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這些人之中還是有不少要繼續(xù)成為大漢的中堅力量的。
所以這一場主要就是向大臣們表示國家并非沒有主人、朝廷尤其是皇家并非沒有準備的小朝會,自然也要適可而止。
既然刑部已經(jīng)表示了全力支持,那樂昌手中也就能夠拿捏住什么了,刑部,代表的就是朝廷除了軍隊之外的另一層力量。
畢竟樂昌也不敢、同樣也不傾向于使用軍隊解決所有問題。
首先她的身份不是皇帝,這樣做還是有些敏感的,其次,大漢的問題也不可能單純的使用軍隊來解決,這樣大漢的文官就等于完全受到了武將系統(tǒng)的壓制。
文官也好,武將也罷,應(yīng)該各司其職,手中有著均衡的權(quán)力,才能維持整個國家的穩(wěn)定。不管是哪邊占據(jù)了上風(fēng)、獲得了皇帝更多的支持,都有可能最終導(dǎo)致整個國家的混亂。
武將擅權(quán),可不是什么新鮮事。
樂昌不能給大漢埋下這樣的隱患。
因此只要文官還能用、還有一份忠誠在,樂昌不管是出于什么角度,都是期望能夠優(yōu)先使用文官來處理這些問題的。
說到底武將的主要任務(wù)是為國家開疆拓土,而不是怎么把刀落到自己人的脖子上。
當即樂昌沉聲說道:
“既然如此,那還請諸位臣工各司其職、恪守本分,建康府之中或有心懷不軌之人想要挑釁大漢之權(quán)威,但是大漢立國,不是從任何人的手中乞求來的,而是用一刀一槍拼殺來的,因此朝廷絕對不會畏懼任何一個人乃至于任何一個家族發(fā)起的挑釁!”
樂昌的話很嚴肅,也明確的表明了態(tài)度,如釘子一般敲打在所有人的心中。
他們不知道樂昌只是代表自己的意思,還是也代表著皇帝李藎忱的意思,但是他們很清楚,這句話絕對沒錯。
雖然話是從樂昌的口中說出來的,但是真的到了那一刻,就算是李藎忱在,也會果斷下手。
這位皇帝陛下,只可能更加果斷。
這一點是大家公認的。
“臣等遵旨!”顧野王帶領(lǐng)百官拱手告退。
而簾幕后面,樂昌也長長舒了一口氣,整個人身上的力氣都像是被抽空了一樣,不過她還是堅持著起身,皇長子已經(jīng)扒拉著椅子的扶手眼巴巴的看向這邊。
還好顧野王等人的聲音都不算大,否則這么多人說話,就足夠把他嚇哭了。
“長歲,感覺怎么樣?”樂昌抱起來自己的兒子。
小家伙扯了扯樂昌的袖子,笑得很開心。
他應(yīng)該并不知道發(fā)生了什么,但是他并不害怕。
“真有幾分你爹爹的神采。”樂昌欣慰的說道,覺得自己的疲憊都已經(jīng)消散殆盡,“你以后也要做一個頂天立地的男子漢。”
不知道是不是聽懂了自己母親的話,這小家伙笑得更開心了。
而大殿外面,顧野王拄著拐杖一步一步的走下臺階,任忠和裴忌一左一右護在他身邊,今日朝堂上的官員里,他們?nèi)齻再加上裴猗應(yīng)該算是年紀最大的了,年紀再大一些或者身體不好的,都已經(jīng)從朝堂上離開,比如駱牙。
而其余的多是陛下北上之前剛剛提拔上來的新人。
裴猗本來在南陳時期就是個不得志的員外散騎常侍,后來因為自己兒子的緣故才有機會外放擔(dān)任小小的郡守,和這些早就已經(jīng)位居高位的老人當然是談不來的,因此也不會和他們一起走。
老人,尤其是南陳時期的老人,已經(jīng)越來越少了。
而新走上來的這些年輕人,已經(jīng)有很多都不再是東南世家的子弟,并且就算是東南士族的子弟,對于自己家族的歸屬感也比不上上一代了,因為上一代的時候,還是南北朝對峙、局勢最嚴峻的時候,因此保全家族往往放在首位,大多數(shù)的家族子弟都會以家族的利益為先。
但是現(xiàn)在不一樣了,現(xiàn)在是典型的大一統(tǒng)時代,朝廷風(fēng)卷殘云,年輕子弟們也不再傾向于留守在那高墻之中、守護這幾門幾戶,他們更期望能夠在更加遼闊的版圖上縱橫,而這個時候甚至世家已經(jīng)是阻攔他們的障礙,因此他們不站出來反對世家,就已經(jīng)算是不錯的了。
這讓顧野王等人也有理由懷疑,李藎忱有可能早早地就已經(jīng)打算對付世家,這些不過是李藎忱很早就已經(jīng)開始了的布局罷了。
也的確,東南士族的確是大意了。
他們以為李藎忱想要統(tǒng)治整個大漢、至少是鞏固在江南的統(tǒng)治,根本不可能離得開他們,可是事實卻是,從一開始他們就是李藎忱最大的敵人。李藎忱所做的一切,就是把自視甚高、甚至覺得自己才是漢的根基的東南士族,連根拔起!
東南士族之中有的人反應(yīng)比較快,比如徐陵、吳明徹他們,還能從中抽身,可是大多數(shù)的人,怕是要成為大漢掃蕩世家的第一批犧牲品了。
而顧野王也不知道自己的家族之中,到底有多少人能幸免于難,畢竟吳郡顧氏也是一個龐然大物,盤踞在吳郡這樣的富足之地多年,哪里會那么容易的直接向大漢低頭?至少家族之中有一部分人是不打算認命的,因此就算是顧野王能拯救,也只是拯救另外一部分罷了。
“此事一了,怕是老夫這個宰輔也到頭了。”顧野王輕輕嘆息一聲,他年事已高,本來坐在這個位置上也只是因為徐陵去后,大漢還沒有這么一個經(jīng)驗豐富并且忠心的老人可以擔(dān)任宰輔之中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職務(wù)。
顧野王知道自己的能力有多少,呆在這個位置上的確是有些勉強的,如果宰輔真的是履行諸如前朝丞相那樣統(tǒng)籌國家大事的職務(wù),那顧野王根本無法勝任。
只不過大漢的宰輔更多的偏向于文官體系,只是處理文官這邊的事務(wù),所以壓力和對個人能力的需求沒有那么大而已。不過顧野王也已經(jīng)感覺到疲憊了。
是時候給后面的年輕人讓位了。
裴忌和任忠交換了一個眼神。
他們這一個御史大夫、一個衛(wèi)將軍,又何嘗不是如此?
作為多少接觸到朝廷中樞的人,他們很清楚朝廷一旦和東南世家翻臉,那么東南世家根本就沒有勝算!
【精彩東方文學(xué)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jié)首發(fā),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