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的炎熱,令這地方所有的生靈都顯得有氣無力。rg
杜沉非見谷底安靜,終于壯起膽子,試探著從那圍墻上的一個缺口鉆過,抓著石壁上的柴根,踩著突起的石塊,往這深谷底部走來。只見這谷底大樹,真是接天高聳、青枝馥郁、留云逼漢。原來這谷底也有一條路,直通到谷的那一邊,這路兩邊荊棘牽漫,雜草連天。
杜沉非提心吊膽,邁著步伐,沿著路望前走去。他走得很輕,生怕驚醒了這谷底的一切。他突然想起,自己應該帶把柴刀來的。
一條碗口大的蟒蛇橫在路上,見了人來,“嗖嗖嗖”地往草叢中溜了。驚得杜沉非“啊”地喊了一聲。兩匹狼聽見喊聲,立刻就從一塊巨石后面走了出來,吐著舌頭,齜牙咧嘴,看著杜沉非。
杜沉非撿起一塊石頭,藏在身后,向那兩匹狼道:“我不認識你們,你們快走開吧!”
對于狼來,卻不需要認識,它們只需要食物。這兩頭狼嘴里發著低嚎,尖牙也露得更多,緩緩地望杜沉非而來。
杜沉非見了,突然一石頭砸過去。這一下砸得好,不偏不倚,正打在那狼的頭上。
那狼立刻叫喚起來,忽然加快了腳步,狂奔而來。
杜沉非拔腿就往回跑,可是他怎么能跑得過狼?
那野獸直撲杜沉非后腿而來,眼看這孩子立刻就會成為狼口里之食。正在這個時候,只見身后突然一條人影掠過,伸出手來,一把就抓住了那匹狼的一條腿。狼沒有咬住杜沉非的腿,反倒卻被重重地扔到了石頭旁。
杜沉非驚魂未定,睜眼看時,原來是無無子,正從潭州城中而來。
杜沉非見了,道:“哥哥,它要咬我。”
無無子問道:“金魚,你不在家好好待著,來這谷底干什么?”
杜沉非指了指山谷的對面道:“我想到那邊去看看!
無無子輕撫了一下杜沉非的頭道:“你這鬼。依你現在的能力,怎么過得去呢?”
杜沉非道:“哥哥,那我怎么才能過去。”
無無子笑道:“我告訴你一個法子,就用你剛才的辦法,丟石頭。這種功夫,就叫做‘飛蝗石’,從明天開始,你就在家好好練習打石子,直到練得百步見準,擊無不中,我再教你別的。好不好?”
杜沉非立刻答應道:“好。”
杜沉非果然從此以后,也不去游山,也不去玩耍。在河邊撿了一大籃石頭,在自家門口的石壁上畫了個,日夜用石頭擊打。而且距離也是來遠,為了看得更親切,后面又改進方法,用線吊著一塊石頭,兩手都練,近用陰手,遠用摔手,掛在松樹上打。
直練了近三個月。
一日天氣炎熱,無無子從谷外回來,轉悠到草坪上的池塘邊來喂鯉魚。
杜沉非見了,趕忙用一個碗,從冰洞里敲了一滿碗冰,端過來道:“哥哥,請喝水!
無無子接了碗,道:“鬼,什么事這么殷勤?”
杜沉非呵呵笑道:“我現在打石子,已經打的很準了,還要哥哥指教!
無無子道:“你打一發,給我看看。”
杜沉非站定,指拈石子,你看他一發又一發,打得掛在松樹上的那塊石頭左搖右晃,有如蕩秋千,一發都不放空,可謂百發百中,絕不虛發。
無無子大喜道:“果然打的很好!孺子可教。只是打的雖然準,卻沒有氣力,只能打得人疼痛而已!
杜沉非聽了,便問道:“哥哥,你就教教我吧。等我學會了,就能走過這個山谷。等以后哥哥老了,我就去給哥哥買酒喝!
無無子連聲大笑道:“還是這話實在。好吧!看在你笨蛋有好酒的份上,我教你一套內功心法。我的這套心法,叫做‘藏象玄功’!
杜沉非聽得十分認真,因為這是他今后出去這個山谷的唯一辦法,連連頭答應。
無無子道:“內功是武術的根,得其一而萬事備。諺曰:‘練拳不練功,到老一場空。’沒有充足的內勁,武術的威力根就不能體現出來。常言道:‘力不敵法,法不敵功!
無無子也從地上撿起一個石子,兩個手指頭拈著,看著杜沉非道:“一顆石子,一發而有千鈞之力,才叫高明!
他將石子往空中拋了兩下,又接住,又道:“你瞧,我打一下給你看。”話音未了,一石子飛出,將懸掛在空中的那快雞蛋大的石頭打得粉碎,碎屑四濺。
杜沉非見了,吃驚不已,慌忙請教。
諺語:“書不熟,多讀即熟,藝不精,熟思即精!倍懦练穷^會意、見經識經,學必期熟,熟而加思,由思生巧,個中玄奧,一通百通,領悟透徹,只能意會,難以言傳。
你看他日夜苦練,以意使勁,五靈沉著,氣歸丹田,剛柔相濟,竟習成武術之上勁。
杜沉非一日正在院中劈柴。突然想起,曾在老和尚的書桌上,有一關于人體周身穴道的書,便急忙回屋上樓去取,柴也不劈了。
石蘿依見了道:“癡兒,不好好劈柴,在干什么呢?”
