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秦晉在唐朝的官場上還是個新人,有著與時人不同思維的他還很難適應這種極度令人作嘔的蠅營狗茍。相比較而言,郭子儀在軍中摸爬滾打了數十年,從普普通的軍吏一步步到了今日的位置,內心早就鍛煉的鐵石一般,也由此忽略了秦晉內心真正的感受,因而才會覺得詫異。
郭子儀也瞇起了眼睛看著秦晉,心中暗暗揣測著,這個幾乎憑借一己之力而拯救了長安,甚至于唐朝的年輕人因何而悵然若失。
不過,心思念頭轉了許多卻得不倒一丁頭緒,誰又能想得到,這個看起來老謀深算,似乎一切都在掌握之中的御史大夫竟在因為遭遇不公對待委屈而憤然寡歡呢?
這對于秦晉而言也僅此而已了,他很快就從不利的負面情緒中收拾好了心境,突然了句看似與當下局面毫不相干的話。
“今晚恐怕又是個不眠之夜,得好好想想如何應對那些洶洶非議!”
驟然間,郭子儀笑了,他明白了秦晉那奇怪的表情是因何而起。
“些許雜音,大夫又何必掛懷呢?”
到此處,郭子儀頓了一頓,似乎猶豫了一陣,才又道:
“以末將所見,朝廷上有這種非議,對大夫反而事件大大的好事。否則以恢復社稷之功在身,又得滿朝上下擁戴景從,又讓天子如何自處?”
這話的便稍顯交淺而言深,但郭子儀不知為何竟一股腦的了出來。
秦晉何等聰明之人,馬上就領會了其中的關鍵處,這就是所謂的捧殺把。繼而,又不免出了一身的冷汗。
郭子儀的不錯,如果朝廷上下都對自己擁護景從,恐怕天子就會時時刻刻被危機感所逼迫,自己恐怕將會面對更大的危機。念頭至此,秦晉竟呵呵的笑了,李泌等人對自己苦苦刁難構陷,反而成了最好的保護。
假如李泌得知苦心經營竟換來的是這般結果,不是該氣的暴跳如雷?
這也從側面反證了李泌并非大奸大惡之徒,或者此人才華或許有之,但智商稍有不足,難以無所不用其極。
倘若以“捧殺”之計為之,李泌所得到的回報,將遠遠大于死咬住不放這種招數。
“好了,且先不去想這些煩心事,明日還是按照計劃行事,對叛軍只以招撫為主,愿降者可以留下,不愿降者……”
秦晉的眼睛里忽然閃過了一絲狠辣。
“烏護懷忠會讓他們后悔的!”
愿降者可以活命,不愿意投降的,秦晉既不會放任不管任其為禍關中,乃至于逃回河北重新加入叛軍。因而殺掉他們是最好的辦法。
烏護懷忠麾下的騎兵雖然只有五千人,但對付這種軍心早就渙散的亂兵逃卒,哪怕以一敵十也綽綽有余。
秦晉所指,李泌會攻訐自己的原因所在也就在此處。
事實也一如他所料,第二日一早,李泌的彈章就被呈送到了天子李亨的案頭。
李亨一看到是李泌的彈章,眉頭立時就擰了起來,但又倏然苦笑。
李泌是他最為敬重的先生,在他落難之時依舊不離不棄,哪怕在即將被廢的險惡境地也不曾改變過,那數百個難熬日日夜夜現在想來還心悸不已,試問如此忠貞之人又豈能輕易相負?
不過,李泌失蹤死咬著秦晉,似乎不將此人拉下馬就絕不會甘心。
當然,李亨絕不以為李泌乃是出自私心使然,只是過于偏執了而已。
展開奏章,內容與意料中大致不差,依舊是彈劾秦晉養寇自重。
對于秦晉養寇自重的傳言,近幾日在朝野上下忽然就冒了出來,一開始李亨不以為然,但發現以訛傳訛的人來多,就當眾申斥了幾個不知死活的給事中,算是表明了自己的立場。
但是,官員們好像并不買賬,于是乎李泌就被推到了前臺,儼然成為百官的意見領袖。
來也是一奇,朝廷素來以政事堂的宰相為重,而李泌僅僅是個門下侍郎,甚至連入政事堂的資格都沒有,居然可以權比宰相了。而那些正牌的宰相們,如魏方進等人,則都成了只知道頭搖頭的印章。
然則,縱然議論洶洶,李亨心中也自由一桿秤,朝廷能有今日的轉機,然離不開秦晉的用命,如果因為當下的動兵方略就指責其養寇自重,這就有失公允了。
正思量間,李輔國輕手躡腳的進入了殿中,李亨馬上讓他來看李泌對秦晉的彈章。
“先生終日彈劾御史大夫,朕為此事身為頭疼,有什么方法可以化解就好了!”
