茲氏西城門外。rg
趙風與于夫羅在這里對弈了一個半時辰。
隨著時間的推移。
雙方都開始有心浮氣躁。
因為兩人都在惦記后方大營的戰事。
雖然趙風已經提前部署妥當,但戰爭之事,不到最后出結果,誰也不知道會發生什么。
于夫羅之所以心浮氣躁,是因為看到趙風氣定神閑的與自己對弈,這對他造成了極大的心里壓力。
因為趙風這種舉動,明后方大營確實是做了部署的。
雖然于夫羅,對自己兩萬騎兵的突然偷襲,抱有很大的期望。
但隨著時間的推移,進攻的兩萬騎兵,又遲遲沒有人來匯報戰況,所以于夫羅的內心,也無法平靜。
這時。
一騎快馬,迅速從城門處奔跑出來,轉眼就來到趙風身邊,對趙風一拱手:“屬下見過主公!”
接著生怕自己聲音太大,會被匈奴人聽到,然后聲道:“后方大營傳來捷報。”
然后把戰況都匯報給了趙風。
趙風知道,自己這邊突然有人過來匯報消息,于夫羅那邊,這時候肯定會有一群人盯著自己的表情,希望從表情中看出一些什么端倪。
所以趙風神色不變道:“華雄準備謊報戰功的事,讓在場的所有人,都聽到了。”
“雖然可能是因為在董手下,一直就是這么做的,但在我這里,不能助長此風。”
接著又扯了一些,有的沒的話題。
其實趙風的主要目的,是擔心匈奴人那邊有會唇語的人,通過趙風的嘴唇動作,來判斷出趙風的是什么話。
所以,沒有提及戰況情況。
只是隨意的著一些事情。
接著李司馬拿出一塊帛布,提給趙風:“主公。”
“這是郭先生讓屬下交給主公的。”
郭嘉在學院的身份,既是教書先生,也是千夫長。
只是千夫長不屬于現有軍部體系,所以李司馬稱呼郭嘉為郭先生。
趙風接過一塊帛布,帛布上寫著‘已經傳令華將軍,迅速帶領騎兵過來增援。’
‘還請主公想辦法拖住這群匈奴騎兵。’
‘最好能引誘匈奴騎兵攻城!’
接著就是一些引誘的辦法。
在沒有調令的情況下,華雄是不能率軍亂跑的。
所以即便華雄知道大營那邊的戰事結束,他也不能私自調兵過來增援趙風。
當初趙云就因為擅自調兵,被趙風責罰過,雖然責罰的不是很重。
但大家也沒在意,畢竟大家都知道,趙云是趙風的弟弟,在刑罰范圍內,從輕處罰,也是可以理解的。
這種方法,對于戰場上的局勢變化來,是一種弊端。
但對于上位者掌控大軍來,卻是大大有利的。
就像很多將領都喜歡,‘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
同樣也可以理解為,‘將在外,軍命有所不受。’
不過這種人,即便當時立了大功,最后也不會有什么好下場。
因為上位者,最討厭的,就是不聽話的人。
別古代。
就連后世也一樣。
比如老師,你不聽老師的話,老師雖然當時不會對你怎么樣。
但換座位,讓你坐在后面,沒事讓你叫家長,好事沒你份,壞事都找你。
再比如經理、老板,都是一樣的。
人性就是如此,非要歸納,也可以是,人的一種掌控欲。
最多就是,有些人,做的比較明顯,有些人做的不太明顯罷了。
趙風看完后,臉色裝作瞬間大變,而且是那種略帶驚慌的臉色。
然后掉轉馬頭,生怕匈奴人聽不到,大聲道:“軍迅速進城,大營快要頂不住了!”
趙風的法,雖然會略微影響軍心,不過好在影響不大。
何況現在大營根沒丟。
趙風這么大的聲音,顯然也讓于夫羅等人聽到了。
然后于夫羅迅速用匈奴語下令,雖然不知道于夫羅的是什么。
但很明顯,是進攻的命令。
因為一萬五千匈奴騎兵,迅速往趙風這邊奔馳而來。
看這架勢,趙風明顯能感覺到,于夫羅是不準備,讓自己率領五千騎兵離開這里,去大營戰場增援。
別看趙風離城門只有五十步,而于夫羅離城門有一百三十余步。
但城門洞就那么大。
一次只能并排走五匹戰馬。
即便擠一擠,最多也就同時能過六匹戰馬。
而如果發生一意外。
比如某匹戰馬,突然不聽話。
那么就會一騰挪的空間也沒有,而一但出現這種問題,那么城門洞也都堵死了。
在這分秒必爭的情況,耽擱一會,都是致命的。
而且五匹戰馬同時進城,趙風五千匹戰馬,需要排隊到一千人。
即便騎兵進城速度再快。
也足夠匈奴人追上好幾次的了。
其實郭嘉給的引誘計策,有兩條。
一條是,讓趙風繼續與于夫羅對弈,大家一起耗著。
因為郭嘉已經傳令華雄,讓華雄率領騎兵快趕來。
只要華雄一到,趙風這邊就擁有一萬兩千騎兵。
另外兩千騎兵,還在訓練,短時間內無法參加作戰任務。
以一萬兩千騎兵,對陣一萬五千騎兵,雖然依然吃虧,但還是有勝利的希望的。
畢竟這里是在茲氏城下。
城里還有幾萬步兵。
但缺就是,容易讓于夫羅發現情況不對,然后迅速撤離。
以騎兵的奔跑速度,于夫羅真要撤走,趙風是一辦法也沒有的。
所以趙風選擇了第二條引誘計策。
這條計策的缺,就是會讓趙風處于危險之中。
但好處也很大。
因為只要有攻城經驗的人,就知道,趙風這五千騎兵短時間內,是無法完撤回城內的。
而匈奴騎兵,只要與趙風的騎兵交戰起來。
那么在趙風撤回城內的同時,匈奴騎兵也會跟著一起沖進城內。
這對于夫羅來,可是是求之不得的機會。
所以于夫羅必然會率兵進攻趙風。
除非于夫羅不想拿下茲氏。
另外就是,趙風的那句話,給了于夫羅信心。
既然趙風急著去救援大營戰場。
就明大營那邊的戰況,對于夫羅有利。
于夫羅只要拖住一段時間。
等大營那邊的戰事結束,就算損失一些騎兵,也最少會有一萬五千余匈奴騎兵,增援過來。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