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鵬一臉肯定地說:“有,但不是現(xiàn)在。”
“為什么?”李白有些不解地說。
“簡單”鄭鵬理直氣壯地說:“因為我還在研究。”
唐朝的酒文化太豐富了,有名氣的酒都有幾十種之多,那些自釀的酒更是多不勝數(shù),鄭鵬總結(jié)了,大致分為兩個原因:
一是糧食充盈。
大唐地大物博,四海升平加上風調(diào)雨順,糧食產(chǎn)量連創(chuàng)新高,從物價就可以看出來,現(xiàn)在是開元盛世,斗米不過大約在三文錢到五文錢之間浮動,大致豐糧區(qū)便宜一些,貧糧區(qū)價格高一些,糧食多到喂牲口,朝廷放開限制,放寬民間釀酒。
禁止釀酒多是戰(zhàn)時或糧食欠缺的時候,現(xiàn)在糧食多到倉庫都放不下,放寬管豁也在情理之中,畢竟糧食放久了會發(fā)霉,釀成酒只要封密得當,可以放幾十年。
二是巨大的經(jīng)濟利益。
糧食是斗米五文錢,可酒的價格很高,斗酒一百、斗酒三百甚至斗酒十千都有,然而,把糧食釀成酒,自古有三斤糧食一斤酒的說法,到了科達發(fā)達、工藝完善的后世,2.2斤糧食就能釀出一斤65度的酒,如果換成像大唐那樣的水酒,轉(zhuǎn)化率更高。
有些地方,一斤糧食能釀出三斤水酒。
不管怎么算,只要釀出好酒,就是損耗率再大十倍,利潤依然高得嚇人,這是唐朝酒業(yè)發(fā)展迅速的原因。
過年前,鄭鵬和郭可棠談過,不少地方已經(jīng)出現(xiàn)類似的鹵肉,競爭對手多了,由于大量收購各類肉食,成本也上了去,鹵肉這門生意別說擴大,能保持就不錯,說不定還要走下坡路。
三寶號的買賣也放緩,主要是產(chǎn)品的技術(shù)性不高,大唐能人輩出,也沒有什么專利權(quán),產(chǎn)品有很多人仿制,甚至有人推出改良過的產(chǎn)品,發(fā)展也到了一個瓶頸。
這是郭可棠希望得到水泥專營權(quán)的原因。
釀酒是一個暴利行業(yè),鄭鵬知道不少釀酒的原理和配方,準備搗弄出來賺錢。
李白打量了一下鄭鵬,有點不太相信地說:“鄭公子,你確信能釀出比這壇上等阿婆清更好的酒?”
鄭鵬還沒來得回應(yīng),一旁小音有點崇拜地說:“李公子,我家少爺說可以,那就一定可以。”
“小女子也認同小音的話。”林薰兒說話的時候,眼睛看著鄭鵬,水汪汪的眼里全是柔情。
蘭朵徑直開口:“好啊,鄭鵬,本郡主等著幫你品嘗新酒。”
一直不好意思開口的鄭冰也說:“我哥說行,那就一定行。”
這是搞個人崇拜啊,鄭鵬表示不動聲色,好像不以為然,內(nèi)心實則暗爽:沒想到自己在他們心中,地位是那樣高,還沒影的事,她們卻深信不疑。”
李白突然一拍大腿,有些興趣地說:“明白了,某一直覺得奇怪,鄭公子明明不是很喜歡喝酒,可是家中備有大量的好酒,還以為是待客之用,原來是集各家之長,準備釀一種更好的新酒。”
說到這里,李白突然站起來,很認真地對鄭鵬低頭鞠躬。
“小白,你這是干什么?”鄭鵬有些驚訝地說。
很少看到小白同學(xué)這么認真,這么有禮貌。
李白一臉正色地說:“以前覺得鄭公子仗著天生聰慧,不求上進,只會尋歡作樂的花花公子,沒想到理解錯了,鄭公子其實是一個不斷上進、有鉆研精神的人,在這里太白要為自己的膚淺向公子賠個不是。”
被一代詩仙當成明星一樣崇拜,鄭鵬內(nèi)心暗暗小得意,隨口謙虛道:“小白你太聰明了,我想低調(diào)一點也不行,不過這事你知道就行,不要說出去。”
“啊,為什么?”李白有些驚訝地問道。
“太看重情義,是我的缺點,喜歡低調(diào),是我的本色,有時候做個紈绔子弟比做一個謙謙君子更逍遙。”
得,這家伙又得瑟了,蘭朵習(xí)慣地翻了翻漂亮的白眼,不過今天是元正,也懶得拆鄭鵬的臺。
阿軍、郭子珪和林薰兒則是面帶敬佩之色,在他們眼中,鄭鵬文武兼?zhèn)洌瑹o論是文還是武,都取得很高的成就,聲望很大,可鄭鵬對做官興致不大,也很少參加那些可以揚名的詩會,對達官貴人的邀請不屑一顧,反而喜歡跟身邊人相處。
至于重情義就更不用說了,看看他怎么對兄弟、對下人就行了。;
李白一臉受教地說:“是,公子這話說得太好了,肩膀責任太重,活得也不逍遙,有時做一個平凡的人反而活得更灑脫。”
說到這里,李白一臉羨慕地說:“太白以公子為楷模,不僅要低調(diào),還要學(xué)以致用,為朝廷效力。”
這話說得有水平,一邊吹捧鄭鵬,一邊暗示自己有心入仕的“上進之心”。
鄭鵬哈哈一笑,對李白揮揮手說:“小白,都是自己人,不用那么多禮,你的心思我明白,有機會就給舉薦,坐下吧。”
李白眼前一亮,連連感謝,這才眉開眼笑地坐下。
要是有鄭鵬的舉薦,自己的入仕的愿望想必不難實現(xiàn)。
看到李白坐下,美滋滋地喝起了小酒,鄭鵬腦中突然冒出一個絕妙的主意,眼珠子轉(zhuǎn)了轉(zhuǎn),先是干咳一聲吸引眾人的注意,然后有些慢不經(jīng)心地說:“小白,難得今晚這般高興,何不賦詩一首,一來為這頓團年飯助興,二來我也要看看你的文采。”
被千古傳誦的詩仙崇拜,鄭鵬內(nèi)心有點小激動,不過轉(zhuǎn)眼一想,這事關(guān)上門,沒人知道,不如讓他作一首詩,以詩的方式流傳下去,讓自己也跟著流芳百世什么的。
就看李白知不知趣。
事實上,李白是一個很會做人、很能來事的人。
說起詩歌方面的成就,歷史上不得不說兩個人,詩仙李白、詩圣杜甫,其實兩人有很多相同之處,例如兩人都生于唐朝,李白生于701年,也就是長安元年,杜甫生于公712年,也就是先天元年,兩人相隔11年;兩人的家境都優(yōu)越,李白為興圣皇帝(涼武昭王李暠)九世孫,家中藏有幾世花不用的巨金,杜甫出身于京兆杜氏,乃北方的大士族,其遠祖為漢武帝有名的酷吏杜周,祖父杜審言,父親杜閑曾任兗州司馬一職,可以說是官家子弟。
兩人在詩歌方面都取很大的成就,一個是詩仙,一個是詩圣。
然而,就成就來說,杜甫混得比李白差遠了,以鄭鵬看來,很大的原因是李白更會來事。
【精彩東方文學(xué)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jié)首發(fā),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