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咸所謂的宵之輩,指的當然就是一直慫恿袁紹死戰的曹操。
曹操策馬而出道:”驃騎將軍莫要白費口舌了!南陽軍如今權傾朝野,危害猶在當年董賊之上,初兄四世三公,乃大漢忠烈之士,豈能與這漢賊同流合污?你若能趁早投降,袁公還能給你一個體面的下場。若非要等到糧草斷絕之后……哼哼,命難保!“
何咸再次哈哈大笑起來:”起來最壞的就是你這個黑胖子!曹孟德,你我相識也有十年不止,我可見過干過一件不靠譜的事情?若是糧草不濟,我早就突圍,跑回潁川去了,還會等在這里,讓你們圍困?“
”你不是不想,而是不能。中牟勝負未分,你若冒然后撤,必然遭到我聯軍的尾銜追擊,壞了你不敗之將的名聲。故而你強自歡笑,裝出一副糧草充沛的樣子,想讓我聯軍知難而退,是也不是?“曹操毫不示弱反擊道。
何咸終于笑不出來了,仿佛他部的心思都被曹操看透了一般。他不接曹操的話茬,轉而繼續勸袁紹道:“初兄,曹操自以為是,想要忽悠你與我火并,他好坐收漁翁之利,你難道沒有看出來嗎?”
“裝!繼續裝!”袁紹冷笑道:“何驃騎沒有想到吧?淳于瓊不但逃出了中牟,還摸清楚了你們的糧草虛實!
“什么?”何咸大吃一驚,站起身來對著身邊的親衛貼身耳語了幾句,隨后恢復神色道:“淳于瓊那老賊,就因為將沒有答應他的要求就出爾反爾,降而復反,真當不為臣子也!”
何咸這么一,袁紹陣營中的謀士紛紛點頭,看向淳于瓊的眼神分明在“原來如此”。淳于瓊自己則是有苦不出,雖然他并未向何咸要求什么高官厚祿,但他畢竟是投降之后再逃走的,何咸他“降而復反”也不算有錯。
袁紹氣量不大,但看在淳于瓊帶回來這么重要的“消息”的份兒,對淳于瓊既往不咎。
“驃騎將軍是要負隅頑抗到底嗎?”曹操趕緊將話題拉回來,免得在淳于瓊的問題上白費口舌。
“唉~我南陽軍不缺糧,你們都不信,那咱們就等著瞧,看誰能堅持到最后吧!”何咸一副風淡云清的模樣回道。
“何咸,莫那沒有用的,可敢出城斗將?”袁紹大聲挑釁道。
“別是斗將,就是斗主帥,將都奉陪到底!”何咸嬉笑道。
袁紹語塞。何咸是當世名將,以勇武著稱,袁紹、曹操也懂使劍,但卻是三四流的水平,與何咸不在一個檔次。兩人皆有自知之明,當然不會傻到上場自殺。
“顏良,可敢上陣,為我聯軍打頭陣?”
袁紹大吼一聲,顏良策馬出列,大聲回到:“末將必當不辱使命!”
中牟城上,何咸則點名讓太史慈出戰,張遼、魏延壓陣。上一次對戰,太史慈利用手戟打亂了顏良的節奏,后半場壓著顏良打。這一次,顏良吸取了教訓,隨時提防著太史慈的突然襲擊,兩人鏖戰上百回合不分勝負。最后,太史慈似乎是體力不支,拖著無回槍回到了陣。
因為身后有張遼、魏延壓陣,顏良也不敢追擊,見好就收。這一場斗將,算是顏良勝了半籌。
第二天,雙方繼續斗將。曹軍的夏侯淵對陣南陽軍的張遼。又是一對老對手,夏侯淵的雙刀在張遼的月牙戟上討不到便宜。況且張遼的騎術要高于夏侯淵,兩人斗了五十個回合之后,夏侯淵的氣力消耗明顯要大于張遼,如果繼續下去,不出百個回合,夏侯淵必然落敗。
曹操自己武藝一般,但是眼光毒辣,一眼就看出了夏侯淵的窘困之處,派上了”古之惡來“典韋上陣協助!
典韋善使兩支大鐵戟,重八十斤,挾之上馬,運使如飛。但典韋的騎術一般,不如步戰。
”夏侯將軍,典韋來助你一臂之力!“著,典韋撒開大腳,飛奔至場間,憑借著巨力用鐵戟生生擋住了張遼策馬一擊。
張遼心中暗驚,沒想到這員相貌丑陋的壯漢,竟然能夠在馬下擋住月牙戟的力一擊!
而夏侯淵趁著典韋交戰的空隙,趁勢脫離了戰場。
典韋擋下張遼的月牙戟之后,將目光鎖定在了張遼胯下的黃驃馬上。張遼一驚,旋即明白眼前的丑漢是準備攻擊自己的戰馬,好逼迫自己與其步戰。張遼趕緊勒住戰馬,喝罵道:”好你個惡漢,不會騎戰就想害將的戰馬,其心可誅!“
典韋露出比苦還要難看的笑容道:”有事你下馬與我步戰?沒事,我就先殺馬,再殺你!”
張遼大怒,正欲再戰,卻聽到身后的魏延大聲吼道:“文遠且退下,主公命我前來替你收拾眼前的惡漢!”
張遼用月牙戟一指典韋道:”他日,我必馬上取你狗命!“
典韋露出猩紅的舌頭,嘿然道:“誰要誰的命還不一定呢!”
張遼的身后,魏延手持赤血刀,邁著大步前來迎戰。魏延是南陽軍中步戰最強的將領,一把赤血刀水潑難進。但沒有想到,在典韋的面前竟然被面壓制。典韋的兩支大鐵戟,明明又大又沉,握在典韋的手中卻是上下翻飛,敏捷程度絲毫不亞于魏延的赤血刀。兩人的武藝不相上下,但是典韋的氣力明顯要比魏延更勝一籌。
沉重的鐵戟交擊在赤血刀刀身之上,產生極大的沖擊力,魏延不得不使出**分的氣力才能抵消武器傳遞過來的力道。交戰不到三十個回合,魏延頹勢顯現。
何咸趕緊派出了文聘上陣助戰。曹軍那邊,曹操卻沒有繼續增派武將。曹操看出來典韋在步戰方面多有優勢,完美壓制了魏延。再加上一個文聘,應該也有得一戰。等待典韋力有不逮,再加派人手不遲。
文聘上場之后,吸取了魏延的教訓,并沒有選擇與典韋硬拼。王槍法剛柔并濟,并不一味強調力道。于是,文聘多運用了槍法中的纏字訣,使得典韋的雙戟攻擊頻頻落空,徒有力道卻無處傳遞。再加上旁邊的魏延游走,時不時突入進來貢獻幾記大力的劈砍。剛柔并存,相互相成,令典韋難受異常,此前場上的優勢也就慢慢消失了。
曹操見狀,增派了曹仁上陣協助典韋。何咸這邊則選擇了鳴金收兵,不再與典韋苦戰。這一戰,雙方最終算是打成了平手。但籍籍無名的典韋大放異彩,逼退張遼,壓制魏延,同時力戰南陽軍兩大名將而不落下風!
古之惡來,一戰成名!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