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东方文学

調(diào)教大宋 正文 第432章 五味正店(四千大章)

作者/蒼山月 看小說文學(xué)作品上精彩東方文學(xué) http://www.nuodawy.com ,就這么定了!
    二合一章,晚了,見諒。

    感謝“啦V5頭像”的萬賞!

    ——————————

    自澶淵之后,宋遼又訂下盟約,互不收留逃民,且兩國貿(mào)易也以権場互市為主,理論上斷絕了宋遼之間的民間往來。西夏的情況也差不太多。

    但是,也不想想,當(dāng)世最強盛的兩大帝國之間,只靠雄州互市怎么可能滿足民間百姓的商貨需求?

    所以,官方雖然限制民間往來,但是,走私偷販依然是無法徹底斷絕的。

    現(xiàn)在的情況可以,就是都裝看不見。

    宋、遼、夏三國似乎形成了默契一般,宋遼于河北兩路雄兵對峙,卻對西邊的大遼京西道和大宋河?xùn)|路疏于防范。

    而宋夏之間,于永興軍路軍戰(zhàn)不斷的同時,對于東北向的大宋河?xùn)|路也是少有進犯。

    如此一來,也就為民間往來創(chuàng)造了十分有利的條件,成了太原這個特殊的存在。

    大宋西北番民就有黨項一族,再加上遼地的羌人、西夏羌人以走私為業(yè),把大宋的茶、絲、陶、鐵販入兩國,幾十年間從未間斷。

    而西夏的青鹽、牛羊,大遼的牛羊、山貨也是大宋所需,致使太原各民族高度融合。

    除了黨項人、遼地漢兒,契丹商人在此走私了幾十年,有的也逐漸在大宋定居。形成了太原現(xiàn)在的格局。

    唐奕等人下馬慢行,發(fā)現(xiàn)在街道兩邊的商鋪中,甚至能看到很多在開封都找不到的奇貨。

    比如,大遼的松子、山核桃、山果等野貨。這些東西在雄州互市上都是極為搶手,遼人更是拿來當(dāng)做國禮贈于大宋,可見其珍貴。

    但在此處,竟是隨意擺在路邊售賣,與平常貨物一般無二。

    唐奕特意跑到集市上轉(zhuǎn)了一圈,這里不但有大遼、西夏的特產(chǎn),就連西州回鶻的葡萄美酒、各色干果也是一樣兒不缺。

    宋楷看的新奇,轉(zhuǎn)臉擠兌起唐奕。

    “看來,觀瀾運力還是有待提高啊!西北這么多好東西,你卻一點也沒沾上光。”

    觀瀾運輸體系走的是水路,多以江南、兩湖,還有沿海的產(chǎn)出為主,西北水路不通,自己和觀瀾搭不上邊兒。

    可是,唐奕卻是不接話,緊鎖眉頭,喃喃自語:“什么都有,就是沒有鹽。”

    眾人一怔,這才發(fā)現(xiàn),城奇貨遍地,但確實如唐奕所,唯獨少了西北最著名的東西——青鹽!

    宋楷撓頭道:“對哈,怎么沒有鹽?”

    丁源撇嘴道:“買鹽當(dāng)然去雜鋪,誰還擺到街面兒上來。”

    大伙兒一想也對,特意四下掃看,看有沒有賣鹽的鋪子。好巧,前面不足十丈遠就有一間。

    唐奕擰著眉頭走了進去。

    “老板,賣鹽嗎?”

    雜鋪掌柜是個粗壯的漢子,抬眼一瞅,沒有沒有,倒是不咸不淡地反問道:“南邊兒來的?”

    唐奕抿然一笑,“怎地,掛相?”

    漢子又是不答,一指柜上的一排白布口袋中的一個,“15文一斤,要多少?”

    唐奕又是一愣,隨即一邊拿起一塊“鹽巴”細(xì)看,一邊有一句沒一句的道:“這么貴?”

    漢子道:“咱這西北偏的很,自然就貴些。”

    “那這質(zhì)量也太差了點吧?”

    這鹽巴略有青黑,搓下一點兒放到嘴里一嘗,還有點苦澀,是官方流通的解鹽。

    漢子不干了,“公子識不識貨?咱這是上等解鹽。可著太原城,你也找不著比這更好的官鹽了。”

    唐奕嘿嘿一笑,“您別激動,我的意思是”

    “有沒有青鹽?”

    漢子一怔,下意識答道:“沒有。”

    “那是犯法的!”

    唐奕陪笑道:“您看我們大老遠從南邊來,可不是為了走解鹽的。”

    宋楷幫腔道:“咱們走的量可不。”著四下掃看。“要是成了,夠您這店兒吃個三五年,當(dāng)是不成問題。”

    漢子猶豫了一下,還是堅定道:“沒有!”

