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康紀聞》為宋人筆記,北宋人丁特起撰,分上下卷、拾遺,前有作者自序,記載了北宋皇帝宋欽宗靖康年間(公元1126~1127年)的事件特別是靖康二年四月金軍攻破東京(今河南開封)的事件。 X靖康之難期間,金軍在城內搜刮數日,擄徽宗,欽宗二帝和后妃,皇子,宗室,貴卿等數千人后北撤,東京城中公私積蓄為之一空,北宋從此滅亡。
丁特起,北宋末太學生,合肥人,金軍攻開封時,丁在城中,數度上書乞早決用兵議和之計,后以親身經歷寫成《孤臣泣血錄》。《孤臣泣血錄》又名《靖康紀聞》,是現存記錄“靖康之變”事跡的第一手筆記資料。
●序紀聞者,紀靖康元年中事也。春正月五日,金人擁兵犯京城。二月十二日,退師。秋九月,陷太原。冬十月,陷真定,繼陷滑州等郡縣。十一月二十五日,擁兵再犯京城。閏十一月二十五日,陷京師。明年,春正月十日,邀皇帝出郊。二月六日,廢帝。九日,邀太上皇帝、皇后、太子、諸王、公主、嬪妃等郊外。三月七日,改偽楚,立張邦昌,僭號夏。四月一日,退師,擁二帝北去。四日,邦昌偽赦。九日,冊命元佑皇太后。十一日,元佑皇太后垂簾聽政,邦昌復避位,收偽赦。五月一日,皇弟康王即位于南京,改元建炎,大赦天下。孤臣特起自春徂夏,適在京師,初迫桂王,嘗為西樞門下客,頗得其事。繼游函關,與同舍郎講問尤詳。悉痛二帝之播遷,憫王室之顛覆,咎大臣之誤國,傷金戎之強盛。事有不可概舉者,大懼天下后世或失其傳,無以激忠臣義士之心,無以正亂臣賊子之罪,無以知吾君仁圣憂勤而罹此不辜之實,因列日以書之。起元年十一月,至明年五月一日,目擊而親聞者,罔敢違誤。其間褒貶,允協公議,非敢徇私臆說也。盟于天,質于地,告于祖宗之靈,斯言無愧。如其青史,請俟來哲。宋孤臣丁特起泣血謹書。
摘錄:(靖康元年十一月)十六日,金使王芮等十三人到闕議割地,其辭頗不遜,仍欲大臣親諭河東、河北之民,交割地界,朝廷許之。是日,邊報益急。
十七日,道路傳聞游騎已渡河,執政諸公似未深信,皆云:“自秋末,僉事李回已將兵防河矣!钡厛笠婕保钋八灸饲柴R綱作斥堠。已而召募忠義團、結使臣,將以修守御。是日戒嚴。
十八日,既戒嚴,內外驚擾,近城居民流離遷徙者,不絕于道。軍人保甲乘時作亂,劫掠財寶,焚燒廬屋。得城東巡檢魏清捕殺三百余級,稍定。朝廷指揮城外居民搬入,聽就寺觀止。
十九日,開封府揭榜云:“前日北兵來,系拆彥質潰兵,已招安訖,城外居民,各仰歸業。”……是夜二更,馬綱還報,金人已渡河。大臣猶未之信,再遣使臣劉詞,將步騎三百出封丘門遠探。(金兵來之前汴梁城的準備,人心慌亂)
二十日,劉詞遠探星馳而還,云:“兵次陳橋,為金人掩殺,傷者幾百人!贝蟪际紓}皇,而計無從出矣。是日增置都大提舉京城四壁守御使官吏,以樞密聶昌領之。(金兵殺到陳橋驛)
二十一日,詔罷諸司庶務,專以應副軍期為主……
二十三日,命保甲、軍人、百姓、僧道等上城守御。其勢日益緊急,執政直宿聚議,親視諸城。又置四壁彈壓提舉官各一員,都統制官各一員。提舉東壁王時雍,南壁舍人李擢,西壁侍郎邵溥,北壁給事安扶。統制東壁辛康宗,南壁高侍,西壁張,北壁劉衍。其余諸門,彈壓統制官不可殫記。又命劉延慶提舉西壁,劉副之。(征發百姓守城,分配將軍的防區)
