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底亞人的小插曲很快平息,馬赫迪將全部精力都投入到了戈爾干一戰(zhàn)上。收藏本站┏10.┛
每次清晨,他站在塔樓上,望著遠處的唐朝營壘和漫天旌旗,心中就不止一次的涌起陣陣巨浪。
他已經(jīng)清楚自己低估了唐人,也許當(dāng)年那一戰(zhàn),帝國的將軍所擊敗的唐兵并非其主力,而今才是真正的實力吧。
每每念及此,馬赫迪已經(jīng)熱血沸騰了,恨不得早一日擊敗唐朝的軍隊,甚至幻想著帶兵深入到唐朝的腹地,將他們的皇帝擒來泰西封,給哈里發(fā)做上馬石。
不過,他忽然想到了賽義德描述過的唐朝。在唐朝,皇帝并不是權(quán)力最大的人,真正掌握權(quán)力的是丞相,就是那個叫做秦晉的人。
而這個人此時此刻正在對面的軍營之中。
只要擊敗了面前的唐兵,就可以將唐朝的砥柱打斷,從今往后,呼羅珊就再也不會有來自東方的威脅了。
而現(xiàn)在,他要先解決那股一直在大食側(cè)翼游蕩的騎兵。
這股騎兵混合著唐人和草原蠻族,來去如風(fēng),時而散開,時而嘯聚,對大食軍造成了不小的壓力。
只是此前的誘敵之計失敗以后,他們變得更加狡猾和謹(jǐn)慎了,一時間還沒有什么特別好的辦法,就在昨天夜里,馬赫迪接受了部將的建議,決定以絕對優(yōu)勢的騎兵正面沖擊,只要這股唐兵敢抵抗,就一定會將其咬住,直至殺光最后一人。
鄭顯禮感受到了空前無比的壓力,大食騎兵幾乎空巢而出,從三個方向?qū)λM行圍追堵截,這使他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壓力。
一方面,絕對不能放棄對大食側(cè)翼的牽制,另一方面還要保存實力,不能和絕對優(yōu)勢的大食騎兵硬碰硬。
大食騎兵也是以輕騎兵騎射為主,輔以一定數(shù)量的重騎兵用作正面沖擊。雙方對陣之時,算得上“烏合之眾”的蠻族聯(lián)軍根本就沒有還手之力。
至于神武軍的騎兵,雖然士氣軍心都超乎異常,但終究是不會被拿來硬碰硬的,但這一次大食騎兵似乎鐵了心的要追殲他們,死死的咬住不松口。
這讓鄭顯禮十分糾結(jié),他的使命就是以騎兵牽制大食軍側(cè)翼,可如果就此撤退,丞相的計劃就要落空了。
在邊打邊撤的途中,葛羅祿右葉護骨咄祿看到了機會,經(jīng)過中伏一役之后,他的已經(jīng)徹底掃地就連葛羅祿人都背地里在紛紛非議。
為了恢復(fù)自己從前的聲望和地位,骨咄祿不惜再一次冒險,甚至賭上性命。
是夜,骨咄祿以百余隨從趁夜偷襲大食騎兵大營,試圖擒殺對方領(lǐng)兵的大千夫長。但大食人歷經(jīng)大戰(zhàn),又豈是能讓骨咄祿輕易得逞的?
骨咄祿攻入營寨不過片刻功夫,整個大營就已經(jīng)被火把映照的通亮一片。
情知事敗,他只得丟下十幾具隨從的尸體,匆匆逃了回去。
馬赫迪在次日一早得知了這次蹩腳的偷襲,不禁輕蔑的笑道:
“唐人騎將技窮了,竟然想出這種天真的辦法,難道我大食的千夫長都是些比驢子還蠢的人嗎?”
由此,他得出了一個結(jié)論,唐人的領(lǐng)兵將軍之中,能夠超過秦晉的并不見得有多少。
與此同時,秦晉已經(jīng)不在軍營,他趕去距離戈爾干最近的一座大城,希爾凡,從安西趕來的朝廷使者已經(jīng)抵達那里。
護送使者的軍將名為王仁禮,是他親自到戈爾干向秦晉匯報情況的。
自打神武軍翻越蔥嶺以來,他還是第一次見到親自由長安趕來的使者。
讓秦晉意外的是,這次趕來西域的使者竟然是出身自博陵崔氏的尚書右丞崔胤。
世家大族向來志在中樞,很少有人會主動到邊軍中去,這次崔胤能夠過來,或許是因為旁支不得志的緣故吧。
“下吏崔胤拜見丞相!”
這個崔胤秦晉是有些印象的,兩年前還在門下省做給事中,現(xiàn)在做了尚書右丞,看起來是升官,實際上卻有著懸殊的差別,以職司而言,比起親自接觸天子詔書的給事中是多有不如的。
面前的年輕人黑了,瘦了,原本圓潤的臉部線條也變得棱角分明,顯然這一路上沒少吃苦。
但僅從崔胤的精神狀態(tài)上看,身體的疲憊仍舊難掩內(nèi)心的興奮,一雙眼睛閃爍著熾烈的光焰。
秦晉扶起崔胤,用力拍了拍他的肩膀。
“使者辛苦,天子可安好?”
這只是一句禮貌的問話,現(xiàn)如今的大唐天子早就顏面掃地,躺在病床上半死不活的李亨又怎么能讓人再對他報以幻想和希望呢?再加上李亨子侄一代實在沒有什么可以拿上臺面的人才,盡是些貪婪無能之輩,李唐皇室的危險現(xiàn)在連一張破門簾子都不如。
現(xiàn)在的朝廷就連政事堂的權(quán)力都被架空了,一切政令幾乎都出自于丞相府,比起昔日的三省長官們,區(qū)區(qū)丞相府長史現(xiàn)在都可與之比肩了。
崔胤在丞相府是沒有職司的,所以他并非秦晉的嫡系,但既然能被委派為使者,就一定有其中的因由。
雖然他是第一個由長安趕來的使者,但秦晉與丞相府的書信往來卻沒有一日中斷過,雖然有著超過一個月的時間差,但依舊可以掌握朝廷中的動態(tài)。
“稟丞相,天子安好,朝廷上下都盼著丞相凱旋而歸呢!”
秦晉與崔胤分別落座,又有些感慨的說道:
“神武軍與大食的戰(zhàn)斗正在關(guān)鍵時期,此戰(zhàn)獲勝,便可以考慮東返了,到時候便將西域的兵事交給諸位將軍。”
崔胤拱手道:
“丞相兵威震動西域,大食人在我安西河西之地吃了大敗仗,朝中人聽說了去歲的勝仗以后,都認為這一仗揚我大唐國威呢!讓宵小們不敢再生出覬覦之心。”
又扯了幾句閑話,秦晉直入主題,問道:
“崔右丞可愿意在西域建功立業(yè)?”
聞聽此言,崔胤雙目放光,登時起身應(yīng)道:
“下吏就是做夢也想呢,今日若得丞相首肯,下吏便是投筆從戎也在所不惜!”
時下世家大族從來都不以軍功為重,走的都是科舉一途進入朝廷中樞。科舉雖然是為寒門子弟開辟的晉身道路,然則世家大族們往往都受到了更好的教育,因而科舉之于世家其作用甚至要遠勝于寒門。
崔胤肯于投筆從戎,還真是個世家大族中的異類呢!
【精彩東方文學(xué)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jié)首發(fā),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