郯城城外,一支數百騎的騎兵隊伍正在向南行進,領頭的正是陸仁和趙云兄妹。話這都離郯城足有七、八十里地了,陸仁因為放心不下,加上心里有些過意不去,所以仍然在向趙云有的沒的的叮囑些什么。
陸仁身邊的五百余騎兵,分別是張繡的三百,自家的一百多,再就是趙云的百十來騎白馬義從,這回是一股腦的都塞給了趙云。這也是沒辦法的事,總不能只讓趙云的白馬義從和張繡的三百騎兵去拼命,卻把自家的那一百多雜牌騎兵留在身邊吧?真要是那么做了,別人心里會怎么想?陸仁再笨也沒笨到那種地步。
而每每的想起來,陸仁也會在心中暗嘲總算明白了在某個光頭掌權的時期,連光頭帶軍閥的為什么會只想著讓別人去拼命,自家的部隊卻不想動的那種心態。這玩意兒,真輪到自己頭上的時候,還真不是一般的肉痛。
又走出了一段路,趙云也不知是受不了陸仁的羅嗦,還是陸仁確實已經離城太遠,就請陸仁早些回城,自己這里也好向匡琦城快速進發,同時趙云也沒忘記讓趙雨保護好陸仁的安。這次動手可以是正規作戰,在沒有必要的情況下,趙云可不想帶上趙雨。
趙雨當然是有些不樂意,但是看看趙云的神情,知道自己這回再扯皮也沒用,只好在差不多的時候與趙云道別,隨后就領著留下來的十余騎準備護送陸仁回城。
再看陸仁還是因為不放心的緣故,駐馬在某個高坡之上,目送著趙云那一行人漸漸遠去。直到都快看不見了,陸仁才策馬下坡,與趙雨等人策馬回城。由于心里掛念著事情。陸仁并沒有揚鞭打馬,只是任由跨下馬匹隨意的慢慢前行而已,自己這里則是在和趙雨漫不經心的聊著一些沒有啥營養的話題。
就這么走著、聊著,趙雨卻忽然豎起了耳朵,好像是聽到了什么聲音。陸仁好奇之下剛想發問,趙雨卻向陸仁擺了擺手。然后就跳下馬再趴到了地上。陸仁是屬于沒吃過豬肉也見過豬跑的人物,見趙雨如此就知道趙雨這是在搞什么“伏地聽聲”,也就沒有出聲打擾趙雨。
片刻之后趙雨站回身軀,不解的向陸仁道:“怪了,這是東面傳來的馬蹄聲,多應該沒有很多,最多也就幾百騎的樣子。可是大哥他們走的是南面啊……陸仆射,是不是你下令調集的兵馬趕來匯合?”
陸仁苦笑。徐州這里是華中平原,真心不是什么產馬的地方。像早先劉備、呂布占據徐州的時候,想買些戰馬之類的還得跑去河內那些地方買。總之徐州這里雖然有三萬多的兵力,騎兵數量卻是少得可憐,為數不多的一都是作為傳令兵來使用,又哪里有騎兵可調?若非如此,陳登那家伙也不會盯上自己的這五百騎兵了。出來也算是搞笑,就陸仁的這五百騎兵,在當時的徐州差不多可算是獨一份。
“……雨。你是不是聽錯了?”
趙雨用力搖頭:“不可能!我從就沒少和馬匹打交道,這事還是有的。陸仆射你不是有望遠鏡嗎?往西面看一看就知道了。”
陸仁雖然在這個時代已經混了七年。但骨子里畢竟還是個現代人,對這一類的事情雖然早就見怪不怪,可真要完相信,陸仁卻還做不到。因此在聽了趙雨的話之后,陸仁也是懶洋洋的取出望遠鏡,往趙雨所指的方向望了過去。而在片刻之后。陸仁的眼中的確是出現了不少的騎兵,看那架勢很有些來勢洶洶的味道。
再到稍近一些,雙方相隔約十五、六里,陸仁可以借著望遠鏡看清楚對方的旗號的時候,陸仁就犯起了嘀咕:“旗號上是一個‘孫’字……徐州這里的將領有誰是姓孫的嗎?我記得好像是有哪個姓孫的。”
他在這里有些漫不經心。身邊的一個陸氏子弟卻嚇了一跳,急忙向陸仁討來望遠鏡細看了一下就驚呼道:“家主快快回城!來的是霸王孫策!”
“你什么?這怎么可能!?”
陸仁差沒從馬背上摔了下去,心中仍然在連連驚呼這根就不可能好不好?因為陳登的來信上得很明白,孫策雖然派了人來攻打,但孫策人并沒有來。而陸仁雖然有過這樣的擔心,但在反復的考較過史料之后,得出的結論是孫策在這一時期才剛剛拿下江東地界,出于要穩固地盤的考慮,也不太可能會親自跑來徐州作戰。
另一方面,陳登所在的匡琦城距離郯城遠不遠,近也并不近,如果騎馬以一般正常的速度得需要三天左右,而陳登所布置的防線又不是形同虛設的東西,孫策的兵馬不太可能會過防線直接就殺到郯城這里來。若非如此,陸仁又哪里會這么放心的把趙云送出城近百里地?他這里可是大后方啊!
