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多冬木市的居民對于新都的印象都局限于新建的新都車站以及車站附近繁華的商業街和現代化市民中心等等,現代、新潮,就和這一區劃的名字“新都”一樣。
只有一部分年長者才知道,新都在開發以前也是走傳統路線,風格與隔壁的深山町差別并不大,不過要破敗許多,畢竟那里是富人區,這里則相對魚龍混雜。
冬木市是個沒什么特點的小城市(表面上,實際上怪物云集),每年的政府預算也不算多,這直接導致新都區開發了整整十年也沒有完成全方位的改造。
在郊外的還遺留著不少舊式的街道。
稍微傾斜的長長坡道,還有望海的高臺,就像很多動漫或者小說中描繪的一樣。
在坡道越上方建筑物就越少,山丘的斜面上還建著歐式的墓地。冬木市是涉外都市,有很多外國人居住,很多人死后就埋在了這里。
比墓地更高的地方是一排建筑物的影子,雖然并不高大,也不豪華,卻顯得很有氣勢,有一種特殊的壓迫力,讓人想要頂禮膜拜。
如果是別的建筑,這種感覺可能有些過分,但在這里卻顯得非常合適。
因為這幢建筑正是信仰匯聚之所,高臺上的神之家——冬木教堂。
教堂里最大的房間是寬廣而莊嚴的禮拜堂,從占地面積最大的一排排長椅不難看出,來這里拜訪的信眾不在少數。
不過,那都是很久以前的事情了。曾經負責教堂的老神甫是一位很杰出的神甫,無論在神學方面,還是在引導迷途的羔羊方面都十分出色。在那個時候,不僅是信眾,不少擁有佛教信仰或者神道信仰的本地人也會時不時造訪教會,和老神甫攀談一番,一直到十年前的某一天,老神甫因為一場意外去世,一切都變了。
可能是因為地處遠東,人員調派不便。老神甫葬禮過了很長一段時間,新任的神甫才來上任。
東亞地區的特殊文化導致這里的人民大多是不虔誠的泛信徒,對于信仰僅止于遇神拜神,遇廟燒香的形式上的過場,內心并不堅定。有能吸引人的點還好,一旦沒了就會很快淡忘。而新來的神甫又十分普通,雖說對待工作還算認真,但確實沒什么亮點。
其實這才是冬木這種小地方教會的標配,老神甫那樣的足以執掌一個教區,窩在這里是大材小用,但人都是這樣的,過慣了好日子,再過苦日子就難了。于是,教會的人氣也越來越淡。
在今年年初,那位一干八年的神甫也被調離,這讓本就慘淡經營的教會更是雪上加霜。經年日久的建筑,加上沒有人細心打理,讓這座信仰匯聚之地蒙上了一層陰影。外表看上去還好,里面的各種設施卻已逐漸呈現出年久失修的狀態。
繼續這樣下去,再過上一段時間,這里恐怕就會變成新的都市傳說——鬼教堂,神圣與妖邪向來是最有流傳度的話題。
可能是上帝不愿意看到這樣的場景,所以在教堂再次瀕臨破敗之前派來了新成員,而且大發慈悲地一次性派了四名。
不過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