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時,才有人注意到,神武軍留下來的兩個關鍵人物并不在,田中郎將和一位姓章的縣令。rg那個姓張的縣令底細便教簡單,此前是櫟陽的縣令,趁著這次機會巴結上了秦晉,眼看著就要飛黃騰達。而那位田中郎將,據曾在安祿山麾下為將,至德元年長安守衛戰時投靠了秦晉,不過一直是個默默無名的校尉。應該是克復洛陽時立了大功,才會承擔起如此重要的職司。
“諸位快找找,看看左右有沒有田中郎將和那位章縣令?”
不知是誰先了一句,眾位官員就開始四下尋找,然而卻遍尋不見這兩人的影子。心思活絡的已經明白過來,秦晉一定是避開了百官,繞路返回長安了。
神武軍騎兵帶隊領頭的是一個身量極為壯碩的胡人,很多人都識得他,正是秦晉身邊的護軍校尉烏護懷忠。
“諸位不必在這里候著了,秦大夫已經先一步返回長安……”
此言一出,登時引來了百官們的竊竊私語,許多人大失所望,又覺得這個秦晉真是行事不尋常的人,一定不好相與。
其中最心懷忐忑的則是李承宏,他為了在秦晉面前表演可謂是做足了功夫,又豁出了自己的臉面,青衣葛巾,誰曾想人家連面都不見一下,徑自繞路回到了長安。
李承宏忐忑的看著身側的杜乾運。
“杜先生不是青衣葛巾就能讓秦大夫對我心生憐憫么?可現在連秦大夫的面都見不著……”
杜乾運則一副老神在在的模樣,讓李承宏稍安勿躁。
“陛下放心就是……”
一聲陛下嚇得李承宏連連擺手。
“可不敢當,不敢當,先生以后千萬不要這么稱呼我了……”
杜乾運不加理會,繼續道:
“實不相瞞,秦大夫此時已經人在長安,之所以避開百官,并非有意針對陛下……”
看著李承宏還要擺手阻止,他就搶先笑道:
“只要陛下尚未宣布退位,自然還是我大唐的天子了,以陛下相稱則是做臣子的分。不過……”
話到此處,杜乾運又會鋒一轉:“不過陛下退位時卻要有個特別的法,如此對秦大夫才是最有利的!”
“憑先生安排,憑先生安排!”
現在的李承宏已經將杜乾運當做了唯一的救命稻草,讓他做什么都肯,只要能保住性命就行。
“陛下不要害怕,明日一早,陛下就頒布退位詔書,只是……卻不能以詔書之名,換言之,既不能稱之為退位,也不能稱之為禪位……”
杜乾運的話讓李承宏愈發糊涂了,既不是退位,也不是禪位,難不成還要繼續賴在著燙屁股的皇位上嗎?
“陛下請借一步話。”
杜乾運拉著李承宏離百官又遠了一些,低聲道:
“陛下不曾登基,又何來退位與禪位呢?”
“這,這……”
在李承宏看來,自己明明在吐蕃人的挾持下行過繼位登基大典的,就算睜著眼睛瞎話,矢口否認,百官們可未必會承認啊。
“只有陛下從未登基,秦大夫才能有足夠的理由,保陛下啊。”
“是,是只要先生之言,我無不聽從。”
繼而,李承宏又壓低了聲音,有些遲疑的問道:
“秦大夫是否已經有了屬意的新君人選?”
杜乾運倒也不隱瞞,從容的答道:
“具體人選尚未確定,但總要從至德天子的子嗣中選拔,所以陛下才要堅稱從未登基稱帝,只以監國的名義代掌朝政。明日便向朝臣百官宣布,將國政交還……”
至此,李承宏已經心領神會,惴惴不安的情緒也漸漸舒緩了下來。
“走吧,走吧,秦大夫既然已經回城,咱們還在這里干站著作甚了?回去吧,都散了,都散了……”
百官們亂哄哄一片,離開了長亭,紛紛乘車,乘馬返回長安。
跟著一道回來的還有禮部尚書夏元吉,這位夏尚書眼見著百官們這副態度和模樣,便忍不住嘆了口氣。
“大唐的官員們何時變成了這個德信!”
……
就在百官們紛紛返回長安之時,秦晉已經在田承嗣和章杰的陪同下回到了神武軍在長安城北延政門以里的大帥節堂。
“百官們都殷勤的去了城西長亭,讓他們撲個空也好,這些沒有立場的墻頭草,不論城頭掛著哪家的大王旗,他們只需改換門庭就依舊能享受榮華富貴,大唐要亡,就得亡在這些酒囊飯袋手中!”
