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n\n\n\n\n\n\n郭子儀的目標并非長安城,而是翻牛首山繞過駱谷關奔往岐州太白山。uukla吐蕃人雖然占據了關中,但他們的根基在高原,所以與之相通的隴右便顯得極為重要。他的目的便是取道岐州、隴州,在隴右與關內道的必經之地極盡所能的搞破壞。\n\n如此一來,比然會使得據守關中的吐蕃人如坐針氈,比襲擾長安附近的作用要大出了不知道多少倍。\n\n神武軍能在山中穿行,如果吐蕃人也追進山中,那就正中了郭子儀的下懷,他大可以利用沿途復雜的地形進行伏擊,最終將會使得追兵受創慘重。\n\n尚悉結最終也沒能親自追入牛首山,在復雜多變的山勢面前,他選擇了止步,但出于能的不甘心,還是派出了數千步卒甲士進入山中追剿。在返回長安的路上,他突然發覺自己竟被這股無足輕重的神武軍攪得怒火大起,這實在是不應該的。\n\n區區一兩千人就算在可恨,又能掀起多大的浪頭呢?恐怕連區區一個縣城都打不下來,又何況有二十萬大軍駐守的長安呢?他們若不自量力的以卵擊石,最終所能換來的也只有滅頂之災。\n\n但怒火終究是要發泄出去的,返程的路上一連處置了幾個“不作為”的縣令,將他們的首級傳往附近各縣,以做驚醒。如此一來,關中各縣的風氣不由得為之一緊,原眾官吏們稍稍放下的心又懸了起來。\n\n絕大多數地方官吏的打算都很實際,不管哪個做天子,都需要官員管理地方,所以他們只要夾著尾巴做人,就能挺過這次動亂。等到瑪祥仲巴杰通過李承宏之口安撫了各地官吏以后,這些人的膽子也有些大了。郭子儀能從容的由各縣地界上通過,與地方官吏們對吐蕃人的痛恨不無關系,相對的自然就同情有討逆之名的神武軍。\n\n然則,尚悉結的弒殺讓地方官吏們認識到了,吐蕃人并不是非他們不行,一個個又開始噤若寒蟬。\n\n除了尚悉結所部,另一支與神武軍遭遇的人馬一戰大捷,擊傷唐軍主將,斬首千余,雖然沒能盡殲,但總算是除了一口惡氣。瑪祥仲巴杰得報以后,心下也不由得大喜,就實而言他對神武軍是心存忌憚的,因為早在天寶年間便已經見識過神武軍的特立獨行,他打心眼里認為這是一支強過唐朝邊軍太多的人馬。\n\n所以,在接觸之初,瑪祥仲巴杰心里還是打著鼓的,而今牛刀試,一舉擊敗了股襲擾的神武軍,他才漸漸放心,至少神武軍不是傳聞中那么戰無不勝。既然如此,他接下來也就可以籌劃強攻潼關等事宜。\n\n不過,尚悉結帶回來的消息讓他覺得有一些美中不足,將一直千把人規模的神武軍攆到西邊去,總覺得讓人有些不安。\n\n“秦隴之地乃通往高原的鎖鑰之處,絕不能掉以輕心,只派數千人追擊是不夠的。”\n\n尚悉結倒吸了一口冷氣,初時他只以為那股神武軍是狼狽的逃亡了山南西道,以避開吐蕃大軍的鋒芒。此刻經由大相提醒,他突然發現自己想的簡單了,原來這股神武軍并非狼狽逃穿,而是從一開始就做好了進入秦隴之地的打算。念及此處,尚悉結深深有種被戲弄后屈辱和憤怒。他是個動輒殲敵滅國的大將,現在卻被神武軍中的無名宵給戲耍了,他的憤怒可想而知。\n\n瑪祥仲巴杰緩緩走到尚悉結身側,將手按在了他的肩頭。\n\n“唐人有句話得好,勝敗乃兵家常事,更何況你今日并未一敗,所憾者不過是放掉了千余神武軍。他們跋山涉水,翻牛首山、太白山,就算到了秦隴也是師老兵疲,你只須令當地留守的兵馬守株待兔,豈非就能一勞永逸了?”\n\n“大相所言極是,神武軍翻山嶺,自然跑不過末將的傳令使者!”\n\n瑪祥仲巴杰點了點頭。\n\n“不錯,此事要盡快落實,不能多作耽擱,有時候差了一刻就可能差了一個勝負……”\n\n尚悉結對這位吐蕃大相向來是心悅誠服,此時此刻則更是心折,答應一聲之后便急急離去。\n\n看著尚悉結漸漸遠去的背影,瑪祥仲巴杰總覺得心頭那一絲陰云仍舊纏繞不散,而這意思陰云顯然并非尚悉結的插曲所致,而根子究竟在何處呢?他又一時間不清楚。難道是魚朝恩和李承宏這幾日齊刷刷的偃旗息鼓了嗎?按照預想中的,他們此時應該斗得你死我活才對啊!\n\n“報,報……”\n\n一名隨從氣喘吁吁沖了進來。\n\n“魚朝恩被殺,那閹人的首級已經高懸在東市示眾了!”