二十四日,王瓊、鄭建雄勤王之師八千人到闕,上令此兵駐扎內地。
二十五日,殿前司以京城諸營兵萬人,分屯五軍,以備四壁策應……迨曉,遽傳兵已滿四壁,乃降黃榜,告諭士庶云:“金人游騎已及郊畿!笔渴x之,莫不驚懼。
二十七日,諸城搜索奸細,豪猾輩因緣騷擾,往往及無辜。已而群聚捶殺太尉辛康宗及使臣等,四壁擾亂。迨晚,捕為首者五人,腰斬東壁……民情惴惴,造撰傳播之事非一。軍兵輩復乘間騷動,朝廷患之,散榜立賞,緝捕甚緊,斬首號令者相繼。金人水土之工日夜不輟。是日,諸門縛炮架,造鵝車。(金兵未到就汴梁城就先內亂,殺了負責防守東邊城墻的太尉辛康宗,城內謠言四起,金兵抵達開始造攻城器具)
二十八日,南道總管張叔夜勤王之師三萬到闕,長子將前兵,次子將后軍,自將中軍,屯玉津園。
二十九日,上幸東壁,撫勞將士,增秩賜帛。
閏十一月一日,上幸南壁,撫勞將士如前……
初二日,上幸西壁,撫勞將士如前。金人攻善利門,告急。姚友仲選五軍中神臂弓、硬弩手一千五百人策應,乃止。
初三日,上幸北壁,撫勞將士如前。上凡四日撫勞,每巡壁,不進御膳,取士卒食食之。復以餉士卒,人皆感激流涕……是日,金人攻通津門甚急,姚友仲選前軍將副部隊一千人策應,軍兵下城接戰,殺獲甚眾。(宋欽宗巡視城墻,激勵士氣金兵開始攻城,被神臂弓擊退。
初四初五初六日,金人攻通津門、宣化門甚急,大臣親往督視,猶未有用兵意……
初七初八日,殿前太尉王宗礎領牙兵一千人,下城與金人戰,統制官高師旦死之。是日,姚友仲正策應拐子城,躬率將士督戰,凡數合,金人稍退……不數日,城下立炮架數百,乃盡得前日之所按者以為資也。
初九日,金人攻善利、通津門甚急,復于護新橋河疊橋取道,姚友仲選銳兵下臨分布床子九牛弩、大小炮坐,又于城下絞縛虛棚,人立如山,箭下如雨,金人迨晚不能寸進,乃棄橋,益造火梯,編橋撞竿、鵝車、洞子之類,皆攻城之具也。疊橋之法,先用木浮水面,次用薪,次席,次土,增復如初,矢石火炮不能入……(金兵攻城,宋軍守城,金兵完全沒有辦法攻不進來)
十一十二十三日,大雪。意未解,士卒暴露,有詔:“朕不自安,再幸四壁,犒勞將士。”連日鑾輿之出,正大雪苦寒,馳馬戎服,露手揎腕,其賜赍如初,仍命將士披城接戰,間有得級者,又賜以酒食,遺金人寨中。(大雪罷兵,欽宗送酒入金營示好,這時候抵抗意志就開始動搖了,或者說一開始就是動搖的。竟然給敵人送酒,討好敵人想讓敵人念他的好,早點回去。)
十四日,通津門發炮,中金人一裨將。初傳王芮,繼聞乃金人劉安也。捷奏,上喜之,命以武功大夫并金帶以賜監炮使臣……
十五十六十七十八日,金人攻諸門益急,但命使往來,士庶莫測其故。
十九日,樞密曹輔、左丞馮出使,寨中莫測其故。是日,善利、通津、宣化等門金人炮座數百,炮擲如雨,人不可存,往往中炮死者,日不下數十也。(今日在城下架勢人力投石機,竟把高12.7米,寬19米城墻上的宋軍投石車給壓制了。)
