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京的馬仔知州死了,新來知州是武將,有神箭將軍之稱的何灌。
這位也算是抗金名人,戰死在東京保衛戰。
歷史上,他是在大觀元年(117年)和二年期間任職滄州,因治理滄州有功,再升轉運使。現在提前一年多升一方主官卻是蔡京使的勁。
并非何灌和蔡有親近關系,更不是蔡賞識人才,大公無私義務舉賢,當然對皇帝他是這么的。
此舉純是為壓制監視滄趙而為。
惡人就是這樣。
無緣無故,我搞你整治你,是你倒霉。反過來,他就接受不了了。別實際利益受損,人受傷,就是面皮有點下不來,他也要狠狠報復。
盡管是馬仔生事陷害在先,盡管得了滄趙好處,和趙廉關系還不錯,但趙廉不是他的人,老蔡就是要報復。
不能明著來,那就委婉干。
**官僚最會玩權,整人手段有的是。
當然,他只弄個武將震懾滄州,壓制滄趙,手段溫和,不是他心慈手軟,而是趙廉圣眷很隆,滄趙家族也得皇帝賞識,不好搞。
最主要是趙廉太年輕,不是老蔡的政敵威脅,連當他兒子的對手的資格都沒有,也“不敢”不尊堂堂蔡太師,根沒放在老蔡眼里。
何灌算是個能將,但對遼也一樣不敢真強硬,昔日邊境為將,面對遼騎挑釁,也只敢箭射山石以顯領,并不敢真殺,到了“內地”,當了主官,膽子才大了些,至少敢攻擊入寇的遼軍,愿意保衛滄州民眾,比以前的廢物強不少。
趙岳對此是持大力歡迎態度的。
師傅弄來了花生玉米。土地要輪做。要把春種改為冬麥。
要是遼寇還象以往那樣想來就來,想走就走。即使家里能追殺一些,可避免不了麥田被糟蹋。
你再強,憑一己之力還能時時刻刻跟盯剿滅往來如飛的遼軍?
真有那能力,大宋皇帝先不答應了。
怕你造反吶。
上有張近,下有何灌,滄州的險惡會大大減輕。符合滄趙需要。
至于壓制監視,趙岳就呵呵了。
滄趙發展的重點根不在陸地,既不招兵買馬,也用不著屯糧,耕種技術大幅度提高,地里的糧食足夠吃的。積草也是為了養殖業。
何灌就算有心,又能監視個屁。
再了,俺家就招孤兒,就普及教育,就吸納聰明人、巧手工匠、醫生,就嚴密封鎖堡二堡,就明目張膽地訓練鄉勇武力
蔡老兒,你能怎么壓制?
心慈還是罪?
發展教育和技術,利國利民,有罪?
俺家靠獨有技術發財,當然要嚴密防范泄露,你家難道不是?
俺爹是高品將軍,俺表哥是武官,只是虛階帶鄉勇玩已經很委屈了,不辭勞苦提高邊民武力,加強邊民自保能力,順帶也提高了滄州安,減少國、民損失,盡忠報國,這有罪?
到大天上,俺家不反,皇帝也只會對你翻白眼,認為是你自己沒事,就嫉賢妒能打擊報復。
更搞笑的是,何灌內心對滄趙居然很是贊賞羨慕,上任后很愿意和“上官”趙大有親近,并在方便的方面,給趙家以幫助。
這不是陰謀,想陰也陰不著。
他也有家族,兒女親戚也在識字讀書上得到拼音字典的便利節省。
另外,他是武將,自負勇武,也敬重抗遼的英雄,和武勇豪爽的趙莊主有相見恨晚之感。那感情的酒喝得剛剛的。
蔡京以自己的心性見識揣摩滄趙的,算計注定一場空,還幫了忙。啪啪打自己的臉,還在趙廉記賬的黑上多添道罪名。
馬公亮和趙明月終于還是定親了,都大了,愿意。
如此皆大歡喜。
馬現在勁勁地做生意,經驗不如老馬,但眼界手段更高明。
柴大官人在趙廉進京后和兩死黨極少來往了,整天沉浸在打獵游玩中,徹底成了無所事事的紈绔子弟。
有見識的外人:不是一路人,終要兩路去。少年友誼靠不住。趙馬柴各有前途,這是自然而然掰了。
趙岳知道后,哈哈。
轉眼兩年過去。
向太后薨。趙佶自由了。
大宋進入大觀年間,開始墜向**滅亡。
滄州,準確是鹽山和清池卻發繁榮,漸漸現出龍虎相濟之勢。
滄趙的海航內貿發興盛。
劉武、趙信、趙成熟起來,領親信水軍押貨到各地,順路打海盜,招高明的水手漁民,讓情報招各類能工巧匠,總之凡有一技之長皆可,開始慢慢抽空民間技術人才,尤其是船匠。
滄趙家的水手有油汪汪的雞腿羊肉,豆腐,白花花的米飯而且管飽。
南北海邊大河的許多窮困水上好手慕名而來,考核加入,安下家甚至族,平時海上拖打魚練兵。選入押運員就更美了。
滄州也開始出現邪教。
有人正想方設法混進趙家蠱惑人心。
