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蕩蕩的村落當(dāng)中響起銅鑼聲,聽到聲音的陸家人都變了臉色。上次差役們就是在銅鑼聲中,抓走了村里面近半人口。沒多久,就聽外面的差役吆喝道:“知縣老爺駕到,各家都出來跪見。”
陸大伯懷著忐忑不安的心情走出家門,他已經(jīng)被提前告知此次知縣老爺并非來抓人,而是與村里面這幫不窮的人們談?wù)劇?br />
在北方,三拜九叩已經(jīng)是蒙古朝廷中漢臣對蒙古皇帝的禮數(shù)。現(xiàn)在的皇帝忽必烈規(guī)定,各地的長官都必須是蒙古人,回回和色目人充當(dāng)財政官。至于那些辦事的則由漢官來擔(dān)任。漢臣對蒙古皇帝要三拜九叩,地方上的漢人對于官員當(dāng)然要跪見。漢人們對此也已經(jīng)習(xí)慣,并且認(rèn)為這是漢人的傳統(tǒng)。
而且因為缺乏文化教育,北方漢人并不知道這并非是漢人的傳統(tǒng)。在此時南邊的大宋,漢人見到大宋皇帝也不過是微微躬身表示致意。在全新的制度中,漢人只用和皇帝握手而已。
跪在地上,便是不高的車駕看上去也高高在上。作為知縣的蒙古大人乘車而過。沒多久,各家的人都集結(jié)起來。陸大伯作為族長參加了會議,環(huán)顧周圍。來參加的三大家就是鄭家、孔家、陸家,其他幾家都是沒有參加向官府申請救濟的莊戶人家。之所以沒有申請救濟,完全是因為這幫人膽小,不敢招惹官府。當(dāng)然,在正兒世道下能有這樣的認(rèn)知已經(jīng)算是聰明人。
眾人到齊,就聽差役長聲吆喝:“行禮!”
鄭家、孔家、立刻跪下給蒙古知縣磕頭行禮。陸大伯本來以為鄭家和孔家乃是漢軍世侯,是有身份的人,地位應(yīng)該在蒙古知縣之上,所以不用跪地磕頭。沒想到眼見的是這兩家的族長規(guī)規(guī)矩矩的跪下磕頭,他也乖乖和其他幾家人一起跪下磕頭。等他們跪伏在地磕完頭,蒙古知縣就坐在位置上開了腔,“你們幾位都沒有向朝廷申請糧食。可見諸位都很能干。”
知縣的漢話里面有股子濃濃的蒙古腔調(diào),陸大伯幾乎聽不明白。不管這第一次聽到的怪異的腔調(diào)是多么陌生,陸大伯還是從遣詞造句里頭聽出了危險。
蒙古知縣并沒有去分辨下頭那些跪伏在地的人是什么表情,這幫人都低著頭,臉部方向基本都規(guī)規(guī)矩矩向下,其實也分辨不出來。知縣繼續(xù)說道:“大家都很能干,也不會缺糧。本知縣此次親自前來,就是要諸位把今年的糧食給交了。”
“什么?”陸大伯忍不住驚叫道。此時的他徹底懵了,之前的事情證明官府根本就沒有賑濟災(zāi)民的意思,現(xiàn)在知縣更明白的講出了此行的目的,他竟然是來收糧食的。現(xiàn)在可是災(zāi)年,大家本來就沒有足夠吃到明年收獲的糧食,然而知縣卻要把大家現(xiàn)在僅有的糧食都要走,大家還要怎么活?當(dāng)然,前提是這幫人手里還有糧食的話。
“怎么樣,你們現(xiàn)在要不要交糧食?”穩(wěn)穩(wěn)當(dāng)當(dāng)坐在馬扎上的知縣居高臨下的看著跪在他面前的這些漢人。
沒人說話。誰也不敢說話,更不想說話。
“怎么沒人說話?糧食多的都不知道該說什么了?哈哈。”知縣說了個也不知道該稱為是笑話或者是調(diào)侃又或者是威脅的話,接著就自顧自的笑出聲。旁邊那些蒙古兵們也跟著笑起來。
下面的人還是沒人吭聲。在此時,陸大伯只感覺到了一種強烈的壓力,根本不敢吭聲。只要他吭聲,那就一定不會附和知縣的要求。
見到還是沒人說話,知縣說道:“你,說話。”
陸大伯低著頭,根本不知道知縣在說誰。稍稍抬起頭,就見到知縣旁邊的蒙古兵抽出馬鞭,上前兩步,對著陸大伯旁邊的人劈頭就是一馬鞭,在小門戶家主的慘叫聲中,蒙古兵罵道:“說你呢,聾了么?!”
