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西都護府副都護修明仁率一萬五千精兵,同樣也在沙漠中艱難行進,但他們的情況稍好,因為他們帶的輜重多,可也危險,離疏勒城還有一定距離時,吐蕃人精騎大隊涌出!
他們沿著巨龍一般的唐軍部隊一通箭射,幾十位唐軍及民伕倒下,導(dǎo)致唐軍混亂,不過沒到不堪的地步。
修明仁做得副都護也有兩把,他的部隊緊急聚集,把車輛并在一起,然后集中弓弩,射敵!
唐軍隊伍的編制已然過,極為重視弓箭,有空多多練習(xí),步弓的弓力強于騎弓!
而且唐軍還有弩!
當吐蕃人強悍到近前沖營時,迎接他們的的有弓箭,還有弩箭。
弩是弓箭的變種,弩有很多優(yōu)點,如射程更遠、準確性高等等,但真正比弓突出的優(yōu)點,是它射的延遲性,弩可以想什么時候射就什么時候射,弓就不可以。弩手可以上好弦端著弩,仔細慢慢地瞄準,或者聽指揮官的命令扣動弩機。
因此對于民夫來,弩更好用。
然而,弓在正常情況射(單位時間內(nèi)射的箭的數(shù)量)是弩的三到四倍?紤]到弩在裝彈時的操作,四倍是很穩(wěn)妥的,三倍已經(jīng)有點樂觀了。這代表著什么呢,代表著大約1~15秒內(nèi),一個普通弓手可以射出四支箭,弩手射出一支。
弩箭連民夫都可應(yīng)用,遠射用弓,近射用箭,吐蕃人一個不察,就有十數(shù)騎永遠留在了荒漠上。
不要看唐朝民夫,邊境一線的民夫受過的訓(xùn)練或許比半牧半兵的游牧民族還要嚴格,中原王朝和外族作戰(zhàn),遭遇的多半是騎兵,因此弓弩這類的射遠武器很重要,是學(xué)習(xí)的重點,如《塞翁失馬》寫著:“……胡人大入塞,丁壯者引弦而戰(zhàn)!边@里是邊境線上的丁壯者,皆能引弓射箭。
沒辦法,用鋤頭的府兵射箭射得比起吐蕃人要好,這是逼出來的。
而且大唐的工業(yè)達,弓箭、弩的制作精良,吐蕃人就不成了,他們嘗用半牧半兵的部族攻擊,箭落如雨?上霉蠼允蔷d軟不堪,遠不能跟大唐軍中所用的強弓硬弩相比。沐浴在這樣的箭雨之中,只要擁有重甲,根是無所畏懼,甚至普通護甲,只要不中要害,也可以保命。
吐蕃人連試多處,除了丟下幾十具尸體之外,竟占不到唐軍的便宜。
然后唐軍的大隊騎兵殺到!
安西都護府身處抗吐蕃的最前線,待遇、裝備都等同中央禁軍,訓(xùn)練亦不差得,敢于吐蕃帳兵野戰(zhàn)!
但只是隊戰(zhàn),并沒有大規(guī)模對峙,大伙兒都看著各出一支百人隊。
騎射!
騎戰(zhàn)!
先是對射,唐軍只比吐蕃人死多兩人,唐軍十六人死傷,吐蕃人十四人死傷。
余眾嗷嗷叫著兇猛沖撞在一起,剎時掀起血雨肉浪,箭矢到處亂飛,刀斧磕碰濺火,矛戟穿頸透腹,黃沙泥塵漫空飛舞。
與帳兵相斗,唐軍不落下風(fēng)!
他們進退有序,指揮得當,到最后,唐軍十七人追著吐蕃十三人,吐蕃人狼狽而逃!
莫以大非川上論英雄,吐蕃人那次之所以打勝,是以四十萬打十萬,先用征招的半牧半兵去不斷消耗唐軍的戰(zhàn)力,之后再上帳兵,遂可取勝。
百人隊戰(zhàn)后,吐蕃人退走,頭領(lǐng)論贊德頭痛起來。
沒錯,這是論贊德的部隊,他拼過一次馮寶,竟不回城,再召集后備隊二千余人,共五千人出動,實力已經(jīng)嚴重削弱。
遂以一千誘敵,四千作包圍圈,再也不那么硬來了。
知道唐軍不好惹,這批唐軍的實力更為雄厚,而且不求有功但求無過,吐蕃人引誘他們騎兵來攻,然而唐騎不會走遠,只在步兵視線內(nèi)活動,楞是老虎不出窩。
一旦有事,步兵趕上,或者騎兵回防,步騎協(xié)作,吐蕃人根討不了好。
吐蕃人就象嗡鳴叫的蒼蠅,圍繞著唐軍部隊不停地打著轉(zhuǎn),時不時地叮上一口,摸上一把。
但現(xiàn)唐軍由騎兵、步弓還有陌刀兵的陣營有如銅墻鐵壁般堅不可摧,主將經(jīng)驗老到,不受吐蕃人的詭計。
唐軍的陌刀兵的刀光閃閃,令到吐蕃人膽寒不已,敬而遠之。
陌刀兵陣,知道他們的厲害啊,傻子才會與他們打。
無奈之下,吐蕃人開始造謠,著會漢話的人宣稱先頭的唐騎已經(jīng)軍覆沒,看哪,這是我們的繳獲品!
吐蕃人取出了少許戰(zhàn)場上得到的馮寶部隊的旗幟(這是他們搜集來的),還有偽造的唐軍帥旗,當作吃掉了馮部的證據(jù)。
大唐與吐蕃交戰(zhàn)多年,得知唐軍的許多底細,偽造兩面帥旗是兒科。
還拉出了一名“寶貴”的俘虜,確確實實是搶自馮寶的部隊,讓安西都護府的兵馬看個仔細,然后對他施加虐待。
毆打、割肉,吐蕃人得意洋洋地道:“看哪,這就是你們先頭部隊的俘虜!”
想打擊唐軍士氣,豈料唐軍兩個大嗓門的士兵大叫道:“你們把我們先頭部隊的那些人頭亮出來!勝利了就亮人頭啊!”
“有種的就讓我們的那個士兵開口話!”
吐蕃人慘被唐軍的要求中要害,啞口無言!
得一點沒錯,打贏了怎么沒什么級來炫耀,難道吐蕃人也來講仁義道德嗎?
再聽到那兩名唐軍道:“我家都護大爺了,我軍前部必定擊敗你軍,如果不是的話,我們認你作阿耶(父親),如果是的話,你們是我們的兒子!”
“敢認嗎?兒子!我的乖兒子!”唐軍連問三次。
聽得吐蕃人無言以對,氣短三分,應(yīng)聲有氣無力。
而唐軍再笨的人也明白過來,前軍已勝!
士氣頓時膨脹到頂點,哄笑聲不住地沖向吐蕃人!
唐軍反過來嘲笑他們:“手下敗將!”
他們是馮寶的手下敗將,罵得吐蕃人反駁無力,心虛膽寒。
……
唐軍將士行動謹慎,扎營有序,老將經(jīng)驗派上用場,或許他進攻無方,但讓他想輸都難。
或許有機會戰(zhàn)而勝之,但要付出的代價讓吐蕃人不敢想象。
對上這種敵人,吐蕃人是老虎拉龜,無處下口,論贊德只能眼巴巴地看著唐軍前后兩部順利回合一起!
唐軍兵臨疏勒城下!(未完待續(xù)。)8
</br>
【精彩東方文學(xué)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jié)首發(fā),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