    唐奕搖頭,不再問鹽的事兒。

    “那城里哪家客棧住的舒坦,還請大哥給指條道兒。”

    這回漢子倒沒猶豫,“府街西頭,有家五味正店,是大原最好的大店了。”

    “得勒!”唐奕颯然一拱手。“那就不耽擱大哥生意了。”

    完,帶著宋楷等人就往出走。

    走到鋪門外,唐奕停下,回身嚷道:“弟這幾天就住在那兒了,大哥若是找到門道,可去客棧尋之。”

    完,不等漢子反應(yīng),已經(jīng)消失在人流之中。

    “這漢子還挺心!”丁源抱怨道。“我還不信了,這么多雜鋪,他不賣,總有人賣。”

    唐奕冷然一笑,“屁的心!你去別家看看,多半也是這個待遇。”

    丁源不信邪,找了幾家一問,果然是只有解鹽,沒有青鹽。

    “怎么回事兒?”

    唐奕答道:“估計是吳相公來西北巡案的事情,早就傳到了這邊。”

    一進太原城,唐奕就納悶,這和他了解到的情況完不符啊!

    據(jù)老師,青鹽遍布西北,又以太原為最,是為青鹽入宋的集散之地。別是雜鋪,街邊兒集市敞開口袋叫賣的都比比皆是。

    怎么可能走了這么半天,他們連青鹽長什么樣兒都看不著。

    一定是有人把朝廷要整頓西北鹽務(wù)的消息早就散出去了,各家鹽販才會這般警惕。

    “那現(xiàn)在怎么辦?”唐奕把話一明,宋楷就有點沮喪了。

    “看來,果真如傳言一般,私鹽之利軍政兩務(wù)都有參與,咱們來的這么低調(diào),還是不行。”

    唐奕搖頭,“先住店,等楊文廣到了再吧。”

    看來,他還是想簡單了。想進城來看看青鹽猖獗到什么程度,卻沒想到,人家早防著他呢。

    照著那漢子的指引,幾人尋到五味正店。

    前腳進店,后腳就跟進來一個流里流氣的漢子。也不話,進來就往廳中一坐,一瞬不瞬地盯著唐奕等人。

    唐奕他們進了廳,倒是沒注意那潑皮漢子,反倒是不由一疑。

    以為,這傳中的太原最大客棧生意不得多好,卻不想,并沒有那么邪乎,大廳之中竟鮮有旅客,頗為冷清。

    柜臺里斜倚著一個穿緞面兒罩袍的中年人,歲數(shù)不算老,可胡子倒不少。半尺多長的美髯,再加上西北人特有的高原紅,還真有那么幾分后世電視劇里關(guān)云長的味道。

    此時,這位正輕搖蒲扇,好不悠閑。聽見動靜,才半睜鳳目看了唐奕幾人一眼,蒲扇一緩,又好好地上下掃了個遍,才懶懶地叫伙計招呼。

    “六子,來客人了。”

    唐奕抿然向那美髯公微微點頭,算是打了招呼。隨后,就坦然的一邊等著堂倌兒上來招呼,一邊四下打量起這店鋪來。

    這時,堂倌兒也迎了上來,“幾位公子,打尖還是住店?”

    唐奕沒接,心思也沒在堂倌兒這里。

    他已經(jīng)注意到那個后進來的流氣漢子,心中一動,感覺剛剛在路上似乎就掃見過這人。

    而更吸引唐奕的,也不是這漢子而是漢子坐的那張桌子。

    那張桌子很特別!

    這家五味正店雖然冷清,但裝飾卻是一點不差,描梁畫棟算是下了工夫的。一應(yīng)木器擺設(shè),明眼人一看,就知是上等貨色。

    廳中十幾套桌椅皆是朱漆好料,造價不菲。

    但是,在十幾套朱紅桌椅之中,唯獨那流氣漢子坐的那張極為特別。

    那桌子竟是原木裸色的,白花花的杵在以紅色為基調(diào)的大廳之中,極為的不協(xié)調(diào)。

    堂倌問了一遍,唐奕沒答,只得再次緩聲開口,“客官,打尖還是住店?”

    唐奕回過神來,意味深長地一笑,“二哥想錯了,騰幾間上房,住店!”

    “打尖”這個詞兒,并非西北方言,也非大宋中原官話,而是靠近大遼燕云河北那邊的土話。

    這堂倌顯然是看出唐奕幾人是外來的,用這個并非地的生詞兒來套唐奕的話。

    聽得懂,那明就是東邊兒來的,要是聽不懂

    不是西北人,也不是東邊兒的,那就只能是南來的了。

    唐奕“二想錯了”話里的意思就是:咱聽得懂不假,卻是南來之客。

    那美髯漢子聞言,不禁再一次睜開雙目,又好好看了唐奕一眼。

    輕笑道:“把三樓騰出去給幾位歇腳,再給客官挑幾個回鶻瓜送過去。”

    吩咐完二,漢子又對唐奕道:“孩兒不懂事兒,冒犯了。”

    唐奕點頭示意,“無妨,謝過了!”

