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东方文学

亂唐 正文 第五百四十五章:棄暗投明也

作者/五味酒 看小說文學作品上精彩東方文學 http://www.nuodawy.com ,就這么定了!
    “御史大夫就別打啞謎了,潼關軍報究竟是吉是兇啊?”

    崔光遠急的有些失態,如果潼關方向傳來的也是噩耗,那么連日來好轉的局面只會比以往變的更壞。與之相反,郭子儀雖然也面露關心之色,可也僅僅是關心而已,似乎對潼關的處境并不十分憂慮。

    “潼關局面早就做了最壞的打算,難道軍報的消息再敗壞還能甚于此嗎?大尹何以如此沉不住氣?”

    一連兩問,把崔光遠的滿面通紅,這個郭子儀總是話里話外,有意無意的嘲諷于他,以前每每都忍下了,今日卻不知為何勃然而怒。

    “郭子儀,難道潼關的安危,你就沒有半分關心嗎?萬一有變,我大唐社稷便岌岌可危了呀!”

    他來想質問郭子儀一番,可話一出口,卻又成了哀嘆連連。

    秦晉見狀,趕緊出面打圓場。

    “也許是郭將軍已經猜到了這軍報中的內容也未可知呢?”

    崔光遠不服氣,氣鼓鼓道:

    “某便不信,他能猜得出來,讓他,究竟是好,是壞?”

    郭子儀淡然笑道:

    “自然是好消息!否則御史大夫又何以如此氣定神閑?”

    如此倒提醒了崔光遠,他這才覺得有幾分懊惱,也是關心則亂,竟然連最基的察言觀色都給忘了。

    意識到這一,崔光遠立即收斂了怒容,如果繼續與郭子儀糾纏下去,丟人的只會是他自己。于是乎,安坐于座榻之上,不再話。

    帥堂中的氣氛經過崔郭二人如此一番攪合,反而不如先前那般緊張了,眾人的心情也跟著放松下來,都眼巴巴的等著秦晉將軍報宣之于眾。

    “不要懷疑和擔心,的確是好消息。原潼關守將田承嗣率殘部向裴敬投降了!”

    田承嗣投降了?

    人人都以為軍報不論是好是壞,潼關一定發生了惡戰,萬料不到竟是田承嗣投降了。

    “那廝如何就投降了?”

    有人奇怪問道,秦晉卻沒有起具體因由,只詢問著,該如何處置田承嗣和他的殘部。

    崔光遠立即道:

    “自然是收編厚賞,昭告天下,以收叛賊人心!”

    秦晉聞言了頭,又轉向郭子儀以目光征詢他的意見。

    和這位御史大夫接觸了近兩月時間,郭子儀早就把秦晉的脾性摸的一清二楚,所謂詢問也好,群策群力也罷,都是做做樣子,切實核心的決定,必然在問話出口之前就已經有了。

    只見郭子儀笑著反問:

    “大夫已經有了決斷,末將還是藏拙的好!”

    崔光遠暗自在肚子里低估了一句,郭子儀這廝看似忠直,實際上真是個老滑頭。

    秦晉臉上的笑容也漸漸收斂,忽而用一種極為嚴肅的口吻道:

    “田承嗣此人斷不可恕,必然取其項上首級,其部下**整編,化入神武軍各營……”

    眾人立時打了個寒顫,想不到秦晉對叛賊的恨意竟如此之深,這么做是否不夠理智呢?

    崔光遠正琢磨著是否應該勸解一番,讓秦晉三思后在謹慎行事,不料郭子儀卻搶他之先,話了。

    “大夫三思,當此之時唐軍勢弱,須得收攬人心,一旦殺了田承嗣,叛軍若之中再有變故,只會與朝廷死戰,而不敢投降。”

    秦晉卻依舊堅持己見。

    “旁人可恕,唯有田某人必死!”

    眾人面面相覷,甚至有人在暗暗揣測,莫非御史大夫和這個姓田的有私仇?否則何以對 這么明顯的問題置之不顧,一意孤行呢?

    秦晉當然有他的理由,可是卻不能宣之于眾。

    在他所熟知的歷史中,田承嗣乃是唐朝安史之亂后赫赫有名又臭名昭著的人物,安史余孽覆滅以后,他與多數安史舊部一樣,非但沒有被追究,反而做了魏博節度使。中晚唐藩鎮割據所倚重的牙兵,正是出自此人之手。

    屢次挫敗唐朝對魏博軍的削藩后,一舉成為各地藩鎮的領軍人物,開了節度使父死子繼的先河,致使唐朝天子詔命再也難處關中,煌煌盛唐再也沒有復起的機會。

    正是出于對此人的警惕和厭惡,秦晉才不理智了一把,決定一意孤行將田承嗣處死,一了百了。

    奈何,秦晉的這個命令遭到了空前一致的反對,崔光遠在郭子儀之后也力勸秦晉三思而后行,田承嗣作為投降朝廷的第一個安史叛軍中的重要軍將,是萬萬殺不得的,否則將會帶來極壞的影響。

    而后,眾將也紛紛勸,請秦晉三思而后行。

    見到眾人的反對之聲如此強烈,秦晉也不由得反思起自己的決定,是不是真的有些一意孤行了呢?

    “田承嗣的處置容后再議,對其舊部的置措卻是迫在眉睫的。”

    郭子儀道:

    “末將以為,田承嗣舊部不宜留在潼關,一旦遭到叛軍猛烈攻擊,難保這些人不會生變,再度倒戈?”

    “不如遷往長安,也好補充兵員缺口!”

