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东方文学

最強武者 正文 第十九章 相忘江湖 逍遙自在

作者/西襄子 看小說文學作品上精彩東方文學 http://www.nuodawy.com ,就這么定了!
    林旭聞言,又是不禁暗自抱怨了下自己的妹妹林彤。?  黃容口里的聽,肯定是聽林彤的。也是黃容不安好心,蓄意跟妹妹打聽他的秘密。

    對于黃容的話,他并沒打算解釋。他跟關落雪的感情,確實還并沒到深厚得不可分割的地步。但這段自己的初戀,他卻也不想弄到無疾而終,至少不想是現在這種被關落雨強行拆散棒打鴛鴦的結果。所以,他還是會想辦法地維護與保持跟關落雪的感情。除非是某天,關落雪真的跟他主動提出分手;或是將來現兩人不合適,產生了不可調和的矛盾之類而選擇分手。

    但在此之前,只要關落雪不放棄,他便絕不會主動放棄辜負她。就像他從某書里看到過的句話,“你若不離,我便不棄”。而假若真的到了需要分開的那天,那他也會同她好聚好散,祝她以后找到幸福,那時便是“相濡以沫,不若相忘于江湖”。

    愛情這種東西,他真的不是很懂,也不認為“直教人生死相許”的要死要活才是愛情。大家喜歡就在一起,不喜歡不合適了,就選擇分開。這個因為某些原因,無法繼續緣分,那就不妨另找一個。雖有遺憾,卻也沒什么太過大不了的。

    或者是因為他年齡還,不能夠完理解。又或者是他這人天性感情淡漠一些,不是什么深情之人。他真覺著,愛情這東西,并沒什么大不了,也并不是生活的必需品。

    有的話,固然是好;沒有或失去的話,也當真無所謂。就像有句話的,“得魚固可喜,無魚亦欣然”。每個人的人生,都不可能是完美的。人的一生中,總是不免或多或少地要失去一些東西。

    失去的無法挽回,但人生還要繼續。不能因為一次的失去與一時的挫折,而就此一蹶不振,渾渾噩噩,失去人生的目標,乃至失去自己的整個人生。

    “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這句話是與道祖老子一脈相承的莊子所的話。

    整句是“泉涸,魚相與處于6,相呴以濕,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原意是,泉水干了,兩條魚互相吐沫潤濕以存活,但是何不各自到大江大湖里去更自由。引申意為,一起在困境中艱難相互扶持,彼此執著;有時不妨放下執著,相忘自然,開闊眼界,另換一種活法。世界很大,不必固執于一處。

    放在愛情上來,兩個人在一起時,相濡以沫固然美好,但如果不合適了,那不妨便相忘于江湖,不必互相困在一起。

    道法自然,道家的精神、哲理以及處世等,一切都是追求自然。講求自然而然,不必刻意。感情上也是一樣,愛情該來的時候,自然而然而來,情意也是自然而然而生,到該結束的時候,那也就自然而然結束,不必太過刻意去強求。

    相忘于江湖,聽起來有些絕然,但忘情卻并不是絕情。忘是一種心態、一種態度,而不是決絕。老子也曾過,太上忘情。忘,乃是一種脫的境界。代表著能真的放下執念,心無掛礙。

    這有些像現在挺流行的一句話,“不在乎天長地久,只在乎曾經擁有”。都是講的不必刻意強求,該放手時就放手。如果真的不能長相廝守,那記住曾經相濡以沫的美好就夠了,不必非要犧牲各自的自由強行綁在一起。人生無論如何,都總是要繼續,每個人都有各自的路要走。誰離了誰,也都能活。

    相濡以沫,或許令人懷念感動。但相忘江湖,則是更高的境界。擁有過的,可以放下;享受過的,則不沉迷。自然而來,自然而去。太過癡迷的深情,在修行中來,其實是種執念。癡情自來絕非修行種。無論道家,還是佛家,都在修行中講求放下執念。

    就像在修煉內功之時,也是講求一個自然而然。無論以神化火,還是以意運氣,都要自然而然,不可用意太過。著意太過,也會化成執念,那時便有走火入魔之危。就算是外功打熬身體,不加注意練得太過,也會有損身體。

    相忘江湖,太上忘情,林旭目前來,當然還沒有這樣的境界,也并不能完做到。但是,他追求這樣的境界。

    “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這話出自莊子的《大宗師》。這篇《大宗師》,林旭并沒看過,他是在某雜志上的某篇文章里看到的這句話,也是從其中看到的這句話出處。不過《大宗師》他雖沒看過,但莊子的另一篇名作《逍遙游》他卻是有看過。

    起來,這篇《逍遙游》還跟黃容有關。那是他有次到黃宗文家去補送交數學作業晚了的幾名同學的作業,因為當時只有幾,并不多,所以黃宗文便當場批閱,讓他在一旁等著,批完再拿回去。

    當時他干等的有些無聊,便在黃宗文的書架上找書看。書架上的書一般擺放的都是挺整齊的,但當時有一,不知道怎么,卻剛好比別的書突出了些。他一眼便注意到,然后就順手抽出一看,卻見是黃容上高課。既抽出了,想到自己以后也會上高中,他便順手翻看起了這高書。而莊子的《逍遙游》,正是這語文書上的一篇課文。