杜沉非完沒聽見,跑回樓上,打開書看時,只見書里面畫滿了圖,人體的周身穴道。上面標著人體十二經絡上的各處大穴,以及任督二脈三十六要穴,穴道與時辰的關系,以及中哪個有什么后果,一一標示明白。果然是:
穴之妙在穴頭,何時打須追求;
何時正頭注何處,何時氣血經血流;
五枝血頭須詳辯,絲毫偏誤不可有;
更考時辰多幻變,悉知五枝血注頭;
切記交手搶直頭,若是良機命要休;
勸君切莫忘練氣,穴無氣功白丟。
杜沉非見了,歡喜不盡,照著書上的圖,將周身穴道,都用木炭繪在墻壁上,要擊某穴,或倒或暈,或死或殘,無有不中,連石子都釘在墻壁內。后來,磨穿鐵硯,直練到一粒米都可以殺人。
杜沉非為了自己的收獲在一段時間內都相當得意。
自從那一次差喂狼,又被無無子救了后,差不多一年都再不敢下山谷來,直到練成這飛蝗石,就用個布袋準備了一袋石子,又慢慢地爬下這山谷來。
這一次他覺得自己不必再偷偷摸摸了,于是他一邊走一面喊叫,以吸引更多的敵人過來。這種愿望,在這個飛禽走獸多如牛毛的山谷來,輕而易舉就能滿足。只見很快跑過來四五頭狼,其中一頭更是從對面的懸崖的腰腹上跳了下來,它們已經做好了要飽餐一頓的準備。
杜沉非只是瞧了瞧那幾匹狼,大踏步走向對面的崖壁。
當老虎出現的時候,那些狼立刻就跑開了,竟然部爬上崖壁上突起的石頭上。
那頭老虎水牛一般大,頭大如鍋,面似輕云遮紅日,四肢極粗,拖著長尾,走得四平八穩,它連瞧都沒瞧杜沉非一眼,從一塊山石后慢騰騰地繞了出來。
它甚至都好象沒有瞧見任何東西,但是當它走出來的時候,所有的動物立刻都變得鴉雀無聲,就連崖壁上的那十幾頭狼早已呲出的牙齒都已收起,果然是“人憑志氣虎憑威”。
那虎張著臉盆似的大嘴朝空打了個哈欠,它的嘴剛一合上,突然凌空躍起,一陣風過,直朝杜沉非撲來。
杜沉非立刻就一石子破空飛出,正打在那虎的前額。那體形如水牛般大的猛虎忽然從空中掉回地面,但是還沒有倒下。杜沉非又一石子飛來,依然是打在前額。
那虎立刻就如同山崩一般倒了下去。
杜沉非其實只用了三成力,他完沒想過要去傷害別人,他相信那頭老虎很快就會醒來。
動物原來和人一樣,都欺軟怕硬。
自從那天打倒了老虎以后,無論杜沉非如何在山谷喊叫,也沒一個再來靠近他,都鬼鬼祟祟躲得遠遠的。
但是這個深谷里,待久了的話,其實也沒什么新鮮的,除了樹木,就是動物。
只有一只像一匹馬一樣的怪物,就長的很奇特,但是和馬又有很多不同的地方,這個家伙,雖然也有四條腿,但是渾身黑的、紅的雜毛,遠遠地看,就像是一個大麻雀,肚子肥圓,尾巴很短,不過嘶喊咆哮,卻有騰空入海之狀。
有一次,杜沉非親眼看見,一只餓虎撲向這個怪物,它居然毫無害怕想要逃跑的意思,直等老虎到了身邊,才突然咆哮一聲,后腳輕,一躍跳到了崖壁上,倒把那老虎唬了一跳。
杜沉非又在谷底往北去的方向,在懸崖的石壁上發現了一個斜著向下的深孔,這個深孔就像一個巨大的杯子,到下面,四周平滑,就像打磨過的,約有五尺來深。只見里面一個黑色圓球,南瓜一般大。杜沉非伸手去摸,又夠不到。撿一根木棍去扒,那球又十分沉重,莫想扒出。杜沉非想了個辦法,他用手不斷的捧著沙子倒進洞里,又不斷的用棍子搖晃圓球,把沙子墊在下面。搗鼓了半天,那些沙子終于把這個黑球墊出來了,被他拿到了手,只是沉重得像鐵一樣。但他還是把這個鐵球搬回了家。
杜沉非雖然已經將飛石手段練得出神入化,但是他覺得自己更喜歡刀,他覺得刀才是“百兵之膽”,格架掃進,神出鬼沒,劈砍撩扎,威猛異常,就像猛虎一樣威風。他便自己用竹片削了柄刀,以無無子所授“藏象玄功”為基礎,也沒名師指,自然通曉其中道理,刀法分清,招招不離身體變化。腕要強,腰要柔,步要輕靈,其閃轉在腰之靈活,其進退在腿之快速,其撩、扎、拿、劈、剁俱在腕之靈活有力。
后來,杜沉非演練起來,刀長身矮,但見刀走不見人行,步法起落擺扣,身法左轉右旋,變化出劈、扎、撩、砍、抹、帶、攤、拉、截等刀法,綿綿不斷,滔滔不絕,似游龍,如飛鳳,變化萬千,竟將這刀法練得出神入化。真可謂:
霍如羿射九日落,矯如群帝驂龍翔。
來如雷霆收震怒,罷如江海凝清光。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