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东方文学

亂唐 正文 第五百三十六章:天子欲調兵

作者/五味酒 看小說文學作品上精彩東方文學 http://www.nuodawy.com ,就這么定了!
    “叛軍吃人,人神共憤,早晚必要敗亡……”

    天子便殿上,李泌侃侃而言,叛軍吃人為軍糧的消息已經在城中傳開,李泌自然也早早就得到了消息,盡管痛恨叛軍喪盡天良,但也從漆黑一片中尋到了光亮,也許大唐獲勝的希望就要到了。

    不過 ,這樁人間慘劇的始作俑者恐怕也與秦晉有著脫不開的干系。但是,由于有了先前數次的落敗,他已經學會了隱忍和等待。因此,今日面君,他只向李亨賀喜,而絕口不找秦晉的麻煩。

    李亨對百姓的遭遇比李泌知道的要早的多,到此時,雖然還憤怒哀痛,但早就恢復了理智。唐朝陷入社稷斷絕的危機境地,又怎么可能無風無浪的轉危為安呢?秦晉曾如此勸解于他,雖然把現實的過于殘酷,可畢竟沒有更好的辦法了。

    心中所想是一回事,面對重臣時又是另外一幅面貌。他不能讓臣子們看到自己的沮喪和哀痛,盡管不愿意,他仍在學著乃父,為君者喜怒不形于色。

    “安史叛賊軍中斷糧,諸卿可有應對處置之法?”

    李泌手中沒有兵權,雖然是天子李亨最親信的人,但在此時的長安中比一個書吏也強不了多少。滅國的危機,促使滿朝上下,乃至天子都把接近于無所遏制的權力都賦予了秦晉。

    換言之,秦晉的權力在長安之圍被解開之后,不會有任何變故的可能,就連天子李亨都不容許這種情況發生,哪怕是一星半的削弱。此前,李泌借著虜瘡的借口和陳希烈一起暗中整治秦晉,就是因為沒有看清這一,沒有充分的判斷天子李亨的心意。

    現在,他打定了主意,只要長安之圍一天不解,自己非但不會給秦晉再添麻煩,反而會竭盡所能的幫助他。只要長安之圍解開,那就是他著手布置,對付秦晉的開始了。

    “臣以為,御史大夫抗賊有功,當論功行賞,以激勵士氣”

    便殿上,包括魏方進、崔光遠在內,都被李泌這句話驚的難以置信。以往李亨打算提升秦晉的官官職,此人都會找盡種種理由予以反對,現在怎么就轉了性子呢?真是讓人奇怪,事情反常則為妖,魏方進等人出于慣性思維,都覺得李泌此舉的背后一定隱藏著什么陰謀。

    不過,幾個人低著頭,冥思苦想也沒揣測出李泌究竟有什么籌謀。

    最后還是秦晉不動聲色的拒絕了這個提議,一則他不想過早的位極人臣,否則以后豈非賞無可賞了?到賞無可賞之時,對臣子而言未必是好事。

    “臣年資尚淺,能得陛下錯愛,忝居高位已經不勝惶恐,何敢……”

    李亨卻打斷了秦晉的自謙。

    “秦卿不必自謙,先生的對,朕的確應該論功行賞,神武軍一應有功之人,列個名單呈遞上來,詔準就是!”

    秦晉想了想,還是沒有拒絕,謝恩之后又歸于沉默。

    魏方進卻在秦晉拒絕之初就明白了李泌的真實意圖,這是要捧殺秦晉啊!于此同時,他也暗暗同情秦晉,不知秦晉是如何得罪了這個心胸狹隘,又陰鷙狠毒之人。也暗暗慶幸,自己沒有得罪了此人。

    京兆尹崔光遠忽然插道:

    “臣以為,賞功不宜操之過急,何不等長安之圍已解,塵埃落定之后呢?”

    很明顯,崔光遠也猜到了李泌的心思,他不像魏方進那樣私心甚重,怕秦晉抵御不了誘惑而徒然自找麻煩,因此才不顧得罪人,站出來,勸諫李亨不要輕易賞功。

    在李亨看來,賞功自然是必須要做的,不過李泌提出來的時機似乎有些勉強,哪有在大戰之前賞功的道理?但是,為了不挫傷秦晉的忠心,他也不好予以反對。現在崔光遠站出來表示反對,倒是個不錯的臺階。

    有了崔光遠的帶頭,魏方進也不甘人后,一改低頭看熱鬧的作風,也明確表示,應該在大戰之后再行賞功之事。

    殿上諸位重臣都表示現在不是賞功的合適當口,于是李亨便就坡下驢,擱置下了李泌的提議。

    至此,秦晉的心情似乎并未受到影響,轉而將話題又引向了今日李亨召見重臣的目的。

    “叛軍斷糧已近半月,臣以為反攻的時機已經到了,當集結天下各地兵馬,一舉擊潰入寇關中的安史叛賊!”

    剛剛為秦晉解了圍的崔光遠卻冷哼了一聲。

    “各地勤王兵馬都在觀望,又有誰肯為朝廷火中取栗?”

    他想又有誰肯為天子火中取栗,但一轉念又覺得這么可能會挫傷李亨的自尊心,便又改了口。

    不過,崔光遠的也確實是實情,潼關被破已經快三個月,除了靈武的仆固懷恩曾率朔方軍南下,便再無其他地方軍趕來勤王。從始至終,都是神武軍在獨木一力支撐。

    秦晉沉吟著道:

    “也不可一概而言!各地兵馬無法到關中勤王,主要原因還是安史叛賊占據中原,中原又是各地通往關中的必經之地,有心無力而已!”

