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东方文学

鐵血鑄新明 正文 深度好文,與君共賞

作者/故土難離 看小說文學作品上精彩東方文學 http://www.nuodawy.com ,就這么定了!
    歷史人物的評價,歷來為人們所關注。

    近年來,關于歷史人物的評價問題,有一種傾向值得注意,這就是最大限度地從現實的政治、經濟或文化的利益出發,來顛覆長期以來形成的歷史定評。

    比如對歷史上一些有污點的人物,如秦檜、嚴嵩、洪承疇、方伯謙、汪精衛等的評價,就出現了一些顛覆性的新說。

    這里以洪承疇的評價為例。

    史學界關于洪承疇的評價,一直就存在爭議。

    或因現實利益與正義原則的沖突,或因政治觀念與歷史環境的枘鑿,導致了不少對明清易代背景認識的偏差和對清朝歷史地位認識的分歧。

    評價洪承疇,其所作所為應該是最基本的依據。

    洪承疇身為明朝一品大員,在明朝尚未滅亡的情況下,在失敗的戰場上投向敵對方清朝,他身后躺著的是明朝千萬戰死的將士尸骨。

    降清后,他甘當過河卒子往前拱,出賣明朝外交密,替清朝招撫西北、江南。

    尤其是在南明與清廷處在戰略相持階段時,他在湖南前線苦支死撐四年余。

    為清軍最后消滅南明永歷政權,徹底平定西南地區,奠定了堅實的政治、經濟和軍事基礎。

    他,為清南北東西征戰十數年,一直做到“鞠躬盡瘁”,與明統徹底斷絕。

    評價洪承疇,還應明確他所處的歷史背景,特別是要弄清當時明朝和清朝的歷史關系。

    清朝皇室先世從明初開始就是東北衛所武官,他們所代表的女真人就是明朝臣民,是明白無疑的一個中國邊疆民族。

    雖然清朝統治者極力隱瞞這層關系——從努爾哈赤反明自立起,開始隱沒與明朝的傳統關系,稱明為“仇國”。

    甚至清兵入關后,多爾袞還習稱明朝為“中國”,而自稱為“我國家”;

    順治帝也強調過滿洲與明“本為敵國”,一直到雍正帝仍堅持稱明為“中國”,而自居為“外國之入承大統者”,相互間“則鄰國耳”。

    洪承疇降清之時,明朝和清朝的現實關系是:明末農民起義激烈,李自成、張獻忠等都建立政府,與明朝爭奪統治權,力圖取而代之。

    但國家并沒有分裂,不存在由誰統一的問題。

    如果說有分裂,那就是從后金(清)自立為國開始,自外于明,互為敵國。

    清軍入關前后,實行屠城、擄掠、剃發、易服、圈地、緝逃等民族屠殺、民族壓迫和征服政策,激起明朝官民的猛烈反抗。

    所以,談論明清雙方的關系必須在一定的歷史范圍內,就事論事,實事求是。

    明確了以上的認識,我們可以發現,近年來在洪承疇評價問題上出現的這樣一種論調很成問題。

    即所謂“洪承疇降清,是從腐朽的明朝轉入蓬勃興起的清朝,從鎮壓明末農民起義轉到為清朝的統一。

    這一轉變,對清朝,屬于開國功臣;對中國,維護了國家統一;對中華民族,減少了生靈涂炭”。

    說洪承疇降清為清開國,這算是歷史事實的描述,但至于說他降清“對中國,維護了國家統一”,就有問題。

    試問:當時的“中國”是什么概念?明是中國還是清是中國?或者兩個都是中國?

    如果是前者,洪承疇降清,不僅沒有維護國家統一,而是挖了國家的墻角。

    如果是后者,說洪承疇維護了國家的統一,若不把明朝從中國的范圍里踢出去如何說得通呢?

    至于說兩個都是中國的話,明朝的中國原本就是統一的,是清人舉起旗號硬要跟明朝劃清界限!

    至于說“對中華民族,減少了生靈涂炭”,就更站不住腳了。怎么不先想想生靈涂炭從何而來?

    中華民族又是什么概念?

    明朝的統治的確腐朽,所以天災人禍迭起,引發了農民起義的熊熊大火,造成了生靈涂炭,這是一個來源。

    而清朝火中取栗,從而造成了新一輪的生靈涂炭!而且,這一輪的生靈涂炭,無論是從時空范圍論還是性質程度來看都要嚴重得多!

    因為清朝不僅要占領明朝的地盤,還要把自己的生活習慣、社會風俗強加于人。

    一切政治以“首崇滿洲”為出發點,社會經濟運轉以滿足“滿洲生計”為歸依,思想文化要永遠保持“滿洲風俗”以便維持自己特權者、壓迫者、獨裁者的絕對地位。

    而把明朝那些不腐朽的甚至是先進的、民主的平等自由、崇尚氣節、堅持公平、正義原則等珍貴因素徹底鏟除!