二十日,金人渡陳橋,俯宣化門,欲涉河之南。有黑旗子三人已登,都統制王燮同姚友仲率驍騎使臣數十,及兵士西人百余披城下戰,殺略數人,金人乃退橋之北,入鵝車洞子中。俄頃,宰相何巡至城上,黑旗子復如前登岸,城上矢石如雨,金人略不顧,城腳之西有披城下寨者,兵約六七百人,見金人到眾,欲與交鋒,望風退走。金人引眾進逐,厲聲城上大呼曰‘后面應’,而眾已潰散,勢不可回,隔岸矢石如雨,中傷者數百,自填陷馬坑而死者百人,金人輒大笑。
二十一二十二日,諸門各有披城下戰,殺傷金人亦多。
二十三日,統制官發兵千人,自宣化門披城出戰,士氣甚銳,迫逐金人幾欲棄寨而北。士卒貪功,輒率意渡河,未及北岸十余步間,河冰陷裂,士卒驚亂,而金人遽迫岸交手,迎敵陷河而沒者百余人,自是士氣益折。(宋軍取得階段性小勝,覺得優勢很大就一路a過去去了,結果放手就被滅了,士氣受挫)
二十四日,彼勢益銳,火梯編橋到城下如鱗次,燒宣化門敵樓三,間發大炮如雨,箭尤不計其數,其攻甚力,獲龍河悉填滿鵝車,領眾直抵通津門、宣化門、三門下無數步許。力攻二城,其勢甚銳。(傷亡多了之后,金兵士氣越來越旺,宋軍士氣越來越弱)
二十五日,大雪。未明,南壁有氣若橫青山,城上有赤氣橫亙十里,其氣如血,黎明不消。金人乘寒急攻,通津、宣化二門益急,詔六班俱登城,城上及虛棚人物戈戟如織。郭京領正六甲兵七千七百七十七人,大開宣化門出敵,城中士庶,延頸企踵于門,立候大捷者數千人;縱行旁觀,鼓噪以助勇者又數千人。(腦殘大臣相信郭金的六甲神兵,大開宣化門出戰,城中士庶一臉期待在后面旁觀,加油,等待大捷的消息。)
俄頃云:“前軍已奪大寨,立大旗于金寨矣。”又云:“復奪馬千匹矣。”時有令云:“除守樓使臣軍兵外,余人并不許上!鄙w京六甲正法能隱形,若城上人眾,恐為金兵覘望。言猶在耳,金兵分布兩翼而進,沖京前軍,一掃殆盡,皆望護龍河,積尸不可勝數。復自云梯編橋并攻上城,迎敵官軍班直雖排布如云,無一用命死敵,皆下城遁避,守御官吏相繼奔走,金兵遂發火攻,敵樓金人相踵而上,揚旗幟,眾悉潰散,百姓大呼:“金兵已上城也。”自宣化門,金兵三百余人,分作東西兩隊,旗鼓引眾,弓矢射逐已次第分。守御官兵擁窄,不能施放,退師迤邐崩潰,下城外鐵鷂子作陣,鼓噪而行,與城上金人相為形勢。士卒下城,投戈散地,四壁數十萬眾棄城而下,獨北壁守御如故,樞密孫傳躬親宣諭士卒,下城守內救駕,至次日方下城。(六甲神兵吹牛皮吹得山響,結果金兵一次沖擊,一掃殆盡,金兵趁機登上城墻,城墻上數十萬軍民一下棄城跑光。
居民皆驚擾,號呼奔走,軍士輩乘亂劫殺,臥道上者如麻,捶殺太尉姚友仲,將士、使臣、宦官被害者不可勝數。迨晚,諸金人縱火燒諸門,及新城里居民居宅、王公大宅,劫掠殺擄,火光亙天,達旦不滅,百姓哭聲震動天地。金人未嘗下城,殺掠者皆潰散軍兵輩耳。自早至夜,舊城諸門悉開,新城里四壁居民被害者尤多,龍造宮、寧德宮諸王帝姬后妃,皆潛入大內。上倉皇召大臣,親王至者惟濟王謝克家,上召王克家入小閣中,計議遣使,軍中傳聞,上有意極謙,皆是全活生靈之意。(金兵放火燒城門,但不敢下城墻,棄城而逃的潰兵殺死太尉姚友仲和各級軍官,趁亂燒殺劫掠!這就是宋朝的都門禁軍。
