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切,還要從一百三十多年前起……
當時趙光義毒死二哥趙匡胤,弒君篡位,以大量官位收買人心穩定朝局后,便立即迫不及待親率八十萬大軍欲平滅北漢,進而北伐收復燕云,從而在軍功上超過哥哥趙匡胤,以此在軍中樹立威望,穩固政權。rg
然而太原城作為大唐的北京(唐西京長安,東都洛陽,北京太原),被修建的異常高大堅固,趙光義三個多月不分晝夜連續攻城死傷不下三十萬人,卻依然無法撼動太原堅城。
到最后還是把太原城的外圍部攻下,又擊退了遼國的援兵,太原城孤城難守,彈盡糧絕,北漢皇帝這才出城投降。
至此北漢滅亡,五代十國最后一個分裂的王朝被消滅了,再次形式上一統國,趙光義也算是有功。
但出于各種原因,一是晉陽(太原)城太過堅固,易守難攻,宋軍強攻晉陽結果損兵折將,損失慘重,因此趙光義決定徹底毀掉太原城以消心頭之恨。
再有就是太原號稱龍城,李唐就是從晉陽起兵奪取天下,五代時前晉,后唐等政權又都是據晉陽爭奪天下或者抗衡中原王朝;且道教認為宋地屬于“商星分野”,而太原則是“參星分野”,自古參商不相見,一旦中原政權衰弱,太原將最先叛亂。
因此趙光義決定平毀太原城,先是讓居民遷往汾水東的新城……不等百姓部出城(故土難離肯定有人不愿意搬),趙光義就下令放火,“萬炬皆發,宮寺民舍,一日俱盡”,“盡焚其廬舍,民老幼趨城門不及,焚死者甚眾”。
這還不算完,第二年宋軍又封堵汾水、晉祠水,灌入太原。古太原城經此火燒、水灌,變為一片廢墟。往日被譽為“錦繡太原城”,并已逾千年的大都會便不復存在了。
更重要的是,晉人的祖墳還有宗祠也在這場浩劫中毀于一旦。
這矛盾就就上升到了不可調和的地步,以前雖然華夏內戰不少,但都是為了爭正朔,為了華夏一統,雖然戰爭死傷難免,但在打贏了還這么搞的卻從來沒過。
晉人的親人死于宋氏王朝,祖宗之地祖宗之產業也被一把火燒盡后再放洪水摧毀,讓他們連重修的機會都沒有。
中國人最重鄉情,最敬祖先,毀人祖宗之地,毀人祖墳和祖宗宗祠,這仇恨就不共戴天了。
從此這些晉人的后代,還有祖宗之地在太原的北方漢人,就跟趙宋王朝不共戴天了,這也是為什么宋朝始終拿不下燕云十六州,打不過遼國,甚至最后還被北方漢人滅了國,亡了族的一個最重要原因。
這個時代的人,其實沒有太多國家的觀念,更多的是宗族觀念,因為趙光義做的這件事,這些人北方的漢人,特別是晉人的后代,始終不認同趙宋王朝的合法地位,恨不得老趙家部死光光,哪怕是給異族人做走狗也在所不惜。
這也是為什么不管遼國,還是女真,還是蒙古都有大量漢臣漢將漢兵,而且這些北方漢人打起宋朝來還特別賣力的重要原因。
都是蒙古滅亡了南宋,可是有誰知道,滅南宋的主力,不管是襄陽大戰,還是崖山海戰,都是北方漢人的軍隊!
其實稍微了解點歷史,仔細想想就能明白,燕趙之地自古多慷慨悲歌之士,人人尚武,自古都是吊打胡虜專業戶,真要反抗,怎么可能讓這么一點女真人就占據整個華北地區呢?
漢唐時期就不了,就唐末五代時期,軍閥割據,混戰不休,但前晉,后唐,后漢等政權僅憑一己之力就能抵擋住北方胡虜入侵。
五代初契丹耶律阿保機兩次三十萬大軍南下結果都是大敗而歸,損失慘重,從此幾十年內胡馬不敢南下。
再后來靠著先后石敬瑭拱手相送燕云十六州當了兒皇帝;杜重威效仿石敬瑭賣國求榮也想當兒皇帝,率二十萬大軍投降契丹,結果讓契丹不費吹灰之力攻破汴梁,滅亡后晉。
耶律德光在汴梁皇宮中即位,打算長久占據,做中原的皇帝,當時的情況可遠比北宋被女真滅亡時更加險惡十倍(后晉短命王朝,缺乏底蘊,當時的契丹也遠比剛興起沒兩年的金國要強大得多)。
可遼國(占據汴梁后才改的國號),最后卻只能狼狽萬分的退出中原,連他們的酋長耶律德光也因為起義軍的不斷襲擾憂懼不已,暴斃于殺胡林,還被做成了帝羓(臘肉干尸)。
而金國卻可以慢悠悠的押著徽欽二帝,以及大量趙氏皇族、后宮妃嬪與貴卿、朝臣等三千余人,還有無數的財寶,物資,書籍等返回北地,之后還長久的占據了中原之地。
兩者唯一的差別就是耶律德光占據汴梁后遭到了北方民間力量的頑強抵抗,廣大中原百姓群起反抗,多者數萬人,者不幾百上千人,到處打擊契丹軍隊,殺死契丹任命的官吏。
而女真滅亡北宋后,民間百姓雖然也有很多因為女真兵燒殺搶掠而起來反抗的,但大多都是為了自保和為親人報仇,但同時也有許多主動投靠女真幫著打宋朝的。
原來的北方漢人,不管自己人之間怎么打,但外族來了都會奮起反抗,拒絕和胡人合作;可是這一切,因為趙光義那一把火,一場大水而徹底改變了。
可以,是趙光義將北方漢人撕裂了。
李成就是這種情況,他的先祖就是當初逃亡的晉人,因此他天生對趙宋懷有恨意,可是叫他投靠遼國又不愿意,因此一聽梁山軍起兵反宋,招賢納士,立刻就飛馬來投了。
同樣的檄文還被石秀、楊林,孟康,厲天佑帶著人前往兩淮,江南等地,準備在兩淮受楊戩擴田,江南受花石綱之害最深的地方張貼發放。
因為檄文的最后就是痛陳趙佶,蔡京,楊戩,朱勔等昏君奸臣的暴政,同時高舉替天行道,保境安民,替老百姓主持公道旗號,廣招天下英豪,共聚大義。
相信要不了多久,天下不滿趙宋暴政的民間英豪,特別是原先水滸故事中四大寇中的許多好漢,就會聞訊而來。
卻林沖這邊已經回到梁山,開始大興土木興建環湖城堡和大市場,同時繼續緊鑼密鼓的抓緊練兵,忙的不亦樂乎。
而另一邊,統領兩萬多大軍前來征討梁山軍的大刀關勝和井木犴郝思文卻被這突如其來的變故給打了措手不及,進退兩難。。
a
</br>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