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過多久,張叔夜父子兩個就在呂方的帶領下來到宛子城議事廳,與他們一同上島的一班隨從護衛也早已在此等候多時。
張叔夜領著這班人進了議事廳,見著林沖雙方了些客氣寒暄的話,互相見禮完畢。
因為對著這次招安不抱希望,張叔夜也不多廢話,當即從隨從中黃門捧著的詔書匣內取出詔書,高聲讀道:
“制曰:朕自即位以來,用仁義以治天下,行禮樂以變海內,公賞罰以定干戈。求賢之心未嘗少怠,愛民之心未嘗少洽。博施濟眾,欲與天地均同;體道行仁,咸使黎民蒙庇。遐邇赤子,咸知朕心。
切念梁山軍林沖、呂將、聞煥章等,素懷忠義,不施暴虐。歸順之心已久,報效之志凜然。雖犯罪惡,各有所由。察其情懇,深可憫憐。
朕今特差禮部侍郎張叔夜,赍捧詔書,親到梁山水泊,將林沖等大人員所犯罪惡盡行赦免。其為首者各賜金牌一面,紅錦一匹。赦書到日,莫負朕心,早早歸降,必當重用。故茲詔敕,想宜悉知。
政和八年夏五月某日詔示。”
果然詔書剛一讀罷,就見林沖麾下眾人或是都面露不悅,或是微有怒色。
只見梁山軍二把手呂將拱了拱手道:“張相公,莫不是傳話的梁方平不曾把話清楚?”
“甚么?”
張叔夜心中微嘆,暗道就知道梁山軍不會真心招安,現在要來找茬,肯定要得寸進尺,提過分的條件了。然后將破壞和平(招安)的責任推到朝廷這邊。
別的不,就自己這個欽差宣讀詔書,林沖竟然不召集所有頭領,聆聽詔書時也不肯下跪,只是躬身行禮就知道,就知梁山軍沒把這次招安當一回事。
就聽呂將正色道:“我家哥哥可是得清清楚楚——雙方和平共處,我們接受趙官家的冊封,梁山軍加入大宋八十萬禁軍的戰斗序列。總結起來就是聽調不聽宣,仿效河東折家軍故事。
今日朝廷前來招安,怎地空口只會讓我們歸降,卻閉口不提冊封我家哥哥,并我等大軍將謀士官職的事?聽調不聽宣,梁山軍各種自治也閉口不提!
這是何道理?莫不是想用一張詔書,幾面金牌,幾匹錦緞,幾瓶御酒,就想誆得我們數萬人歸順,為大宋朝廷賣命,我告訴你,他趙佶打錯了算盤!”
呂將話一完,眾人一看林沖站在那里只是眼觀鼻鼻觀心入定一般,也一下炸了開來。
“朝廷太輕視我等!莫不是以為我梁山軍怕了朝廷……”
“我看朝廷沒安好心,這是拿我們當傻子……”
“真當我們是三歲孩,哪有這樣招安的?一句實的都沒有,都是虛話來誆我們……”
卻林沖正如老僧入定一般,一聽呼延灼這句“三歲孩”也忍不住在嘴角扯出一抹微不可察的笑意,心你還別不信,在原來的故事中,你們這伙人還真就像三歲孩一樣,被趙宋朝廷耍得團團轉。
一般來,兩支武裝力量相斗,一方要歸降另一方,肯定都是要事先談好條件和價碼的。
遠的比如隋末唐初時,河·北軍閥羅藝投降唐朝,條件就是李淵下召封他為燕王,還領部兵馬,鎮守北方;
再如宋初時,折家還有楊家一起投降宋朝,條件就是趙匡胤冊封他們為節度使,依然領部兵馬,鎮守邊境;
甚至是在電視劇《亮劍》中,楚云飛手下的一個營長想投降日,也是談好了條件,過去要當團長,如果只給個營長就不過去;
另一邊土匪謝寶慶想投降八·路軍,也和孔捷談的很清楚,過來之后是什么編制,他謝寶慶擔任什么職務都事先好。
可在原來的水滸故事中,宋江一伙接受朝廷招安的時候,這些條件卻通通都沒有談。
朝廷只用了一句“將宋江等大人員所犯罪惡盡行赦免”,“早早歸降,必當重用”這樣的空話,再賜給三十六面金牌,七十二面銀牌,三十六匹紅錦,七十二匹綠錦,就把宋江麾下一百單八將還有差不多二十萬大軍給招安了。
這不是一群傻子,一群三歲孩么?
連謝寶慶這個土匪都的見識,宋江,吳用,這伙人竟然不知道!
當然,仔細想來,宋江、吳用兩人,還有關勝,呼延灼等人肯定不是傻子。
之所以這么輕易的,一點條件沒談妥就招安了,最大的原因可能就是宋江實在太想招安,太想當官了,太想給趙佶當忠臣了,只要能招安其他的也就顧不得了。
而關勝,呼延灼等人來就是朝廷的軍將,之前宋江勸他們的時候就總把“專等招安”掛在嘴邊,他們這才上的山,這時候能重回朝廷的體制之內,自然是極好的。因此關勝,呼延灼等人哪怕是看出了問題,也不會節外生枝,出言提醒了。
而其他諸如林沖,魯智深,武松、劉唐等不太愿意招安的,因為被宋江,吳用,關勝,呼延灼等招安派壓制,也就閉口不言了。
于是這才有了原來故事中,那一波三折,白癡一樣的招安。
林沖來就不是真心招安,梁山軍中目前也沒有招安派存在,自然不會像宋江那伙人那樣,一聽招安就甚么都不管不顧了,立刻就發作起來。
張叔夜再次嘆一口氣,心果然是糊弄不過去,于是道:“諸位安靜,聽我一言,朝廷絕對沒有輕視梁山軍的意思,更不會把梁山軍當傻子!
只是招安之事,茲事體大,朝廷自然不得不慎之又慎。這次官家派官來,卻是要看梁山軍是不是誠心招安?之后再談冊封林軍主等相關事宜。
現今朝廷已經拿出誠意,赦免林軍主等一眾人員所有罪行,承諾必當重用,梁山軍是否也要拿出相應誠意來呢?”
林沖這才睜開微閉的眼睛,拱手朝張叔夜行了一禮道:“張相公容稟,林沖想要與朝廷和平共處之心,可表日月!
別的不,就朝廷兩次征剿,我梁山軍都不曾過多殺傷人命,亦不曾主動劫掠攻打過州縣,這便是明證!
天日可鑒,我林沖一心只在北地崛起的女真,只在我漢家河山,漢家天下。
是以實在不愿意與朝廷兵馬打個你死我活,白白消耗我漢家元氣,到時候我們兩方打個兩敗俱傷,反倒讓南侵的女真的蠻子撿了便宜。重演五胡十六國,山河破碎,中原淪喪,遍地腥膻,我漢家子民生靈涂炭被大肆屠殺的悲劇。
因此我林沖,還有梁山軍想要與和平共處,一致對外,也就是張相公所的‘招安’的誠心請不要在懷疑。只是不知張相公所的拿出相應的誠意來,的是甚么?”8)
</br>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