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即將進行演練的戰場上,馬超的騎兵和羅馬士兵都在檢察著各自的裝備。時不時的抬頭往對手那里望上一眼,眼中卻是都滿懷著戰意。若是在不經意間與對方的某個人目光交錯在一起,那么這交錯的目光都仿佛會劈哩叭啦的冒出電光火花。
如果馬超這邊的騎兵是早就想與重裝步兵方陣一戰的話,那么現在的這些羅馬士兵卻也是在肚子里憋了一肚子的火。這些家伙之前被慣出了優感,自我感覺良好,一個個的都倨傲得跟個什么似的,結果卻先是被陳笠給陰了一把,然后還被扔進大牢里關了好幾天。
而在他們看來,陳笠用的是很不厚道的陰招,他們又因為不能動真格的才吃了大虧,因此心里面自然是很不平衡。這就好比一個游戲高手,明明有著過人的水平,卻輸在了對方的外掛的手上,心里能不窩火?
現在陸仁要來一次公平的軍事對抗演練,他們也就自然而然的想要在這個時候把秤給找回來其實這也是陸仁有意而為的結果,因為陸仁想要看到的是羅馬士兵比較真實的作戰水平,也只有這樣才能有助于陸仁對某些事情作出相對正確的判斷。要是一個個都萎萎蔫蔫的,那還有個菊花的真實實力。
這些不再多扯,只很快就到了約定開戰的時間。隨著陸仁這里的一聲炮響,雙方便各整隊列進入作戰區域。
不得不這五百羅馬士兵之前的表現雖然都很不怎么樣,得難聽點簡直就是些兵痞子,可是當他們真的到了戰場上的時候,卻是軍容嚴整、氣勢十足。畢竟再怎么,這五百羅馬士兵總歸是當時的羅馬最為精銳的方陣重步兵連隊之一,其戰斗序列可是羅馬皇帝的近衛軍了。而這樣的連隊,又怎么可能是歪瓜劣棗?
且在這里細一下古羅馬時期的軍事建制。
首先是兵種,古羅馬的建制大致上將步兵分為四類,即少年兵、青年兵、壯年兵與成年兵。
少年兵缺乏訓練,組成輕步兵“備普通標槍和投鏢;
青年兵有一定的戰斗經驗,組成軍團的第一橫列“備兩支重標槍、一支寬刃短劍和一個圓形盾牌;
壯年兵年齡一般在三十歲左右,為軍隊的核心,組成軍團的第二橫列“備兩支重標槍、一支寬刃短劍和一個圓形盾牌。
成年兵年齡最大,經驗也最豐富,通常構成軍隊的后備隊¢成軍團的第三橫列“備與壯年兵相同,但是裝備有一支長矛。
裝備方面,短劍是近距離武器,長約兩英尺,寬約兩英寸。劍頭尖利,適合刺殺和劈刺。劍柄用木、骨、象牙或金屬制成;
方盾這玩意兒是長方形凸面體,高約四英尺,寬約兩英尺。木制,蒙有獸皮,并用窄條金屬加固。而短劍與方盾,用可以是羅馬步兵的招牌了,至少在現代社會的一些古典劇中,只要是和羅馬士兵扯上關系的,那么這兩樣東西就絕對不能少。
然后是重標槍,這是當時羅馬步兵的遠距離武器,其最大投射距離約為六十英尺,前端為四點五英尺的金屬長桿,附有一個鐵槍尖。后端為四點五英尺的木制長桿,上面繞有一根繩索,在投射的瞬間拉動繩索,使標槍旋轉前進,可刺破盾牌或盔甲。前后兩端通常用兩個銷釘固定。標槍最大的特點就是銳利細弱,這樣在殺傷敵人之后,槍頭就會彎曲變形,防止敵人撿起后再投擲回來。
接下來是羅馬軍團的基作戰單位,一般是由兩個百人隊組成一個基戰術單位的杏。不過羅馬的一個百人隊實際人數其實是六十人至八十人之間,所以一個杏的實際兵力通常為一百二十人至一百六十人,而且如果是部都是成年人的成年人杏,則只有一個百人隊而已。
