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东方文学

鐵血鑄新明 正文 第六十七節 楊嗣昌三計

作者/故土難離 看小說文學作品上精彩東方文學 http://www.nuodawy.com ,就這么定了!
    第一卷風起于飄萍之末

    崇禎十一年冬,韃虜圍城,京畿戒嚴,入夜行人稀少。

    順天府崇文門東面五百余米,兵部尚書兼東閣大學士楊嗣昌的府邸便坐落在此。

    整個楊府坐北朝南,東西長87米,南北寬6米,占地面積5多平方米。

    庭院前的甬道分南北二門進出,北端進門設儀仗廳、接客廳。

    甬道設五重門樓,宅門額都嵌有石匾,匾額的枋檁柱頭雕刻著各種精巧圖案。

    在門斗的石階列一對抱鼓石,高三米,寬兩米,鼓座雕著雙獅戲球、云龍、花卉。

    門墩墻基刻有荷墀托、蓮裙座、竹節襯柱等精美圖案。

    楊嗣昌在親兵的護衛下從兵部衙門回府,尚為脫下朝服,內府管家拿著拜帖,稟報兵部右侍郎兼右僉都御史陳新甲到訪。

    “準備酒席,快快有請!”

    楊嗣昌消瘦的臉頰露出幾分凝重和不惑,但嘴里卻沒有絲毫遲疑。

    陳新甲和楊嗣昌相識于崇禎七年。

    當時陳新甲為右僉都御史,接替焦源清巡撫宣府。

    因為軍備長期松弛,陳新甲上任后親自到邊防墻堡去視察,走過前人足跡沒到過的地方,面掌握了兵馬傷亡、城堡倒塌及弓箭等兵器的損壞情況。

    然后幾經上書向朝廷請求,對這些加以整頓,邊防因此有了保障。

    楊嗣昌當時擔任總督,跟陳新甲一起共事,由此了解到他的才干。

    崇禎九年五月,陳新甲母親去世,他辭職回家守喪。

    崇禎十一年九月,宣大總督盧象升父親去世,辭職回家守喪。

    經楊嗣昌推薦,崇禎帝詔令陳新甲回京任職,擢升兵部右侍郎兼右僉都御史,總督宣大,協御清兵。

    此次韃虜入侵,天雄軍的五千兵馬便是由楊嗣昌上陳崇禎,最終劃歸陳新甲軍中。

    可這正是楊嗣昌感到不能理解的地方,陳新甲作為宣大總督,此時應該在宣府才是,緣何未經招征私自離開駐地?

    若被御史言官知道并彈劾,按律當斬!

    “文弱兄,可有清靜地方,有急事相商?”

    陳新甲身穿大明普通商賈直裰打扮,步履匆匆,才剛進大廳,不待楊嗣昌開口便只顧道。

    卻是連基禮儀也疏忽。

    楊嗣昌心里一沉,陳新甲很有才干,曉習邊事,文臣武將都有干過,算得上宦海沉浮多年,究竟什么事情讓他如此驚慌失措?

    “陳總督切莫自亂陣腳,請到書房一敘。”

    楊嗣昌動作優雅,雙手一攤,作了一個請的姿勢,自己在前頭帶路。

    陳新甲老臉一紅,想點什么,終究長嘆一聲,無言緊隨楊嗣昌身后。

    楊嗣昌書房很大,裝飾古色古香,頗符二品朝廷大員身份。

    心腹仆從泡好茶,朝二人鞠躬行禮便轉身退出去,并把房門拉上。

    “沒有其他人看見你吧!”

    楊嗣昌端起熱茶,輕輕吹拂幾下,慢條斯理朝陳新甲問道。

    “進城都是坐在馬車,身邊也都是心腹之人,守備一路護送過來,料來無妨。

    實在事急從權,稍有違制,也顧不得許多。”

    進了書房,陳新甲的心情反而平淡下來,喝了一口采自蘇杭的上好龍井,不疾不徐道。

    “非常之時,尚望陳總督莫讓政敵抓住把柄,以免遭遇不測。

    老夫數月以來,大事情不敢絲毫有錯,可那些御史清流尚如蚊蟲般盯著你,若不是圣上庇護,早已辭官回家。”

    楊嗣昌自清兵入塞以后,就承受巨大壓力,不僅李希沆、王志舉等言官要求追究他的責任,他人也屢次上疏引咎辭職。

    崇禎帝貶斥了彈劾他的言官,并令他落職帶冠視事,不久以敘功名義使其官復原職。

    可以,崇禎對楊嗣昌的眷顧始終如一,在崇禎一朝五十輔臣中堪稱獨一無二。

    “唉,多事之秋,那班酸儒猶自假裝清高,黨爭不已,難道真要大明滅亡了才甘心不成?

