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間,華夏軍第一混成旅所部駐扎營地的外圍,后金韃子模仿野獸、鷹雀的叫聲的不停的呼喊了大半夜,想要騷擾華夏軍,讓第一旅無法正常休息。
華夏軍在白天大勝了一場,這會兒自然也是毫不示弱的,各部部署在外圍的部隊不斷的主動出擊,和后金軍之間爆發了一些零星的戰斗。
這一晚上時間,韃子那邊前來襲擾、攻擊華夏軍的隊伍,有著復州城做為依托,能得到充分的休息,所以,源源不斷不斷的出擊和華夏軍交戰。
但華夏軍的防御體系,還有野戰能力,那可都是經過多年間多次戰陣檢驗的。
各營陸續的派出了接應的部隊,牢牢封鎖了幾處山口位置,直到第二天,都沒有讓后金韃子突破營地的外圍防御措施。
到了第二天一大早,第一混成旅的全體戰士,在吃過早飯之后,就迅速的往復州城推進而去。
這里是復州河的中上游地段了,距離復州城只有區區不到10公里的路程,以華夏軍的高強度訓練程度,要不了多久就能趕到目的地。
4000多人的隊伍,順著復州河西岸一路直行,很快到達復州城下。
紅色的旗幟,暗黃色的軍服交相輝映,如同是紅黃相間的地毯一般,鋪滿了城外的原野地帶,響亮的軍號聲和鼓點子震天動地的響徹了天地!尽
扎克丹的旅部大旗,停在城東南方向上的一個山崗上。
這一處山上,還有一座“永豐塔”。
據傳,這座永豐塔始建于后周(951--960年),北宋年間(960年—1127年)才建成,距今已有1000余年,歷經洪水、地震,仍完好無損。
據《巨野縣志》記載,該塔原“坐落于縣治儒學前大佛寺內“。唐宋時期的大佛寺,方圓20余畝,寺西建有塔院,塔內藏有佛經;佛廟雕梁畫棟,建造雄偉,佛像神采奕奕,栩栩如生,墓鼓晨鐘,煙霧繚繞,是古代游覽勝地。'
宋元時期,永豐塔以北是濟州城內商業鬧市區,有戲樓、酒樓、飯店、旅館,每天說書的、唱戲的、打拳的、賣藝的,鑼鼓管弦之聲,不絕于耳。
每當古會,商賈云集,車水馬龍,熙熙攘攘,熱鬧非凡。因塔淵源于佛教盛行的古印度等國,古代人們又稱它為佛塔或者梵塔。明嘉靖監察御史馬文健詩云:“浮屠筑塔自何埤傀壓晴川。……“
《巨野縣志》中的“梵塔朝暉“一語,即由此而來,取名“永豐“,意謂“國泰民安,五谷豐登“之意。
永豐塔系八棱等邊四門樓閣式磚塔,現存五層,高31米,下層周長44米,上層周長36米。
第一層為磚疊挑檐,其它各層則華拱兩挑組成上承托檐,交叉錯落,堅實牢固。
每層的東、南、西、北四面各設有券門,明暗有別,或為天井,或直通塔內回廊。
塔身各層高度及塔徑自下而上逐層遞減,收分得體。塔外西側有后修的石臺階數級,由此臺階可進入塔內。
底層設有塔心室,室內壁上鑲嵌7塊佛教石造像碑,門口一塊縱40.5厘米,橫100厘米,一排5尊佛像,像高28厘米。
永豐塔四面環水,塔身故有所傾斜,明、清曾多次修繕。
清晨登塔眺望,東面山色蒙蒙,霞光絢麗,北有文廟大成殿,雄偉壯觀。永豐塔附近還有菏塔、石橋與之交相輝映,景色甚美。
雖然眼前的景色很是漂亮,令人目眩,可此刻的扎克丹卻無心去看什么風景。他更關注的是眼前這座缺乏美感的復州城城墻。
復州于洪武十年設衛,開初的時候為夯土城墻,到了永樂四年的時候外面包上了城磚,周長2200米左右,城墻高8米,寬5米,沒有甕城。
光就宏偉程度上來說,復州衛城和金州城是有著很大差距的,光是城墻的高度就足足少了3米多。
相應的,自然在攻擊難度上來說,一下子就降低了一個檔次。
復州在明代的時候,也是個通海的地區,曾經的商貿十分的繁盛,但經過努爾哈赤那所謂的“十大功績”的“照顧”后,現在這里已經是一片荒蕪了。
原本在城外分布著的院落,只有少部分留存了下來,至于其他的,基本上全部都變成了一片斷壁殘垣。
在商業上,就只剩下和東江鎮、關寧鎮的走私貿易,至于其他的,本地完全見不到任何的商鋪和正常貿易,甚至就連周圍原本肥沃的土地上,也是荒草叢生。
只有沿著復州河兩岸,還有少量的軍屯駐守,可也在今年上半年一連串的“拔釘子行動”中,被華夏軍的突襲部隊、偵查部隊,給燒掉了大半。
至于剩下的小部分還沒來得及成熟的糧食,扎克丹打算強行收過來,喂自家軍隊的戰馬。
反正,扎克丹是決定了的,這里的一粒糧食都不會留給駐扎在這片地方上的后金韃子那些個屠夫。
偵察營的成員們,這時候已經繞過了復州衛城,直直的往北去了,他們需要燒毀沿途遇到的所有后金軍墩堡,還有糧田。
雖然只有100多人,但偵察營的戰士們對這種任務已經是輕車熟路,習慣成自然了。
而且,為了躲避后金軍援軍的圍捕,偵察營這一次還專門一人配備了雙馬。
后金韃子們如果想要阻止偵察營的襲擊,至少要投入幾倍于偵察營的騎兵力量,而這顯然是現階段復州城內的后金軍們所不具備的。
偵察營的戰士們這次出擊,燒的糧田越多,到了今年冬天以后,復州城沿線的后金軍,后勤壓力也就越大。
這邊各種情報,早就被情報部門和偵查部隊的人給查探的一清二楚了。
這復州城雖然小,可也并不意味著會比金州城要好打。
因為,復州成為了和華夏軍對峙的前線后,后金方面也在這里做了很多的準備工作,現在城里面的守軍人數眾多,守城的裝備,也比金州城戰役時候要充裕得多。
光是被偵查出來的,肉眼可見的就有滾石、檑木、拍桿、撞柱等等工具。
而且,根據情報部門的文件,明軍守城時候常用的那些個灰瓶和火瓶、滾油之類的東西,這后金的漢奸沒也沒少預備下。。
a
</br>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