\n\n“你,你再一遍?誰被殺了?”\n\n“就是那個手握神策軍的閹人,魚朝恩!”\n\n登時,瑪祥仲巴杰只覺得腦袋嗡嗡作響,身子晃了幾晃好懸沒有跌倒。一旁的隨從趕忙過來攙扶,他卻一把甩脫了,在殿內急速的走了兩圈。\n\n雖然他沒有再多一句話,但誰都能看得出來,大相毫不掩飾的憤怒之下已經生出了殺意。但隨著轉了兩個圈子以后,瑪祥仲巴杰的面色竟又漸漸平和了,又轉了兩圈,他才緩聲叫來了負責擬寫鈞命的書吏,讓他行文一封詢問李承宏斬殺魚朝恩的相關細節。\n\n這封行文很快就被放在了李承宏的案頭,他一直在擔心瑪祥仲巴杰的反應,現在只換來了一封詢問的行文,而且措辭還十分的溫和,便禁不住對杜乾運此前的鑿鑿斷言而心服。\n\n“先生快看看,這是大相的行文,朕,朕應當如何回復呢?”\n\n杜乾運心中早就有了底,便從容答道:\n\n“陛下如何對朝野交代,便如何對瑪祥仲巴杰交代!”\n\n李承宏還是有幾分遲疑。\n\n“這,這合適嗎?”\n\n“有什么不合適的?瑪祥仲巴杰既然能忍一時之氣,必然就是已經做好利弊權衡的。陛下不論給出何種答復,只要不是過于離譜,他都會捏著鼻子認下的。”\n\n李承宏依言而行,果然很快就得到了瑪祥仲巴杰的贊賞,稱其為長安百姓除掉了一害。\n\n至此,李承宏依舊覺得如在夢中,想不到咄咄逼人手握長安生殺大權的吐蕃大相居然也向自己妥協了。\n\n“先生真乃朕之孔明也!”\n\n他對杜乾運的贊賞也好不加以掩飾。而杜乾運卻道:\n\n“陛下之所以能贏了這一句,賴局勢所致,如果不是神武軍在潼關和馮翊郡給吐蕃人造成了極大的壓力,此時此刻陛下只怕已經大難臨頭了!”\n\n聞言,李承宏又不免心虛了。\n\n“啊?倘若局勢一了,大相沒了后顧之憂,朕,朕又何以自處呢?”\n\n他就差出來自己會被瑪祥仲巴杰清算,但總算礙于顏面沒有出口。\n\n杜乾運苦笑道:\n\n“倘若局勢一了,陛下仍舊還是吐蕃人掌中之物,這天子不做也罷!”\n\n這話就得有些重了,李承宏原還只是心有不安,現在卻是嚇得六神無主了,一想到將來有可能會遭到瑪祥仲巴杰的報復,心里便好像開了鍋一樣的翻騰,各種念頭一股腦的都涌了上來。\n\n“先生一定還有妙計兩側,朕知道,朕知道的……”\n\n杜乾運停頓了片刻,一字一頓的道:\n\n“陛下是時候去見一見吐蕃贊普了!”\n\n“去見他?”\n\n“親身去見不行,會遭致瑪祥仲巴杰的猜忌,人愿代陛下前往!”\n\n只要杜乾運還有法,李承宏心里就稍稍安定,他直起身子沖著杜乾運就是一揖。\n\n“諸事都拜托先生了!”\n\n那日,李承宏的贊普外甥赤松德贊曾偷偷塞在他手中一張紙條,上面只有四個字,“舅舅幫我”。\n\n李承宏回到十王宅后就嚇得趕緊將那張紙條燒了,他自己都難保自身呢,又憑什么去幫那個同樣是傀儡的外甥呢?現在杜乾運突然提及此事,赤松德贊偷偷傳遞紙條的事便也涌現于眼前,將此事簡明扼要的講述了一遍,杜乾運興奮的一拍大腿。\n\n“既如此,倒省卻了人的功夫。陛下,別看他只是個十幾歲的孩子,卻早晚必非池中之物!”\n\n言下之意,赤松德贊很有可能成為吐蕃大權獨攬的贊普。\n\n“當真?”\n\n李承宏心下大喜,如果有個做贊普的外甥以為奧援,就算自己在長安待不下去了,大不了到吐蕃去投奔……\n\n不過,他的夢才做了一半,就被杜乾運一盆冷水潑了下來。\n\n“恐怕也非我大唐之福,陛下若執掌天下,早晚必與之有一戰!”\n\n“難道朕甥舅還會反目?”\n\n李承宏的第一反應是對甥舅反目覺得難以接受,繼而又欣喜的繼續追問:\n\n“先生以為朕能執掌天下?”\n\n比起甥舅反目這種事,執掌天下自然是李承宏最關心的問題。\n\n然則,杜乾運的臉上卻露出了一個高深莫測的笑容,沉默有傾才緩緩道:\n\n“謀事在人成事在天,陛下究竟是否天命所屬,只能交有老天定奪!”\n\n身為天子,李承宏的情緒一瞬數變,由忐忑轉而興奮不過眨眼的功夫,杜乾運不免暗暗搖頭。\n\n\n\n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