    一名軍中長史接著郭子儀的話頭建議,不過卻又遭到了崔光遠的反對。

    “田承嗣殘部留在潼關不妥,遷來長安就更不妥了,眼下正是你死我亡的關鍵時刻,又怎么能禍水內引呢?”

    “大尹之見,當遷往何處?”

    “這……”

    崔光遠猶豫了,雖然他明白將田承嗣殘部留在潼關或者調往長安都是很不妥當的,但真要找個合適的地方卻一時間也沒有主意。

    忽而,郭子儀卻有了主意。

    “大夫,昨日觀邸報,陳長史仍舊在風陵關堅守,不若就讓田承嗣所部移駐此地,一來可以協助陳長史守城,而來可試探其究竟還有沒有反意。”

    崔光遠眼睛一亮,覺得這的確是個再好不過的主意,但又隱隱覺得哪里有一些不妥之處,細細思量一番,終于省悟。

    如此一來,豈非將風險轉嫁給了不顧生死堅持守住風陵關的陳千里嗎?陳千里雖然領著神武軍長史的差事,但軍中又有哪個不知道陳千里和秦晉之間那復雜的關系呢?陳千里曾是秦晉最為倚重的部下,后來又毫不猶豫的出賣了他。雖然秦晉最終在平安無事以后原諒了陳千里,但傷痕愈合以后怎么可能沒有疤痕?兩個人之間的隔閡自然也就來甚,關系看似復合,卻早就貌合神離。

    否則,御史大夫怎么可能將親信部下放在風陵關這種棄子之地呢?

    一念及此,崔光遠又有些鄙視郭子儀,這廝一定也深悉御史大夫與陳千里之間的復雜矛盾,否則也不會出這種主意。

    然則,崔光遠敢篤定,御史大夫一定不會拒絕這個建議,因為這么做的確是對目下局勢最有利的選擇。換做是誰,做在秦晉的位置上,恐怕都難以用任何理由拒絕。

    果不其然,秦晉毫不猶豫的答應了。

    ……

    潼關,一支人馬駐扎于關墻之外,關門緩緩敞開,幾個衣衫襤褸的軍將帶著數十名隨從魚貫入城。再一次進入潼關關城,田承嗣心緒復雜,眼見著隨處可見的火燒痕跡,不禁感慨萬分。

    那一夜,田承嗣為了盡可能脫身,下令在城中放起了大火,以為這座關城定然已經被燒毀大半,豈料竟然只是淺淺的過了一層火而已。

    與之同行的神武軍校尉見他如此神色,便道:

    “這可都是田將軍的杰作。”

    雖然話的口氣好似在玩笑,但田承嗣還是有些尷尬的苦笑了一陣。

    “無奈之舉,無奈之舉,所幸沒有釀成大禍!”

    那校尉哈哈笑道:

    “起來恐怕田將軍難以相信,那夜你們撤離之后,潼關竟天降大雨,短短半個時辰就把該熊熊而起的大火澆滅了。”

    田承嗣愕然,他當然不會認為這是哪校尉在故意謊,因為除了大雨之外,人力是萬萬不能熄滅那場大火的。

    但他的面色很快就恢復如常,道:

    “朝廷天兵自有上天護佑,田某罪人,罪人!”

    校尉也不作色指責,反而寬慰道:

    “田將軍識得實務,又能棄暗投明,興許就沒罪了!”

    大約半個時辰以后,田承嗣在帥堂內見到了僅靠突襲就打敗了他的人,裴敬。

    然則,料想不到的,裴敬竟然只是個二十出頭的年輕人,這與想象中大不相同。

    “有罪之人田承嗣拜見裴將軍!”

    剛一見面,田承嗣大禮參拜,口稱有罪。

    裴敬等他拜下去之后就才虛扶了一把,笑道:

    “田將軍深明大義,莫要妄自菲薄……”

    田承嗣還要再拜,裴敬這回便將虛扶改成了用力扶起,手臂加了勁以后,生生把對方托了起來。

    “田某慚愧,慚愧……”

    兩個人客氣了一陣,又落座話,竟像一見如故般。裴敬出身自河東裴氏,自幼有著良好的教育,待人接物溫文有禮,一番刻意態度,更使出身草莽的田承嗣如沐春風,又自慚形愧。

    “田將軍所部調往何處,還要等待天子詔命,這幾日不如就先在關城內好好歇息一陣,雖然條件不必從前,但總是酒肉管飽,不會受凍挨餓。”

    起受凍挨餓,田承嗣唏噓不已,他在風陵關下率攻不破,大軍很快斷糧,又得不到足夠的補給,最終吃盡了苦頭。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
百度風云榜小說:劍來 一念永恒 圣墟 永夜君王 龍王傳說 太古神王 我真是大明星 校花的貼身高手 真武世界 劍王朝
Copyright © 2002-2018 http://www.nuodawy.com 精彩東方文學 All Rights Reserved.
小說手打文字版來自網絡收集,喜歡本書請加入書架,方便閱讀。
主站蜘蛛池模板: 墨江| 垫江县| 柯坪县| 荔波县| 安多县| 嵩明县| 舒兰市| 泸州市| 洮南市| 日照市| 盐山县| 巧家县| 剑河县| 黔江区| 廊坊市| 长兴县| 闽清县| 浦江县| 泰顺县| 新巴尔虎右旗| 邵东县| 田林县| 太康县| 南漳县| 项城市| 开原市| 上思县| 大姚县| 奇台县| 多伦县| 太谷县| 黑龙江省| 伊宁市| 潮安县| 浦城县| 同江市| 马山县| 赣榆县| 桐梓县| 三穗县| 河南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