    可惜今上不能乾坤獨斷,否則何至于此?

    文弱兄的三條計策,均是平定朝廷內憂外患的良方,今上也非常贊同。

    若有十年的生息休養,國內叛軍和韃子又何足道哉?”

    陳新甲長嘆一聲,語氣里有些不出的落寞。

    他是大明以文制武積習下的文官統帥,有魄力,有才能,但終究難挽狂瀾。

    陳新甲受到楊嗣昌的引用,他們的才能、理念、心術相似。

    所以對于楊嗣昌的三計非常贊同并支持。

    楊嗣昌的三條計策是:一、攘外必先安內;二,足食然后足兵;三、保民方能蕩寇。

    對于第一點,他認為天下大勢好比人的身體,京師是頭腦,宣、薊諸鎮是肩臂,黃河以南、大江以北的中原之地是腹心。

    如今形勢是烽火出現于肩臂之外,乘之甚急;流寇禍亂于腹心之內,中之甚深。

    外患固然不可圖緩,內憂更不能忽視,因為它流毒于腹心,如果聽任“腹心流毒,臟腑潰癰,精血日就枯干”,徒有肩臂又有何用呢?

    所以他主張先與清朝和談,穩住京師附近的局勢,專心致志、一鼓作氣的剿滅農民軍。

    對于第二點,他建議增兵1萬,其中步兵74人,馬兵36人,并增加餉銀8萬兩,采取均輸、溢地、寄監學生事例、驛遞四個途徑。

    第三點便是發展民生民計。

    于是崇禎在他的建議下先后向民眾加派剿餉和練餉。

    其實認真起來,這三條計策都是好的。

    無奈整個朝廷的局勢糜爛,人浮于事,黨爭不斷,而崇禎又沒有魄力堅定執行。

    楊嗣昌出任兵部尚書時,大明王朝已陷入內憂外患的泥潭中。清軍多次入塞,威脅明朝京師安。

    高迎祥、張獻忠、李自成等幾十萬起義軍在中原流動作戰,更是明朝腹心之患。

    楊嗣昌蒞任前的崇禎九年七月,陜西巡撫孫傳庭在黑水峪大破起義軍,生擒高迎祥,局面有所好轉。

    楊嗣昌在守制時關心時局,因此在出任兵部尚書后,就已對明朝的未來有了詳細的規劃。

    加上他熟悉典章故事,工于筆札,富有辯才,每次皇帝召見時,都能思如泉涌,侃侃而談,與前任兵部尚書的呆滯木訥之狀迥然不同。

    因此崇禎帝每次召見他的時間都遠遠超過規定時間,對他幾乎言聽計從,甚至驚嘆:“用卿恨晚!”

    就在楊嗣昌緊鑼密鼓地指揮圍剿農民軍的同時,亦開始籌劃對清議和的事宜,以緩解明朝的外部壓力。

    崇禎十一年三月,楊嗣昌上疏重申攘外必先安內的主張,力主對清妥協,集中力平息“中原群盜”。

    盡管多數朝臣反對此議,但崇禎帝卻非常賞識,加上楊嗣昌無偏無黨、勇于任事,崇禎對他更加信任。

    </br>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
百度風云榜小說:劍來 一念永恒 圣墟 永夜君王 龍王傳說 太古神王 我真是大明星 校花的貼身高手 真武世界 劍王朝
Copyright © 2002-2018 http://www.nuodawy.com 精彩東方文學 All Rights Reserved.
小說手打文字版來自網絡收集,喜歡本書請加入書架,方便閱讀。
主站蜘蛛池模板: 天峻县| 高雄市| 黎平县| 榆林市| 平阴县| 江源县| 峨边| 凤翔县| 徐汇区| 德令哈市| 鹿邑县| 济宁市| 安国市| 青州市| 聂拉木县| 右玉县| 织金县| 澜沧| 莎车县| 安远县| 门源| 雷山县| 临沂市| 辰溪县| 博野县| 巴东县| 宿松县| 襄樊市| 福州市| 刚察县| 仪征市| 剑阁县| 确山县| 永顺县| 武平县| 绥阳县| 孟村| 明溪县| 西华县| 墨竹工卡县| 淮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