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东方文学

亂唐 正文 第六百五十八章:左拾遺為將

作者/五味酒 看小說文學作品上精彩東方文學 http://www.nuodawy.com ,就這么定了!
    李亨驟然暈倒,無論李輔國還是崔渙,馬上都慌了神。經過好一陣忙活,聽到李亨長長的痛叫了一聲,眾人這才松了一口氣,知道他并沒有大礙。

    天子的身體要緊,抓緊處置李峴帶回來的消息則更加的急迫。

    李輔國拿來的軟墊,讓李亨靠著,繼而又命人趕緊去端御醫熬制的進補湯藥。宦官們好一陣手忙腳亂的折騰,崔渙卻已經等不及了。

    “陛下,如今李璘既反,朝廷當立即征調大軍予以剿滅,否則,否則……

    這“否則”二字之后,崔渙卻難以繼續下去,他在擔心,一旦李璘喪心病狂,與安祿山坑壑一氣,那朝廷的局面可就真真難以收拾了。畢竟江南四道乃天下糧米財賦之地,如果朝廷失去了那里的呼應,平亂只能是遙遙無期。

    如此推斷也太過駭人,崔渙怕自己出實情以后,李亨再受到刺激暈了過去,因而才有些猶豫。不過李亨在清醒過來以后腦筋顯然還不是很清晰,竟虛弱而又急切的追問著:

    “否則,否則什么?”

    其實,以李亨的能力而言,看透這其中的危機易如反掌,只可惜他現在心神俱亂之下,已經難以冷靜的思考。

    崔渙不再猶豫,直截了當的答道:

    “李璘弱于安賊合流,唐軍危矣!”

    他口中的唐軍指的乃是房琯,房琯率朝廷十余萬精銳出關,來對洛陽是志在必得的,現在突然冒出來李璘謀反的意外,崔渙也好,李亨也罷,早就方寸已亂。、

    李輔國見崔渙口口聲聲要派兵剿滅李璘,便冷笑譏諷道:

    “崔相公昨日不還替李璘辯解嗎?怎么今日這臉變的比六月天還快?”

    崔渙就對李輔國不屑,現在見他于這種時候還顧著私怨,也絲毫不給他臉面,當面斥道:

    “崔某公心謀國,對錯坦然,功過亦愿一肩承擔,何須內監置喙?”

    “你!”

    李輔國被崔渙呵斥的竟無言以對。他現在官拜左衛大將軍,但凡官員見了都要敬稱將軍。可崔渙居然當面指斥其為內監,便是告誡其宦官的身份,不要摻合軍國重事!

    然則,崔渙也了,功過與否都會一肩擔下,受功沒有什么,主動承擔過錯卻是多少大唐官員都不敢的。

    因為只要承擔了過錯,很可能這輩子的前途將就此戛然而止。是以,委過于人,或者棄車保帥則成了一種常態。

    “陛下,高適求見!”

    一名宦官進了殿內。高適昨日深得李亨的喜歡,被破格授予了日間任意進宮求見的特權。

    現在殿內已經亂成了一鍋粥,那宦官的聲音很快就被淹沒和忽略。不過,李亨在靜坐了一會,忽而道:

    “宣高適入殿!”

    李輔國終于抓住了崔渙的話柄,言語犀利的反擊道:

    “既然崔相公敢于承擔,那么李某也要直白問問,昨日口口聲聲秦大夫構陷藩王,這又算不算構陷同僚呢?”

    豈料崔渙竟似渾不在意,沖著渾身癱軟的李亨長揖到地。

    “陛下,臣有不察,不明之罪,今日事罷,愿辭官去職!”

    此言一出,非但李亨,就連李輔國都嚇了一跳,想不到這老家伙竟如此剛烈,比之從前那個寡言少語的人已經是判若兩人。

    李亨當然不愿意崔渙辭相,此人雖然對秦晉有成見,不過骨子里卻是公忠體國。如果因為這過錯就將其趕回老家,豈非讓天下忠臣士人寒心?

    “御史大夫秦晉,覲見天子!”

    忽而,又有宦官在外面高呼。

    在這吵成一鍋粥的時刻,秦晉居然也到了。秦晉的待遇比之高適又更勝了一籌。他可以不經通稟,直接入殿覲見。

    很快,秦晉與高適幾乎同時進入了殿內。

    “兩位愛卿來的正好,都來參詳參詳,李璘謀反事當如何處置!”

    “陛下,臣贊同崔相公的建議,當立即派兵剿滅李璘叛軍,否則將對房相公的東征大軍造成極為不利的影響。”

    他在殿門口時就已經聽到了里面的爭吵,崔渙中氣十足,聲音都清清楚楚的傳到了外面。

    李亨不禁一怔,問道:

    “出兵?朝廷哪里還有兵可出了?”

    現在的關中只有神武軍和左衛軍兩支兵馬,神武軍兵員不過兩萬人,那是要準備隨時策應房琯東征大軍的。潼關倒是有裴敬的三萬人馬,可潼關關乎三輔生死,兵力更不可輕易調動。至于,左衛軍和那些紈绔子弟組成的新軍,李亨都不確定他們是否有合格的戰斗力,更何況,關中也必須有足夠的兵馬坐鎮,以備不時之需。

    總而言之,李亨心念百轉都找不到一支可以派往江陵平叛的大軍。

    “都巧婦難為無米之炊,朕今日卻是已經到了這地步,又何從平亂呢?”

    李輔國當即眼珠一轉,建議道:

    ‘陛下,事急從權,不如以神武軍討伐李璘!’

