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火了,救火啊!”
呼喊聲突如其來,中軍帳內的幾個旅率們都顏色微變,但是出于軍中的習慣,在孫孝哲沒有發話之前都不會輕舉妄動。可孫孝哲現在哪里還是那個精明強干的大帥?只見他一副醉醺醺的晃蕩模樣,似乎對外面發生的變故充耳不聞,視而不見。
張通儒趕緊提醒孫孝哲:
“大帥,嘩變急劇擴散,僅憑親衛營的兄弟恐怕遏制不住了!”
豈料孫孝哲輕描淡寫的一句。
“不是早讓你們逃命去嗎?還留在這里作甚?走,走,走!別讓我再看見你們!”
語氣輕挑而決絕,這在孫孝哲以往的言行中是絕對不曾出現過的,張通儒還好已經見識過了頹喪至極的一面,而各位旅率們有的還是頭一次,不禁面面相覷,一時間也不知道如何是好。
“我等誓與大帥同生死!”
旅率陳宣仁驟然站了起來,大聲道。他的命是孫孝哲救下來的,現在讓他獨自逃生怎么可能?
“末將誓與大帥同生死!”
有了陳宣仁的帶頭,余者旅率也都紛紛表示,不愿意拋下孫孝哲離開。
突然間,孫孝哲的眼眶里溢滿了淚水,人在富貴時絕難體會這種被部下一心擁護的感覺,只覺得所有的謙恭服從都是天經地義,但經歷了數月以來翻天覆地的人生變化,這才領悟到其中的難能可貴。
“諸位如此待我,請受一拜!”
動了情的孫孝哲竟止住了搖搖晃晃的身體,緩緩起身,對著自己的部屬們深深一揖。
“可惜我已經是各方皆曰可殺之人,你們跟了我只會受到誅聯,不若各奔東西,也好自為之!”
一番話得誠摯,又戚然無比。這些旅率們雖然都是殺人不眨眼的莽漢,可燕趙之人也最重然諾,眼見著素來強硬的大帥如此軟弱,一個個不禁痛哭失聲。
反倒是孫孝哲安慰起了他們。
“都給我收聲,要么你們現在出去控制住局面,和我在這里一同等死,要么就盡早的收拾物資,準備逃命去吧!”
孫孝哲雖然銳氣盡失,但眼光還是在的,大廈將傾,山石崩裂只在這幾日,**之所以不肯強攻,奮力一擊,是為了保存實力,將來力對付洛陽的朝廷。
直至此時此刻,他才對長安城中那個指揮防御之人心悅誠服,再回想新安關城下遭遇的挫折,也絕非偶然。只可惜,在此之間,他一直沒有想明白其中的關節,而只把那次失敗歸咎于大意輕敵和同羅部首領咄默與自己的齟齬。
念及此處,孫孝哲又交代道:
“自此以后,但凡遇到秦晉,你們都要退避三舍,不要與之硬撼!”
當然,在座的旅率們未必一時能轉過這個彎子,不服的分辨道:
“大帥也太漲他人威風了?如果不是姓秦的豎子以詭計奪了潼關,又誘騙咱們到馮翊去搶糧食,以此斷送了奪回潼關的大好時機,又豈會輕易教他得逞了?”
這么也不錯,但孫孝哲卻暗暗苦笑,如果不是他做出了這一系列的決定,二十萬燕軍的處境也絕不至于如此。
立時又有人憤憤不平:
“不光是秦晉那豎子狡詐,潼關出了狀況,洛陽朝廷的相公大夫們都是瞎子聾子嗎?數月的功夫不派一兵一卒,連屁都沒有一個,這不是眼睜睜的看著我等獨自掙扎,而袖手旁觀嗎?與其大帥失之于秦晉豎子的狡詐,不如毀于朝廷那些相公大夫們的叵測之心!”
這個法馬上就得到了諸位的贊同,張通儒見所有人將矛頭都指向了洛陽朝廷,便道:
“現在不是追究責任的時候,要抓緊時間,爭分奪秒,否則一旦形勢敗壞到不可收拾想走都走不了……”
旅率陳宣仁情緒頗為激動,一連跨前幾步,聲淚俱下勸孫孝哲離開,但孫孝哲只擺手拒絕。
電光石火的功夫,陳宣仁動如脫兔,身子直竄上前,與孫孝哲距離不過一尺。
“大帥,請恕末將不恭之罪”
“你?”
孫孝哲被陳宣仁這突如其來的行動驚的動作一滯,緊接著邊聽陳宣仁高呼:
“兄弟們,大帥不肯走,咱們只好用強了!”
這一聲呼喝立即得到了相應,當即便竄上來四五個旅率,七手八腳的拽住孫孝哲的手腳,拖著他便往帳外而去。
孫孝哲反應過來大罵道:
“你們造反了嗎?除非我死了,否則將來必一一剮殺了你們?”