(二十六日,欽宗下令百姓往宮前救駕,金軍派人講和,部分金軍偷偷下城搶劫)
二十七日,金人遣李若水入城,告諭少帝,勿須播遷,五百里內周圍皆吾兵矣。可遣宰相來議事,及邀圣駕出郊議大事。是日,白晝無人行。(女真開始算計趙宋朝廷,嚇唬說五百里內都是女真兵馬,要求宋欽宗遣宰相來議事,及邀圣駕出郊議大事)
二十八日,宰相親王出郊謝二酋,開封府揭榜云:“仰在京文武百官、秀才僧錄、司率眾父老百姓,各赴大金軍前,求告國相元帥、太子元帥,請愿將金帛牛酒犒設三軍!笔侨,內外士民睹請命之榜,相顧感泣,紛紛輸財,獻金帛牛酒者絡繹于道,各以長竿標掛大揭,榜示某坊某人獻物于國相太子元帥,答謝活老小之恩,滿城如旗幟,節次進獻,金人留之,出城請命獻物者如市。未刻黃榜云:“大金堅欲上皇出郊(乃上皇非皇帝也),朕以宗廟生靈之故,義當親往,咨爾眾庶,各務安靜,無使驚擾,卻誤大事!笔渴冒,又懷疑慮。(傻必趙宋真的相信金兵愿意撤走,全城百姓積極犒勞感謝女真人的活命之恩!意思是女真本來可以繼續攻城殺了我全家,但女真卻沒有這么做,所以我們對你感恩戴德!簡直諷刺。)
是日,潰散殿前軍兵等所至為害,朝廷患之,散榜免罪招誘人,分遣將士及開封府捉事人捕捉討,擄者甚眾,徑于通衢斬首以令,無慮數百人,民情愿快。凡斬首者,頃刻復為軍人百姓剖剝殆盡,至有并骨持去者,遺骸不可勝計。蔡河、汴河老小橫尸尤多,亦有被割盡者,皆軍民乏食,至此,市井公然以人肉貨賣。自是里城內討擄稍息,而城外者猶未定,尚肆燒劫,軍民至結連金人下城,或削發為裝金人,共劫掠后族貴戚、王公大臣、富商巨賈之家,無不害者,如張溫成、劉明遠、劉大皇、聶婆婆等家,皆首被禍,其余士庶,燒劫扶持老幼遷徙入子城逃避者,累累然相望于道。如是累日未息。已而,流民殆遍于相國寺,乃寺東西廊廡間啼饑號寒,極可傷惻。是夜,里城外燒劫如前,彗星出東北角。(潰兵作亂被誘殺,百姓開始爭搶人肉,可知糧食已經不夠吃了,但既然不夠吃,為什么還要犒勞金兵?這不是慫,不是奴顏婢膝是什么?但這時金兵依然不敢入城,估計是怕激起宋人的抵抗意志,若是打巷戰,女真毫無優勢。
三十日黎明,揭榜:“大金和議已定,朕以宗廟社稷生靈之故,躬往致謝,咨爾眾庶,無得疑惑!逼降蠐頂凋T出南薰門,何、陳過庭、孫傳等從,曹輔、張叔夜留守彈壓。是日,百姓父老,爭持金銀、牛酒、彩帛獻軍前。自內前至南薰門不絕,人跡如蟻。迨晚,駕未回,人情洶懼。俄頃,有黃榜自南薰門入,云:“駕報平安!痹t云:“大金已許和議,事未了,朕留宿,只候事了歸內,仰軍民安業,無致疑慮。”士庶讀詔悉還,通夕不寐,至有然頂臂者。是夜,所至坊巷百姓少壯者,猶隊伍巡邏達旦,自是賊盜無所施其巧。(宋欽宗第一次前往金營議和,平安回來。)