田承嗣向來不是個口無遮攔的人,現在之所以的如此尖刻,乃是看準了秦晉對這些文武百官們的厭惡。但是,章杰并不了解秦晉,眼見著田承嗣的如此露骨,不由得為他捏著一把汗,生怕秦晉怪罪下來。
秦晉的態度果然沒有超出田承嗣的預料,只聽他冷笑了兩聲:
“濫殺無辜不是神武軍應該做的,都水至清則無魚,殺光了這些墻頭草,大唐的萬里江山還能靠誰去治理呢?就怕殺了一批酒囊飯袋,補上來的還是酒囊飯袋……”
章杰已經被驚得目瞪口呆,不知道該如何接話,甚至恨不得立即消失,如此指摘朝政之言可是聞所未聞的。
秦晉看了一眼滿臉冷汗,面色慘白的章杰,便走過去在他的肩膀上拍了兩下。
“章縣令這次功勞匪淺,可以到吏部去兼著郎中的差事,專司考功封蔭。”
章杰終于反應過來,當即便一揖到地。
“下吏承蒙秦大夫厚愛,定然戒心盡力,不負所望!”
吏部郎中品秩為正五品上,在唐朝官場上已經是魚躍龍門,自此以后便再不用負責徭役,一只腳踏進了高官的序列。
雖然比預想中的晉升要低了不少,但讓他專司考功封蔭,可是極為重要的一個差遣,有了秦大夫這尊靠山,就連部中的侍郎也得屈尊向他請教。
僅僅一夜之間,從一個的櫟陽縣令,一躍而為正五品上的吏部郎中,這種感覺真是太好了。
當然,章杰也沒有只顧著得意,而是馬上向秦晉討教,應當以什么為標準,負責考功封蔭。
秦晉幾乎是不假思索的答道:
“按照會典,秉公辦理就是!”
“是,下吏明白了!”
他口中著明白,但心里面卻是狐疑的很,不過偷眼看見田承嗣一副心領神會,融會貫通的模樣,便打定主意,一會必須向他請教請教。
就在此時,杜乾運風風火火的趕了回來,一面向秦晉討水喝,一面講述著城西長亭的百官眾生相。
“從日出開始就干站著,三個時辰,渴的喉嚨都快冒煙了!”
早有軍中仆役端來了晾好的清茶,在各位面前的條案上擺好,倒滿。
兩大碗涼茶灌下肚,杜乾運便又道:
“李承宏已經答應了明日便會宣布交還國政,大夫還要盡快定下新天子的人選,省得拖久了節外生枝……”
章杰正捧著茶碗,半口未曾下咽的茶水差點都噴了出來,但又千般克制的咽了回去。
剛剛議論百官就已經讓他驚駭不已,現在又議論廢立之事,就像隨便家長里短的事情,更覺得今日當真是不虛此行了。
“廢立之事馬虎不得,再等等看,總要讓牛鬼蛇神們都跳出來,才好分辨誰是最合適的。不過風聲必須先放出去,新君人選就在至德天子的子嗣中……”
又喝了兩口清茶,章杰忽然想到了一個極為重要的問題,猶豫再三,覺得秦大夫沒有避著自己這些事情,就是給予了足夠的信任,便插口道:
“至德天子生死尚未知曉,萬一,萬一……”
此言一出,卻見杜乾運的臉上露出了古怪的笑容。
“至德天子此時身在靈武,口不能言,身不能行,又怎么能平定天下,匡扶社稷呢?”
章杰心中又是一陣駭然,但是今日經歷過了太多的驚駭,他反倒不怎么驚訝了。
“既然至德天子在靈武,在新天子繼位之前,就絕不能將,將他接回長安!除此之外,還要封鎖消息……”
秦晉滿意的點點頭,卻對章杰的法不以為然。
“長安人口有數十萬,沒有什么消息是能封鎖得住的,索性就不用封鎖,直接向百官公布至德天子在靈武。”
杜乾運擊掌道:
“大夫所言甚是,屆時只須以天子名義頒布詔書,選拔太子,便一舉兩得了!”
……
次日一早,李承宏果然依言向百官宣布交還國政,不再履行監國的責任。得知消息后,百官頓時嘩然,不少人義憤填膺,張羅組織著要向秦晉揭露李承宏的真實面目。
然則,秦晉很快接受了李承宏的法,并沒對他有過多的刁難,心思敏感的人很快就明白了,秦晉根無意處置李承宏,甚至極有可能會對此人予以庇護。是以,對李承宏喊打喊殺的聲音,僅僅在半日功夫就變得無影無蹤了。
緊接著,秦晉又向百官頒布了天子詔書,未來七日內,將會在至德天子的子嗣中選拔賢能者,脫穎而出的將會被立為太子。與此同時,詔書中還交代了一些百官急于知道的情況……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