趙莊下令嚴密監視防范,尤其是對南來的摩尼教徒。發現一個清理一個。
大長山島的崔家突遭滅頂之災,一夜之間被一股兇猛海盜鏟除。
何灌的品階順利升了,卻仍當知州,有上飛騎尉趙莊主的仗義支持,有趙廉、梁師成在皇帝耳邊打報告夸獎,他酒喝得爽,工作干得歡實。
權邦彥調到中央擔任教育推廣要員,年輕輕一躍成了正六品的國子司業。
工作依舊努力,只是被各種阻力打壓搞得束手束腳,再也沒有了在滄州工作時那種暢快感,不見大升官的喜悅,只和趙廉來往更緊密。
趙廉要搞實驗田,提升糧食生產,發展商業,繁榮帝都周邊。
帝贊其有能,忠心可鑒,放為京郊知縣。
豐神俊秀的19歲上縣知縣,年輕得驚掉了大宋一地眼珠子。
很快,其硬氣、能力、實力和狠辣手腕也驚了一地眼珠子。
趙廉給弟弟寫了封信,只一個數字:19。
趙岳回信只一個字:哈。
送信的不是親信家丁,而是奶奶帶著人親至。
老太太最親長孫,最不放心游宦在外的大孫子,以后就跟著大孫子過。大孫子到那當官。她就跟到哪去。
她也帶著孫子拜托的任務:杜絕哥哥年輕沖動頭腦發熱,擇事有限而為。繼續內交梁師成,武交童貫,尊敬蔡京高俅等大賊,娛樂皇帝。練城府實能,構思成熟以后要用的施政方法和手段,完善以后要用的新政治經濟等體制。
轉眼又是兩年。
趙廉1歲,政績超拔著,并團結同僚,善體圣意,品行貴重,忠心可嘉,實官升從六品,進龍圖閣待制。
后者又驚掉了官員的眼珠子,因為從未有人能在三十甚至四十歲之前獲此殊榮,何況是二十剛出頭的伙。
趙廉還成了掌京郊兩縣的奇葩知縣,繼續繁榮京郊。
凡此種種都顯露了官家對趙廉的喜愛和重視,更顯示了趙佶的任性輕佻。
而與大家的進步相反,趙岳的滄州惡霸之名隨著年齡增長而盛。
這年冬,北京大名府提轄官盛惡了上官,被尋罪發配滄州牢城營,押解二公人半路想害他,盛警覺,又得同僚好友曹洪棄官保護,這才沒死,路過柴大官人家,聞其好客之名,上門拜訪。曹洪不放心兄弟,就留在柴府,方便就近照顧盛。
一個月后,盛含恨“暴死”。
實則二人連同家眷(曹洪是光的棍)秘密進了趙莊堡,被趙莊主父子重視信賴,安置在府中當起了看家教頭,須發修了,卻名字都不用改。
曹洪不是單純的義氣武夫,有知識,很有思想見識。
他驚訝發現趙岳的恐怖能力,很快看透趙家的光輝未來,和對朝廷死了心甚至無比怨恨的好兄弟盛從此死心塌效忠滄趙。
兩位真懂軍事的將才,彌補了趙大有和趙岳那種半吊子軍事知識,補上了不少軍武短板,趙莊軍事實力更加標準強悍。
快過年的時候,滄州廂軍卒施帶著四個十四五歲的少年頂著漫天風雪來到趙莊堡跪在城門口的大雪中,哀求慈悲的滄趙給條活路。
大宋廂軍普通士兵有一處算一處,都是一個個帶著各種窮形怪相,與其是軍人,不如是有組織的苦力要飯集體。
即使何灌是治軍名將,又是知州,有財權,正管著禁軍廂軍,也無法改變部下廂軍的凄慘象。
禁軍能稍整治好,已經是他能力魄力不錯了。
軍官喝兵血慣了,整個大宋都形成傳統慣例,加上官場關系錯綜復雜,豈是他一個地方官能改變的。
河北東路的最高長官張近也沒辦法,只能權當沒看見。
四個少年不是一家,是落難后結識團結在一起掙扎生存的,分別是施的親弟弟施威,及楊烈、鄧天保、王大壽。
這四家都是晁蓋這樣的坐鎮一村的保正土豪角色,是鄉村大戶,生活不錯。施比弟弟大不少,和趙廉趙岳兄弟相似,是大少爺。
四個孩子按滄州地主家傳統,幼年就開始跟家中聘請的“高手”教頭習武,過著一方霸王的生活。
但隨著遼寇年年犯境燒殺搶掠,連莊自保慢慢被破,父母親人先后都死在遼寇屠刀下,最終家燒了,沒了地契。近年隨著吏治**漫延,田產被村中無賴和鄉紳勾結官府逐步強賴轉賣霸占。
施淪落為流民一員,自然被編入廂軍。
四個孩子年齡,就成了施勉強維護的半乞丐。現在施自己都快餓死凍死了,實在混不下去了,這才準備找滄趙賣身為奴。
忙得暈頭轉向的趙岳聽后,猛然想起一些事。
這少年四人組不就是傳的鹽山悍匪:金毛犼施威、毒火龍楊烈、截命將軍鄧天保、鐵槍王大壽嗎?
原來真有此人。
更想起另一件最不該忘記的大事,趙岳一拍額頭,罵了聲該死,“俺怎么忘了悲劇英雄岳飛了?”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