初二日,官吏士庶復集南薰門,肩摩臂屬,尤盛于前。攜香瞻望者絡繹于道,起南薰門,抵宣化門。雪中行道泥污,百姓運土填路,以待御車之塵,頃刻而就。申刻駕歸,才及門,士庶遙認黃蓋,歡呼喧騰,一城傳報,奔走行路,山呼之聲動天地。已而仰瞻天表,又皆嘆惋感泣,涕泗橫流。上亦為之揮淚,及州橋,淚已沾帕子,殆不能言。鄭建雄、張叔夜扣馬號泣,上亦攬轡而泣。至宣德門,上始能言,嗚咽言曰:“朕將謂不與萬民相見!庇指衅灰眩渴粦Q哭。上既入內,士庶乃散,里巷爭傳,人情快適,恍若再生,焚香致謝。先是,上出,長入只候王嗣者從行,凡三日兩夜,王嗣未嘗頃刻離上左右,悉能道上出郊事。云:“上初至南薰門,城上皆金人。城上一人,自稱統軍,厲聲奏知,皇帝若親出議事,曬好公事,但請放心!鄙嫌埋R,城上金人皆走壁云:“奏知皇帝,不是下馬處!彼斐笋R如初。又差人報國相元帥,且立馬少時,容治道……(宋欽宗第二次去金營,然后就再也沒回來)
十四日,官吏、士庶、僧道、恭候大駕者又云集于南薰門。有榜云:“應民間金銀,限十五日前納入官。出限不納、私有藏匿者,并依軍法。自令后不許以金為首飾器物等!奔俺雠f新城候門,遍行天下,侍從官、郎中分頭四壁根括者,尤為緊急,婢仆告首括納者紛紛,有以仇隙而告者,亦被括納。告訐之風盛行,官司樂從而不閑……一銖一兩,無不括納,車載而去者絡繹于道。及晚,又榜云:“大金元帥臺令:‘候根括金銀盡絕中來,當遣大軍入城搜空!旙w此意,不可誤事。”士庶讀榜,相顧失色,莫不疑懼。至有集隊伍持軍器以備緩急者,通夕不寐。
十五日,黎明揭榜云:“駕傳到圣旨,軍**御帳幄、飲膳、炭火、什物不缺,迎待禮數優異,宰執從官次舍溫潔。只緣金銀表段數少,商議未定,駕回保無事≈軍民士庶憂疑,令多出榜文曉諭。右榜曉諭軍民,各令安業,務要寧靜,不得喧鬧!薄
十六日,四壁根括金銀益急。先傳二元帥留駕,過上元即回。至是未聞鑾輿之音,人心憂疑,罔測其故……(宋欽宗還沒回來,只是不停的要金銀,女真也開始威脅,不給金銀就派遣大軍殺進城來自己搜刮,于是全城百姓嚇壞了,開始公開劫掠百姓金銀,如果不交就殺頭,鼓勵百姓互相監督,檢舉揭發)
十九日,諸司結局罷括金銀表段,人心稍寬,亦莫測其故。但圣駕殊未聞回期,留宿郊外,至是幾浹旬日。復一日,陰雨不止,父老士庶僧道自朝至暮,云屯霧集……
二十三日,有榜云:“在京原開質庫人戶,須管仍舊開張,如違,許人告首,賞錢五十貫。”張叔夜請依舊收系諸州解發材,武人日給食錢,監國許之……
二十七日,金人索郊天儀物、法服、鹵簿、冠冕、乘輿種種等物,及臺省寺監官吏、通事舍人內官,數各有差,并取家屬,又索犀象、寶玉、藥石、彩色、帽幞、書籍之屬,人擔車載,徑往供納,急如星火。頃有榜云:“兩國通和,各敦信誓,車駕與二元帥議事,漸已了畢,只候旦夕回。仰士庶安業,勿致憂慮,及眾人聚集,恐誤大事。”是日捕獲內夫人倡優尤多。(還在要東西,還相信女真的信譽,還在說趕緊把東西送過來,女真就會放了宋欽宗)
二十八日……是日,金人又索尚樂、大晟府樂器、太常寺禮物戲儀,以追樽籩豆,至于奕棋博戲之具,無不征索,載而往者不可勝計。
二十九日,官吏士庶俟駕于南薰門益眾封府追捕內夫人倡優,就教坊銓擇,押赴軍中者,自二十五日,不可勝計,至是尤甚。又征求戚里權貴女,使車載以往,輪轍幾盡,搜求肩輿以乘之,賃轎之家,悉取無遺。凡被選出城者,皆號慟而去。又有親戚送,共為泣別者。又押內官二十五人及百工伎藝等人悉赴軍中,哀號之聲,震動天地。是日,民情極惶惶,迫于凍餒,人有剖剝食人者封府榜云:“街市尸首暴露,擅敢剝剔者,許人告首,賞錢五十貫!
