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东方文学

亂唐 正文 第九百章:大哉太上皇

作者/五味酒 看小說文學作品上精彩東方文學 http://www.nuodawy.com ,就這么定了!
    \n\n\n\n\n\n一股股的黑煙從凝陰殿中往外涌,幾個老弱宦官和宮人跪在石階下的平地上紛紛垂淚,他們都在這深宮中住了太久,大唐的輝煌與榮耀不曾感受過一絲一毫,沒落卻真真實實的有著切身體會,從兵變頻仍到外敵屢次兵臨城下,而今連大唐的國都都被蕃人奪了去。rg\n\n“太上皇……”\n\n他們除了一遍又一遍的低呼著太上皇,沒有任何的辦法。大約過了一刻鐘左右的功夫,又有幾名年輕的宦官聽到呼救聲趕了過來,已經有人提著水桶要打水救火。\n\n“諸位都不要動,這火,這火不能救!”\n\n一個蒼老的聲音令眾人驚訝無比,如果不立即救火,太上皇就要葬身火海了,如此大逆不道的話怎么得出口?他們這些人沒有逃走,終究是對大唐還留存著一絲念想與感情,難道還能眼睜睜的看著太上皇被燒死不成?\n\n阻止大家救火的是一名須發皆白的老宦官,只見他顫巍巍的直起了佝僂的身子,干涸的眼窩里似有淚痕。\n\n“火,火是太上皇自己放的……”\n\n此言一出,眾人皆驚,他們都以為是有人要趁機落井下石燒死太上皇,可誰知竟是這個結果。\n\n有人認了出來,這老宦官正是凝陰殿中負責灑掃的甄十一,張皇后將太上皇遷到此處后,甄十一也就順理成章的伺候起了太上皇的生活起居。\n\n“甄十一,可不能胡,太上皇千秋萬歲,怎么會主動求死呢?”\n\n甄十一顫巍巍的跺了跺腳,哆哆嗦嗦的道:\n\n“只有如此,太上皇才能保住咱大唐的尊嚴啊!”\n\n登時,凝陰殿外鴉雀無聲,宮人宦官們都默然不語,他們也十分清楚,太上皇做了四十余年的太平天子,開疆拓土,成就一代盛世,那是何等的輝煌?從至德元年以來,不論如何大權旁落,受盡冷落,但終究是自家人爭自家人,如今若成了化外番邦的階下囚,可真真要生生打斷了唐朝的脊梁。\n\n選擇一死,既是太上皇維護自身尊嚴的不得已之法,也是他能為大唐所能做的最后一件事。\n\n聚集在凝陰殿外的宮人宦官來多,聽了甄十一的和淚之言以后都忍不住放聲痛哭。\n\n這些人沒有在危難之際逃命,一是在深宮中住的久了,對外界有種能的恐懼,二則是他們在骨子里認為大唐不會就此落敗,很快就會有各地的勤王兵馬將這些入城的胡將蕃兵趕走。\n\n然則,此時突見太上皇舉火*,顯然是對時局已經不抱希望,宮人宦官們也都頓感絕望至極,無力的癱軟在地上,欲哭無淚。\n\n眼看著滾滾黑煙里騰起了團團火焰,情知火勢到了這般地步就算大羅金仙也救不得,甄十一抹了一把迷離的老眼,高呼了一聲:\n\n“太上皇慢些走,老奴還要隨侍太上皇……”\n\n口中呼喊著,甄十一突然發足狂奔,直沖向了濃煙大火,等到眾人反應過來時,已經阻攔不及。\n\n很快,這位須發皆白的老宦官就消失隱沒在了濃煙大火中。\n\n甄十一投火的舉動顯然觸動了一些已經絕望的人,竟也先后跟著投入愈演愈烈的大火之中。