孩子弄到哪里去了?”
伍大山笑嘻嘻的道:“姑娘不必擔憂,那孩子安然無事,我是個仁慈善良的人,把他送到了一個大戶人家,現在過上好日子了。等下我把你們倆也賣到城北的步仙樓去,讓你們吃穿享用不盡,以后如果有走紅的一天,可不要忘了我伍大山的恩情,千萬不要忘記。”罷,又仰面大笑。
他笑的真得意。今天的一切,都已完超出他的預想,想不得意都恐怕不行。
石蘿依氣得咬牙切齒,杜麗英卻默不做聲。
伍大山仍然是用馬車載著石蘿依和杜麗英來到步仙樓的。
步仙樓的名字雖然有像是個酒樓,但裝飾得卻完符合青樓的標準,大門招牌上龍飛鳳舞大書著步仙樓三個字,兩邊一副對聯,上聯寫的是“酒微醒,香溫處,留我住”,下聯為“人定后,月明時,只花知”,外邊掛著青色的布幕,里面一層掛著斑竹做的門簾,兩邊又都是碧紗窗。
伍大山掀起門簾進去,見中門上掛著一碗鴛鴦燈,下面一張紅木桌子,上擺著一個雕龍畫鳳銅香爐,爐內飄出令人皮酥骨軟的香來。兩面墻壁上掛著七八幅水墨山水畫。
伍大山轉入天井里,又看見一個大客位,鋪著一圈覆皮一字交椅,懸掛一架玉棚大燈,兩旁陳設著各類奇形怪狀的根雕。
這時,只見里面走出一個年輕而妖嬈的女孩來。
伍大山曾經也是這里的常客,見了這女孩,立刻認了出來,便輕輕咳嗽一聲,微笑著問道:“月仙姑娘,早啊!請問你家劉大姐是否在家?”
那女孩見是伍大山,顯然并不太喜歡伍大山這種肥矮難看又上了年紀的人,只是皺了皺眉,也不回話,又走進里面去了。但是不多時就又走出一個風韻猶存的半老徐娘來,伍大山認得這便是劉嬋珠。
那劉嬋珠見是伍大山,那搽滿了脂粉的臉上立刻就開了一朵花,“嘻嘻”笑道:“原來是伍大哥呀,連日不見面,不知道大哥在哪里發財?今日一大早來到我這里,這回想必又有好貨了。”
原來這伍大山時常拐賣女子,常年和這劉嬋珠合作,也不虛詞客套,道:“實不瞞你,今天是有兩件好貨,長的如同仙子臨凡,嫦娥轉世,特意帶來奉承你的。”
劉嬋珠笑道:“是不是仙子臨凡,嫦娥轉世,要看了才知道。俗話,是騾子是馬,拉出來遛遛。人在哪里?”
伍大山連忙道:“就在門外的馬車里。”
那劉嬋珠喚來幾個五大三粗的大漢,一齊動手,將石蘿依、杜麗英抬了進來。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