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南民營嘩變就是始自秦晉將不治身死的消息,現在秦晉親自出面辟謠,就算有個別心懷叵測之人再三慫恿,絕大多數人都選擇了聽從命令,各自回營。
“李大郎,快松開老子,攻擊上官不怕軍法處置嗎?”
被稱作李大郎的人嘿嘿一笑,露出了滿口整齊潔白的牙齒。
“敢問污蔑御史大夫,煽動嘩變又該當何罪?”
旅率頓時語塞,繼而又勃然作色道:
“你污蔑上官,老子不會放過你的,你知道老子的族兄是誰嗎?”
隊正收斂笑容,正色道:
“民營之中,只問軍法,就算你的族兄是天王老子,也難救有罪之人!”
“老子有沒有罪,軍法官了算,區區隊正有什么資格……啊……哎呦……”
很快便有人覺得那旅率的態度囂張可惡,上前狠狠抽了他七八個耳光。被打之后,旅率的態度立即軟化了下來,不敢再囂張的叫囂,生怕再遭致暴打。疼痛倒是其次,令人無法忍受的乃是耳光抽當眾在臉上的羞辱。
民營大門很快被從里面打開,秦晉帶著人進入營中。所有人都按照要求待在各自的營房內,但都殷殷期盼著,能夠近距離看一眼秦大夫。
秦晉就近走進了一處營房,里面住了大約五十名團結兵,在他踏進門檻之初,里面就暴起了興奮的歡呼聲。
不過,秦晉也僅僅站在門口,就不再繼續深入。畢竟他身上的水痘還沒好,萬一近距離接觸,再傳染了和自己一樣的人,豈非又制造恐慌。
然而,即便站在門口也足夠了,滿屋子的人都能夠清清楚楚的看見秦晉,距離最近的人甚至能看清秦晉臉上有幾顆痣。
“諸位好生安心訓練,國家需要你們,天子需要你們!”
短短的一句話,使這些良家子出身的團結兵熱淚盈眶,沒有什么比天子需要他們這句話更令人振奮的了!這話如果是出自普通官員之口,便未必能有如此效果,但出自秦晉之口,效果又大大不同了。
“愿為國家效死,愿為天子效死!”
五十個團結兵用盡身力氣,嘶聲怒吼,氣勢驟然如虹!
國家這個詞被秦晉取代了朝廷和社稷,并在神武軍與民營中反復提及,僅從字面意思理解,也更能贏得普通人的認同。只有國與家密不可分了,人人才可能為之效死!
出了營房,那之前煽動嘩變的旅率被揪了過來,按到在秦晉的面前。
秦晉卻命人將那旅率放了。
“煽動嘩變,此人上竄下跳,極為賣力!大夫萬不能輕饒此人!”
秦晉卻笑道:
“我此前曾只要你們各歸各位,營內不會有任何人遭到追究,莫非打算讓我食言嗎?”
“當然不是!”
“這次放了他吧,以后眾人監督,此人若再犯錯誤,須得從重加倍懲處!”
那旅率以為自己必死無疑,忽然明白自己被無罪開釋了,當即跪在秦晉面前,連連磕頭叩謝。
處置完畢,秦晉大有深意的看了眼李大郎。一直跟在秦晉身后的李萼忽然認出了此人的真正身份,差失聲叫了出來,但立刻又意識到不妥,趕緊伸手捂住了嘴巴。
這個李大郎正是廣平王李豫!
原來李豫一直身在嘩變的漩渦中,他非但沒有趁亂逃離險地,反而試圖在關鍵時刻出手平息亂局。李萼暗暗感嘆,此人膽識要遠甚于當今天子!
面對李大郎,秦晉并沒有可以表示什么,只平淡的稱贊了一句,就帶著人離開了民營。
秦晉走后,民營恢復如常,沒有任何人因為嘩變被處置,也沒有任何人再打算著作亂。
解決了城南民營嘩變的難題,秦晉并不打算立即返回府中,他還要去正在反擊叛軍攻城的城頭,鼓舞士氣,打消因為惡意謠言而造成的不利影響!
……
長安城下,火光濃煙交織,戰鼓隆隆響徹天地,螞蟻一般的燕軍匯集成兇猛的潮水,一浪又一浪的沖擊著堅固的城墻。纛旗之下放著一張胡床,孫孝哲坐在上面,目不轉睛的望著戰場,面色看不出喜怒。
“大帥,剛抓了幾個俘虜,有發現!”
張通儒的聲音總像蒼蠅一樣,圍在孫孝哲的身邊嗡嗡作響。不過這次孫孝哲例外的報之以笑容,扭頭看著他。
“什么發現,!”
“俘虜,長安出了大亂子,宰相們要請仆固懷恩進城之掌兵權,末將難辨真假!”
