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開兩朵,各表一枝。?
部分唐軍去掘銀,另一部分唐軍則去殺人!
征倭大將軍韋晞率范無傷、楊成喜、辛承嗣、史萬、世鐸、姜咨等輩,率八千6戰隊員和三千府軍,乘坐一百五十多條戰艦,浩浩蕩蕩徑穿關門海峽而過。
關門海峽,扼瀨戶內海的西門戶,左右為日州島的長門國和九州島的豐前國,地勢相當要緊。
長門國倭人豪族在海峽處建有海上巡邏隊,用于警戒地方、緝獲不軌以及收稅,大唐歷三月十七日那天上午,海上有大霧,倭人的五條巡邏艇在岸邊停泊,等待霧菜了出動,船上判事官(隊長)大山巖智與部下邊吹著海風邊閑聊,這是輕松時刻,因為他們不用海上緝私,沒有激烈的追逐,不存在危險。
至于那些趁著起霧做亡命買賣的人,愿神佛保佑他們吧,大山巖智管他們不著,如今是合法的偷懶時刻。
他坐在船頭,背對海峽,與三名部下談興正濃,部下自然拍他的馬屁,大拍特拍。
大山巖智年齡剛過四十不久,已經兩鬃斑白,海風吹得他身板挺直,生得到是有點高度,達一米六幾,跟米四米五的矮銼子部下相比,頗有鶴立雞群的感覺。
他之所以長得那么高是因為他從生活在船上,有較多的魚吃,蛋白質相對豐富。
不過著著,三個部下呆滯了眼睛,對他的話充耳不聞!
“怎么回事?”他扭頭一看,見到大霧消退了,一支龐大的艦隊奇跡般地出現在他們面前!
這支艦隊看旗號應該是大唐的戰艦,即使是大山巖智久在海上混生活,見識過大唐來的商船和大食國商船,也沒有見到這么大規模的艦隊,這么大的船,它們一搖一晃地駛進海峽,這是多么的井然有序,恐怖而壯觀!
“是唐船!”一個部下尖叫道。
因為激動,他的聲音都變調了。
“老天爺,如果能夠收它們的稅的話,那得收多少稅啊!”部下夢囈地道。
須知稅收為十分之一,這支大艦隊得有多少船貨,收到稅的話!大山巖智心里突地一動。
歸,他們哪敢上前收稅。
而唐船在繼續行駛,很快就要在他們面前駛過。
諸倭人頂禮膜拜,不過一分鐘過后,倭人們變得驚詫了,因為他們看到領航的巨艦正向著海峽中間偏左一處險灘駛去,而后面的船魚貫跟進。
淺灘所處的海面廣闊,當地人卻都知道那里的水下有暗礁,大船很容易觸礁。
之所以沒作標志,是因為倭人沒那么大的船,不用擔心觸礁。
可是看唐船這般大,存在觸礁的危險。
大山巖智猛咬牙,斷然下令:“起航!”
“起航?”部下吃驚了。
“我們去收稅!”大山巖智吩咐道。
“收稅?!”部下更吃驚了。
望著那支規模宏大的艦隊,部下齊現畏懼之色。
自家船是身板,給唐船擦碰一下即時散架,他們還看到了船頭令人膽寒的金屬尖角,作為行船人,他們很快清楚尖角的作用。
“其實他們根就不必要使用這樣的尖角,我們這里根沒什么什么船值得他們一撞,這么多金屬!”有的倭人替唐人操心道。
在倭國,金屬非常昂貴,取得不易,冶煉更難,金屬尖角泡在海水里,容易腐蝕,不久后就要更換,唐人真夠奢侈。
“別費話,開船!”大山巖智厲聲道。
在倭國,長官的命令一定要聽從,此乃倭國長久養成的習慣,因此哪怕其他倭人不滿或者畏懼,也在他的嚴令下起航,他們的船不過十噸大,已經做好起航準備,從巖上解纜劃船即可。
帆槳齊動,往大唐戰艦航線上斜斜地迎上。
“那是什么?”領航船上的唐人看著一條渺的倭船開過來,迷惑不解地道。
“他們帶有兵器,難道他們想打我們?”唐人感到好笑。
“應該是巡邏船吧,戰艦不會這樣的。”
唐人根不當他們一回事,看著他們接近,然后他們聽到為一個高大的倭人(與其他倭人相比)高聲叫喊著什么。
艦上的翻譯(百濟人,會唐話和倭語)被叫來,聽后滿臉古怪地道:“他要收我們的稅!”
“收稅?”簡直是天大的笑話,在旗艦上的指揮官姜咨(前左相姜恪之侄)有兩個選擇,一是擊沉它,船上的絞車弩有多,七八把對準那條不自量力的收稅船,火罐就在旁邊,點上火,一次齊射足夠讓船的人成為海中游魂。
不過看到今天陽光明媚,普照大海,姜咨心情很好,他作出了另一個選擇,或許他覺得無聊吧,他下令讓那個膽大妄為的收稅官上船。
收稅官上艦,見到一群大高個子的唐人都不懷好意地看著他,不過他深吸了一口氣,手指前方,出一連串的倭語來后,百濟翻譯的汗就出來了。
他大驚失色地向姜咨稟報道:“那個倭人告訴我們前面是暗礁,大船過不去,就快撞上了!”
“什么?”所有的人都臉色大變。
“真的?”“假的?”姜咨的腦袋緊張地思索著。
此時已經來不及派出測深船,停船也可能來不及,萬一對方是真的,戰艦觸礁,也可能是個陰謀,如果倭人得錯了,按他的領航,在另外的航道上觸礁!
作為指揮官外面風光,令人羨慕,但內里壓力巨大,很可能他的一個決定會造成不可挽救的損失。
看到那個倭人鎮定自若的樣子,姜咨選擇相信他,畢竟他在艦上唐人的控制下,就算觸礁,也可以送他上西天。
“右滿舵!”軍官吼叫道
“滿舵右!”舵手回復,把舵船打到盡頭。
戰艦急轉彎,大角度傾斜。
不止是正常傾斜,還有力量施加,讓諾大的艦艇產生一種劇烈的震動。
所有的人臉色陡變,因為他們感覺到水下有物,擦到船底,有力量傳上甲板。
“舵位回復!”
“左十五度!”軍官不斷令,舵手急忙動作。
“修正航道,通知后面的船。”
“立即檢查損壞情況!”姜咨下令道。
不久損毀情況報來,船底并無破損,應該是堅實船底和轉得快保住了船。
姜咨滿面笑容地問那個倭人道:“你叫什么名字?”
“大山巖智!”
“果然是有夠智慧!”姜咨夸獎道。(未完待續。)8
</br>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