\n\n負責看守的禁軍已經跟著魚朝恩一并投降,他們只是冷眼旁觀,并沒有救火,也沒有干涉宦官宮人們先后投火的舉動。直到尚悉結帶著吐蕃兵闖進太極宮以后,他們才在呵斥下開始驅散跪在凝陰殿外的宦官,提水準備救火。\n\n尚悉結看著被濃煙火焰包裹著的凝陰殿,心中倒吸一口涼氣,知道這種火勢是無論如何都就不下了,他并不惋惜死了個唐朝皇帝,只是惋惜大相的謀劃恐怕要就此落空了。\n\n凝陰殿內,火勢最先從西南角蔓延開來,李隆基被嗆得無力呼吸,再加上高溫的炙烤,使他清晰的感受到死亡距離自己只剩下了一步之遙。七十三年的歲月太過漫長,以至于都忘了年輕時曾有過的幻想。不,那不是幻想,自從登基的那天起,李隆基便立志要做漢武帝和太宗文皇帝一樣的千古帝王,讓日月所照、江河所至皆成為大唐之臣妾。\n\n為了如此夢想,他啟用了宋景、姚崇等一批賢臣,休兵止戈,勵精圖治,開元不過二十九年的時間,大唐便已經成就了此前百年所沒有的盛世。\n\n隨著肉身痛苦的加劇,李隆基的意識反而由模糊轉而清楚,仿佛整個身體都輕飄飄的,似乎要飄起來一般,只是眼前卻一片漆黑,什么都看不到。\n\n“陛下,陛下……”\n\n忽然,他隱隱然覺得有個極其熟悉的聲音在一下接著一下的呼喚著自己。很快,許多個熟悉的聲音一個接著一個于耳畔響起。\n\n李隆基終于記起了,那個最為洪亮的是王忠嗣,還有李林甫、張、張九齡、姚崇……\n\n這些開元舊臣隨他成就了空前的盛世,只可惜他們都死的太早了,否則大唐的江山社稷又何以淪落至此呢?\n\n一念及此,李隆基眼熱鼻酸,欲放聲痛哭,可突然之間眼前竟亮起了刺眼的光焰,那是火光,熊熊的大火終于猙獰的撲了過來。在一剎那間,他好像看到了御榻上僵臥的老者身上燃起了紅亮的火焰,頭發,衣衫都著了起來,跳躍的火苗就像在進行最后致命的舞蹈。\n\n下一刻,李隆基猛然醒覺,這個正在被火焰吞噬的老者不就是自己嗎?\n\n終于要落幕了嗎?至德元年以來的上千個日日夜夜,李隆基曾無數次幻想過自己的結局,可沒有一個是現在此刻的這般境地。\n\n然則,他并不覺得難過,因為他終于可以擺脫這無休止的寂寞與清冷了,他用盡最后的精力與勇氣赴死,一定會激起大唐兵民的同仇敵愾之心。\n\n今日自己死于大火之中,他日復仇的火焰也一定會燒回長安城,燒到高原上去,讓那些敢于向大唐挑戰的人得到應有的懲罰。\n\n如果在此之前,李隆基的心中是一片灰敗與無奈,可一旦慨然赴死,他仿佛又變成了那個充滿自信與力量的天可汗……\n\n轟隆一聲,凝陰殿的梁柱禁不住大火的燃燒,先后倒塌下來,將李隆基徹底吞沒其中。\n\n……\n\n尚悉結望著大火興嘆,瑪祥仲巴杰也很快趕了過來,不甘心的催促所有人加入到撲滅大火的行列中。然而隨著凝陰殿主梁的倒塌,火苗猛竄了出來,他也絕望了,情知此時就算撲滅了大火,李隆基也定然活不成。\n\n“水龍來了,水龍來了……”\n\n投降的禁軍終于從宮室府庫中尋出了用于救火的水龍,在不計人力的猛撲下,凝陰殿的大火開始慢慢的變,大約半個時辰以后已經看不到明火,只有滾滾的黑煙依舊從凝陰殿廢墟中向外冒著。\n\n瑪祥仲巴杰面無表情的盯著滾滾的黑煙,仿佛要看穿其中的所有東西,最后只淡淡的了一句話:\n\n“撲滅火后,找到唐朝太上皇的遺骨,以皇帝之禮下葬!”