“啊!”挨了這么一鞭子,戶主忍不住慘叫起來。他看躲不過去,收起呼痛的聲音之后就哀求道:“老爺,我家是真的沒糧食了。”
知縣聽完之后爽快的笑道:“沒糧,那就把他們?nèi)規(guī)ゴ蠖甲龉ぁ4蠖既钡木褪亲龉さ娜恕!?br />
命令一下,蒙古兵立刻就架起了這名家主,拖著他就往他家走。見家主還在折騰,蒙古兵怒罵道:“老實走,不老實一刀砍死你!”
片刻后,苦苦哀求的戶主就被拖走了。知縣繼續(xù)問道:“諸位家里有沒有糧食?”
又是沉默,沉默。就在陸大伯覺得蒙古知縣又要點名的時候,就聽鄭家家主開口說道:“我們家有糧,現(xiàn)在就交了。”
“哼!算你識趣。”知縣答道。然后對其他人說道:“其他人呢!”
到了此時,陸大伯也不敢再等下去。他已經(jīng)下了決心,是堅決不要被抓走。既然已經(jīng)躲不過,他開口說道:“我家也有糧,現(xiàn)在就交。”
有了這樣的破口,其他人家也都不得不一一應(yīng)承下來交糧。
“你們按照名冊,挨家挨戶的收糧。”蒙古知縣對旁邊的差役命道。
人們不得不散了,陸大伯萬念俱灰的向家走,雖然蒙古人災(zāi)年繼續(xù)全額收糧食稅的做法很離譜,卻意外的并沒有讓陸大伯感到意外。見到了昨天的大抓捕,陸大伯對蒙古官府的任何行動都不會輕易感到意外了。
走了一段,陸大伯就聽到隱隱有人哀求的聲音,扭頭一看,卻是一家人直接給鄭家跪下了,哀求的聲音只傳來了片段,卻是那家人哀求鄭家借糧給他家,讓他家渡過這次的難關(guān)。
陸大伯心中悲涼,也不管最后是什么結(jié)果。他現(xiàn)在對自己竟然做了從黃河南邊逃回來的決定無比后悔。若是陸大伯全家都跑去南邊,一個空空蕩蕩的家里隨便人們怎么折騰。與現(xiàn)在要繳納的糧食一比,那種可能遭受的損失根本無足重輕。
幸好有從地里收來的那點殘余糧食,還有南邊的侄子陸二郎給的糧食。總算是勉強湊夠了該交的糧食。陸家的男人都知道躲不過,要么面如死灰,要么默默流淚。倒是女人們一想到把這些糧食上繳之后馬上就沒有吃的,有些人忍不住就撲倒裝了糧食的麻袋上嚎啕痛哭。男人們生怕差役和蒙古兵趁機動手,連拉帶拽的把女人拽回屋里。
一袋袋的糧食打開,差役仔細(xì)看過都是糧食,里面并沒有摻麥秸。這才開始稱量,陸大伯看著他們把量麥子的斗給堆得冒尖,一咬牙,就從貼身的口袋中掏出些交鈔,陪著笑遞給了差役。
差役原本就用眼睛乜斜的看陸大伯,見他如此識相,立刻上前把交鈔抓在手里,一張張看了之后,不滿的說道:“才這么點?”
陸大伯心如刀絞,卻只能又掏出一張,顫抖著手交給了差役,差役一把抓過來,看了是張兩百文的交鈔,這才傲慢的說道:“早點掏出來不就沒事了。俺們都是講規(guī)矩的,哪里會要的那么過份!”
聽著差役的訓(xùn)斥,陸大伯的眼淚差點流了出來,他點頭哈腰的盡量陪著笑臉。領(lǐng)頭的差役對手下說道:“看看差不多就行了。”
有了命令,差役們手腳麻利的稱量起來,看著總數(shù)差不多,便收起糧食包,拉著車子向下面的人家走去。
陸家的人各自落淚,卻也只能如此。沒多久,就聽到另外那家門口的差役怒喝道:“你們拿的都是什么!缺了這么多糧食,還敢來哄騙俺們。好大的膽子。”
叫罵聲沒停,差役就已經(jīng)開始對那家人拳打腳踢,邊打邊罵。
陸大伯趕緊讓自家人各自回家,在這種時候看熱鬧是最傻的選擇。
大半個時辰之后,外面的差役又喊道:“知縣老爺請大家再過去一趟,把收糧的單子簽結(jié)一下。”
大家再次聚齊,就見那幾個小門戶的家主都是鼻青臉腫,鼻子被打破。這次幾人叩頭之后,蒙古知縣笑呵呵的讓他們起來,還賞了他們幾個人板凳。
等眾人坐下,蒙古知縣說道:“諸位都是大元的臣民,又都是地方上的豪強。大家都知道這蝗災(zāi)有多兇,朝廷遭了災(zāi),支用極為吃緊。大家都講忠君愛國,此時就是諸位忠君愛國的時候。朝廷給咱們縣定下的額度是五十錠銀子的賑災(zāi)錢。本知縣覺得咱們村富戶這么多,五錠是一定拿得出的。這些還得由大家商議各家拿多少。”