    崔渙立即針鋒相對:

    “神武軍人馬就不多,兵員又多是關中河東任事,到江南去勝負未可知也!”

    李輔國眼皮一番,當即就要和崔渙進一步爭執。

    秦晉卻忽而開口了。

    “陛下,臣舉薦一人,可抵十萬精銳!”

    李輔國和崔渙俱是被驚得一怔,這秦晉還真是語不驚人死不休。只有李亨目露喜色,他知道秦晉從未過空話,甚至于在昨日間,所有人都不看好他的推斷,到最后的結果還不是證實了他的先見之明?

    “秦卿舉薦何人,快快來!”

    秦晉從容道:

    “此人也在殿內,就是高適!”

    高適?

    所有人都大覺不可思議。高適此前不過是個左拾遺這等無關緊要的官,又從來沒表現過其有過人的將才,怎么到了秦晉的嘴里就成了堪抵十萬精銳的不世之才了呢?

    李亨聽到了高適的名字,先是一陣愣怔,繼而目光又馬山個轉到了站在秦晉身后的高適。他一想到高適乃秦晉所舉薦之時,心中立時也就了然,秦晉一定早就深悉高適之才。

    與李亨不同,崔渙則更多的是對秦晉的另眼相看。高適雖然是秦晉所舉薦,但言行舉止卻處處與之劃清界限,這也是崔渙欣賞他的另一則重要原因。能夠不畏上,不媚上,這才是一個合格官員所應有的基素質。

    以秦晉之精明自然能夠看的出高適對待他的態度,可他依然極力推薦高適,這就令崔渙有些看不明了。以崔渙對秦晉的了解,這種人在身邊聚攏了一個圈子,黨同伐異,是標準的奸臣配置。按道理,既然高適不肯投靠,換來的應該是不遺余力的打擊才對啊!

    除此之外,還有一也讓崔渙暗暗心驚。他雖然很看好高適的為人,經過一番交談也可以感覺到此人的才干,但也無從根據如此篤定的稱其能低十萬精銳。

    秦晉今日所言,要么是夸大其詞,要么是真有識人慧眼!

    至于,秦晉究竟屬于哪一種,崔渙也糊涂了,也看不準了。這對于仕宦數十載的崔渙而言,已經是極為罕見的狀況。既然無法看清秦晉的用意,也就不急著表態,只瞇起了眼睛,靜靜的等著秦晉把后續的內容出來。

    “陛下,李璘造反名不正言不順。陛下只須以一人,持天子詔書到江南去,昭告官民百姓,叛軍便可煙消瓦解。”

    “就這么簡單?”

    李輔國沒想到秦晉的建議居然是以詔書平亂,覺得實在有些匪夷所思,崔渙卻陷入了沉思,忽而又道:

    “李璘擁江陵之兵,又有積聚如山的糧食,僅憑一紙詔書就能使之伏法嗎?”

    秦晉道:

    “當然不能,這就需要剿撫并重了!”

    剿撫并重,到底還不是要動刀兵?可朝廷卻是已經沒有多余的兵力派到江南去了。再,此一去遠隔千山萬水,潼關通往洛陽沿著大運河南下的道路早就被掐斷,指望著翻山涉水,恐怕大軍沒等到地方就得在路上兵員損失過半。

    崔渙再次質疑道:

    “朝廷無兵,如何剿撫并重!”

    秦晉呵呵一笑,從容答道:

    “不是早了么?高適一人便可抵十萬精兵!”

    在秦晉的刻意引導下,所有人的目光都投射向了高適。

    李輔國竟也暫時忘了與崔渙為難,急急問道:

    “高拾遺?一人就當十萬兵?”

    稱為了矚目的焦,高適有不適應,只好沉聲道:

    “秦大夫謬贊,私下揣度,大夫之意乃是令臣持天子符節,趕往兩淮征發當地兵馬……”

    此言一出,所有人頓覺恍然,同時又覺得這么做是不是太過冒險了呢?誰知道地方上的官員們究竟是心向長安,還是心向江陵呢!可以,此去路上一切都是未知的,也只有膽識俱佳的人才能堪此重任。

    李亨扭頭,以征詢的目光看向秦晉。

    秦晉馬上給了他一個肯定的答案。

    “正是如此!只要陛下詔書一到,地方官吏兵民必然與朝廷站在一邊,李璘叛軍看似強大,但只要應對得法,并不足以為禍江南!”

    這是他經過一夜甚是熟慮所得出的推斷!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
百度風云榜小說:劍來 一念永恒 圣墟 永夜君王 龍王傳說 太古神王 我真是大明星 校花的貼身高手 真武世界 劍王朝
Copyright © 2002-2018 http://www.nuodawy.com 精彩東方文學 All Rights Reserved.
小說手打文字版來自網絡收集,喜歡本書請加入書架,方便閱讀。
主站蜘蛛池模板: 海口市| 许昌市| 大同市| 吴江市| 亳州市| 辉南县| 伊川县| 宜君县| 大余县| 望奎县| 临江市| 云阳县| 牙克石市| 南华县| 宁夏| 炉霍县| 布尔津县| 宝山区| 丰城市| 额敏县| 栾川县| 绥德县| 延吉市| 平果县| 阿合奇县| 千阳县| 米泉市| 景谷| 西乌珠穆沁旗| 天长市| 西华县| 双柏县| 清原| 广昌县| 江西省| 常熟市| 三亚市| 广宗县| 岳西县| 平潭县| 广安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