稍微沉默了一下,一名軍官開口問道“那么,逃跑的那伙后金軍,我們還追嗎?”
趙慶宇思索了一下,又看了看西面天空中如磨盤大的紅日,感嘆了一句“太陽快要落山了。”
參謀長看著趙慶宇,也是微笑來了一句“是啊,快要落山了。”
兩人默契的相視一笑,趙慶宇直接下令“不追了,回塔山,我們需要盡快完善防御工事,忠實完成上級交代的任務(wù)。”
很快,夜色降臨。
塔山陣地上幾十團巨大的篝火堆熊熊燃燒著,好幾面由上百面鏡子組成的,像是華夏9年代前使用的太陽能熱水灶樣式的探照燈,被放在了火堆旁邊。
反射的火光照亮了幾片還在趕工的地區(qū)。
在橘黃色的燈光下,白天被抓來的俘虜們,正在努力的挖掘著壕溝。
最早一支援軍,哪怕是最順利的情況下,也要等到明天中午才能趕到。
接下來,后金軍肯定會體撤退,為了打開這一條必經(jīng)之路,161營的1多人,加上15營的5多人,肯定還要經(jīng)歷幾次戰(zhàn)陣。
并且,有了今天一支后金軍被擊潰的例子擺在那里,敵人絕對會集結(jié)起更多的兵力,一起進攻。
而一旦前來包抄兜底的援軍,在行軍途中,再次遇到了不可抗力的干擾,合圍的時間就還要再次延后。
如果是那樣的話,塔山可能還要經(jīng)歷一場苦戰(zhàn),甚至是惡戰(zhàn)。
為了以防萬一,趙慶宇決定,抓緊時間大量的建造防御工事,為己方增加勝算,為敵人添加麻煩。
并且,因為己方人數(shù)太少,為了讓大家能夠盡可能的恢復(fù)體力,趙慶宇下令塔山守軍三班倒,輪流休息。
同時,執(zhí)勤的戰(zhàn)士們,也要盡可能的保存體力,所以,只要監(jiān)督著讓俘虜們干活就好,并不需要自己動手。
為了保證夜間施工時候己方人員的安,趙慶宇不但讓后勤整理出了幾座長久不用了的原始探照燈,還規(guī)定了執(zhí)勤時候,至少要兩人一組,不允許落單。
塔山中間一座充當臨時指揮部的帳篷里面,趙慶宇和幾名軍官在燈光下,把今天開過火的武器部拆開,仔細的保養(yǎng)了一遍后,長長的舒了一口氣。
左右看了看開口道“我去查哨,誰有時間,跟我一起?”
參謀長剛剛裝好了最后一個零件,把手槍塞進槍套里面,環(huán)視了四周發(fā)現(xiàn),其他人都還在忙手頭上的工作,于是笑著道“團長,我跟你一起去吧。”
參謀長姓錢,是最近一個月才剛剛調(diào)來了,原應(yīng)該在團部任職,不過,錢參謀長認為跟著各營一起行動幾次,有助于他盡快的融入環(huán)境,所以,才來到營幫忙。
趙慶宇沉吟一下,想著聊聊天可以增進了解,點點頭道“嗯,也好。”
兩人帶了一名傳令兵,背著各自的武器就出了門。
剛走到門口,錢參謀長就打了個哆嗦,苦笑道“這北方的天氣還真是麻煩啊,中午的時候,熱的讓人恨不得光著膀子,到了晚上,又冷的感覺要讓人穿棉襖。”
趙慶宇驚奇了一聲“咦!這么,你不是北方人啊?”
