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昌公主緩緩抬起頭,不知什么時候她的雙眸之中已經(jīng)有晶瑩閃動,梨花帶雨,令人憐惜。不過樂昌堅持著緩緩站起來,直接用衣袖抹了抹眼角,轉(zhuǎn)身徑直向著門口走去。
這一次,她頭也不回。
“開門,給她開門,以后沒有朕的準(zhǔn)許,她······不,所有人,都不準(zhǔn)隨意進(jìn)入御書房!”陳頊不耐煩的聲音從樂昌身后炸響,旋即可以聽見花盆瓷器碎裂的聲音,顯然陳頊又到了氣頭上,而且這一次并沒有因為樂昌的在場而有所收斂。
等候在御書房門口的婢女不敢多言,甚至一點兒動靜都不敢發(fā)出,屏住呼吸心翼翼的打開門,旋即躬身退下。
絲絲冷雨伴著風(fēng)吹卷進(jìn)來,撲打在樂昌的衣袖上、秀發(fā)上以及臉頰上,不過樂昌對于這冷意無動于衷,整個人搖搖晃晃的邁過門檻,幾名跟著她過來的婢女急忙迎上來。
“轟隆!”一聲悶雷在天空中炸響。
耀眼的電光刺破黑暗,無數(shù)的閃電順著烏云的縫隙不斷地擴張,蜿蜒如火蛇。
電光照耀在樂昌的俏臉上,讓毫無表情的臉頰變得忽明忽暗。
“我們······回去。”樂昌輕輕擺了擺手,看也不看身后御書房中搖曳的燭火。
而敞開的大門此時也被宮女緩緩合上。
“殿下。”一名婢女有些擔(dān)心的看著樂昌,相比于剛才,樂昌的俏臉不但陰沉,而且更多幾分疲憊、憤怒和無奈,而剛才陛下的吼聲她們也都聽到了,要不擔(dān)心那是不可能的
“沒事。”樂昌低聲道,直到此時她似乎才鼓起勇氣緩緩回頭,不過所看到的就只有緊閉的御書房。
這一刻,樂昌覺得這個自己從就萬分熟悉的御書房,還有御書房中那個兢兢業(yè)業(yè)批改奏章的父皇,都變得那么疏遠(yuǎn)和陌生。
明明是觸手可及,卻仿佛隔著天涯。
而樂昌并不知道,此時御書房中,陳頊似乎被抽調(diào)了最后一絲力氣,緩緩坐倒在那不知多少人眼熱的龍椅上,他臉上的皺紋剎那間看上去更深了幾分,整個人顯得愈發(fā)蒼老和病態(tài)。
閉上眼睛,陳頊緩緩拿過來下一奏章,卻并沒有著急打開,而是喃喃道:
“樂兒,你的心思爹爹明白,陳叔寶和陳叔陵是你的兄長不假,是朕的兒子也不假,但是他們更主要的還是太子和揚州刺史,當(dāng)然······還有一句話爹爹應(yīng)該告訴你,相比于一個父親,爹爹更重要的,還是大陳的皇帝·······”
話音在御書房中緩緩回蕩著,只不過那一閃看上去并不是很厚的門擋住了外面的風(fēng)雨,也擋住了陳頊這一段話。
而陳頊霍然睜開眼睛,微微顫抖著打開手中的奏章,輕聲道:“樂兒,愿你來世莫生帝王家。”
——————————————————
風(fēng)雨如晦,議事堂中燭火搖曳。
蕭摩訶伸手從衣袖中掏出來一份軍報:“這是八百里加急從淮北送過來的消息,宇文邕正在調(diào)集國兵馬,準(zhǔn)備北上討伐突厥,在其調(diào)動的軍隊當(dāng)中,主要都是北周之前討伐北齊的軍隊,另外還有淮北的部分駐軍以及襄陽一帶的絕大多數(shù)兵馬。”
李藎忱三人還沒有來得及坐下,聽到這個消息,臉色都是微微一變,蕭世廉興奮的看向李藎忱:“世忠,沒有想到還真被你料中了!”
“這宇文邕年輕氣盛,肯定見不得突厥人在自己面前如此囂張,所以舉兵北上也在情理之中。”李藎忱不慌不忙的道,“現(xiàn)在不管北周蠻夷到底能和突厥打成什么樣子,這個好機會咱們什么都不能放過。”
蕭摩訶點了點頭,一邊將軍報遞給李藎忱幾人,一邊沉聲道:“這軍報某已經(jīng)看過,此次調(diào)集北上的都是原來就屬于北周的兵馬,留下來防守各處防線的則是收編的北齊兵馬,在淮北的守將還是‘老熟人’王軌。”
“老熟人”這三個字蕭摩訶咬得死死的,對于王軌這個對手,蕭摩訶顯然到現(xiàn)在依舊記憶猶新,上一次在呂梁,南陳數(shù)十年積攢的錢險些就葬送在王軌手中,這“恩情”蕭摩訶可忘不了。
“王軌在淮北,明北周蠻夷對于淮北還是不會掉以輕心,”裴子烈輕輕摩挲著下巴,一到軍情面前,他就會變得比平素還要冷靜,甚至可以冷漠,“那就算是抽調(diào)了襄陽一帶守軍,也會留下來一個足夠分量的大將駐守······”
“尉遲迥。”蕭摩訶沉聲道,“以尉遲迥替換楊堅,而楊堅和韋孝寬將會作為大軍的左右副帥,追隨宇文邕北上。”
“看來對于楊堅這個親家,宇文邕并不怎么放心啊。”李藎忱輕笑一聲道。楊堅的女兒是宇文邕太子宇文赟的正妻,楊堅和宇文邕是不折不扣的親家。
不過此時宇文邕御駕親征,刻意以尉遲迥替換楊堅,與其是賞識楊堅的能力,倒不如是對自己這個一向心懷鬼胎的親家并不怎么信任。
眾所周知,所謂的御駕親征,皇帝陛下是主帥,而其余就算是再怎么戰(zhàn)功赫赫的將領(lǐng),也都只有給皇帝陛下打下手的選擇,無論是調(diào)兵遣將還是執(zhí)行其余命令,都要受制于陛下,而等到戰(zhàn)爭結(jié)束,功勞首先是陛下的,如果不幸打敗了,肯定背鍋的都是左右隨駕將領(lǐng)。
所以對于皇帝,御駕親征是很威風(fēng),但是對于朝中隨駕文武,這可就不是一件輕松愉快的活計了,這也是為什么歷史上大多數(shù)皇帝御駕親征,都會遭到滿朝文武的反對。皇帝身親臨一線很危險是一個方面,他們對自己心有擔(dān)憂也是不可忽略的一個方面。
尤其是楊堅此人,相比于征伐作戰(zhàn),更善于處理政務(wù),在他統(tǒng)籌治理下的襄陽頗有繁華景象,此時臨陣將尉遲迥這個年邁老將換成楊堅,強行讓楊堅從一個出鎮(zhèn)地方的文官再變成武將,多少有一種不倫不類的感覺。
“這是北周蠻夷之間的矛盾,我們無從插手。不過現(xiàn)在他們臨陣換將,對于我們可是好事。”蕭摩訶淡淡道。
</br>
【精彩東方文學(xué)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jié)首發(fā),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