李輔國看著李泌關于秦晉養寇自重的幾大罪狀,心中也不免有些驚訝,想不到大局尚未底定,這廝就想著落井下石了。如果離開了秦晉,找誰來統御大軍,出關平叛?這個念頭剛在腦子里蹦了出來,后背就已經驚出了滿滿的冷汗。
一個人的名字又從他的眼前閃過,那就是郭子儀。
不得不,郭子儀在長安守御的數戰之中,表現都極為搶眼,甚至于許多時候都改過了秦晉的光焰。
其實這也不難理解,秦晉作為制定防御策略的重臣,肯定不能再像以前那樣沖鋒陷陣,表現也自然就不如斬將奪旗的郭子儀搶眼了。但是,明眼人都能看得出來,若非秦晉的策劃籌謀,使得神武軍、團結兵、民營體系完備,郭子儀再有將才,也是巧婦難為無米之炊。
不夠,李輔國并非是為秦晉鳴不平,而是因為郭子儀的過分搶眼而感到了如影隨形的不安。
郭子儀幾乎就因為李輔國的構陷而慘死在劊子手的利斧之下,因此他們兩個的仇怨今生今世是解不開的,如果教此人取代秦晉而得勢,對李輔國而言簡直就是噩夢一般的存在。
想及此處,李輔國暗暗發狠,絕不能讓李泌等人的謀劃得逞。
“陛下,奴婢見識淺,門下侍郎言不敢妄意,但還是有個疑問,若處置了御史大夫,誰最高興呢?”
李亨饒有興致的看著李輔國,見他切入問題的方向比較新意,想了一下便答道:
“御史大夫力挫二十萬叛軍,如果遭難,自然非孫賊孝哲莫屬!”
李輔國重重一拍大腿,神情自是極為贊同。
“陛下圣明,若親者痛而仇者快,又豈能為之?”
繞了個圈子,關鍵處在這里,李亨也禁不住一拍大腿。
“此言甚是,朕若為之,豈非就成了桀紂之君?”
原他還有些猶豫,該如何妥善處置,現在聽了李輔國的一席話,大有豁然開朗之感。
眼見著李亨眉宇間舒展開來,李輔國心中卻暗暗冷笑,今日給李泌送上一記暗箭,只能怪他欲使郭子儀取代秦晉。
誠如李亨所言,若聽信了對秦晉養寇自重的諫言便是桀紂之君,那么按照這個邏輯諫言之人豈非就是大奸臣了?
當日,天子詔書頒下,以秦晉為天下兵馬大元帥,權謀劃平叛擊賊事宜,然后又以廣平王李豫副之。
詔書一出,朝野上下盡皆嘩然,原洶洶熱議的養寇自重不但沒能動搖秦晉的地位,反而助其再進一步,秦晉以御史大夫之官為天下兵馬大元帥,廣平王李豫僅為副元帥,結果就是關中的所有兵馬都在秦晉的節制范圍之內。將來趕到長安的勤王兵馬一樣也不能例外!
就目前為眾人所知的,趕赴關中勤王的兵馬有穎王李璬所領兩萬蜀軍,仆固懷恩于靈武自行招募的萬余人馬,還有馮翊郡太守杜甫所領的神武軍。除此之外,聲勢最為浩大的一支當屬李嗣業所領的安西軍以及麾下關中民軍。
李嗣業所領的民軍在為朝野所知的數路勤王兵馬里表現是最為出彩的,李璬的勤王兵馬尚停留在軍報之中,只知道他們還在黃興與劍門一帶的艱險大山中行軍,而仆固懷恩新招募治軍尚在朔方靈武,未及開拔。
杜甫和楊行的神武軍倒是進入了馮翊郡,可那里早就是焦土一片,至今也沒有什么可以為人稱道的戰績。
只有李嗣業所領的民軍,先后奪取了京兆府以北的數個重鎮,對孫孝哲叛軍形成了泰山壓之勢,在朝野的認知中,叛軍之所以如此之快的崩潰,一定和李嗣業的所為有著密不可分的干系。
當秦琰把突出李嗣業的傳言與秦晉時,秦晉只報之以一笑。
兵馬大元帥的職權都到手了,他還在乎這些蚊子叮咬一般的雜音嗎?自從與郭子儀有了那一番隱秘的交談,秦晉的心境已然得到了潛移默化的飛躍,對于謠言和攻訐的態度也更加處之泰然。
不過,秦琰卻是個火爆脾氣,對這種背后專搞動作的無恥之徒憤恨不已,總罵罵咧咧的表示,早晚有一日要讓他們得到教訓。害的秦晉不得不一再警告其不得恣意妄為,秦琰畢竟是秦晉的家奴出身,一舉一動都不僅僅代表著他自己人,而是代表著秦晉。
“走,隨我上城,去看看叛軍瓦解的如何了!”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