三十日,金人索八寶九鼎車輅等,及索將作監官吏、尚書省吏人、秘書省文籍、國子監印板、及陰陽傳神待詔等并節次津遣。是日,解發內夫人并戚里女使猶未已。午刻,以車載數百,行近南薰門,時官吏亦俟駕于門內,而女使輩大呼斥罵曰:“爾等任朝廷大臣官吏,作壞國家至此,今日卻令我輩塞金人意,爾等果何面目”諸公被罵,回首緘默而已。
二月初一日,解發女妓、津搬庶物不輟,白米二千石,豆粟如之,至是委官出糶,以濟小民。又命拆毀高俅、楊戩私第。
初二日,金人索后妃服、琉璃玉器,再要雜工匠、伶人、醫官、內官等各家屬封府追捕尤峻,節次解發,悉系以繩,交刃防護,如犯大逆,市井號呼不絕。又索司天臺合天輪滴溜,俄頃有榜云:“奉駕前指揮,仰差人兵,津搬大金所須應干物色,俟盡絕日駕回!保ㄅ嫒碎_始要更多的好東西,女真人獸欲發作,開始要伎女倡優,倡優不夠就要良家女子,良家女子還不夠,就要官員的內夫人和女使,又要各種珍寶,工匠,醫官等,宋朝還是要什么給什么。
初三初四日,津搬器物解納如前,并發家屬,市井號呼,殆不堪聞……
初五日,津搬解發者益眾,有榜云:“內官藍忻、醫官周行降、樂官孟子書、經元帥下狀,云各有金銀在家窖埋,乞令本家掘取前來,因此元帥怒,再行根括,仰開封府散榜,內官醫官之家,應有似此隱匿,仰再根括,徑赴軍前交納!
初六日,開封府榜云再括金銀,又榜再括,馬并要根括,限初七日盡數送軍前交納,亦以金銀再索也。是日盛傳駕回,迨晚寂無所聞,民間造撰語言不一,彈壓官捕一人戮于市,無敢啟齒者。
(金兵開始一點點要東西,宋人一次一次被敲詐,然后在心里祈求你要什么我給什么,這下滿意了吧,滿意了就趕緊走吧!然后女真又繼續提出新的要求,宋朝心想前面都給了這么多了,再給一次吧,給了女真就走了,一點點被算計,同時也是慫到家了。)
初十日黎明,監國揭榜云:“仰百官父老午時各詣南薰門,瀝血懇告大金元帥,求駕回!弊砸饰,官吏士庶集于南薰門者,莫知其數,孫傳、張叔夜責狀于門吏,其狀云:“文武百官、僧道、耆老、軍民、中大夫同知樞密院事孫傳等前已累具狀,元帥推慈憫恤趙氏,存全社稷,許國主歸國,降號稱藩,永戴大國;蚓土⒈O國嗣子,以從人望,或選立趙氏近屬,使本國生靈有主,中外安帖,以全大國吊民伐罪之意。傳等今日在南薰門拜泣俟命,下情不勝哀痛懇告皇懼隕越之至,謹具申元帥府,伏候臺令!薄w氏支屬限不過今日發出城,如或此度不見薦舉,及不見發遣,必當重有施行,悔之無及,仍不得有違。天會五年二月十日!