陸大伯只覺得自己此時都要暈倒了。他以為被搜刮走了所有的糧食就該是盡頭,卻沒想到這位蒙古知縣還要搜刮錢財。大元的中統(tǒng)元寶交鈔是按貫來計算,一貫等于一兩銀子。在兩之上還有一個‘錠’的單位。一錠指的是一錠銀子,一錠銀子是五十兩。五錠就是二百五十兩銀子,是二百五十貫中統(tǒng)元寶交鈔。
此時還算是很熱的天氣,陸大伯就覺得渾身冰涼,只能哆哆嗦嗦的抬頭看著孔老爹。卻見孔老爹也是臉色慘白,花白的胡子哆哆嗦嗦。明顯說不出話來。
“知縣老爺。我等真的沒有這么交鈔。”鄭家家主開口了。
“你等怎么會沒有這么多交鈔。”
“老爺,現(xiàn)在我們手里哪里有那么多交鈔。便是有,也得等我們變賣家產(chǎn)。”
“哈哈。”知縣爽快的說道:“我說你們有,你們就有。要么咱們打個賭,我派兵到你們家去找,若是找不出五錠,我倒找給你五錠。”
對這樣的威脅,陸大伯已經(jīng)嚇得牙齒打架。讓蒙古人進家,那大概是什么都會給搶光。
而鄭家家主則笑道:“知縣老爺,不如這樣,大家來一趟也不容易,我們獻(xiàn)給老爺十貫的茶水錢,可好。”
“十貫?你打發(fā)叫花子呢!十貫?zāi)芎葌什么出來!”蒙古知縣慍怒的應(yīng)道。
“那知縣老爺覺得多少合適。”鄭家家主討價還價。
大家從五錠,殺價到二十貫。最后在三十貫和三十五貫之間展開了拉鋸戰(zhàn)。蒙古知縣也被鄭家家主的堅持給完全激怒了。他喝道:“你們這些漢人就是不痛快。三十五貫,你若是再少,我便殺去你家。”
得到了確定的數(shù)字,鄭家家主轉(zhuǎn)身對孔老爹說道:“老孔,不如咱們一家一半,把這個錢出了。”
孔老爹緊閉著嘴,一個勁的搖頭。仿佛不說話,就可以躲過這場災(zāi)難。鄭家家主看孔老爹始終不肯說話,最后嘆口氣,他命家人返回家里去。不太久,就取回了十七貫五百文錢交給蒙古知縣,然后鄭家家主就轉(zhuǎn)身離去。
陸大伯雖然對鄭家極為不滿,但是此事他卻覺得鄭家做的還不錯。此時若是不給錢,大概是過不去的。現(xiàn)在不過是破點財,若是蒙古兵殺起人來,這十七貫五百文并不夠一條人命。
見到孔老爹堅持不肯交錢,蒙古知縣卻也沒有多話。他命道:“把這老東西捆走。告訴他們家人,老老實實拿一錠來贖人。”
聽了這話,孔老爹才忍不住哀求起來。然而蒙古知縣根本不管孔老爹表示愿意商量著交錢的哀求,帶著人押著糧食就走了。
回去的路上,蒙古知縣心情很不錯。孔老爹吆喝一陣,惹人煩躁。差役弄團草塞進他嘴里,然后用布條綁住嘴,算是讓隊伍里面清靜下來。
大都一直缺乏匠戶,現(xiàn)在按照朝廷的命令抓了好上千戶百姓,送到大都之后肯定能夠得到嘉獎。在這樣的災(zāi)年里面又征集到了糧食,又是大功一件。至于那個賑災(zāi)的錢,是知縣編的。鄭家的家主倒是懂行,知道這是給知縣的茶水錢。有了這筆錢,知縣也算是發(fā)了個小財。
對于普通人而言,災(zāi)年日子難過。以知縣的經(jīng)驗,災(zāi)年對他未必是壞事。豐年的時候朝廷非常在乎征收到的糧食,很多事情反倒不容易動手。在這樣的災(zāi)年里面,朝廷在乎的只是知縣能不能保證縣里不出事。豐年時候并不方便做的事情,就很方便做了。譬如他本來就看中了一個閨女,正好可以商量著買下來。這些災(zāi)民里面應(yīng)該也有長相不錯的女子,知縣準(zhǔn)備找到之后也買過來。
眼瞅著要到了縣城門口。卻突然聽到有響箭的聲音,接著從路邊的草叢里殺出來好些人。蒙古知縣一驚,然后就看到這些人中有那么幾個頭上戴著麻袋,只是眼睛和口鼻的位置留下洞口。這扮相把知縣弄得大惑不解。
【精彩東方文學(xué)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jié)首發(fā),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