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風起于飄萍之末
只不過崇禎的信任有卵用。
崇禎十一年八月二十三日,皇太極命睿親王多爾袞為奉命大將軍,統(tǒng)左翼軍,貝勒岳托為揚武大將軍,統(tǒng)右翼軍,貝勒杜度等相副,兩路征明。
九月二十二日,岳托從密云北邊墻子嶺,毀壞長城,破邊墻入邊,斬殺大明薊遼總督吳阿衡。
多爾袞則于九月二十八日于青山關毀邊墻而入,兩軍在北京郊區(qū)通州會師。
崇禎詔令總督宣、大、山西軍務的盧象升,攜宣、大、山西三總兵楊國柱、王樸、虎大威入衛(wèi)京師。
以盧象升督天下援兵,第三次賜尚方劍。
當時崇禎已經(jīng)有和議的意愿,讓兵部尚書陳新甲和滿清在私底下接觸。
大學士楊嗣昌、總監(jiān)軍太監(jiān)高起潛揣測到了崇禎意在和議,對盧象升多方阻撓。
盧象升名為總督天下兵馬,但根調(diào)動不了其他人的兵馬,他定下的幾條用兵策略一條也沒法實現(xiàn)。
由于盧象升總督宣、大、山西軍務時,三總兵吃空餉吃得太狠,相比日后楊國柱、王樸參與的松錦之戰(zhàn),八總兵十三萬,這次三總兵竟不到兩萬人。
因數(shù)量不及來援關寧軍,結(jié)果關寧軍宦官監(jiān)軍高起潛不愿接受盧象升指揮。
崇禎見此,改用內(nèi)閣首輔劉宇亮節(jié)制天下援軍。
盧象升只能統(tǒng)領自己的宣、大、山西三總兵,關寧軍則由宦官監(jiān)軍高起潛指揮。
因此盧象升雖一度名義上總督天下援兵,實際上不到兩萬。盧象升由涿州進據(jù)保定,命令諸將分道出擊,準備在慶都和清軍作戰(zhàn)。
可惜就連這樣他也做不到。
楊嗣昌命令巡撫張其平不發(fā)餉,又傳云、晉有敵情。
于是有名的逃跑將軍,大同總兵王樸借機離開盧象升逃走,害得盧象升只剩下楊國柱和虎大威兩總兵一萬多人馬。
最后的結(jié)果就是楊國柱和虎大威潰圍而逃,盧象升命喪巨鹿賈莊。
之后太監(jiān)高起潛隨即不戰(zhàn)而潰,七十余城先后失守,四十六萬人被俘,韃子搶劫黃金四千余兩、白銀九十七萬余兩。
中原人民所遭受的苦難和財產(chǎn)損失更是無可計量。
包括德王朱由樞和他的兒子也被俘,直到崇禎十二年(1639年)三月韃子方才揚長而去。
可悲嗎?
然而這還不是最可悲的。
盧象升死后,楊嗣昌怕他沒死,以后會報復他,所以派了三個巡邏兵去查看。
其中一人叫俞振龍,告訴楊嗣昌,盧象升真的死了。
對楊嗣昌而言,他是希望手下人盧象升沒死,這樣他就可以把怯懦畏戰(zhàn)之類的罪名加到盧象升的頭上了。
順德知府上奏盧象升的死狀時,楊嗣昌還故意刁難,過了八十天盧象升的尸體才得以收斂。
第二年,盧象升的妻子王氏請恤,第三年,盧象升的弟弟盧象晉、盧象觀又請,楊嗣昌和朝廷“豬公”都不允許。
直到崇禎十四年楊嗣昌剿張獻忠失敗自殺后,朝廷才追贈盧象升為太子少師、兵部尚書,賜祭葬。
至于南明福王時,追謚盧象升忠烈,建祠奉祀,則更加遙遠了。
后來清兵南下,盧象升的弟弟盧象同起兵抗清而死,盧象同投水死,盧象晉出家為僧,盧家抗清殉難的有百余人。
這就是秦浩明之所以想要逆天而行的原因。
有些東西,他必須堅持,縱死而無悔。
不能眼睜睜的看著忠烈去死而無動于衷,若不然,他秦浩明和其他人等有何區(qū)別?
“浩明想些什么呢?”
盧欣榮心憂族兄盧象升的生死,躺了一會兒睡不著,索性爬起來。
“唉,形勢不容樂觀!”
秦浩明思來想去,根不知從而著手。
“是!如果真如浩明所,這大明江山確實不亡也得亡!”
盧欣榮坐在秦浩明身旁,雙手朝袖口互攏,即使是在火堆邊上,也不能驅(qū)除心中的寒意。
議和失敗,滿清韃子都已經(jīng)入侵關內(nèi),到處劫掠殘害大明子民。
崇禎卻把議和派和主和派攪在一起,十幾萬人馬分為幾路,仿佛撒豆子般,這里一點那里一點,彼此間還互不統(tǒng)屬。
就這樣崇禎還覺得不放心,派上太監(jiān)高起潛為監(jiān)軍,相互掣肘。
這種情況,就是兵圣孫子復生也無能為力啊!
秦浩明苦笑一聲,不知如何作答,唯有長嘆。
明末不是缺乏先進的武器,也不是缺乏英勇善戰(zhàn)之士,而是缺乏敢戰(zhàn)的決心和體制的問題。
英勇作戰(zhàn)的不一定有好下場,戰(zhàn)功往往被吞沒。朝堂大佬彼此之間還要爭權奪利,沒有一點大局觀念。
作為老板的崇禎皇帝又不合格,焉能不亡?
次日凌晨,幾人吃完昨日剩下的山麂,熄滅火堆,沿著巨鹿方向前行。
盧象升的具體行軍路線秦浩明并不知道,他只知道大概范圍及最后盧象升的死亡地點,其他的就要靠四處打探了。
四人這兩日里以盧欣榮為主,秦浩明他們則充當家丁。
過河北巨鹿,行至真定時,秦浩明心中松了一口氣。
看來事情大有所為,尚有時間左右騰挪一番,不至于立馬陷入死地。
“前面有情況,注意防備。佑漢保護伯玉,長青跟我前面觀看一下!
前面一個村莊隱約傳來叱喝聲,秦浩明一夾戰(zhàn)馬,和董長青疾馳而去。
接近村莊附近,秦浩明打了一個手勢,讓董長青騎在馬上注意警惕,自己則悄然下馬低身前進。
村口停著七八匹無人的戰(zhàn)馬,看裝備風格明顯屬于明軍。
秦浩明雖然行動上還保持警惕,其實心里卻是有些松懈,原來是友軍,那就無傷大雅。
揮揮手,示意遠處的董長青,不是碰見韃子。秦浩明弓著腰緩緩前行。
不對勁,血腥味太濃,村子也基沒有其他雜音,只有成年男子的獰笑。
秦浩明臉色一變,迅速朝董長青打了一個準備戰(zhàn)斗的手勢,自己則貓近村莊一看究竟。
只是稍微一瞥,入目的情景已經(jīng)讓秦浩明心中一萬匹的曹尼馬在奔騰。
抽出繡春刀,借著房屋的掩護,秦浩明敏捷的朝村中摸去。
</br>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jié)首發(fā),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