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思恩離開前了他已經(jīng)準備了四百嵩陽縣府兵,都是棒伙子,只待馮寶接收,他可以回嵩陽縣領兵訓練,也可以讓他們到達鄯州訓練。
馮寶軍情緊急,就集合他們到鄯州訓練!
裴思恩又與馮寶交割了三萬貫的贊助,嵩陽縣縣,有一萬貫已經(jīng)不錯了,另外兩萬貫則是裴家的贊助,馮寶笑納了。
其實裴思恩帶三萬貫來是察顏觀色,若馮寶不值得結交,頂多一萬貫,現(xiàn)在看他這等貨色,哪還不落力投資,否則等他上位了,送錢給他,他也不一定會收呢。
等他走后,馮寶看著新得到的官服,雖已經(jīng)二世為人,也有的激動!
偶是大唐的正宗官老爺了,大唐的官老爺,真的是老爺哦。
“這官的收入能得多少銅錢哦?”
正好大家閑著無事,于是楊成獻就跟他一五一十地算起來,他的收入共有三大項:
第一項是祿米,
承務郎是從八品下的散官,嵩陽縣折沖府都尉則是五品職事官,
發(fā)五品的祿米?就高不就低?美死你了!
“散官”這個系統(tǒng),經(jīng)常也被叫作“寄祿官”,意思是這個官銜沒啥實際工作可干,純粹是用來標志收入待遇。
馮寶一聽就明白了,原來是科級什么的待遇,不按實際職務待遇!
看來官制一脈相承哪!
從八品官595石石祿米,大部分都是白花花的大米,工資主要是糧食,領工資以前,家里必須準備好存放大量糧食的空間和容器。
這份收入沒有銅錢的!
第二份收入是職田,“職田”就是朝廷給官員們發(fā)的土地,讓他們雇農(nóng)民來種地,自己收地租來作為工資補貼。八品官有上3畝職田。
官府規(guī)定職田收租不能超過每年每畝6斗粟。就按一年1畝田6斗粟來算,這項收入是18斗(18石)粟子,粟石=稻3石=米1石,職田收入18石粟=18石大米。
前二項發(fā)米加起來是168石大米,按后來研究,唐朝的1石大米,約等于現(xiàn)代的85斤米(估計值),有上148斤大米,“米蟲”就是這么來的。
第三大收入項目,叫“月俸”,八品官的月俸185貫錢,共貫!
再有一個力課錢,唐朝的百姓男丁,每年除了種地交租子交糧食以外,理論上還要服役,即給官府免費出力氣干活。到官員們家里來看家護院、站崗放哨,官員們出行的時候前呼后擁當衛(wèi)兵,也是他們服勞役的內容之一。
這些應該來服役的男丁,如果家里有事抽不開身,或者干脆就是不樂意去給別人低三下四看家護院,就寧可交一筆錢完事,官府很通人情地允許地,這筆錢,我們就叫它“力課”。
力課錢每個月交錢多一點兒,馮寶八品官每月有三個力課錢,一年共得7貫。
好吧,算完之后,馮寶就泄氣地倒在椅子上了。
他當官這些收入支出的話,首先他要養(yǎng)馬,他的是好馬,可能以后更多好馬,要用粟米、黃豆精料去喂,前兩項的米就當養(yǎng)馬了。
后兩項加起來近3貫錢的年收入,假設唐朝一兩銀子等于后世4軟妹幣(估計值,隨物價而有所不同),那就是1W的軟妹幣,其實也不算少了,但對于他的生意收入來,簡直不值一提!
尤其是他那匹千貫寶馬,得不吃不喝三十年才可以買得起。
難怪古今的公務猿們都收入不高、不高、不高。。。
送他寶馬的唐甜,白富美,喔喔,寶求包/養(yǎng)!
……
好吧,算過收入,笑過之后,又得干正事了。
第二天一早,大集諸軍,作出表彰!
馮寶提議首先給之前陣亡將士默哀三分鐘,感謝他們的奉獻和犧牲精神,呃,什么是分鐘?看來得發(fā)明鐘表了!
提議被接受,以后就成為了馮寶這一派系的特色,之后推廣到整個唐軍。
大家莊嚴肅靜,低頭默哀一會兒。
馮寶的級別還輪不到他來成立忠烈祠,陣亡將士能夠帶回來的骨灰也帶回來了,不能夠帶回來的,馮寶這一派系的特色就是留有軍牌!
在無能為力的狀況時,把陣亡將士的軍牌帶回后方。
將軍牌送回他們的家人,讓他們寄托哀思,求得心靈安定。
所有陣亡將士的撫恤金除了朝廷給的之外,馮寶還另外加倍!
結果被人皆稱其仁厚。
哀傷過后是分享勝利的果實,馮寶念著名單,講起朝廷的獎勵。
如范無傷、荊東靈均為校尉,他們這回暴露了真實的地位,散官原為正五品的定遠將軍!
范無傷、荊東靈都是老軍官,屬十六衛(wèi)編制,奉朝廷秘令暫退,去除職事官,到地方折沖府任職,但他們的散官沒理由一擼到底,依舊保留,現(xiàn)今升職為從四品上的宣威將軍!
五品升四品,每一次升級都很難,不過是跟隨寶打打仗就升官了,看來還沒有跟錯人。
除了他們兩人,其余官兵升(散)官提職,再有金帛銅錢獎勵,相當豐厚,皆大歡喜。
馮寶別出心裁,用金銀打造出精美的金牌銀牌,上有大非川山脈圖案,分發(fā)給參戰(zhàn)的有功之士,功大的得金牌,保底的個個有銀牌,以作過大非川作戰(zhàn)的紀念。
錢花不了多少,但大家更喜歡這些金牌銀牌,都這么做好!
有人起哄道:“我們追隨馮都尉,將來退役后,看看有多少塊金牌!”
“不錯!不錯!”軍人們紛紛應和道。
馮寶面帶笑容,心里卻是冷靜:“此戰(zhàn)傷亡過半,將來打下去,等大家退役時,能夠有一百人活下來比比有多少塊金牌都不錯了!”
作為發(fā)散思維:要改進裝甲,減少傷亡才行!
此次出擊吐蕃,是以輕騎兵模式突進,遇弱輒打,遇強則走,如遇堅寨,立即跑路。
正面強攻突破的經(jīng)典戰(zhàn)術,從不出現(xiàn)在馮寶的這次的指揮中,大范圍游弋,找準戰(zhàn)機一擊而中的輕騎兵作戰(zhàn)方式,乃是王道。
這種情況下的作戰(zhàn),唐軍厚實的裝甲如明光鎧并不實用,它們太重了,影響機動。
合用的裝甲既要有效,還要輕,現(xiàn)時官兵們使用的半身鎧,馮寶覺得它還是太重,需要更堅韌更輕的裝甲。
不過材料學的進化,不會是一蹴而就的!
</br>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jié)首發(fā),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