    在這種情況下,洪承疇降清可以說是以暴易暴、為虎作倀。

    因為,清朝作為中國歷史上專制獨裁統治最強化的朝代,并非代表著中國歷史發展的正確方向,洪承疇也并非是中華民族的救世主。

    如果承認洪承疇降清是喪失氣節,這是承認事實。

    在事實面前,人有權利沉默,甚而可以懺悔。

    但是,如果后來的人因為出于或政治或經濟或文化等等現實利益目的,拉大旗做虎皮。

    因為洪承疇沒有氣節,已經喪無可喪,卻要偽造出一種假“氣節”——用“中國”或“中華民族”做包裝,再貼上“國家統一”的標簽,就難免令人不齒。

    總之,評價洪承疇絕不能從現實利益出發,絕不能離開其生活的歷史環境,用現代的疆域、國土、民族、政治、意識觀念來裁剪或閹割歷史,或拔高或貶低。

    這是常識,也是底線。

    要知道,追求現實利益的代價是在忽略得益背后的巨大危險!

    因為,在這危四伏、弱肉強食的世界上,一旦出現強敵入侵,我們必須直面這樣一個問題:在兩軍對壘的戰場上,究竟該怎么做?

    向哪一類歷史人物學習?

    是以文天祥、于謙為榜樣,堅貞不屈,為國獻身,還是像秦檜、洪承疇、吳三桂、方伯謙那樣,奴顏婢膝,打不過則非降即逃?

    這值得我們深思。

    洪承疇:來者可是張蒼水?

    張煌言:正是。

    洪承疇:久聞公之大名,今日有幸相會。公既知天命,識時務,為何要興無名之師抗我朝廷?

    張煌言:我奉詔伐虜,何謂之無名?

    洪承疇:天數有變,神器更易,而歸有德之人,此乃自然之理。

    張煌言:奴酋叩關,霸占中原,何稱有德之人?

    洪承疇:自悊帝、烈帝以來,西虜猖獗,九邊不寧。社稷有累卵之危,生靈有倒懸之急。

    我太宗文皇帝掃清六合,席卷八荒。萬姓傾心,四方仰德。非以權勢取之,實乃天命所歸也。

    我世祖章皇帝神文圣武,繼承大統。應天和人,法秦一統。處中國以治萬邦,這豈非天心人意乎?

    今公蘊大才抱大器,自比岳飛于謙,何乃強要逆天理悖人情而行事?豈不聞古人云:「順天者昌,逆天者亡」?

    今我大清帶甲百萬,良將千員。諒爾等腐草之螢光,何比天空之皓月?你若倒戈卸甲,以禮來降,仍不失封侯之位。

    國安民樂,豈不美哉?

    張煌言:我原以為你身為明朝老臣,來到陣前,面對兩軍將士必有高論,沒想到竟是如此粗鄙之語!

    我有一言,請諸位靜聽。昔日悊帝、烈帝之時,明統衰落,建奴釀禍,國亂歲兇,四方擾攘。

    甲申之后,多爾袞、多鐸、阿濟格等接連南侵,劫持明帝,殘暴生靈。

    因之,廟堂之上朽木為官,殿陛之間禽獸食祿。以至狼心狗肺之輩洶洶當朝,奴顏婢膝之徒紛紛秉政。

    社稷變為丘墟,蒼生飽受涂炭之苦。值此國難之際,洪經略有何作為?

    洪經略之生平,我素有所知。你世居南海之濱,初中進士入仕。理當匡君輔國、尊皇攘夷!何期反助建奴,同謀篡位!

    罪惡深重,天地不容!

    洪承疇:張偽尚書...你敢...

    張煌言:住口!無恥老賊,豈不知天下之人皆愿生啖你肉,安敢在此饒舌!

    今幸天意不絕大明,永歷皇帝于嶺南繼承大統。我今奉陛下之旨,興師伐虜。

    你既為諂諛之臣,只可潛身縮首,茍圖衣食,怎敢在我軍面前妄稱天數?

    皓首匹夫,蒼髯老賊,你即將命歸九泉之下,屆時有何面目去見明朝十八代先帝!

    貳臣賊子,你枉活六十有二!一生未立寸功,只會搖唇鼓舌,助虜為虐!

    一條斷脊之犬,還敢在我軍陣前狺狺狂吠!我從未見過有如此厚顏無恥之人!

    最后借用王之仁的一句話:昔先帝設三壇祭汝,殆祭狗乎!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
百度風云榜小說:劍來 一念永恒 圣墟 永夜君王 龍王傳說 太古神王 我真是大明星 校花的貼身高手 真武世界 劍王朝
Copyright © 2002-2018 http://www.nuodawy.com 精彩東方文學 All Rights Reserved.
小說手打文字版來自網絡收集,喜歡本書請加入書架,方便閱讀。
主站蜘蛛池模板: 仙桃市| 观塘区| 巩留县| 莱芜市| 嘉定区| 洛浦县| 莒南县| 汉中市| 五常市| 耿马| 天峨县| 衡山县| 土默特左旗| 台湾省| 松溪县| 同心县| 萝北县| 米林县| 新绛县| 霍邱县| 仲巴县| 河北省| 井冈山市| 湄潭县| 云龙县| 嘉祥县| 淳化县| 左云县| 文成县| 荔浦县| 东明县| 安远县| 达拉特旗| 遂昌县| 如皋市| 西乌珠穆沁旗| 会同县| 宁陕县| 荣成市| 东台市| 漳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