    這時,甚少在兵事發言的李泌卻突然道:

    “臣覺得有一處蹊蹺,一直不得其解。叛賊失潼關半月有余,卻不曾有一次動兵相向,這,這不奇怪嗎?”

    其實,潼關方向的問題,秦晉也一直在關注。孫孝哲沒有動兵反擊,多半是已經無力分兵,只一心要拿下長安。而潼關外,洛陽方面為什么沒有反應,卻一時之間難以獲知具體因由。也許是洛陽城中發生了變故,也許是各地唐軍實力漸長,安史叛軍分不開身。

    原因種種,雖然暫時難以辨明,但這都無關緊要,只要裴敬的人馬牢牢控制住潼關,使得關中與中原的交通斷絕,他就有把握讓孫孝哲軍覆沒。

    不等秦晉話,李泌又接著道:

    “臣以為,裴敬率軍數萬據守潼關,既然遲遲沒有威脅,不如分出一些兵來,入關中配合秦大夫行事……”

    豈料,崔光遠卻又冷笑著打斷了他。

    “此乃禍國之言,難道門下侍郎不知道潼關于長安之重要嗎?”

    守住潼關,關乎著長安之圍能否順利解開,乃至孫孝哲二十萬大軍土崩瓦解的重中之重。就算暫時沒有危險,也不能輕易的分潼關之兵。

    李泌忽覺自己失言,臉色陡然漲紅,但又無法收回剛剛的話,一定會被人當做了話柄,暗暗懊悔不已,自己怎么如此不心,竟不經腦子的話呢?

    他的態度軟了,崔光遠卻不打算輕易的放過他,仍舊滿是挖苦的道:

    “素聞門下侍郎知兵,今日所見,竟是紙上談兵,幸甚門下侍郎還不是政事堂的宰相,否則干預朝廷用兵,誤國誤民不,還要前方將士死的不明不白……”

    “住口!”

    李泌被他挖苦的火氣上涌,終于忍不住大喝了一聲,但馬上就意識到了自己的失言,連忙跪下來向李亨請罪。

    “臣咆哮于天子駕前,自知有罪,請陛下責罰!”

    便殿上的氣氛更加尷尬,李亨也覺得李泌的建議實在是昏招,即便要調兵,也絕不能調潼關的兵,非但不能調,還要在兵力允許的情況下,再增派一些。

    李亨暗暗嘆息,這也使得李泌多年來睿智無所不能的形象在他心里有所動搖,雖然依舊信任李泌,但終究不敢再讓李泌去碰兵權了。

    “好了,眼下正是一心用命的時候,眾位卿家就不要爭了。”

    他決定在李泌和崔光遠之間和和稀泥,使得兩個人不至于徹底翻臉,倘若翻臉必然會互相掣肘,與國事無益。

    秦晉見崔光遠和李泌爭的紅了臉,也坐不住了,便道:

    “陛下,臣以為,調兵可也,卻不必調潼關之兵。臣離開河東時,主力部留在了河東以鉗制河北叛軍,現在正值關鍵時刻,相權之下,不如調河東盧杞之兵入關中。”

    “調河東的兵?”

    非但李亨,包括魏方進、崔光遠在內都大吃了一驚。

    此前他們直一葉障目的認為神武軍只在潼關有數萬人,想不到卻忘了河東道還有神武軍的主力呢。

    李亨則頗為疑慮的問道:

    “倘若調河東之兵入關中,萬一黑背叛軍反撲,河東萬一有失,該如何是好?”

    秦晉沒有直接回答,卻只反問了一句話。

    “臣請問陛下,河東有失和關中有失,哪一個更要不得?”

    “這,這?”

    李亨被問的愣住了,河東與關中就好像唐朝的左膀與右臂,哪一個有失都不是他所希望見到的。但若究竟只能選擇一個,李亨覺得萬分糾結,難以抉擇。

    半晌之后,李亨又艱難的問道:

    “非要如此不可嗎?”

    秦晉在此前已知沉默不語,就是盤算著該不該調兵入關中倘若調兵,又該從何處調,思來想去只有仍舊留在河東的盧杞最為合適。

    至于河東的安危,他當然也是擔心的,但比起關中的重要性來,秦晉寧可決然的放棄河東,只要關中保住了,孫孝哲的二十萬大軍徹底瓦解,重新奪回河東也絕非難事。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
百度風云榜小說:劍來 一念永恒 圣墟 永夜君王 龍王傳說 太古神王 我真是大明星 校花的貼身高手 真武世界 劍王朝
Copyright © 2002-2018 http://www.nuodawy.com 精彩東方文學 All Rights Reserved.
小說手打文字版來自網絡收集,喜歡本書請加入書架,方便閱讀。
主站蜘蛛池模板: 新民市| 洮南市| 大方县| 股票| 文昌市| 潢川县| 准格尔旗| 石屏县| 武义县| 巴里| 灵丘县| 延川县| 诸暨市| 迭部县| 闸北区| 上饶县| 沐川县| 珲春市| 青川县| 岳阳县| 高台县| 铜山县| 栖霞市| 贞丰县| 大渡口区| 阜宁县| 库伦旗| 盘锦市| 闻喜县| 杭锦后旗| 同心县| 会泽县| 平舆县| 锡林浩特市| 海宁市| 平阳县| 班玛县| 修武县| 姜堰市| 怀柔区| 潮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