從來沒被人如此強行對待過,哪怕在這種銳氣盡失的情況下,孫孝哲仍舊氣的面部扭曲變形,乃至于聲音都夸張尖利。
只聽陳宣仁回道:
“只要離開關中,今后要殺要剮,隨大帥尊便,末將絕無怨言!”
“你……”
孫孝哲瞪著陳宣仁想要幾句狠話,但瞬息之間又好似泄了氣的豬尿泡,整個人都萎頓了下來,任由自己的一干部將們處置。
陳宣仁又來到張通儒面前,語氣似乎有幾分不滿。
“張副將優柔寡斷,若耽誤下去,被唐朝……豈非害了兄弟們?”
“我……”
張通儒張了張嘴巴,想些什么,但又無從起。他之所以優柔寡斷,沒有按照約定對孫孝哲用強,到底還是在意孫孝哲的自尊,不愿也不敢如此粗魯野蠻的對待昔日槍桿精明的大帥。
不過,陳宣仁也不打算聽張通儒的解釋,質問了一句之后轉身就走,又頭也不回的道:
“張副將也趕緊收拾部眾,晚了怕也走不掉!”
孫孝哲的心腹均是一副末日將至的模樣,這一絕非夸張。
此時的中軍所在營地已經亂成了一鍋粥,騷亂也從最初的兩個營蔓延至了絕大多數的營,幾乎每一個軍卒都參與進了嘩變之中,有人打算逃離長安,逃離關中,也有人打算投了唐朝,好去喝酒吃肉。更有甚者,趁亂發泄絕望的情緒,四處殺人放火。
數萬人的一座軍營如此亂了起來,軍心早就離散,又有誰能安撫或是鎮壓下去呢?
出了中軍帳,張通儒幾遍做足了心理準備都不免被嚇了一跳,只見夜空竟已經被大火映照的如同白晝,充耳都是嘩變軍卒或興奮或絕望的呼號慘叫。
張通儒暗暗咋舌,無怪乎陳宣仁如此不管不顧的對孫孝哲用強,如果讓這些亂兵沖了進來,僅憑數千親衛營絕無可能控制住局面。
其實形勢的嚴重性他一早就該想的明白,只不過不愿意面對現實而已。
經過白天的變故,臨到日落時,中軍已經和分置于長安四周的另外三座軍營失去了聯系,換言之就是已經無法指揮除中軍以外近三分之二的兵力。
指揮失控,這在戰場上絕對是崩潰的前兆,只是張通儒還幻想著不至如此,依舊苦口婆心的對孫孝哲苦苦相勸。相較而言,反倒是行事愈發乖張的孫孝哲對形勢的敗壞洞若觀火。
“收攏戰馬吃食,余下輜重一概不帶……”
陳宣仁平日里在親衛營諸多旅率中并不甚顯山露水,今日卻如鶴立雞群一般,展現出了過人的冷靜和決斷。
孫孝哲的親衛營與其它各營還是有些區別的,里面多數都是他的親隨子弟,積十數年之功攢下的家底在里面,且不曾設校尉一職,一直都是由他人親自統領。幸甚此時還有個敢作敢為的人出面,否則若人人推諉,再加上張通儒的優柔寡斷,恐怕傾覆也就在眨眼之間了。
張通儒灰心沮喪之余意識到了這一,但也不敢耽擱片刻功夫,立即召集自己的千余親隨部眾,隨著親衛營一同離開這個噩夢之地。
長安城頭,一眾值夜的軍卒眼看著遠處叛軍軍營里的大火燒旺,都忍不住興奮的歡呼:
“燒死那幫狗日的!”
與此同時,也有人敏銳的意識到了其中的戰機,當即向秦晉和郭子儀稟報了這一突如其來的狀況。
其時,秦晉和郭子儀徹夜未眠,正在商討對局面轉變的處置應對之法,當他們得知了這則消息以后,并沒有流露出過多的驚喜和興奮,仿佛早就知道了會這樣一般。
打發走了報信的軍卒,秦晉看著郭子儀竟嘆了口氣。
“叛軍終有此下場,該高興才是,可我無論如何也高興不起來!”
叛軍軍營大火嘩變,已經昭示了孫孝哲叛軍的覆亡,對于此他心中了然清楚。
郭子儀對秦晉的態度有些愕然,就算早就預料到了叛軍回有如此下場,也不至于這般悵然若失吧?
其實,秦晉并非悵然若失,而是心累。
多少個日日夜夜里,秦晉更多時間都在思慮籌謀著如何對付來自朝廷內部的暗算和攻訐,反而對付安史叛軍要相對少了不少心思。
令人心累的絕非多花了許多心思,而是他如此竭心盡力,仍舊遭到這般不公的對待,著實的委屈和憤然。
在生死關頭之際,這種負面情緒一直被各種急迫的問題所壓制,直到此時稍一放松,那顆種子自然而然也就破土而出了。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