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花榮出一大堆忠君報國,忠義為先,都是奸臣貪官蒙蔽圣上的話來時,林沖就知道,花榮是不可能被自己服了。rg
結(jié)果也果然和林沖猜測的一樣,早在五年前花榮還是個十六歲的少年的時候,宋江就和他有過一次秉燭長談。
當(dāng)時花榮同樣是看到社會的很多黑暗,牢騷抱怨個沒完,就像一個迷茫的孩子一樣。而宋江卻像個溫厚的長者,他的話就如同黑暗里的一盞明燈,給了花榮莫大的鼓舞,讓他看到了希望,
特別是宋江身為鄆城吏,卻胸懷錦繡,志向高遠(yuǎn),常懷忠義報國,想要有一番作為垂青史揚名天下的偉大情懷,簡直讓花榮佩服得五體投地。
宋江哥哥好高尚,好偉大啊,比起身邊那些蠅營狗茍的人,簡直好到天上去了。
從此宋江就成了花榮一生的偶像。
作為后世人,林沖自然明白這種在青少年時期形成的崇拜甚至信仰有多強大,基可以花榮就是宋江的腦殘粉了,腦子里已經(jīng)被宋江先入為主,那自己再什么也是多余的。
當(dāng)下林沖也不再和花榮爭論這些,只是了一些梁山軍遠(yuǎn)大規(guī)劃,再和他一起罵了幾句貪官(這次不罵趙佶了)引起他的共鳴,然后便連夜告辭了。
“哥哥,這個花榮就是榆木腦袋,趙佶這廝都昏聵成這個樣子,他還認(rèn)為趙佶只是受了蒙蔽,還想著報效國家,可報效國家難道就是報效趙佶這個昏君嗎?現(xiàn)在受苦的可是天下的百姓!”
“的就是,這花榮如此不明事理,哥哥何必如此看重于他……”
“也不見得這花榮箭法有多好,哥哥怎么不住一晚,弟還想明早與他比試一番呢……”
出了清風(fēng)鎮(zhèn),王飛宇,龐萬春幾個就忍不住的“抱怨”起來,當(dāng)然矛頭都是沖著花榮,不過林沖卻從里面聞到了濃濃的醋味。
是了,自己這樣看重花榮,龐萬春幾個心里難免會有想法的。
“倒不是我這么看重他,這不是順路的事情嗎?我這也是有棗沒棗打三竿,若是他被我動,我們梁山軍不就又能多一名好兄弟嗎?
只可惜這天下有他這樣想法的人還是太多,我們梁山軍起事,爭取人心和大義的道路還很長啊……”
見林沖長嘆一聲,幾個人愣了一下,正準(zhǔn)備些好聽的話,卻聽林沖又道:“所以我們要做得更好,才能更顯出趙宋的不好來,若是我們收復(fù)了燕云,有真的在海外打下了大大的疆土,那時候……”
其實林沖早有自己的打算,趙宋朝廷之所以還這么多人心,不過是因為讀書人文官士大夫掌握了話語權(quán),因為趙宋朝廷對他們太好了,這些人自然會大宋的好話,但這些人也不是不可替代的。
而最擁護(hù)梁山軍則是受了梁山軍好處的普通百姓,受欺壓的佃戶農(nóng)夫,這些人雖然比文官士大夫多得多,但這些人卻是沒有話語權(quán)的。
可梁山軍可以現(xiàn)在培養(yǎng)啊,多開設(shè)一些學(xué)堂教導(dǎo)學(xué)生啊,總有一些像呂將,聞煥章還有趙宣這樣的讀書人,有他們做種子做教師,教出一大批的學(xué)生來。
等到時候女真的問題解決了,梁山軍也爭取到了更多的大義和人心,然后再和趙宋開片,打下了江山,還怕沒有文人前來投靠么?林沖可不相信他們能有多少節(jié)操。
到時候自己培養(yǎng)的讀書人,再加上主動投靠的文人,再加上國家機器在自己手中,剩下那些還“心向大宋”的失了勢的讀書人能翻出什么浪來?最多在文集里或隱晦或明目張膽的抹黑一下自己罷了,自己會在乎?
所以,其實林沖絲毫沒把這太當(dāng)一回事,這么不過是轉(zhuǎn)移話題,同時激勵一下幾人罷了。
果然,四人一下被林沖得熱血沸騰了。
“哥哥,我們梁山軍不但要收復(fù)燕云,還要在海外打下大大的疆土?”
“若真能如此,那我們不是要萬世留名?”
“跟著哥哥,肯定能……”
“哥哥,我們要打哪里……”
幾個人激動得不行,憧憬著將來打下高麗、倭國,琉球……名垂青史的榮耀,興奮得睡不著覺。
而林沖卻了卻一樁心事,一覺睡到天亮,然后帶著一千輕騎繼續(xù)向登州進(jìn)發(fā)。
梁山軍行軍很快,梁山距登州大約一千二百里多一點,林沖等人一路晝夜兼行趕路,也就用了四天半的時間,便在當(dāng)天晚上戊時時分趕到登州城外十五里外一處山坳駐扎。
而在這之前,林沖也早就派馬靈和幾位特戰(zhàn)營抽調(diào)過來的精英先行一步,前去打探登州城和登州水師的情況。
第二天一大早,吃過早飯后沒讓林沖等太久,馬靈便帶著打探好的情報回來了。
“哥哥,俺到登州城看了,那王師中或者知道朝廷兩路大軍進(jìn)攻梁山的消息,又覺得梁山距離登州實在太遠(yuǎn),因此整個登州城可是無防備。
登州城里總共駐扎有兩營步軍,負(fù)責(zé)看守四座城門,駐守軍營,衙門里做公的衙役捕快加起來有一百四五十,也沒甚么戰(zhàn)斗力,就是城中有一位兵馬提轄,就是欒兄弟的那位師弟,都他武藝甚是了得……”
林沖點點頭,孫立在登州做兵馬提轄的事林沖自然知道。
當(dāng)初準(zhǔn)備給王師中送金子的時候,林沖來是打算讓許貫忠去的,后來高唐州事發(fā),許貫忠做了隨軍軍師,欒廷玉他有個師弟在登州做兵馬提轄,他可以去,林沖想了想也就同意了。
再后來欒廷玉又起孫立如何領(lǐng)高強,想拉孫立一齊上上梁山,共聚大義,林沖想了一下卻給否了。
實在是在原來的水滸故事中,孫立給林沖的觀感太差了些,太沒有義氣,太冷血自私了些,林沖實在不想讓這樣的人上山和自己稱兄道弟。
至于欒廷玉的領(lǐng)高強,一是梁山軍現(xiàn)在并不缺猛將,二是在武藝上面孫立其實也不是太出色。
可他的不講義氣在原來的故事中,先是裝聾作啞坐視表弟解珍、解寶被貪官污吏害死;后又在梁山能出人頭地而無情出賣自己的師兄欒廷玉,卻實在讓林沖太印象深刻了。。
a
</br>
【精彩東方文學(xué)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jié)首發(fā),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