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揚帆于大明朝野
江南省城福州,與邊關(guān)重鎮(zhèn)的區(qū)別還是很大的,便是從這乍一入眼的顏色上都有區(qū)別。
雖然房屋都是木制,只是怎么看都泛出一股土黃色,便是整個周遭的環(huán)境,遠(yuǎn)山近道,都泛著土黃。
福州卻是大不同,里里外外都透著青白味道,像是一副山水畫卷。雖不如京畿之地繁華,但跟江南水鄉(xiāng)的大城市沒有什么區(qū)別。
建筑風(fēng)格上大同異,都是漢人的傳統(tǒng)建筑模式,青磚或者石頭的地基,木制的房屋,斗拱的房梁結(jié)構(gòu),斜面的房頂,青黑的瓦片,還有這兩層的樓結(jié)構(gòu)。
異也就是地方建筑風(fēng)格的卻別,西北的建筑樣式比較簡單,甚至鄰近的宅子,模樣都差不多。
而江南之地那便是精致精美,精致的窗格花紋,精美的雕梁畫棟,便是內(nèi)外宅院的分隔院墻上的開窗,都有獨特的設(shè)計式樣。
秦浩明帶著柳如是和柔兒漫步在街道上,后面還跟著幾個穿便服的親兵。
偷得浮生半日閑,婚期在即,雖這一切都不需要秦浩明親自動手,有秦家族人和親衛(wèi)幫忙,他和張云只要等著當(dāng)新郎官便成。
可柳如是和柔兒還是有一些女子的物件需要親自采購。
許是因為靠近沿海,走私猖獗,福州街頭上賣的貨物要比其他地方豐富。街面的行人也要更多,行人的裝扮上也要比其他地方的百姓精致豐富不少。
秦浩明慢慢打量著來往的行人,這也是他第一次如此認(rèn)真打量著來往行人。
戴方冠的士族讀書人,戴氈帽的普通人家漢子,戴頭巾的底層百姓,還有穿著綢緞四處游走的商賈。
這個時代,讀書人與富戶幾乎是可以劃上等號的,士族從來就是有錢人。
貧寒讀書人,多半也是從富戶沒落的,社會階級的劃分已然形成。
士族已然變成了統(tǒng)治階級,掌握這整個社會絕大多數(shù)的人力物力資源,包括讀書的權(quán)利。底層的百姓,不拜師進學(xué)買書籍,便是筆墨紙硯都難以負(fù)擔(dān)。
社會的等級,便是從人的面相與精氣神都能簡單劃分出來。
作為地方的行政長官,今日就當(dāng)考察民情,原也就是陪佳人的意思。
秦浩明負(fù)手走在街道上,左觀右望,走馬觀花,卻也沒有什么特別感興趣的東西。
只是,在看到一個鹽茶鋪子時,秦浩明停住了腳步。
“秦郎,要進去瞧瞧嗎?”
秦浩明剛一駐足,柳如是便上來善解人意的問道。
自家郎君貴為兩省總督,這柴米油鹽的事情是不會過問的。現(xiàn)在一副有興趣的模樣,大抵又是有深意。
秦浩明笑著點點頭,并不回答,只是往鋪子里走去,后面幾人親衛(wèi)提著大包包也跟了進去。
食鹽,在這個年代是是奢侈的東西,普通人家從來舍不得多用。秦浩明剛穿過來的時候,福伯可是沒少精打細(xì)算。
鋪面里不大,柜臺之上擺放著不少木格子,多是茶葉,青的、紅的、黑的,各式各樣。
里面一點才是食鹽,卻是只有兩個稍微大一些的木格子,一個格子的鹽粒呈白色,卻是帶有一點微黃,顆粒也感覺比較大一些。
另外一個格子的鹽粒白亮了不少,顆粒自然更加細(xì)膩。
但肯定不如后世的食鹽般雪白一片,主要是跟這個時代生產(chǎn)提純的工藝落后有關(guān)。
柜臺里的二不像酒樓茶館里面的熱情,只是站在柜臺之內(nèi)開口問道:“客官要買鹽還是買茶?”
秦浩明指著那堆白亮細(xì)膩一些的格子問道:“這個什么價?”
“精鹽一兩六十文!”
二答道,語氣平和,既不顯得不耐煩,也不顯得熱情。食鹽的用量不大,大戶人家都有固定的鹽鋪供應(yīng)。
秦浩明他們的穿著打扮雖然不凡,或許在他眼里也只是散客而已。
“來十斤!”秦浩明扭頭朝身后的親衛(wèi)努努嘴,示意付錢。
聽到十斤的數(shù)量,二露出了笑臉,百姓散客買鹽,多是按兩買,今日撞大運,許是碰上剛搬到福州城的大人家了。
殷勤的開口回答:“好勒客官,十斤九貫六百錢。”
完二便利索拿起桿秤開始稱鹽。
大明一斤十六兩,一兩六十文,十斤也就是九百六十文錢。
柳如是的平常采辦都是柔兒負(fù)責(zé),習(xí)慣成自然,嬌笑道:“可不許有扣秤啊!”
二豪爽笑道:“我們家是福州城里的老字號,便是整個福建其他縣城,也是掌柜家的買賣,童叟無欺,從來不克扣分量的,客官請放心。”
秦浩明左右看看,又指著旁邊泛黃的粗鹽問道:“這個什么價錢?”
二看得一眼,手還在不斷往秤盤上舀著鹽粒,利落答道:“粗鹽四十五文。”
秦浩明聽言,回頭問柳如是,“官鹽如何定價?”
“秦郎,官府精鹽定價一斤一貫二百錢!”
柳如是笑笑,似乎知道秦郎為何要在這鹽茶鋪子停下腳步。
“為何你家的鹽比官鹽便宜了近三百文?”
二笑著看了看秦浩明道:“客官,這個你就莫要問了。”
秦浩明點點頭,也不再問這個問題,又道:“那你們的鹽是從哪里來的?
“客官請放心,我們家的鹽絕對是好鹽,福建煮的海鹽,質(zhì)量絕對是上等。”
二倒是爽朗,直往回答。
秦浩明聽得眉頭皺了起來,想不到私鹽竟然泛濫至此,就這樣光明正大擺在鋪子里賣,這么自然也有官府收受利益的事情。
這些關(guān)節(jié)既然到了明面,秦浩明思慮片刻,嘴角泛起微笑,既然如此,這利益自然也就要到總督衙門里來。
至于這鹽該如何賺大錢,還要好好謀劃一番。
“粗鹽也來十斤!”
丟下一句話,秦浩明施施然跨出鹽鋪,情況已然了解,從一個二身上也沒什么好問,他身后的人才秦浩明要了解的東西。
至于精鹽、粗鹽各十斤,不過是比較而已。
私鹽的市場如此之大,既有競爭,也有合作。當(dāng)然,作為后世人,秦浩明覺得產(chǎn)品也很重要。
【精彩東方文學(xué)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jié)首發(fā),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