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時節,兩艘渡船借助風帆和輪漿的動力,飛速的在水面行駛,一路順風順水,很快就駛過梁山泊外圍較淺的水域,來到中間的蓼兒洼。
但見一望無際的水面上,煙波浩渺,水天相接,只看得人神清氣爽。
陳宗善與呂將都是文人,見此景色,吹拂著湖面的清風,不覺都心曠神怡起來,兩人出了船艙,來到前方的甲板上觀看湖光水色。
“好一處八百里梁山水泊,果然是‘巨澤渺無際,齊船度日撐。漁人駭鐃吹,水鳥背旗旌。蒲密遮如港,山遙勢如彭。不知蓮芰里,白晝苦蚊虻。’啊!”
原來這首詩卻是中宗朝(參照第一章)的宰相韓琦當年出任鄆州知州時,路過梁山泊所寫,專門描寫水鄉澤國的浩淼。
而之后在神宗(趙佶老爹)朝,黃河又兩次決口,洪水匯聚到梁山泊,這時梁山泊的水域面積比韓琦那時還要大得多,難怪陳宗善贊嘆不已。
呂將在一旁笑著道:“梁山泊號稱八百里水泊,雖有些夸大,卻也是一處極險要的去處,若沒有幾千上萬的水軍,哪個能輕易上得島去?
是以當初哥哥才慧眼如炬,選中此處作為基業。
只是發展到現在,卻是又多了些許麻煩,每次上島出島都要先走一段水路。人少也還罷了,若是大軍出征,光是運送人馬輜重有時候就要一天。”
陳宗善一邊聽著,一邊暗暗點頭,心中不禁想到,之前朝廷兩次派兵征剿,都是陸上大軍。
這是打輸了,可就算當初都打贏了,梁山軍只要往水泊里一躲,朝廷軍馬就只能徒嘆奈何。
看來想徹底解決梁山問題,還是一定要有水軍才行……
正想著,就聽見側后邊突然傳來一聲尖叫,緊接著就是一聲重物落水的聲音,隨后就聽另一艘大渡船上一陣驚慌尖叫的聲音傳來。
“哎呀!有人落水了!”
“哎呀!有人落水了,快救人啊……”
“救命~~”
陳宗善悚然一驚,暗道這兩艘大渡船都是至少七八百料的大船,能一次搭載一兩百人,而且行駛得又快又穩,怎么可能有人落水呢?
他連忙跑到渡船的另一側,扶著船舷往外看,就見清澈的水面上一個人影正在不停的上下起伏,正是張干辦。
“快救人啊~~~”
兩艘船的梁山軍兵都大聲喊叫起來,聲音焦急,但就是沒一個真的跳下水救人。
“呂軍師,快救人啊!是張干辦,他是蔡太師的心腹人,不能有事啊!”
陳宗善不傻,怎么會想不到張干辦明擺著就是被梁山軍的人推下去或者扔下去的,所以兩船的人都只是在船上大叫,卻沒有一個人下水救人。
呂將故作詫異道:“為甚么不能有事,干辦而已,不是陳太尉才是欽差么?”
“可是……呂軍師,我求你了,還請下令救援一二!”
話間陳宗善就要給呂將拱手作揖,呂將伸手將他扶住,道:“太尉折煞學生了,這如何使得?
只是這蔡府家奴卻忒裝煞臭幺(太裝逼)了些,太尉才是官家欽點的欽差,這廝卻在一旁指手畫腳,吆五喝六,這算怎么回事?
須知雖是我梁山軍主動求和,卻不是我們怕了朝廷兵馬!朝廷兩次大軍前來征剿,可結果呢?卻是片甲無回!還請太尉要明白這一點。”
陳宗善是一個不能調動一兵一卒的假太尉,性格就偏軟弱,這時看到梁山軍如此強硬并且有恃無恐,氣勢上一下就被壓得抬不起頭。
更兼這時張干辦還在水里撲騰,剛才還時不時露出半個頭喊聲救命,現在卻整個沒頂了,眼看就要被淹死,陳宗善哪里敢個不字。
當下陳宗善點頭稱是,拱手作揖,呂將這才對著后邊那艘船叫了一聲,立刻有兩名漢子跳下水,將那張干辦從水里托了起來,然后被人用繩子拉上甲板。
“呂先生,這廝沒死,就是多喝了一點湖水,吐一吐就沒事了。”
聽到張干辦沒事,陳宗善這才放下心來,不過又很快對自己此行任務趕到擔心起來,梁山軍如此強勢,自己此行恐怕是難以成事,甚至還要受辱了。
懷著這種心思,陳宗善當下也沒心情再看湖光水色,返身進了船艙。呂將笑了笑,也跟著進去,陪他品茶聊天,些有的沒的。
一路無話,渡船很快抵達金沙灘,這里亦早有人在此等候,一路又將陳宗善等人護送到宛子城議事廳,見到了林沖。
張干辦還有韋虞侯等人,則被呂將安排到客房歇息,陳宗善也不敢作聲。
而這邊林沖在聽呂方簡短匯報兩句后,笑著朝陳宗善迎了過來。
“哈哈,陳太尉,一別數月,又見面了,不必多禮,請坐請坐。”
“見過林軍主,太尉這次帶來了官家的圣旨。”
“好啊,那就宣讀吧。嗯,莫不是要我們結彩懸花,焚香跪聽?”
林沖笑了笑,哪里有這個意思?陳宗善愣了愣,只得從一旁的黃門捧著的詔書匣內取出詔書,高聲讀了起來。
圣旨的內容倒是很簡單,意思就是朝廷已經答應梁山軍之前向張叔夜提出的所有條件;并且希望林沖能夠早點率領梁山軍主力出征西夏,朝廷自會準備一應糧草輜重,還有將士的犒賞云云。
林沖笑著恭領了圣旨,再次相請陳宗善在上堂落座了,早有人過來奉上香茶。
林沖問道:“好教太尉知道,朝廷既然同意了我們的條件,我梁山軍自然會履行諾言,出兵討伐西賊。
只是因為梁山軍新降之兵太多,卻必須要再訓練至少一個半月方才能形成戰力,否則即便到了關西,也不會是如狼似虎的西賊的對手!
再者一個就是,林沖之前也曾派人到關西打探西夏軍情。
不是二十萬西軍已經將西賊偽都興慶府團團圍住,正在挖掘壕溝,結硬寨,筑寨墻,已將興慶府團團圍住,連蒼蠅也飛不出一只么?
不是我軍已勝券在握,西賊覆滅指日可待,如何現在又軍情緊急了?”
起來,整個這一套戰術,還是林沖教給桓逸,桓逸又一點一點引導童貫“想”出來的呢。
當然,林沖這個戰術,也不是他自己想出來的,而是學習自原那個歷史時空中,清軍圍困明軍的大凌河之戰,還有晚清時湘軍對付太平軍的法子。
簡單一點,就是結硬寨,打呆仗。靠著長墻,塹壕死死圍困城內的敵軍,同時借住營寨的防守優勢,圍城打援,消滅救援之敵!8)
</br>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