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袁紹雖然對于曹操之前的忽悠很是不滿,派出了顏良、文丑過來打醬油,可他畢竟也是有志天下的梟雄啊。水印廣告測試 水印廣告測試 一些歷史學家對于東漢末的局勢有過研究猜測,按照他們的說法,東漢的覆滅很可能是有人在背后推動而成的,可以說充滿了陰謀詭計。 比如最初的黃巾起義就是有人故意支持而成的,所以黃巾太平道最初表現出來的很多造反跡象,都被人掩蓋了下來。 很難說這是漢靈帝劉宏用以消減世家大族勢力的陰謀,還是世家大族勢力借以分割地方實權的謀劃。 反正在漢靈帝早期,就曾一次次以“黨錮之禍”為借口,竭力打壓世家大族勢力,那些被冠上結黨名頭的,都是世家大族的名人。 另外那以皇帝身份賣官鬻爵的荒誕事情,扶持十常侍來對付外臣,根源也是漢靈帝對于世家大族把持人才選拔體制的反擊。 種種的一切,都可以看出漢靈帝對于世家大族的忌憚,想消弱世家大族對于朝政的影響力。 否則以黃巾太平道能發展出全國三十六方渠帥的聲勢,要說一開始完全沒有任何造反的跡象,自然是不可能的。 不過世家大族勢力自然也不會甘心被皇帝欺壓,隨著早先陳蕃為代表的世家大族勢力,被代表皇帝利益的宦官勢力撕破臉皮的弄死之后,新一代的世家大族勢力只怕暗中早已和劉漢皇室離心了。 所以就黃巾起義之后最終的狀況來看,世家大族才是借機撈到了實際好處,在地方上趁機擁有了兵權和割據對抗中央的實權。 雖然漢靈帝劉宏也派出了劉虞、劉焉、劉表、劉繇等等宗室出去擔任州牧,希望能在黃巾之亂后,讓劉氏子弟掌控地方實權,只可惜這些劉姓宗族子弟還是需要地方上的世家大族支持,才能在地方上立穩腳跟,總的來說是違背了漢靈帝劉宏真正意愿的,并沒能借助亂民動搖了世家大族的根基,只是弄掉了一些中、小型家族而已。 可見漢靈帝劉宏雖然有心用陰謀手段消弱世家大族勢力,但此時代表世家大族勢力的南陽袁氏、弘農楊氏,顯然有比漢靈帝劉宏更聰明的人物,暗中將計就計增加了世家大族的勢力。 而隨著漢靈帝劉宏的死去,便又鬧出了十常侍之亂,進而又是引董卓入洛陽,種種的一切再次體現著陰謀的味道。 很多事情都是不應該發生的,可偏偏卻又發生了。 如果說最初的黃巾起義,或許有漢靈帝劉宏消弱世家勢力的陰謀,據說當時十常侍中的張讓便和太平道之首張角有著聯系的,也是十常侍勢力掩飾了黃巾太平道最初的造反痕跡。 可到后期的局面來說,應該是以袁氏為首的世家大族勢力有心在消弱劉漢皇室的影響力了。 比如說當時袁紹、袁術作為袁氏的年輕一輩,便是大將軍何進身邊混成了重要的心腹近臣,然而就是他們推動了何進對十常侍的清剿,結果何進被十常侍殺了,袁紹、袁術等人卻趁亂攻入了皇宮剿滅了十常侍。 十常侍差不多就代表了劉漢皇室的勢力,所以十常侍為代表的近兩千宦官居然在這一場變亂中,幾乎被屠殺了一空,而作為外戚的何進同樣也在這個陰謀中被弄死。 這樣就算是新的劉氏天子繼位,身邊失去了宦官這批近身心腹勢力為爪牙,外面也失去了何進這樣的外戚勢力支持,就只能任由袁氏所代表的世家大族把持朝政了。 可以說劉氏天子逐漸成為權臣把控傀儡的起源,便是這一場變亂。 如果不是后來董卓帶兵進入洛陽,蠻橫的無視了袁氏這些世家大族在朝廷上的影響力,只怕這場動亂的最終結果就是皇帝少弱,以袁氏為首的世家勢力掌控大漢朝堂,進而掌控天下局勢。 