三個這樣的杏組成一個大隊,一個大隊大約有四百五十人至五百七十人。其中少年兵、青年兵、壯年兵這三個隊列一般都是一百二十人至一百六十人,再就是六十人至八十人的成年兵,同時一般還會有一隊三十騎的騎兵輔助。
十個這樣的大隊就組成一個羅馬軍團,一般人數是在四千五百人至六千人之間。同時一個羅馬軍團都會配有一個附屬軍團,也稱聯合軍團。這兩者之間的建制大體類似,但是附屬軍團的騎兵為6人。然后兩個羅馬軍團與兩個附屬軍團共同構成了執政官也是癟官)統帥的集團軍,由一名執政官指揮。
聞名天下的羅馬隊列其基單位為杏,每個杏構成一組。而將它與習方陣混為一談是種極為普遍的誤解;蛘哂昧_馬方陣是習方陣的改良型。
羅馬隊列每橫列二十人,縱六人。兩人之間間隔18至米,橫列的各杏之間約為3米間隔。各杏交錯排列。
整個隊列通常由三個橫列組成。青年兵組成的第一橫列,壯年兵組成的第二橫列,成年兵組成的第三橫列。
采用這樣的三隊列法,由青年兵組成的第一橫列首先推進,當距離敵人二十碼時,將重標槍擲出,同時軍團開始疏散。往往在標槍擲出之后完成疏散,第一橫隊的士兵開始沖鋒,前兩列士兵與敵人用短劍進行格斗,后面六至七列的士兵投擲標槍。
數分鐘后,由壯年兵組成的第二橫列替換,第一橫列后撤休息。這時由少年兵組成的輕步兵負責掩護軍團的兩翼與背后,同時還要找回仍可使用的標槍,補充給撤回的第一橫列。一辰役通常進行數輪替換,其中成年兵為軍團的后備隊。
以上就是羅馬基的軍事建制了,而來到陸仁這里的五百羅馬士兵實際上是一個大隊的編制,而且由于是直屬于羅馬皇帝麾下的精銳士兵,隊中沒有少年兵和青年兵,基上都是三十歲往上的壯年兵。另外當時的羅馬騎兵是屬于輔助兵種,一般只負責搞搞偵察和傳遞消息,很少參加正式的作戰任務,所以在這個時候四十騎羅馬騎兵都沒有上場,完就是在外圍吶喊助威。換句話,現在就是標準的重步兵與騎兵之間的對決。
炮聲響過之后,雙方的戰鼓也一齊狂擂,這五百羅馬士兵馬上就架起了他們的“烏龜殼”方陣,邁著整齊劃一的步伐開始向對面的騎兵逼近。此刻的陸仁在高坡上借著望遠鏡在細細的觀看,在看到了羅馬士兵的戰陣之后卻也是在不住的點頭。
該怎么呢?陸仁有看過一些有關羅馬的大片,片中少不了會有一些這樣的鏡頭。但那些大片里的鏡頭只能是徒有其型而無有其神罷了,你也不能指望著那些領盒飯的群眾演員能真的把古羅馬時期那些羅馬士兵的那種狀態給演出來是不是?反正一句話,大片里的鏡頭,只要能忽悠忽悠同樣是沒什么見識的看片觀眾也就行了是不是?
可這會兒呢?真正的戰士和領盒飯的群演,在身的氣質、氣勢上就有著天壤之別,而且現代人也不太可能會具有古典時代的戰士們身上所具有的那種野性。而當這些古時的野性統合到一起的時候,那股子肅殺之氣便會撲面而來,足以讓膽子點的人不寒而顫。
陸仁是看得不住的點頭,心真正的古羅馬戰陣的確是名不虛傳,而站在陸仁身旁的帕琉斯見陸仁如此,臉上也不由得顯露出了幾分得意的神色。這家伙雖然與那領兵將領不太對付,但總歸是羅馬人,現在眼見著羅馬士兵那么威風,心里還是很有著那么些自豪感的。
只是他沒想到的是陸仁在看了一會兒之后,卻忽然扭頭向另一邊的陳笠問道:“阿笠,你看這羅馬戰陣,與我們華夏的秦漢戰陣相比如何?”
陳笠瞇著眼道:“整齊嚴密,戰力不可酗,確實名不虛傳。但如果是要和我們華夏這邊的秦漢戰陣相比的話不是在下自大,真要是對上了還真不太好!