士庶傳聞回語,相與號泣。入夜,上自軍中批御札,付開封府尹徐秉哲:二月內于元帥府拜受金國皇帝詔書,以違變盟,誓別立異姓,仍依圣旨,專俟后妃、太子、諸王、公主以次內族出京,俾令團聚。自惟失信,固當如此,猶恐舊地別立賢人,其余百姓為累非細!苯褚蛟獛浉钊岁逦淖秩胱h,附此,無拘舊分,妄為禍福,速招連累。”士庶聞之,益更慟哭。
(趙宋開始向金朝稱臣,使用金朝年號,女真開始一網打盡趙宋宗室,名曰團聚,實際則囚禁,侮辱!)
十一日黎明,上自軍前批付徐秉哲云:“我以失信為金人所廢,公可彈壓京師,無使喧撓,反為我累!碧匣室嗯疲骸吧匈囋獛泴捜剩垢缸訄F聚,速令太子出來!保ㄅ嬉獜U了宋欽宗)
十三日,御史中丞秦檜及百官所議狀繳申軍前,金人移文取親王帝姬及南班家屬甚峻,京師官吏一聽而已。
十四十五十六十七日,開封府津遣王公帝姬及宗室等節次出門,哀號之達于遠近。先取官吏百工伎藝家屬,至是亦有發遣者,內前至南薰門,貴賤老幼號呼不絕者百余日。又追取宮嬪以下一千五百人,親王二十五人,帝姬駙馬四十九人,市井聚觀,莫不憤怒,無一人敢誰何者。
十八日,金人移文,索太學博通經術者三十人,如法以禮敦聘前來,師資之禮,不敢不厚。學中應募者三十人,大抵多閩人及兩河人,官司各給三百千以治裝。三十人忻然應聘,士論鄙之。是日,取御史中丞秦檜赴軍前。
十九日,金人移文,索禪學通經僧行數十人,開封府集諸禪長老及首座西堂禪僧等應募,每院不下十余人,解赴軍前,后多有退歸者,所留僅二十人,傳聞待遇頗厚,諸寨輪齋襯施無虛日。是日,又索應刊經板,官司購求,即時解赴。
二十二日,金人移文,宗室南班官等項二十五日解發盡絕,并不得聽落一人!
二十五日,金人移文,督責金銀極為峻切,官司驚懼,莫知所措。迨晚,四壁提舉根括金銀官四人,催促根括金銀,已而,將四壁提舉根括金銀官四人押赴軍前,二酋震怒拂膺,大聲斥責,命執四人于監軍處敲殺之……
二十六日,開封府、御史臺催科金銀,無所不至,自九品以上折為九等,均定金銀表段數目,各差人逐坊陌家至戶到,列為三等攤認,金銀表段亦隨等均定,上下催督,急如星火,一城騷動,不堪其苦。
(女真人繼續要金銀,宋朝官員狗一樣幫女真搜刮,達不到要求就像殺狗一樣把他們殺了。即便這樣,這些人依然不敢反抗。
二十八二十九日,解發金銀表段又如昔時,先不要綢布等,至是悉要,搬擔不絕于道。傳聞城外表段堆積如山,有腐爛者,而竭府庫,困民力,可勝道哉!
三月初七,金軍派五十人入城冊立張邦昌
二十一日,先前索取的醫官工匠樂伶入城采買工作用品,個個神氣活現
二十二日,金軍停止索取金銀,開封府宣告此事
二十四日,金軍放還部分官吏
二十六日,金軍焚毀營帳
二十八日,進軍撤軍
摘錄完畢,雖然是一千年前的事,但依然氣得肝疼!!!rw
</br>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