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揚帆于大明朝野
秦家宗祠不靠官道,孤零零地修建在山腳下,四周是一片郁郁蔥蔥的松柏林。rg
在炎熱的夏季,松柏蒼勁翠綠,既能防酷暑,又能給祠堂添了幾分莊嚴肅穆。
眾人懷著無比虔誠地在宗祠外的溪里洗凈了手和臉,方才依次進入。
自漢唐以來,宗祠便是各大家族的政治、文化和精神中心,也是凝聚整個家族的紐帶,甚至君臨天下的皇族也不例外。
即使是最貧寒的人家,也會在草屋一角辟出空地,放張供桌拜祭自己的先祖,盡管只是方寸之地,一炷香,一塊靈牌,但那也是無比神圣的精神世界。
“秦族長,此事是我們想得狹隘,族學自今始免費開放。”
眾人在宗祠左邊議事堂坐下,五叔公就一臉沉重的檢討。
“對對對,我們商量過了,他們既然來到村里,那就理應享受秦家村的各項福利。”
柱首秦向東接著道。
“你們能這樣想,我就放心了。”
秦浩明頭,手指敲打著椅背,斟酌著下面要的話。
“時至今時今日,依照秦家的發(fā)展,應該很少有人敢無故對付秦家。
在場叔伯過去都是苦哈哈,知道生活不易,相信應該不會去欺辱窮苦百姓。
可就怕輩們年幼不懂事,今后卻是要諸位多監(jiān)督,萬勿欺凌百姓。
壞崖破巖之水,來源于涓涓的泉;干云蔽日的大樹,起于蔥青的苗。
禁微容易,救末就難。我們不要忽略于微細,以致成為大禍。恩不忍誨,又不忍割,真等大事發(fā)生,悔之晚矣!
若是秦家族人有惡名,那就別怪我心狠手辣。
當然,上述話是指對普通百姓而言,若是有其他大家族想打我們的注意,百倍還之!”
秦浩明這番話既有道理又霸氣,眾人總算聽明白秦族長的意思,原來是怕他們欺凌窮人。
“秦族長請放心,今后老朽會組建宗法堂,維護秦家家族權(quán)威,定不讓輩玷污您的名聲。”
大明皇權(quán)不下鄉(xiāng),家族宗法才是王道。
五叔公有這樣的想法不足為奇。
“那就這樣,今后就麻煩五叔公多費心。”
該的都了,想來他們也明白自己的意思。相信經(jīng)過這樣一鬧,又有族規(guī)制衡,以后會安靜許多。
“秦族長,去年開荒的時候,我們也跟著云哥兒開墾了八百畝良田,不知可否算入族產(chǎn)?”
柱首秦向東心翼翼的看了一眼秦浩明的臉色,低聲問道。
此事張云原來有答應,不過,他還是想確認一遍。畢竟,當家作主的是秦浩明。
“可以,我今天還想一件事情,我想把名下的所有良田承包,秦家族人可以承包五千畝。
剩下的一萬畝,則由秦家村民承包,你們以為如何?”
經(jīng)過去年冬天和今年春天的開墾,秦浩明名下已經(jīng)有一萬五千畝的水田和旱田。
現(xiàn)隨著盧欣榮和張云離開,福伯年歲已高,這管理就成了一件麻煩事。
故而,秦浩明就想承包出去,當一個甩手掌柜。
“那敢情好啊,這可是我們的福氣。”
秦向東一拍大腿,興奮的高聲叫道。
五千畝土地,意味兩百多戶人的秦家族人,每戶可以分到二十畝,加上自家土地,基每戶有幾十畝土地。
他們完可以請幾個佃戶,嘗嘗做地主的滋味。尤其重要的是,秦浩明的土地可是大部分不用交稅的。
“這件事情就由你和福伯來具體負責。”
秦向東趕緊表態(tài):“多謝秦族長看重,我不會漂亮話,但保證干好這差事。”
“你從村里挑幾個人,帶著田契先把所有的地方都跑一圈,順帶把規(guī)矩交代下去。”
秦浩明理了理一下思路,一字一句道:“一,不管別人定的租子是多少,一律每畝每年交一石,只交糧食,不需換成現(xiàn)銀。
二,有多余的糧食,不能賣給眾人,一律由我按市場價買回。
三,凡有偷奸耍滑或者抗拒不交者,交到族里枷號示眾三天,然后收回租田,家卷鋪蓋滾蛋。”
這三條規(guī)矩可以顛覆了以往的傳統(tǒng),大家吃驚地看著秦浩明,一時不知該什么。
因為按這條規(guī)矩,秦浩明吃虧大發(fā)了。要知道,臨浦其他家族跟佃戶可是四六或者無誤,哪里有這么低的。
“秦族長,老朽這里也有三個問題。
其一,是不是定得太低了?
其二,萬畝良田中,地形水土均有不同,田畝所產(chǎn)肯定多寡不均,為什么不按照實際收成來定租呢?
統(tǒng)一定為一石,必然土地肥沃者占便宜,而土地貧瘠者心懷不滿。
其三,懲戒不交租者無可厚非,押至族里枷號示眾也能殺雞儆猴,可是為什么一定要收回租田呢?”
五叔公替秦浩明著想,緩緩的問了這三個問題,意在提。
“據(jù)我所知,朝廷每年攤派下來的例行稅賦,都被地主攤給了佃戶,州縣官吏還要層層加碼。
萬歷年起加征遼餉,到現(xiàn)在還在收,已經(jīng)加到了九厘。繳納官府折色銀還要加上賣糧的差價損耗,繳完這些還要繳租子。
這么一算,佃戶們勞作一年,連家的口糧都不能保證。
這些佃戶之所以還能忍受,是因為近幾年臨浦風調(diào)雨順,沒有大的天災,收成還算穩(wěn)定,繳了租子和稅賦就算吃不飽還不至于餓死。
若是在陜西、甘肅等地,土地貧瘠,產(chǎn)出甚低,繳不上會被逼死,繳了就會餓死,就只能殺官造反了。
所以,殺雞取卵的事情我們不能做。”
秦浩明目光憂慮,向五叔公解釋。
秦老三聽到這里,連連頭:“族長所言甚是,陜西甘肅之地連年遭遇旱災,田畝荒廢,赤地千里。
聽有吃觀音土的,到后來連土沒得吃,開始人吃人。”
“第二個問題,租子如果定為四成或者五成,勢必就要核實產(chǎn)量,杜絕隱瞞,我沒有這么多人手和時間耗費在這上面。
田畝之間收成差別頂多也就三五斗,統(tǒng)一收一石,余下不管多少都歸他們自己,還能提高他們的積極性,我們也不用一畝畝去核實了。”
秦浩明到這里暗自感概,家庭聯(lián)產(chǎn)承包責任的方法,已經(jīng)得到歷史驗證。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jié)首發(fā),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