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揚帆于大明朝野
崇禎勤政,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天天上朝,從未間斷。
可文武百官不用,只需在每月的朔望兩日上殿聽政,即每月的初一和十五,這就是所謂的大朝會。
此時剛過寅時,諸位大臣穿過午門走過金水橋來到廣場,有幾位精神恍惚搖搖晃晃,但是再困再累也是不敢打哈欠揉眼睛。
否則讓糾察御史記下來可是要記上一個失禮的大過,唯有假裝整理頭發卻偷偷轉過身去打著哈欠。
當然,相互間談論竊竊私語是不禁的。
東林黨的幾位閣老魁首更是私下抱團,圍在一起低頭商談最近的朝局走向,是否對東林黨產生不好的影響。
沒有多久,早朝的鐘聲終于響起。眾位大臣停止了言談,一個個排好隊伍向太和殿走去。
新任首輔薛國觀頭戴一品七梁冠,身穿紫色大明袍服,一手拿象牙笏,站在一眾文官之首,可謂志得意滿。
他乃陜西西安府韓城縣人,萬歷四十七年進士,歷任戶科給事中、刑科都給事中、禮科都給事中、太常寺少卿。
原他是閹黨余孽,崇禎初年清查閹黨逆案時,他被列入逆案漏名單中,是幾十名漏分子之一。
天啟年間擔任戶科給事中的薛國觀,投靠魏忠賢,打擊東林人士,先后彈劾操江都御史熊明遇、兵部侍郎蕭近高、刑部尚書喬允升。
崇禎初年清查閹黨逆案時,遭到言官揭發。
為了轉移視線,配合溫體仁攻擊錢謙益的行動,故意把水攪渾,誹謗沈惟炳、許譽卿主盟東林,與瞿式耜操縱閣員增補事宜,企圖逃避對他的考察。
這一計謀并沒有得逞,正直官員紛紛對他進行彈劾,迫于輿論壓力,他不得不辭官而去。
但人的機遇很神奇,他因一向仇視東林人士,為溫體仁所賞識。
崇禎十年六月,溫體仁罷官之前,秘密向崇禎推薦此人。
崇禎皇帝雖然罷了溫體仁的官,卻并不懷疑他的“樸忠”,不加考慮,遂級提拔薛國觀為禮部左侍郎兼東閣大學士,成為大明次輔。
顯然,崇禎皇帝是把他當作溫體仁的影子來看待。
此次,他又借秦浩明的東風,比歷史上提前五個月坐上首輔的位置。
而他要做的,則是幫助秦浩明坐上總督福建、廣州的位置。
于他而言,誰坐那個位置不重要,關鍵是要陛下的賞識。
前任首輔劉宇亮就是因為推脫秦浩明年紀、資歷等問題,現在已經被削職為民,賦閑在家。
“天子駕到,百官肅靜!”
司禮秉筆太監、東廠提督,總提督京營戎政的曹化淳尖銳的公雞嗓音想起。
這是曹化淳最后一次陪同崇禎上朝,因病乞準告假,向崇禎帝連上三疏。
直到此時,曹化淳方才得到崇禎的蒙允告假還鄉。
身后,則是今后負責代替他的王承恩,身穿蟒袍,手握拂塵,肅立在旁。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諸位大臣在薛國觀的帶領下,躬身行禮高喊口號。
“諸位諸位愛卿平身!有事呈奏,無事退朝。”
即使千百次反復念相同的話語,崇禎皇帝身穿朝服高高端坐在龍椅之上,還是一絲不茍,努力體現出皇家威嚴。
崇禎話音剛落,翰林院修撰吳偉業上前一步出列,奏陳時政:
“今日建奴寇邊剛過,京畿、山東、河北等地生靈涂炭。
陛下當下哀痛之詔,憫人罪己,思咎懼災,吊死恤忠,賞功禁暴,使父老子弟,悲憤同仇,人心勃然,戰氣自倍。
臨清,只系一州,賈人千金購士,輒用破賊,為禍甚大。
幸有盧督軍中天雄軍將官秦浩明橫空出世,識破范家、王家、梁家等商賈之人狡詐。
他日擒獲,當處斬三族,方能提醒天下商賈,切莫見利忘義,置大明朝堂律法而不顧。”
“吳愛卿言之有理,不過三族免了,大亂剛過,只誅首惡,以免人心惶惶。”
“陛下圣明!”
吳偉業躬身退回文臣班列,對他來,今日的任務已經完成。朝堂大佬哪會赤膊上陣,他就是那個馬前卒。
接下來,兵部給事中鄭啟青站出來道:
“啟稟陛下,論文武諸臣失事罪如今已議定,除山東巡撫顏繼祖有誤外,其他皆已落實,請陛下明示。
另有罪要罰,可有功要賞,如此方能賞罰分明,將士用力,請陛下圣裁!”
“文武諸臣失事罪按之前廷議執行,其他有功將士兵部整理清楚,再上奏疏即可。
今日朝會只議首功三人者,諸位愛卿以為如何?”
崇禎皇帝晃動冠冕淡然道。
“可!”
朝堂群臣整齊一片。
此次建奴寇邊,并沒有像往常一樣滿載而歸,很難誰輸誰贏,也激起朝臣們的士氣。
楊嗣昌心里暗自叫苦,實在不愿意參加此次朝會,但崇禎的囑咐令他不得不硬著頭皮站出來道:
“啟稟陛下,此次戰果之最,當屬盧總督旗下天雄軍將士。
殺敵首功前三者,微臣覺得理應是盧總督、秦指揮、祖總兵。
其中,天雄軍將士共殺敵二萬余,有頭顱一萬六千三百首,祖寬邊軍有頭顱三千二百首。請陛下明示。”
完,目無表情退回朝臣班列。
崇禎坐在龍椅上微不察覺搖搖頭,楊嗣昌才能有,但格局似乎正如秦浩明所,量。
鐵一般的數據擺在眼前,還有何不甘?
不過,金無足赤,人無完人,不便苛求。
“盧愛卿此次功在社稷,善莫大焉!能否向朝臣們介紹一下練兵措餉之事?”
崇禎皇帝不如何褒獎之事,卻借此機會問起這個問題,委實用心良苦,另有深意。
“臣初到宣府,各營設有官兵,向來相沿虛冒。微臣刻意簡練,有一額即求足一兵,隨時操練。
所以訓練天雄軍五年間,不請一兵一餉。”
盧象升站起來,躬身答道。
“愛卿之練兵方法,謂之天下如何?”
“大抵額設之兵,原有額餉、但求實練堪用,則兵不虛冒。即核兵即足餉。若兵不實練,雖措餉亦無益。”
“那具體應如何練兵?”
“微臣所見只以參將、游擊以下官操練。如參將、游擊選千人,總選十百,責按兵法。若有不達者,軍法處置!”
“如何措餉?”
“關鍵是得其人。如鼓鑄得人,利歸公害,否則在私室矣。”
“那手下可有如愛卿般俊才?”
“此次建奴寇邊,微臣前期可謂艱辛萬分,步履無措。幸有臨浦士子秦浩明危難時刻投軍,力挽狂瀾。
期間,微臣和他溝通甚多,其才勝過微臣多矣!”
“其人品性如何?”。
a
</br>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