他正在這里發著傻,趙雨和一眾從騎可沒敢發傻怠慢,趙雨更是一扯陸仁的馬韁,揚起鞭來照著陸仁的馬臀就是一鞭子下去,戰馬吃痛之下當然是馬上就發足狂奔。只可惜陸仁在一時失神之下,被趙雨的這一下給鬧了個措手不及,人險些從馬背上摔下去不,因為沒能來得及拉好韁繩,方向也因此而跑偏了。
趙雨等從騎一看這個樣子,既氣惱又無可奈何,只能打馬去追上陸仁,但是這樣一來,他們再想順原路回城就不太可能了。對方的人在陸氏子弟查覺到是孫策的時候,距離陸仁這十來騎人馬已經不足十里,再被陸仁這一導偏的緣故,他們已經分出了一支人馬去堵住了陸仁的歸路。
陸仁這里還有啥話?跑吧!總算趙雨還算反應快,急急的吩咐了兩騎趕去南面,因為趙云那五百騎還沒走多久,應該沒有走遠,追一下追得上。這個時候當然是叫趙云趕緊帶那幾百人回頭幫忙。自己這里則是的繞了個彎,也向趙云的那個方向追了上去。
再看孫策這里當先一騎。縱馬執槍間追陸仁追得最緊,口中還喝喊道:“陸仁兒!你竟如此疏而無備,吾軍壓境之時竟然還敢輕離城廓,合當取死!當年陸康之死一事,今日就該在你身上重現!”
陸仁在百忙之中到也回頭來了一句:“你真的是霸王孫策?”
孫策狂笑道回應道:“正是!”
“你他嗎的怎么會跑到我這里來了?”
孫策再度張狂的大笑:“以舟船載兵,海而行者。你以為只有你們陸、糜兩氏才會嗎?”
陸仁的回應是:“我勒了個去!”
真是要狠狠的“去”上一下了,陸仁真是做夢都沒想到孫策會來這一手。或者,陸仁都沒想到孫策真的會親自跑到徐州來。
不過這種事情來就是不清楚的,如果徐州這里還像原有的歷史那樣,也就是陸仁沒有被曹操派來鎮撫徐州的話,孫策可能還真沒什么興趣親自來攻打徐州。但就因為陸仁這個異數人物冒了出來,使孫策覺得陸仁這樣的對手有值得自己親自出手的份量,那么孫策就難免的會親自來上一趟了。話又回來,如果不是孫策親自到場。陳登的那些疑兵之計是能夠把孫策派來的那些人馬給嚇回去的,可碰上了膽子大得要命的孫策……以孫策的膽子,哪會怕你陳登的那些?
然后的然后,孫策可沒興趣在匡琦城那里和陳登浪費時間。孫策的目標很明確,那就是陸仁。且不陸仁現在身為徐州刺史,要出了什么意外會使得徐州來場地震,只孫策在有可能的情況下,格外的想把陸仁給抓回江東去。原因也很簡單。就是在現在的江東地面上,在那些江東的大姓豪族之中。目前最有頭有臉的恰恰就是陸仁。
陸仁現在是什么官?大司農府治粟都尉,守尚書臺尚書仆射,單以官位名望而論,可是目前的江東大姓豪族中的第一人。要是這樣的人被孫策抓住并且帶回江東,同時再對孫策表示臣服的話,對孫氏一族掌控與穩固江東的大局該有著多么巨大的幫助?
所以孫策在匡琦城一線處在一個僵局的情況下。決定大膽的冒上一次險。但不得不一句孫策還偏偏就是個不怕冒險的人,而且比誰都清楚風險大的同時,收益往往也就大。再這種事孫策以前就做過,對付的人正好也就是同為陸氏家主的陸康。而陸仁與陸康在某種意義上很相像,都是文事有余武事不足。因此對孫策來不過是把當年奇襲陸康的事再上演一回而已。
好巧不巧的,孫策的兵馬在靠岸登陸之后就聽細作回報陸仁親自送了一支為數數百的騎兵出城,而且一送出城就是上百里地,這樣的好機會,孫策又哪里肯錯過?當下就扔下了三千步兵,只帶著數百騎兵就飛撲而來,最后成功的把毫無準備的陸仁給堵在了郯城城外。
現在的局面就是陸仁逃、孫策追,而雙方的距離也在拉近……孫策騎的馬能差?反觀陸仁由于騎術一般,所以陸仁的馬是溫馴有余卻馬力不足,是戰馬簡直是太抬舉了。因此在奔逃之中,陸仁居然漸漸的落到了最后一位,而孫策則是一馬當先,咬陸仁咬得最緊。
再稍過一會兒,陸仁與孫策之間的距離已不足十米,孫策見活捉陸仁有望,更是連弓箭都不去取用,只是一個勁的催馬上前,想盡快的把陸仁給拿下。
前面的趙雨急得是直跺腳,可是到了這個份上,她也沒辦法把馬拉住,只能是稍稍的開始減緩馬速,借此來靠到陸仁的身邊以圖保護陸仁,但這又哪里是一時半會兒的就能做到的事?
又是一下過去,孫策距離陸仁可就不足五米了,頓時張狂大笑道:“陸仁兒,還不乖乖的束手就擒!?”
都急了,連陸仁自己也急了:
“孫策!你他嗎的別逼我!!”(未完待續。如果您喜歡這部作品,歡迎您來起投推薦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動力。手機用戶請到閱讀。)(未完待續。。)
ps: 唉,寫得再爛也得各種求!求票求收藏求推薦求打賞啊!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