    完,也不多留,隨二上樓去了。

    而那二也還聽話,再不試探唐奕等人,恭恭敬敬地把幾人引到客房,又端來回鶻瓜,當(dāng)是賠罪。

    開始,唐奕還不知道這個回鶻瓜是個什么東西,等端上來一看才明白,原來就是后世的哈密瓜,因產(chǎn)自西州回鶻一帶,故稱回鶻瓜。

    這東西開封可沒有,宋楷他們更是見都沒見過。拿起一吃,甚是驚艷,一連吃了好幾塊兒都舍不得停手。

    唐奕看著他們吃瓜,心里卻惦記別的事兒。對幾人道:“你們呆著,我下樓瞅一眼。”

    給君欣使了個眼色,兩人出了房間,下到一樓大廳。

    到了大廳一看,唐奕不由一陣失望,因為那個流氣的漢子已經(jīng)沒了蹤影,裸色的木桌前也是空空一片。

    堂倌一看這公子剛上去就下來了,急忙迎了上來,“公子,還有何吩咐?”

    唐奕抿然搪塞道:“腹中空空,你們這兒有什么特色的吃食?”

    一聽是吃飯,堂倌一讓,“公子先廳上高坐,的慢慢給您道來。”

    唐奕點頭,與君欣到廳中坐下。只不過鬼使神差,選位置的時候,唐奕就選了那張裸色木桌。

    二一怔,下意識看向柜上的掌柜,那美髯漢子卻是眼睛都沒睜地點了點頭。

    唐奕裝做沒看見,對二道:“有什么南邊沒有的好東西,幾樣兒聽聽。”

    二陪笑道:“公子這可是問著了,咱們五味正店的特色吃食,保準(zhǔn)公子不曾享用過。”

    “店最拿手的,就是遼地密制毗黎邦。那可是在大遼都不是一般人能吃上的珍饈美味,客官要不要來上一份?”

    唐奕聞聲啞然失笑,“貔貍這東西,遼人當(dāng)寶,咱們可不稀罕。換一樣兒。”

    二一怔,“客官好見識啊!”

    毗黎邦就是貔貍,也就是——黃鼠狼。

    遼人用特殊方法悶燉至肉爛,在大遼確實是珍饈美味,一般人都沒資格享用。

    唐奕使遼的時候耶律宗真就請他吃過,確實味美。但后來知道那東西就是黃鼠狼,就怎么也吃不下了。

    唐奕能一語道出毗黎邦就是貔貍,不光二一怔,連柜上的美髯漢子都睜開了眼睛,再一次好好打量了唐奕幾眼。

    “公子見識通達啊,去過遼境?”

    唐奕頭也不回,把玩著手邊的茶杯。

    “呆過半年。”

    漢子笑道:“倒是某家看走眼了,公子年紀(jì)卻是走南闖北,所到甚廣。”

    “怎么來西北這破地方了?走親戚?”

    唐奕笑道:“掌柜的又想多了,家里是有親威在朝,卻不在西北。”

    “哈哈哈!”漢子大笑。“倒是某家又唐突了!這頓算某的,當(dāng)賠罪。”

    唐奕搖頭道:“總聽西北漢子爽快利索,天下無二。今日見聞,相差甚遠啊!”

    那漢子也不生氣,沒頭沒腦地來了一句:“非常時期,行非常之事,公子多擔(dān)待吧。”

    唐奕神密一笑,“倒也得過去。”

    “”

    這回,那漢子真的愣住了。

    實話,最后那句也是一句試探。

    這公子要是聽不懂,自然有聽不懂的答法,可是偏偏他聽懂了,還做出一副無所謂的樣子。

    “公子到底是什么來頭?”

    唐奕回身,正對美髯大漢。

    “我了,家里有人在朝!”

    ————————

    這世上最真實的謊言,就是七分真三分假。

    自打坐下,唐奕的每一句話,都是真的。

    但是,他傳達的意思,卻是假的。

    這漢子顯然和街面兒上的雜鋪一樣,是接了信兒的。要不然,就算唐奕是個外地人,也不至于被其百般試探。

    他試探,明這家店不是表面那么簡單。而唐奕傳達給他們的信息也是模棱兩可。

    不過,從這些信息中,有一點可以讓美髯漢子確定,就是唐奕見識很廣,背景很大。

    至于是不是來西北走生意的,美髯漢子就真的看不出來了。

    (未完待續(xù)。)

【精彩東方文學(xué)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jié)首發(fā),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
百度風(fēng)云榜小說:劍來 一念永恒 圣墟 永夜君王 龍王傳說 太古神王 我真是大明星 校花的貼身高手 真武世界 劍王朝
Copyright © 2002-2018 http://www.nuodawy.com 精彩東方文學(xué) All Rights Reserved.
小說手打文字版來自網(wǎng)絡(luò)收集,喜歡本書請加入書架,方便閱讀。
主站蜘蛛池模板: 墨脱县| 扶绥县| 灵台县| 固镇县| 茶陵县| 昌宁县| 宁夏| 客服| 全南县| 许昌市| 丰城市| 临朐县| 资溪县| 罗城| 大同县| 登封市| 伊川县| 高淳县| 唐山市| 综艺| 庆城县| 合江县| 商河县| 巴林右旗| 洞头县| 乌拉特中旗| 新宁县| 宁武县| 开原市| 云阳县| 康平县| 自贡市| 克什克腾旗| 海晏县| 平阳县| 中山市| 东港市| 宜都市| 天津市| 荥阳市| 柞水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