陸仁聞言也笑了笑,并沒有再多什么。
是秦漢戰陣,其實主要的還是秦代的方陣。
秦軍方陣可以是秦國集權管控和強力軍事制度的集中體現,方陣中弩、步、車、騎的規則分布,很容易讓人聯想到現代企業的組織結構圖。根據地形地勢,敵我方力量優勢對比,方陣的統帥擺陣布兵,時而嚴陣以待,時而機動靈活地調整著陣法的變換,以最有效的方式調集著內部組織資源。
秦軍方陣中有一種步兵方陣,手持七米長矛,將它端平,靠它很長的優勢刺傷敵兵。而秦朝的弩有效射程可達一百五十米,是當時世界上最精準的武器,甚至還擁有一套自己的瞄準系統,所以秦人在作戰時,在沒有短兵相接的時候,就通過秦弩重創敵人的主力。
不論發生什么情況,前排的這些士兵都要挺著長矛向前走。前排倒下,后排立即補上,保持方陣不變。而為了將幾千人、幾萬人變成一個銅墻鐵壁的方陣,士兵們必須要進行嚴格的訓練。從武器和作戰方式來看,長矛手是殺傷力最大的步兵兵種。槍頭如林,方陣如山,巨大的沖擊力不可阻擋。
而秦軍在與當時的匈奴的作戰之中占到不少的優勢,與這種戰陣的科學性也密不可分。再從某種意義上來,秦軍的戰陣在某些地方與習的馬其頓方陣很像,但是多兵種的配合性卻似乎要勝馬其頓方陣一些,畢竟習、羅馬時期的歐洲弓箭不怎么樣,可華夏這邊嘛
漢代對秦代的戰陣有所繼承,不過到了漢末三國時期嘛,也許是因為許多因素之故,一些東西沒有能完的繼承下來∝別是在北方地區,由于漢武帝對騎兵的大力發展,加之戰事主要都是在中原或北方的平原地區,使得騎兵成為了漢代的主流兵種之一,當然既無法也不可能完的取代步兵,但是步兵的發展多多少少的也因此受到了一些沖擊。
只是這些事和陸仁可沒什么關系,再者陸仁的地盤,除了后來搞定的遼州之外,基上也不都不怎么適合騎兵的作戰,所以陸仁對步兵的發展可是非常在意的。考慮到秦代戰陣戰術的資料不是很,而且陸仁也打不起那種太拼兵力的仗,因此陸仁走的是精兵路線,同時對習的馬其頓方陣也有所借鑒,改良出了適合自己這里使用的步兵戰陣。為此當初陸仁還在荊州混的時候,都曾經與諸葛亮討論過這方面的問題。
換句話,陸仁手頭上的步兵戰陣是一個“雜交改良品種”,有現代的戰術思想,有古習馬其頓方陣的影子,同時還有一些諸葛亮的八陣圖的味道↓起來可能是有點亂,但真要是交上手的話,絕對可以讓輕視陸仁搞出來的戰陣的人欲哭無淚。
而且陸仁搞出來的戰陣有流傳去曹劉孫三家,只是由于曹劉孫三家沒有陸仁這里完整的裝備體系,打不出陸仁戰陣的完整威力。大致上可以這么認為,就是劉備和曹丕的戰陣大概只有陸仁完整戰陣六到七成的戰力。但是曹劉孫三家都不乏能人,因此都對步兵戰陣進行過相應的改動。而他們所作出的改動,在與西域聯軍的作戰中經歷過了實戰,卻也從側面證明了陸仁整出來的步兵戰陣的科學性與合理性。
總而言之,現在羅馬士兵擺出來的步兵方陣在陸仁的眼中雖然不錯,但也就是不錯而已了,如果是讓陸仁指揮自己的步兵與之對戰,哪怕陸仁知道自己的軍事水平不行,卻也敢分分鐘就能把這五百羅馬士兵給擊潰。
別的不,光是在裝備方面就差得太遠了。方盾組成的烏龜殼是很硬,陸仁這里的常規弓弩或是火槍可能是打不穿,但是正規軍的每個步兵的腰上都掛著四枚手榴彈的,所以光是扔兩輪手榴彈過去,可能對面的羅馬士兵們就差不多了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