\n\n在最短的時間里,這位吐蕃大相已經接受了李隆基*而死的事實。雖然李隆基已經成了死人,但對他而言同樣有利用價值。\n\n回到興慶宮,瑪祥仲巴杰立即下了封口令,不許任何人將李隆基*的消息傳出去,隨后他又招來魚朝恩和一眾隨之投降的唐朝官員,讓他們起草發布了一份公告,告知天下人,大唐太上皇所居宮殿由于宦官使職,致使失火被焚而崩逝。\n\n在場的官員們都驚駭莫名,又都不敢多一句話,生怕惹怒了這個吐蕃大相,萬一招來滅頂之災,那就得不償失了。\n\n只是讓他們驚駭的還不僅于此,瑪祥仲巴杰又煞有其事的向眾唐朝降臣們著:\n\n“太上皇崩逝之前曾與我有一段簡短的會晤,有意立廣武王為大唐皇帝,你們都是太上皇的重臣,可要堅定不移的執行遺命啊!”\n\n與重臣一樣,魚朝恩心里也是莫名的驚駭,他相信太上皇之死一定另有內情,什么立廣武王為帝的遺命更是無稽之談。廣武王李承宏不過是宗室旁支,太上皇子孫數百人,立哪一個不成,非要立一個宗室旁支嗎?\n\n他心中雖做如此想,可臉上卻立時綻開了諂媚的笑容。\n\n“大相錯了,那不是遺命,應是遺詔!”\n\n瑪祥仲巴杰一錯愕,馬上就明白了過來。\n\n“對對對,是遺詔!”\n\n一字之差卻會有著不同的解讀,從魚朝恩之口出了“遺詔”二字,不正是在為李承宏即皇帝位鋪平道路嗎?\n\n瑪祥仲巴杰朝魚朝恩投去了贊賞的一瞥,面上雖然依舊淡然,可心中卻也感慨。\n\n“吐蕃朝野中雖然也有見機之人,卻沒有一個能及得上眼前這宦官。怪不得這些漢人打破了腦袋也要爭搶那皇帝之位,一朝坐在御座之上,便有數不清的魚朝恩侍奉左右……”\n\n大臣們見魚朝恩率先出了“遺詔”之語,便都紛紛跪下,表示愿奉遺詔,請立廣武王李承宏為太子。\n\n按照規矩,李承宏是不可以直接繼承帝位的,必須走完部的流程才能正式成為大唐皇帝,瑪祥仲巴杰深知唐朝的繁文縟節,便欣然應允……\n\n\n\n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
百度風云榜小說:劍來 一念永恒 圣墟 永夜君王 龍王傳說 太古神王 我真是大明星 校花的貼身高手 真武世界 劍王朝
Copyright © 2002-2018 http://www.nuodawy.com 精彩東方文學 All Rights Reserved.
小說手打文字版來自網絡收集,喜歡本書請加入書架,方便閱讀。
主站蜘蛛池模板: 广灵县| 清水河县| 石狮市| 吉林省| 景宁| 留坝县| 峨眉山市| 湘潭市| 乾安县| 利川市| 秭归县| 阳泉市| 舞阳县| 应用必备| 察隅县| 修水县| 武清区| 合山市| 满城县| 丹棱县| 海南省| 铜梁县| 华宁县| 顺平县| 扶风县| 闵行区| 女性| 景德镇市| 无锡市| 东阳市| 长泰县| 恩施市| 松原市| 弥勒县| 通江县| 萨嘎县| 西林县| 博白县| 调兵山市| 祁阳县| 黄骅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