在王**中,團級已經(jīng)算是高級軍官了,畢竟建軍時間不久,高級軍銜都還沒有出現(xiàn)呢,所以,大部分的高層都是當初跟隨著陳信一起建軍打江山的老人,差不多都是遼東地區(qū)的漢子。
趙慶宇還沒聽過有南方出身的高級軍官呢。
錢參謀長微微一笑“嗯,我原籍是柳州府的,崇禎二年時候,來到了王國,進入講武堂學(xué)習(xí)。”
“柳州府?我記得地理課上學(xué)過,那里好像是在大明的南方,在廣西布政使司的地盤上吧?那距離可遠了去了,你怎么跑到王國來當兵了?”
“這事情,就來話長了,崇禎二年的時候啊,我······”到這里,錢參謀長稍微頓了頓。
趙慶宇正聽的興起呢,怎么就不了?余光就瞥見對方腳步停頓了一下,還以為發(fā)現(xiàn)了什么不妥,手不由自主的摸上了自己的槍套,警惕的四下張望的同時急忙追問道“怎么了?參謀長發(fā)現(xiàn)什么了嗎?”
錢參謀長搖頭“沒事兒,團長,冒昧的問一句,您的保密級別是?”
“居然還牽扯到了保密條例?”趙慶宇也嚴肅起來了,謹慎的問道“我是甲三級的。那我,夠不夠資格?”作為老兵,他知道紀律,并且愿意自覺的遵守,所以他已經(jīng)決定了,一旦級別不夠,那就閉嘴,不再多問。
錢參謀長有些不好意思的道“團長,實在是對不住,我剛來,對團里面的保密級別還不太熟悉。不過,您居然是甲三級,還真是讓人驚訝。”
趙慶宇擺擺手“沒事,正常程序嘛,我理解。還有啊,你也沒必要驚訝,我們團是精銳部隊,直屬總參管理的,各級軍官的保密級別比普通部隊要高至少兩個等級。時間長了你就知道了。”
錢參謀長若有所思的點點頭“原來如此,團長,可能是我想差了,我的事情雖然是保密的,但是,檔案內(nèi)都是有記載的。調(diào)到團里之后,檔案會隨之一起到來。
所以,既然我能被安排到這支部隊里面來,就明,以這支部隊的保密級別,已經(jīng)足夠級別知道我的事情了。”
“那就好,看,到底是什么樣的事情,居然還牽扯到了保密條例。”
“呵呵,就是那個,團長你也應(yīng)該聽過,我們在大明安插了大量的暗樁打的事情吧。”
趙慶宇稍微的思索了一下,就想起來了相關(guān)的事情,點頭道“對,這事兒我知道,咱們每年從大明弄來那么多的流民,靠了暗樁們的努力。
我們團里面還有一部分的老兵,就是從流民中挑選的。而且,我們團有時候,也會抽調(diào)人員到大明去幫著暗樁們干些黑活兒,解決一些敵對勢力。”
“對,雖然我們在大明的衛(wèi)所、營兵、民間、官府都有暗樁,但除了一部分特殊使命人員之外,大部分的暗樁基上都是為王國輸送流民而設(shè)的。
我來就是在天啟年的時候被招募,當時完不知道在替誰干活,只是跟著我們頭兒,拿錢辦事而已。
但是,崇禎元年的時候啊,有一次,在執(zhí)行任務(wù)的途中,我們遭遇了錦衣衛(wèi)。錦衣衛(wèi),這個機構(gòu)團長你知道吧?”
趙慶宇露出了感興趣的神色“嚯,你這夠勁爆的啊,錦衣衛(wèi)?當然知道,鼎鼎大名的特務(wù)組織啊,在講武堂里學(xué)習(xí)的時候,聽老師講過這個機構(gòu),,后來怎么了?”
“嘿,廣西、貴州地區(qū)當時啊在鬧兵災(zāi),有個土司造反了,俗話匪過如梳兵過如篩,這一開戰(zhàn)啊,大片地區(qū)就糜爛了,到處都是流離失所的災(zāi)民。
沒了土地、家園的百姓是個什么樣子,團長你們這些在遼東住過的人都清楚對吧。”。
a
</br>
【精彩東方文學(xué)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jié)首發(fā),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