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風起于飄萍之末
實在怨不得秦浩明如此生氣,而是這些人太坑了,太美化韃子。
作為現代穿人士,秦浩明也是第一次看見如此大規模的韃虜首級,有幸得以細細觀摩。
相貌丑陋是肯定的,皮粗肉厚的原始人模樣。
頭顱四周的頭發部剃掉,只留一頂如錢大,結辮下垂。
秦浩明著好學的態度向兵部驗首級的吏請教,這才得知,大于一錢要處死!
從野豬皮努爾哈赤開始,女真人就用這種發型,遼東的漢人亦是被逼如此。
清裝劇中不合事實的陰陽頭發式,放在現在也得死,而電視上的陰陽頭發型是被美化出來。
因為韃子規定:“剃發不如式者亦斬。”
秦浩明的眼光仿佛穿韃子入關得天下后,正是從這個金錢鼠尾開始,伴隨著韃虜入關的一道“留頭不留發,留發不留頭”的口號。
才有后來的“揚州十日”、“嘉定三屠”、“江陰屠城”等等一系列的大屠殺。
明末人口由一點九億減少到清初的五千多萬人,損之十之七八。
縱使如此,可滿狗依舊懼怕漢人重新崛起,焚毀三千多種十五多萬目錄,超過七十萬部的書被付之一炬。
加之滿清文字獄是如此徹底,近三百年長期禁錮奴化中國人的思想,不能不是我們漢人的悲哀。
中國歷史上的民族政權交替時代屢見不鮮,但從來沒有一個像滿清統治者這樣,徹底摧毀漢人的衣冠服飾,徹底絞殺漢人的民族意識。
滿清統治者企圖從精神上到**上,徹底把漢人弄成完順服的走狗!
秦浩明眼里的怒火熊熊燃燒,盯著齜牙咧嘴的韃子首級,嘴邊泛起一抹冷笑。
“趕緊出去,李侍郎想和你聊聊。該不會是中邪了,笑得這么寒磣人。”
戚綱進來攥著秦浩明手就往外扯。
“秦百戶真乃少年英雄!”
聽聞游擊張松榮和守備戚綱對秦浩明的推崇,李侍郎不禁對眼前的秀才起了結交的心思。
結人與未發跡時,他是官場老油子,自然深諳此理。
“浩明慚愧,當不得李侍郎謬贊,都是大家抬愛!”
花花轎子眾人抬,面子是別人給的也是自己掙的。
李侍郎示好之意明顯,秦浩明自然溫雅有禮。
“盧總督上功的折子,秦百戶位列一等功,斬韃子五首。
按律最高可連升三級,可賜正四品指揮僉事或實授正五品千戶一職。”
李侍郎一副心謹慎的樣子看看四周情況,開始掏出干貨結交秦浩明。
“好子,再過幾年,打幾仗就趕上我了。”
游擊張松榮臉含喜色,大掌重重拍在秦浩明肩上。
后者一個齜牙,苦笑兩聲卻還要朝他們致謝。
朝廷有人好做官。
戚綱羨慕的望著秦浩明,年紀便驟升高位。不管是正四品指揮僉事和正五品千戶一職,具都是地方上的實權人物。
戚綱怕秦浩明是文人出身,不明白大明武制,便在一旁開口解釋。
盧象升統領的天雄軍屬于募兵邊軍,下設衛指揮使司、千戶所、百戶所。
每衛56人,分前、后、左、右、中五個千戶所。
千戶所又分為l個百戶所,每百戶所11人。
各衛所平時屯守,戰時奉命攻守。
每逢戰時,朝廷臨時命將,并非都司指揮作戰。
都司衛所是軍事建置,與行政區劃無關。
但是邊境衛所也兼理民事,實際變成地方行政區劃。
因此,都司衛所有實土、非實土之分。
都指揮使司負責管理所轄區內衛所,以及與軍事有關的各項事務。
是地方平時最高軍事領導機構,分別隸屬于中央的五軍都督府,并聽命于兵部。
秦浩明手撫下巴,若有所思。
江南承平已久,軍士基沒有經過訓練。
北兵長期處在戰火邊緣,戰斗力不缺,無非是缺糧少餉,沒有戰斗**。
如果自己以南方財力供北方將士糧餉,應該有所作為,前提是要有一塊根據地,必須是自己可以完掌控。
不然只是為他人做嫁衣,得不償失。
“秀才可不要糊涂,一心想著科舉。盧總督也是文人將領,照樣上馬管軍,下馬安民。
適逢亂世,正是大明男兒建功立業之時,萬萬不可一根筋。
況且,真到了朝廷大比的時候,你只管參加便是,盧總督斷無不肯放入之理。”
張松榮看見秦浩明聽聞半天沒有講話,急急忙忙在旁勸。
盧總督的意思,作為他身邊的人,張松榮自然了解。
所以現在一有機會,便見縫插針。
“是啊,秀才。這段時間大家合作愉快,齊心殺虜立功,豈不快哉?
莫非受不了邊關苦寒之地?還是江南有讓你放心不下的情人?”
戚綱也在旁邊開始激將。
“謝謝兩位將軍抬愛,現在這些為時過早,等兵部行文下來再。”
走一步看一步,有些事情并不是自己能夠掌控,多想無益。
可是盧總督和張游擊、戚綱等人的情誼才是讓人最為心暖。
幾個人在乙號庫房外,有一句沒一句的聊著現在的局勢,倒也其樂融融。
可美好的氣氛被兵部鄧員外給破壞殆盡。
大半時辰過后,鄧員外陰沉著雙臉,跨出乙號庫房,解開圍在鼻子的濕巾大聲道:
“有部分首級有疑義,需要運回京城,請有經驗的掌固復檢確認。”
李侍郎默不作聲,仰著頭看著天上的浮云。
“部分是多少?”
張松榮是天雄軍在場人員中職位最高,當然由他出面周旋。
其實這是大明官場弊病,也叫利益均沾,特別是這樣的大軍功。
兵部負責掌管各地武職,有許多的關系戶,需要憑首級記功。
時常他們也做一些調控的事情,關照一些關系戶。
張松榮久在軍旅,自然明白其中的潛規則,所以有此一問。
“七百首。”
鄧員外昂首挺胸,一副正氣秉然的模樣。
“什么,你就不怕給撐著,真是欺人太甚!”
在場眾人包括李侍郎俱是倒吸一口涼氣,千五要七百,真是獅子大張口。
張游擊更是忍無可忍,喝問與他。
“大膽,你一介武夫明白什么?
兵部行事自然有章法條陳,爾等殺良冒功,然畢竟有所斬獲。
我不欲追究,你卻質疑官,真當沒有國法不成?”
兵部員外郎屬于從五品的文官,而張松榮是從三品游擊。可大明武官品軼雖然高于文官,但實權卻是多有不如。
而鄧員外又是兵部郎中,屬于上官,代表的是兵部,加上心中有所憑仗,底氣自然十足。
所以膽敢大聲呵斥張游擊。
</br>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