聞言,孫孝哲眉毛挑了挑,這的確是個令人驚訝的消息。如果俘虜所言為真,那一定是長安城里發生了意想不到的亂子,否則又何必舍近求遠,請一個蕃將入城執掌兵權呢?然則,孤例難證實,誰知道是不是城中人故意放出來的謠言,迷惑自己呢?
但念頭至此,孫孝哲心中登時咯噔一下。立即就聯系到了數日前那幾夜不同尋常的夜襲,難道,難道是真的?
“抓到多少俘虜?一一詳加訊問,而后來報!”
張通儒應諾,急急而去。
這時,孫孝哲有蠢蠢欲動了,張通儒昨日在武功大敗仆固懷恩,若非被一股來歷不明的**所救,便是生擒仆固懷恩也未必不能。現在忽然又得知了消息,長安城里很可能出現了內亂,又如何不讓他怦然心動呢?
心動之下,孫孝哲當即改變了佯攻的意,立即便佯攻為猛攻,非但如此,還擴大了攻擊范圍,將大明宮也列為攻擊目標。此前幾次強攻長安,他都選擇了城西或者城東,甚少選擇南北方向。
但不是長安城南北方向易守難攻,而是孫孝哲有意為之,就是要給**造成一種思維習慣,讓他們習慣于長安南北城的安逸。
大明宮修建在長安以北的城墻之外,宮墻既是城墻。強攻大明宮,就算攻入其中,也未必會破壞長安城防,但意義卻非比尋常。
自從高宗開始,大唐歷代皇帝都居住于此,不但是天子的居住所在,還是大唐王朝的權力象征。如果拿下了大明宮,對唐朝軍民士氣的打擊不言而喻。
孫孝哲不但變佯攻為強攻,還出動了七成以上的大型攻城器械,他就是要以凌厲的攻勢逼迫唐朝守軍露出真實的狀態。
他相信,假如唐朝內部果然發生了內亂,在如此重擊之下,絕不可能像什么都沒發生一樣。
倏忽間,長安西面與北面的城墻徹底陷入了一片汪洋之中。自圍城開始,長安城還是頭一此面對如此規模的驚濤駭浪。
孫孝哲也不再安坐在胡床上看戲,而是帶著一干隨從縱馬從南到北,又由北到南,一面激勵將士,振奮士氣,另一方面也刻意觀察長安城墻上各地段抵抗的情形。很快,他就發現了與以往的不同之處。開遠門的唐軍似乎后力不濟,居然讓那些填命的新附之軍登上了城墻,而在此之前這種情況是絕無可能發生的。
孫孝哲當機立斷,下令燕軍精銳即刻出動,圍攻開遠門,鞏固戰果!
這個發現讓孫孝哲興奮不已,直覺告訴他,張通儒抓住的唐軍俘虜很可能沒慌,請仆固懷恩入城之掌兵權為真,長安城內發生了變故也一定不假。
“大帥,大帥!又有新發現!”
張通儒打馬而來,連喘息都未及平穩,就急不可耐的向孫孝哲匯報剛剛得到的收獲。
“有俘虜挨不住拷打,已經招認,宰相陳希烈與宦官密謀,要除掉秦晉,所以,所以請仆固懷恩入城。而且,而且陳希烈與仆固懷恩有故,召此人入城也許是想大權獨攬!”
聽罷,孫孝哲哈哈大笑。機會來的真是太突然了。
“陳希烈倒是個可人兒!待攻下長安以后,切莫傷了此人,帥要為他向陛下請功!”
張通儒道:
“陳希烈這種人私欲極重,大帥若擒此人當一刀宰了,留下來也是禍害我大燕!”
孫孝哲瞪了張通儒一眼。
“目光短淺!若收唐朝百官之心,陳希烈就是上好的引子。此人私欲極重便委以高官虛職,帥只讓所有唐朝官員都知道,不論如何與大燕為敵過,只要誠心來投,大燕一樣會予以高官厚祿相待!”
張通儒聞言深以為然,恭維道:
“大帥英明!”
但他隨即又撇嘴道:
“唐朝若亡,都是陳希烈這種道貌岸然之徒所至之禍,末將若是唐朝天子,定然先宰了這等人!”
豈料孫孝哲卻似笑非笑道:
“你若和長安城內的唐朝天子易位而處,一樣舍不得殺這可人兒呢!”
張通儒不解。
“這等奸佞之徒,有何舍不得?”
孫孝哲嘆了口氣。
“你不了解唐朝天子的性!他們最擅長挑動臣下相爭,然后自己就像餓狼一樣躲在暗處,等到他們斗的兩敗俱傷,再出手相制!漢人還給這種手段起了個不錯的法,叫‘異論相攪’!”
張通儒嘖嘖連聲。
“如此,唐朝皇帝豈非個個都是卑鄙陰損的人了?”
“何止唐朝皇帝?天下明主莫不如此!”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