    他看書習慣先看目錄,因為《逍遙游》的名字他以前也曾在武俠中見過,并且《天龍八部》中還有個鼎鼎大名的逍遙派,可謂是貫穿書。所以他一看這名字就立即被引起興趣,先看這篇。

    看完之后,他對這篇《逍遙游》非常喜歡,尤其喜歡其中的思想與精神。《逍遙游》的名字,可謂非常點題,整篇文章的中心思想,完可以用這三字概括。而逍遙自在,也向來是道家的追求,所謂脫世間,求大逍遙、大自在。甚至道家的求仙長生之,也可是根源于此。長生、成仙,都是為了能夠更好地去追求逍遙自在,不受世間種種一切的束縛。長生成仙等都是手段,大逍遙、大自在才是最終的目的。

    林旭也是個天性喜歡追求自由的人,不喜歡被種種規則所束縛。所以道家追求逍遙自在的這觀點,實是深諳他所想。而到他之后開始練武,鉆研的內功所學,一切也都是源于道家典籍。他《抱樸秘要》的主要根源,《抱樸子》的作者葛洪,也是道家之中一位舉足輕重的人物。就連他現在所練的空空兒的《青冥訣》,其中也是蘊含有不少道家學的理論在內。

    一切的種種,都讓他跟道家之間有著非常深厚的聯系。更別因為那枚昆侖令所聯想到的世上是否真有神仙之事,如果真有,那成仙求道也絕對是道家的學問。因是種種,他現在也是很喜歡鉆研些道家的典籍與學,并深受其中思想、觀點等的影響。

    以他現在的年紀及知識增長、積累等,許多東西還看不明白,也理解不了。但道家追求逍遙自在的這一中心思想,他卻是深諳其理,這也是他身所向往的。一切跟自由相關的東西,他也都喜歡。

    就連現在的練武,若認真來是為的什么,那也可以,最終是為了自由。其余的鉆研、喜好等,都可以稍往后排。

    自由,有時候聽起來覺著很簡單。但要真正追求那種無所束縛,任自逍遙的自由,卻并不簡單。世間的一切,都有著種種的規條所束縛。國有國法,家有家規,學校、單位、社會等也都有著種種不一的各種規章制度。就連江湖,也都有些約定俗成的江湖規矩。要想沖破脫這些,沒有足夠的力量,又豈能做到?

    世間做任何事,都需要付出代價。自由也不例外,甚至自由的代價,會更大。就像愛情與男女關系,同樣會形成一種束縛。要脫、要沖破,是不是這些也都要放棄?

    這問題又回到了之前的那個觀點上,便是“忘”。道家對這些,并不像出家的和尚那般,要求強行斬斷放棄。一剃渡,一出家,就斬斷紅塵俗緣,世俗間的一切都不要了,舍棄了,甚至有的為此拋家舍業、乃至拋妻棄子。可謂一入空門深似海,從此相識似路人。剃落了三千紅塵煩惱絲,便也要斬斷一切種種的聯系。

    但道家在這方面卻并不強求,而是講“忘”,講求自然而然。該斷的時候自然就斷了,不刻意,不強求。斷了之后,也不是就決絕的無情了斷,而是漸漸忘了,自然而然地去放下執念。所以莊子“相忘于江湖”,老子“太上忘情”。

    林旭當然還沒有這樣的境界,也還遠遠做不到,但這是他所追求的。終有一天,他相信自己能夠達到。以這個命題結果來論的話,那他跟關落雪之間,也終是不會有結果。而既然終不會有結果的話,那他現在做的這一切,又算是什么?又有何意義?

    林旭對此不知道,也不想多想。有時候想多了,還容易把自己給繞糊涂。他現在只把定了一點,隨緣而定,順其自然。不多想,讓一切自然而然地去展,依著自己的心走。

    自己既然不想分離,至少不想在這種情況下被強迫分離,那就依著自己的心,去盡量維護這一段關系。違逆心,強求脫與自由,也是一種執。

    道家之中,還有個法,叫作“赤子之心”。老子,“常德不離,復歸于嬰兒”。就是,有時候不要想得太多太復雜,依著自己內心的想法而走,這也是種自然而然。不刻意,不強求。既然心里這樣想,那就去這樣做。

    又或者,如果未曾擁有,又如何去忘,又有什么可忘?這換個法的話,不知是否算是種紅塵間的歷練?又或者,他只是為求“只在乎曾經擁有”?現在所做的,只是為了未來的“曾經”?

    莫多想,但憑心吧……8

    </br>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
百度風云榜小說:劍來 一念永恒 圣墟 永夜君王 龍王傳說 太古神王 我真是大明星 校花的貼身高手 真武世界 劍王朝
Copyright © 2002-2018 http://www.nuodawy.com 精彩東方文學 All Rights Reserved.
小說手打文字版來自網絡收集,喜歡本書請加入書架,方便閱讀。
主站蜘蛛池模板: 自贡市| 遂宁市| 务川| 旺苍县| 长葛市| 长武县| 内黄县| 高碑店市| 若尔盖县| 隆化县| 沅陵县| 静宁县| 濮阳县| 泌阳县| 景东| 滕州市| 定西市| 宁强县| 德兴市| 茶陵县| 雷山县| 平塘县| 平远县| 鹰潭市| 包头市| 博乐市| 佛教| 延安市| 肥东县| 客服| 平远县| 福安市| 福清市| 塘沽区| 古丈县| 普兰店市| 长海县| 宁河县| 彭泽县| 象山县| 汪清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