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祖殿微微了頭,道:“你得很對!那你看來,需要花費多少銀子,才能平息這事?”
東郭輝煌又想了想,道:“員外,依我看來,留得青山在,不怕沒錢燒,只要……只要員外舍得,花費個……花費萬把兩銀子,我,我保證將這事平息……”
曾祖殿聽了,立刻打斷東郭輝煌的話,道:“好!你有這個把握,就很好!那這事就有勞你多多費心,你做主去處理吧,不管花多少錢財,也不能讓祖輩傳下來的‘圓隆順’這塊金字招牌毀在我的手里。uukla”
東郭輝煌道:“是!我一定盡心盡力,為員外效勞。”
曾祖殿向東郭輝煌揮了揮手,道:“好!這事就辛苦你了!那你先去忙吧!有什么消息,立刻來告訴我。”
東郭輝煌答應一聲,便出去了。
曾祖殿看著東郭輝煌的背影走遠,突然冷“哼”了一聲。
杜沉非和魚哄仙雖然也不知道這曾祖殿是什么意思,但是已看得出,這曾祖殿是根就不信任東郭輝煌的。
過了許久,曾祖殿才忽然拍了拍手,道:“你出來吧!”
話音剛落,只見墻壁上的一扇門突然被人打開,一個十七八歲的年輕人走了出來。這個人身材高大,皮膚黝黑,臉上透著一股青春健康的神色,一雙明亮的眸子里,閃著機靈的光芒,卻又帶著一絲憂慮。
曾祖殿叫他坐,他就坐在了東郭輝煌剛才坐過的位置。
曾祖殿向杜沉非與魚哄仙道:“他就是圓隆順綢布店中的伙計,叫作文長青,正是他接待的譚縣官。”
杜沉非與魚哄仙都吃了一驚,他們想不到文長青不但沒有遠逃,竟然藏到了東家的宅院里。
曾祖殿緩緩道:“文長青跟了我近十年了,我知道他是個什么樣的人。我信任他。長青,這兩位都是我的好朋友,你再和他們這件事吧!”
文長青坐在椅子上弓了弓身,道:“是!事情是這樣的。譚縣官來買我們店里買兩匹布,一匹藍布,一匹澆花布,這可都是我親自驗看過后才讓他扛出門去的,而且這也是我們店多年來的規矩,那就是絕不以次充好欺蒙顧客。可是這譚縣官又將布匹又扛回來,一匹是被剪剩的零布,一匹是被污水泡過的爛布。布是我賣給他們的,我當然清楚絕對不會有這樣的事發生,我當時就想肯定是他們暗中做了手腳,便一口回絕,不給他們換。可是他將我祖宗十八代罵遍,又動手來打了我一耳光。我一時氣不過,推了他一把。哎!沒想到他就嘴角流血,倒在了地上。就這樣死了。”
杜沉非皺眉道:“哦?輕輕推一把,就嘴角流血死了?”
文長青長長地嘆了一聲,道:“一都沒錯!”
魚哄仙看著文長青道:“我問你,這些天你有沒有在店里看到或者聽到過什么比較奇怪與反常的事情?”
文長青一聽到這里,想了想,只見他眼睛放光,道:“對了!我想起一件事來!”
魚哄仙忙問道:“是什么事?”
文長青道:“十一月初九這天,譚縣官買了一匹藍布,一匹澆花布。緊接著就有一個男人進店來,要買一匹和譚縣官買的那匹澆花布完一樣的布。”
魚哄仙皺了皺眉,問道:“哦?那譚縣官拿回來退的那兩匹布,是哪一匹布被污水泡過?”
文長青立刻道:“是那匹澆花布被污水泡過,拿回來的時候,里面還有很多泥漿。”
魚哄仙想了想,又問道:“我再問你,你們的東郭掌柜,有沒有什么與往常不同的行跡?”
文長青抓著腦袋想了很久,忽然重重地拍了一下大腿,道:“對!我想起來了。最近一段時間以來,有一個三十幾歲的陌生男人常來找東郭掌柜,然后二人就出去喝茶。十一月初二這天,東郭掌柜又與那個男人出去了。因為河西的朱觀察家要采購兩百匹上好的緞子,還價到四兩一匹,又要得急,在店中立等要貨,我做不了這個主,便來東郭掌柜常去的‘溪茶坊’去尋他,要他做個決定。我在門外,就聽到這兩個人在大笑,笑得更公鴨叫的一樣。我一進去,就隱約聽到那人了句:‘你辦好這事,白會長和古先生不會虧待你的,依然讓你做這個掌柜,薪水提到每月二十兩……’”
杜沉非與魚哄仙一聽到“白會長”和“古先生”,立刻就想到了光照會的白西巖與古傳山。
杜沉非道:“老魚,你的完沒錯!這事必然是光照會做的。”
魚哄仙道:“一定是白西巖與古傳山干的。這兩個人一向善于以陰謀詭計奪取別人的店鋪。”
曾祖殿聽了二人的話,略顯吃驚,問道:“杜,魚,你們的這個白西巖,莫非是那行俠仗義、嫉惡如仇,肯主持江湖公道的白大俠白會長。”
魚哄仙聽了,笑道:“員外,你若真的以為這白西巖是個什么狗屁大俠,就大錯特錯了。在我見過的人里面,沒有比這白西巖更虛偽奸詐、貪財好利的了。在我看來,這東郭輝煌,必定也是被這光照會收買,用奸計一步步要來奪取員外的圓隆順綢布店。”
曾祖殿聽了,了頭,又搖了搖頭,道:“我最近也覺得這東郭輝煌很有些奇怪。但是若光照會白大俠收買東郭輝煌,來干這樣謀財害命的勾當,我卻還是有些難以相信。”
這時,杜沉非也道:“員外,這白西巖的確是個陰險狡詐的人。因為我們以前也聽這光照會的好名聲,還加入過光照會,所以我們了解這白西巖與古傳山的真面目,對他們的所作所為,雖然談不上了解,卻也見識過一二。”
曾祖殿皺了皺眉,道:“我卻久聞這白西巖是個俠義之士,曾經金兵攻入潭州城時,我還親眼看到過光照會在這城中奔走呼吁,為災民募捐錢糧。你們看,如果不是心存好心,怎么會來做救災恤患這種事不關己的閑事?”
魚哄仙聽了,大笑道:“不瞞員外,至于募捐賑災這件事嘛!我魚哄仙曾經也在隆興府干過。我那時是個無名卒,花言巧語,也曾募捐到近一萬兩銀子,實際上我捐出去兩千兩銀子,剩下的八千兩,便是我的個人所得。這光照會白西巖仁義大俠之名遠揚江湖,不定一次便能募捐到三四十萬兩,捐出去個三五萬兩,其他都歸他們所得。又有誰去查過他的帳?你看,借募捐賑災的由頭,一來獲得大善人的好名聲,二來賺得盆滿缽滿,收獲大把白花花的銀子,真是一舉兩得的明智之舉。”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