那么最終袁氏會不會弄出禪讓的手段,讓袁氏替代劉氏成為天下之主呢? 畢竟當時擁有四世三公底蘊的袁氏,可算是最有資格代替劉漢皇室成為天下新主的家族。 可以說就是董卓強行挾持天子而弄出的變局,讓原本還以為靠陰謀手段就可以掌控局勢的袁氏吃虧了一下,這還真是秀才遇到兵,只能任由刀把子說話了。 可袁氏家族還是很快認清了現實,于是他們借助家族底蘊讓袁紹、袁術兩人成為了北方、南方的大軍閥,終于也都是握著刀把子了,或許此時袁氏已經有了武裝奪取政權的想法,而不是再玩陰謀的弄禪讓了。 或許這也是袁術為何會在壽春稱帝的真正深意,因為這原本就是四世三公袁氏家族布局之后想做的事情,他們已經沒必要掩飾他們的野心了。 而袁術作為袁氏的嫡子,自然也是最佳的稱帝人選了,至于袁紹畢竟只是袁氏庶子,哪怕袁紹表現的比袁術更優異,可還是只能成為袁氏扶持的后備人選。 可惜袁術實在是扶不起的軟蛋子,反倒是袁紹在北方的勢力越來越強。 當然,就原本歷史上的袁紹而言,他只能算是一個優秀的政治家,這算是大家族的良好傳承了,可惜他卻不能算是一個優秀的軍事家,故而袁紹即便是擁有了雄厚的家底,卻還是被更擅長軍事的曹操滅了,從而讓袁氏的野望落空,反而白白讓曹氏篡奪了大漢天下。 只是曹氏大魏依舊不是世家大族所喜歡的代言人,曹操所屬的曹氏家族實際上是依附劉漢皇室的宦官勢力扶持起來的,所以曹操不算是世家大族的自己人,他對世家大族勢力也有著很大的忌憚。 這從曹操唯才是舉,不在乎是寒門還是庶民出身的人才政策,便可以看出曹操對世家大族的抗衡,他需要扶持寒門、庶民的人才來對抗世家大族。 比如早前曹操任職洛陽北部尉的時候,在官署門口放置了十多根五色棒,凡是有犯事的人,無論什么出身都是一頓教訓,其實曹操針對的主要就是洛陽那些世家大族的紈绔子弟,這就可以看出曹操當時有些像是被推出來當狗咬世家大族子弟的意思。 另外楊修之死,要說楊修因為太聰明了才會被曹操殺死,其實只能算是一個因素,更應該追究的還是楊修的出身,誰讓楊修是當時僅次于南陽袁氏的弘農楊氏子弟呢。 曹操就是要打壓世家大族勢力,自然要弄死世家大族勢力中的杰出年輕子弟了,否則郭嘉、戲志才這樣的聰明人,曹操為何就用的很放心呢。 哪怕荀彧、荀攸這樣扶持曹操上臺的心腹人才,最終也還是因為他們的世家大族出身,受到了曹操的猜疑,從而死在了曹操之前,一個病死,一個據說是服毒自盡。 要說他們真是因為忠于漢室天子,不希望曹操篡權,從而在后期和曹操離心離德,估計也只能騙小孩子了,以他們的聰明,怎么可能不知道曹操的野心,怎么可能會為了漢室而扶持曹操這個奸雄呢。 當然,隨著曹后,曹丕使用了陳群的九品中正制后,實際上已經推翻了曹操原本的用人政策,已經說明曹丕向世家大族勢力妥協了。 但曹氏的大魏終究還是沒能維續,隨著河內司馬氏的上臺,司馬懿這個同樣屬于世家大族勢力出身的聰明人,先是躲過了曹操的屠刀,然后通過投靠曹丕而趁勢掌權,于是天下最終又落入了世家大族出身的司馬氏手中。 好吧,說了這么多,其實也就是說明袁紹其實對于這天下早就有了亟欲之心了……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