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勢造英雄,不施仁義,昏君無道,奸臣遍布,甚至天災**。等等,這一切的理由都可以從各個角度去嘗試解釋這歷史上的興衰起落。解釋那治亂循環。但在朕看來,這里頭的都沒錯。卻絕不是那最主要的緣由。在朕看來,一切緣由,落到根底上,是人。”朱慈烺環視周遭,道:“諸位,可以將手頭的會議資料翻到19頁上。”
一陣翻頁的聲音響起。
上面,列著翰林院在歷代史冊上匯總得來的數據。
而這個數據,卻是頗為新奇。
上面,是粟的畝產。
戰國前期------畝產粟58斤。
戰國后期-----畝產粟47斤。菽畝產3斤。
漢代------粟畝產81斤;豆畝產64斤。
魏晉南北朝-----維持著畝產3石的水平。
唐代-------畝產334斤(所有糧食作物平均)
宋代-------畝產39斤。(所有糧食作物平均)
元代-------畝產338斤。(所有糧食作物平均)
明代-------畝產346斤。所有糧食作物平均)
一陣嗡嗡鬧鬧的聲音響起,眾人看著這個統計,卻是都大為感覺新奇。作為百官之首,李邦華缺失陷入了沉思,稍待,他又繼續翻頁起來。
果不其然,在39頁上,列著另外一行之前草草翻閱并沒有注意到的數據。
秦始皇統一時,秦朝的人口估計有3萬或更多。到西漢初大約只剩下15萬至18萬,至西漢末的公元年增加到6萬。王莽時到東漢初,總人口下降到35萬。到東漢后期的永壽三年稍后,才重新突破6萬。
從年黃巾起義爆發到年三國鼎立形成這個期間,人口損失估計達6%,僅存約3萬。
西晉約有35萬。此后南北分裂,北方進入十六國時代,人口多次出現大幅度下降,直到隋朝重新統一后的大業五年,恢復到6萬左右。隋末的戰亂,造成人口降幅超過5%,到唐初僅有5萬。至安史之亂前夕的755年,又增至約9萬,達到新高峰。
唐后期和五代的戰亂導致人口銳減,宋朝初建時估計只有4萬,其境內僅3萬左右。
北宋時期人口持續增長,大觀四年境內人口超過1億,遼(金)、西夏、大理等政權的人口合計也在1萬以上。
蒙古滅金和西夏造成空前浩劫,北方人口損失高達8%,僅剩1余萬。元統一時實際人口約7萬。到元朝末期,國增加到85萬左右。
歷數至今,大明建國初年時,人口不足6萬。但到崇禎年間時,人口卻將達到一點二個億。甚至,這也許還只是一個保守估計的數字。只不過礙于帝國管理能力,無法將所有黑戶都統計上來。
顯然,每每亂世,人口大降。但人口一降,亂世結束之后,便會迅速出現盛世。盛世之事人口達到巔峰,隨后危機四伏,醞釀著亂世的苗頭。
這看起來,仿佛真是一個治亂循環的魔咒。
回想著朱慈烺此前提及的這一點,又對照著歷朝歷代糧食產量的變化,李邦華目光閃亮著,顯然有所領悟。
朱慈烺繼續道:“也可以,漢朝鼎時之事,人口最高為六千萬人。超過了這個數字,便意味著,帝國的容納到了極限,將走上末世。到了隋唐時,鼎盛人口為九千萬。到大明時,初年便已經到了六千萬,達到了漢時水平,至今,已然有一點二個億,比起隋唐鼎盛之時還要高。對于大多數人而言,都意味著人丁旺盛,這是興旺發達之氣象。沒錯,從大多數時候來講,都是如此。可任何事務都是一體兩面的,這也同樣意味著,這樣所謂的興旺發達背后,是危急,是禍亂。比如……大明,有這么多糧食可以喂得飽這一點二億人口的肚子嗎?”
大家看了看那個畝產的表,心思各異。
黃道周凝眉道:“按照這畝產統計之數,這歷朝歷代都是上漲的。而今災禍已過,戰亂已平。今年亦是比往年稍稍風調雨順稍許,如此算,應是不成問題。”
“黃愛卿所言,挺起來是有些道理的。”朱慈烺笑道:“但大災大禍之后,依舊能見到無數人活著,那不意味著這一場大災大禍之中沒有死過人。只不過,我們只能看到活人罷了。這,就是幸存者偏差。我們的眼睛,并不是每時每刻都能看到真相。如果我們的腦子不能夠保持清醒,那么很多時候……我們,也一樣會被自己的眼睛所欺騙。”
眾人微微一陣默然。
李邦華緩緩頷首,道:“臣看來,這歷朝歷代非是只恰好有那么多人。比如這漢時的六千萬,不是漢朝人生不起更多的人,而是……只能養的活這么多的人。將畝產與總量人口對比發現,這比率大致上都是一致的。也就是,存在著一個帝國可以容納人口的極限。漢朝是六千萬人左右,隋唐是九千萬人左右。”
眾人聽聞以后,議論之聲頓時更加熱切了。
漢唐盛世,這是無數人遍讀史書之后的印象。每個中華兒女都會自豪與這一點,但如果有一天要當今能比擬漢唐盛世,恐怕第一時間不是驕傲,而是不敢置信。
同樣,如果漢唐時期的極限人口就是九千萬,那么已經遠超漢唐時期極限人口的大明,又將是怎樣一個情況呢?
既然不敢相信自己能夠超過漢唐盛世……
那么顯然就是代表一點:帝國已經走上了末期,即將走向衰亡……
如果,當然只是如果,如果這個時空里沒有朱慈烺的存在,沒有那一連串力挽狂瀾的大勝。
這大明,似乎真的就是一個末世氣象呢。
……
“沒錯!”朱慈烺贊賞著點頭,讓屋內重新恢復了安靜:“一個時期的社會總發展水平,是存在一個極限容納概念的。但注意,這并不意味著,他就一定不會超過這樣一個極限人口的概念。比如,按照朕這個理論,大明最佳的人口數量大約就是六千萬人罷。但事實上呢?是兩倍!這一點,朕可以阻攔嗎?朝廷可以阻攔嗎?不會,如果有人膽敢這么做,那么他得到的一定是上蒼的處罰。這個世界既定的運行規律一定會給與一個深刻的反面教訓。哪怕帝國真的只有這么多糧食可以喂飽這么多人,再多一張嘴都會餓死。但一定會出現更多的人生下來……”
屋內,寂靜萬分。(未完待續。)。
a
</br>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